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时间:2022-09-06 01:14:0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摘 要】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从而达到学生学习具有实效性这一目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实现高效课堂呢?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上课时带着创设好的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投入本节课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有很强的指向性,引入环节位于一节课的开头。引入环节设计的好,就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课时,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课文内容,或讲一个笑话,或讲一个故事,或提一个问题,设计一个悬念,或讲一则奇闻趣事,或展示一幅画面,或做一个演示……总之,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采用了以旧带新法和直观演示法。把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与《背影》联系起来,再用多媒体演示“荷塘月色”的优美画面。通过复习旧知识,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导入,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基铺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体验情境

生活中的事物是学生最熟悉的事物,当学生不能很快理解某类事理、某种现象,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境与教材中所写的生活沟通起来,让学生去联想,去探寻,往往会收到快捷的成效。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我们都可以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正如语文教育家韦志成所说的:“生活时文章的唯一源泉。”

如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时候,可以选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一天,先组织学生到学校闲逛,指导他们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再导入课文学习,让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与学生的生活有贴近之处,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朱自清先生生花妙笔下春的美、春的气息、春的声响,更深的领悟作者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联系实际生活还可以运用实物来演示情境,这是从“百闻不如一见”的规律出发的。例如在教学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教师花了许多口舌去介绍“景泰蓝”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还不如拿一个景泰蓝的茶杯给学生展示一下“这就是景泰蓝”,学生一看就知道了。运用实物演示情境,重点在演示过程,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也能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又利于语言表达。一般说来,运用实物演示情境,适用于实物说明文的教学。但对以实物为线索的小说教学,也可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愉悦情境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直观情境。直观情境指可以让我们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感官直接去感知的情境。“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多媒体计算机能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的展现出来,给同学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

如《三峡》,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但由于是文言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三峡》的自然风光片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再如《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作者用生动形象、优美活泼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各种美妙的声音,教师可以借助这篇课文的写法,让学生听一曲美妙的《苗岭的早晨》让学生学习用语言文字手法描绘所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和音乐中所蕴含的意境。这样既启迪学生智慧引发其想象,也提高其艺术素养,又可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四、创设竞争情境激趣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有竞争意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运用竞赛手段,激发竞赛情境。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本学期,我在所教班级设立了语文擂台,由学生设计了颇具特色的板报张贴于墙壁之上,学生还效仿《青苹果乐园》的风格,取名为“初露小锋芒”,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个性,于谦虚中见锋芒。师生共议,在板报中设立了演讲、作文、小楷、周记、古诗、活动等栏目,将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的周记、每次作文以及每天的小楷定期进行评比,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逐步累积,准备到期末时评选出获得优秀数目最多的学生,适当给予鼓励。在这项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竞争激烈,尤其是一部分后进生也不甘示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作文写不好的就在小楷上多得分,小楷写不好的就在古诗背诵上下工夫,周记写得少的就在课堂演讲上多谈谈,平时作文写一篇的都争着写两篇。学生们有一种在语文知识的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由此可见,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融入到语文素质教育当中,能丰富语文教材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为什么心脏病患者进了医院越治越重 下一篇:阳气怎样才能浮到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