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英语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探究

时间:2022-07-19 05:29:45

新闻英语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探究

摘 要: 哈贝马斯的哲学理论建构于20世纪80年代,尤以交往行为理论著称。交往行为理论指的是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语言媒介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哈贝马斯的理论核心是主体间性问题,对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能够深刻揭示翻译本质。在新闻英语翻译中,在词汇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及对文体风格把握所做的一系列译文的调整,都充分体现了翻译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而非各个主体之间的独白。本文运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即主体间性建立各翻译主体间的和谐性,指导新闻翻译实践,以期达到译作的最佳翻译效果。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主体间性 新闻英语翻译

1.引言

翻译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自翻译主体间性被引入国内学术界,便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翻译的主体间性的提出,告别了独白时代,宣告了对话时代的开始。主体间性强调翻译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影响。这一理论非常适合指导翻译实践,亦对新闻英语的翻译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新闻英语翻译所构建的语言、句法、风格等方面,皆需考虑作者、译者、读者、出版商等主体因素,强调各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把主体间性的理论应用于新闻英语翻译实践具有很切实的指导意义。

2.哈贝马斯的哲学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哲学界由认识论的主体哲学转向语言论的解释哲学(任平,1996)。翻译研究的后现代转向始于八九十年代,鼎盛于文学翻译领域。解释哲学的出现宣告了主体性的没落和主体间性的出场,即独白时代的终结和对话时代的开始(任平,2003)。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有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哈贝马斯的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就是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的交往理论认为,至少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语言媒介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交往行为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人;交往行为的手段是以语言为媒介;交往行为的主要形式是主体之间的诚实对话;交往行为的目标是通过对话达到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交往行为的原则是必须以公众认可的社会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因此,交往行为不仅是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而且是在行为主体共识基础之上,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它实质上是行为主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诚实对话而达成共识、和谐的行为。

3.翻译的主体间性

自十七世纪的笛卡尔开始,西方哲学鲜明地提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Jaccques,1991),后经康德推进,黑格尔时发展到顶峰,到了胡塞尔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盛极而衰,西方哲学界转而研究主体间问题(Gadamer,1975),并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前者突出的是主体性,后者突出的是主体间性(Foucault,1990),其研究历程体现了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高秉江,2005)。1981年,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其核心问题是主体间性问题,试图解决主体间交往的历史发展论意义及合理交往的可能性条件。这一理论开创和确立了主体间性问题研究的社会历史理论模式(赵诚,2012)。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解决翻译研究主体间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入点。主体间性理论反对“原文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或“译者中心论”,超越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翻译实践亦有指导意义,深刻揭示了翻译本质。

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其核心问题就是主体间性问题。交往行动就是指参与者能毫无保留地在交往后意见一致的基础上,使个人行动计划合作化的一切内在活动(Habermas,1996)。因此,主体间性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翻译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翻译主体与文本进行多方对话并形成文本意义再生产的过程(陈历明,2006)。在这种对话、交流与协商的过程中,作者、译者、读者和赞助人等都会参与到翻译活动中来。那么,什么是翻译的主体间性?翻译的各主体可以界定为:原作者(创作主体)、源文本(历史主体)、译者(翻译主体)、译文读者(接受主体)、赞助人(操控主体)。各主体具有不同的主体性内涵,但又“共存”于翻译的不同阶段且各司其职。因此,在主体间性哲学的观照下,翻译的主体间性指的是原作者、源文本、译者、赞助人和译文读者等之间的关系。随着对翻译主体间性探讨的深入,翻译主体从译者的一元论向原作者、译者及译文读者等多元发展(王爱琴,2012)。翻译活动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有译者个体是翻译行为的主体,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在这一行为中其实仍然有其他主体的参与和影响,并且在翻译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唐桂馨,2008)。翻译活动不再被看做是一种单纯的、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

4.主体间性理论与新闻英语翻译

4.1新闻文体

新闻文体是英语中常见的实用文体,是一种书面语体,行文比较正式,语法比较规范,用于报道消息,告知情况。新闻文体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体及宗教、法律、刑事、家庭等方面。新闻文体的类型涵盖时事报道、社会新闻、社论、特写、书评、广告等。

4.2主体间性理论下的新闻翻译策略

4.2.1新闻文体多用主动语态。使用主动语态叙事可以使读者产生一种“直接感”,使叙述具有“直言不讳的效果”。例如:

New US liver allocation policy increased number of transplants,cut deaths on waiting list after one year.

4.2.2新闻中广泛使用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使用引语的目的是使报道具有“最大限度的客观性”,以增强真实性和生动性。例如:

“At that time,China’s helicopter foundation was still relatively weak,with only one helicopter model. The country introduced the French Dauphin production line,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WZ-9 was produced by installing a weapon system into a civilian helicopter,”said Wu Ximing,chief designer of the WZ-10 of the said institute.

70% of the technologies can be learned from each other between civilian helicopters and helicopter gunships,bu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core technology,which means that the birth of China’s first dedicated attack helicopter was extremely arduous,said Qiu Guangrong,director of the said institute.

4.2.3时态方面,多使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这两种时态给事件正在进行的效果,给人以真实感和现实感。例如:

He who drives the harvester today is the very farmer who has leased the fields to Li Daocai. In slack seasons,they work outside as migrant workers while earning their land lease fees. In the busy autumn harvest season,they return home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espective strong points. Hired by the farm owner,they return again to the fields familiar to them and join the strenuous and busy autumn harvest.

4.2.4在新闻英语中,较多使用省略句和扩展的简单句。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例如:

Alaska Airlines,based in Seattle,operates several flights from Puerto Vallarta,a resort on Mexico’s Pacific coast,to San Jose,San Francisco and other California cities.

4.2.5此外,英语新闻导语的翻译尽量使用主动语态,辅以备动态,使用主动态叙事能给读者一种直接、正面的感觉,使叙述达到“直言不讳”的效果。

China boasts some 90 million players of Plants vs.Zombies,an online game that has swept the world. China Children’s Press & Publication Group (CCPPG) has introduced the images of the said game and invited some well-renowned Chinese fairy tale writers to create a series of fairy tales,and completed process from an imported game to native creations,and over 10 million copies have been sold over 18 months.

4.2.6新闻导语强调主语(动作主体),状语可酌情后置。段落中,主要内容的翻译放在前面,次要内容的翻译放在其后。

The police in Baotou,Inner Mongolia destroyed an extra-large drug trafficking network across four provinces recently.

China’s first batch of eight models of 4G cell phones was issued the network access license recently,signaling that these phones can be officially for sale,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IT) announced today.

总之,从整体语言风格上讲,新闻刊物是大众传媒媒介,读者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 — 大众性是其一大特点。西方新闻界十分注重阅读趣味。为了增强报道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导内容,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此外,节俭是精练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出于报刊节约篇幅的实际需要。在西方社会,广告利润丰厚,报刊十分珍惜版面篇幅。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报导尽可能多的内容,翻译时就得采取一切手段浓缩和精练语言。

5.结语

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做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做是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在新闻英语的翻译中,无论从词汇的选择,句法的使用规则,以及文体风格的变换上,主体间性理论都可以很好的指导新闻英语的翻译、翻译过程及策略的选择。在新闻英语的翻译中,原著者、原著读者、译者、译著读者、新闻出版商等各个主体间的关系制约了新闻英语的翻译过程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换句话说,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主体间性的哲学思想指导,考虑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获得恰当、准确、达意、传神的译文。

参考文献:

[1]Francis Jaccques,Difference and Subjectivity:Dialogue and Personal Identity[Z].Translated by Andrew Rothwell,Yale University,1991.

[2]H.G. Gadamer,Truth and Method[M].New York:The Contnum Punlishing Co,1975.

[3]Michel Foucault,Politics,Philosophy,Cul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 1977-1984 [M].London: Routledeg,1990.

[4]陈历明. 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5]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6]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6.

[7]任平.迈向21世纪的人类中心视界:交往实践观[J].江海学刊,1996 (2).

[8]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 — 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9]唐桂馨.从翻译的主体到主体间性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认为你社科版),2008(S2).

[10]王爱琴.主体间性视野下的佛经翻译解读[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 第14卷(6).

[11]赵诚.国内译界主体间性研究:现状、问题和前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第29卷(4).

上一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袁林图书馆服务水平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肢体语言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