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探究

时间:2022-09-06 02:58:00

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探究

众所周知一个人从学校走到工作岗位以后,到底会用到多少自己在学校里学过的知识?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说用到的很少。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寒窗苦读数十载呢?其实就是为了两个字――能力。所以我们国家推行的新课改,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考试教育,推行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以探索、研究、创新为发展理念的物理新课程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本文主要就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创新能力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现代教育认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而创新能力是灵魂,要使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灵感。教育教学的实践深深地告诉我们,学生的灵感需要通过有意识、有步骤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教学来培植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以此推动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物理,在总结和研究了传统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探究实验教学内容,为改革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了新内涵。

一、激发兴趣,探索未知领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探究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主动求知欲。但人并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有求知欲,所以,若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探究,必须首先激发学生对该事物产生兴趣。激发兴趣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引入竞争、趣化知识等方法去实施。

但学生由兴趣引发的观察行为可能漫无目的、杂乱无章,未必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激发兴趣的同时,必须对学生的探究加以引导,明确探究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少数事物或事物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事物的干扰,从而收到理想的观察效果。如在做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实验前,可提出如下问题引导思考:“这两(几)次实验中,有哪些不同?”、“这两(几)次实验中,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此次实验与前次实验,有哪些共同点(或不同点)?”等。另外还可引导学生探究结果,由学生自己获得结果变化的有关情况。如“这两(几)次实验,结果有变化吗?”“此次实验与前次实验,结果有没有不同?”等。在条件具备后,还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等。

二、养成习惯,研究实质问题

学生的探究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揭开问题的一般规律。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很多难能可贵的好习惯。

在实施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现有物理教材和参考书目的安排,也不要局限于原有实验的理论体系和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仪器,要积极发挥新课程的指导作用,创新设计、合理增加、取舍增补一些具有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演示实验,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环境,创新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积极挖掘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创设一部分具有探究意识、探索精神、追求研究才能的演示实验,以丰富新课程的实验改革。既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积极探究,又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思维。所以我们要注意,第一,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难问题、引导操作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向传统的、权威性的方法、结论挑战。第二,开放实验室或开放实验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实验、开发实验、创新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探究思维,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第三,借助网络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校园网以及多媒体资源库,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探究性研究,赋予中学物理实验以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传递交流、自主选择筛选信息为主体的教学新方法。第四,改革实验教学模式,突出探索这个主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引进讨论、观察、分析、模拟、再现、创造等手段,使学生逐步养成探索、研究的习惯。

三、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问题,带着疑难问题从事学习活动,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面对一个问题,尽量提出若干种猜想或多种答案,扩大其选择、筛选的余地;灵活在转换影响元素、变换探究方法,使单一问题呈现多样化;当思维向其一方向进行表象探索受阻时,进行逆向思维,不断在转换研究问题的趋向;多方寻求合理答案,寻找优秀方案,探求最佳方法。而这些都不是课本和老师所能讲到的,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来寻求答案。

在实施新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将部分演示、学生实验设计成探究实验,适当增加课外探索实验,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实验,允许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不同仪器、不同方法、不同的思路进行学生实验,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物理教学气氛,提升物理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中生存、探索、研究,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目标实施。教师要善于建立学生探索实验的档案,及时总结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指导学生的自主实验,推广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实验,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如,对静电屏蔽内容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收音机、电磁炉、手机等方面的演示实验,也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有线电视分频盒、电视机调频头、手机芯片的保护、静电除法以及电磁选矿等应用实验的原理,以扩大实验教学的范围,拓展课程教学内涵。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到来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得教育本末倒置,阻碍下一代的全面发展。而应该顺应形势,通过以探索、研究、创新为发展理念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期中复习 下一篇:注重生物活动研究 提高初中学生生物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