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敏感性与上海多文化城市建设

时间:2022-09-06 01:15:00

跨文化敏感性与上海多文化城市建设

摘 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展上海市开放的多文化城市文化产业,实现上海文化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并应用相关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跨文化敏感性是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式的一个层面,是一个城市文化开放重点要培养的一种能力。本文旨在通过跨文化敏性感理论阐述文化开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作用,在对上海城市开放、多元的发展历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敏感性 上海市 多文化城市建设

从一个传统市镇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的发展与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为特点的城市文化——海派文化紧密相关。海派文化在上海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开放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开放的上海在商业交流与发展的同时,逐渐成为一座移民城市,80%的市民来自全国各地,而移民社会又继续促生多元的城市文化。面对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多文化城市文化产业,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上海文化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实现上海文化新的发展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文化消费群体的培养是关键之一,是开放型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基础。文化企业和项目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潜力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消费群体的多元性决定了一方面我们需要设计生产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化产品以适应不同的文化消费,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在开发和引领消费群体的多元消费上多下工夫。这往往需要文化生产方和文化消费方都能够具有开放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互促共利的效果,使上海文化建设具有活力和效率。

因此,了解与研究跨文化交际,把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解决城市发展的现实性问题,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和趋势。跨文化敏感性(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是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式的一个层面,是一个城市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一个关键。本文旨在通过跨文化敏性感理论阐述文化开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作用,对上海城市开放、多元的发展尤其是上海市文化开放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提出可参考的意见。

一、上海城市文化开放、多元发展的历史与当下的格局

康乾盛世时期,随着海禁政策逐步废除,上海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海上贸易频繁、港口贸易发展规模巨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开埠前夕,以上海港为中心的五条固定的航线贯通中国南北、沿海腹地。上海对外贸易的开放提升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以上海为中心的航运业促进了江浙地区的商业,商业的兴旺了发展吸引了各路商帮。各个地域的文化随之在此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上海居民开放、活跃的性格,造就上海海纳百川的气度与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1943年的开埠给上海带来国外的资本和移民大量涌入,由此给这个城市带来的新的活力。洋行及华资企业鳞次栉比,劳动力、资源、人才、资金、大量流通,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贸易之网撒向世界各地,强大的物质基础为上海的多元文化格局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随着文化体制的深入改革,上海的文化设施日益丰富起来,名目繁多的国外演出相继纷至沓来,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国外文化艺术的顶级盛宴。而上海也把握机遇,借助媒体、艺术、网络、休闲、出版、发行扩展多元化的文化交流。

2013年7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与中国文化发展指数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产业指数研究》课题组联合了《201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CCIDI)。CCIDI显示,通过延展“十一五”时期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至2011年,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2006年至2011年间处于总体的上升态势。[1]值得一提的是,CCIDI首次初步完成了对中国大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评估,上海在全国31个省区市2009年及2013年文化产业排名中均位于前十强,是8个省市区连续3年占据全国十强的地位之一的城市。“十一五”期间,上海文化产业规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质量和能级稳步提升。与一些省市文化建设指标的大起大落相比较,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7%,稳步上升到2012年的5.91%,明显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2.59%的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6年的585.93亿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1188.4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8.1%左右。

上海文化产业的强劲发展离不开其对外发展、多元发展的支撑。上海是国家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基地。“十一五”期间,上海围绕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实施了“3在”工程——“在港出口”、“在线出口”和“在地出口”,有效扩大了文化服务贸易,使上海连续多年保持较大额度的文化进出口顺差。[2]即使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下,上海文化产品国际贸易仍实现顺差45.5亿美元。[3]

上海文化产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地位,都不能说明该产业没有问题需要解决,相反,要实现“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新的文化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还有诸多工作要做。王亚南经过对上海过去20年的相关分析与未来10年的测算后,肯定了上海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提醒我们单纯追求“文化GDP”支柱产业目标的不当之处。王亚南给出的建议是:“以扩大文化消费需求和促进均衡共享进行定位,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4]这充分说明,上海文化产业仍然存在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多样文化的需求的矛盾。

二、跨文化敏感性及其发展模式

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由来已久。而专门研究这一领域的跨文化交际学则只有约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它兴起于多文化的美国,随着世界各民族之间交流的不断增多和深入,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并不断地创新与时俱进的思考方式指导和改善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有效交际。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Ki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人们运用文化适应能力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成功进行交际的能力。[5]这里所说的文化适应能力是指改造、改善旧的文化方式以适应新的文化。对于文化差异采取动态的处理的方式,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而对这三个层面Wiseman表示赞同和支持,并进一步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包括相关的文化知识及与不同文化成员进行有效交际时的交际技巧及动机。[6]Chen和Starosta在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时,也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个不同的层面的解释:(1)认知层面,指跨文化理解力;(2)情感层面,指跨文化敏感性;(3)行为层面,即跨文化效力。[7]Chen进一步提出要促进一个互动者成为有教化的全球社会公民,这三个层面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8]其中,与情感相关的跨文化敏感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层面,它起着在跨文化沟通时发展正面情感的一种能力、连接跨文化理解力和跨文化效力桥梁的作用。换句话说,要做到认可和接受文化间的差异,进而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技巧,培养对异国文化投射和接受正面的情感反应是必要条件。因此,只有用正面的情感在内心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人们理解文化的差异,适当地处理文化异同,才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跨文化敏感性的关键作用,Bennett经过研究提出了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式(DMIS),并成为跨文化传播与适应研究中的主要理论之一。Bennett认为,发展跨文化敏感性就是指个人将自身身份特征作为一个文化因素理解的一种扩大意识,将对个人的理解即作为个体也作为一种文化意义的创造。[9]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式强调个人对文化差异的主观感受,是一种无意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 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式图

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式涉及两个视角性的概念: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和我族相对主义(Ethnorelativism)。持有我族中心主义的人在判断事物时以自身文化为中心,对所有其他文化都按照自身文化的标准来衡量评估。[10]由于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下出生成长的群体,往往依照自身的文化价值观行事,而任何异于其文化的思维方式或行为,都往往被他们认为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正是一种文化封闭的倾向。我族中心主义在情感上往往对跨文化现象产生消极的态度,对其他文化产生偏见,往往故步自封,不积极地去实施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与我族中心主义态度不同的是,我族相对主义则具有包容性,它倡导多样社会文化的共存,认为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凌驾于其他文化,倡导接受文化差异,尊重他者文化,从对方而非自身的文化角度评价其他文化。持有我族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会促进人们的跨文化敏感意识的产生,并在文化角色意识的转换和改变过程中不断得到增强,从而更倾向于采取文化开放的态度和行为。

从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式示意图我们不难看出,从我族中心主义到我族相对主义的转变是文化封闭向文化开放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跨文化敏感性的提升以左端为出发点分为六个阶段:否认、防卫、最小化、接受、适应、整合。前三个阶段虽然没有脱离我族中心主义,但是从对文化差异的否认、防守到最小化,已经体现出逐渐开放的态势;后三个阶段转而以我族相对主义为主导,表现为对文化差异的接受、适应与整合,也就是逐渐加大开发的程度,走向最高融合的境界。因此,这种不断提升的正面情感反应,是开放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从而最终达到跨文化沟通中平等对话的目的。不难看出,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式提出的六个发展阶段把跨文化敏感性发展的复杂性分析得十分清晰,对上海多元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上海的文化开放与城市发展

根据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式理论,上海要进一步建设开放的多文化城市,尤其是作为一个产业来建设,在文化消费群体培养方面,要把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式落到实处,切实关注发展模式涉及的各个环节阶段,并采取相应措施,协调发展。文化消费是市场的基础,而文化消费群体的大小及消费能力决定文化市场的发展。要发扬城市文化,扩大文化交流,需要大量稳定的、高素质的、具有跨文化敏感性的消费群体。城市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硬件设施作提供交流环境,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观的塑造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跨文化敏感性理论的最终目标是个人完成由我族中心主义到我族相对主义的思维转变,接受文化差异,尊重其他文化,允许文化之间平等地交流。文化开放是世界各国精神产品的交流和交换,是各国文化的相互影响、吸收、融合及矛盾和斗争。[11]上海的城市发展需要能够欣赏、消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文化产品的受众。通过不断提升人们的跨文化敏感性,增强开放意识,以此扩大文化消费群体的数量,提升消费水平,不断创造文化消费力,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

上海是一个整合了多重不同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社区,人们常常要面对几种不同的文化系统。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个人文化认同和文化多元的辩证关系。个人与多元文化的沟通、谈判与交涉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主题。上海城市的发展遵循建立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的原则,市民阶层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升。市民是城市文化的主体,城市文化开放的力度影响市民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而这种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升所带动的文化需求必然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动力。以文化开放之力助推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13.

[2]剻大申.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新华网.山东、上海、辽宁、重庆文化体制改革硕果累累,2011.

[4]王亚南.上海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预期目标——既往20年分析与未来10年测算,2013(3).

[5]Kim,Y.Y.,ed.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 systems-theoretical view.InS.Ting-Toomey,& F.Korzenny(Eds.),Cross-cultur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1991,CA:Sage Publications.:Newbury Park.

[6]L,W.R.,ed.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Gudykunst W,Mody B,(Eds).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2001,CA:Sage:NewburyPark.

[7]Chen,G.M.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nsitivity scale.Human Communication,2000(3).

[8]Chen,G.M.,Enhanc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China Media Research,2006.3(2).

[9]Bennett,M.J.,ed.Towards ethnorelativism: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revised).InR.M.Paige (Ed.),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1993,Me:Intercultural Press:Yarmouth.

[10]安然.跨文化传播与适应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1]叶自成.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6.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肢体语言有效运用 下一篇:文学教材:如何编写与怎样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