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17 09:40:29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新能力、创造力,求知欲望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产生爱好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我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兴趣 培养

经常听孩子们说,不喜欢数学课,一点意思都没有。如果他们不喜欢学数学,那么他的数学成绩肯定不好。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而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由此可见,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上数学课,必须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看,认识事物是一种心理行为,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心理越贴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情感就越真切,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此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将生活经历转化为学习情景,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孩子们对使用计算机充满了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孩子们展示一些图片,演示一些动画,可以使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比如在教学“空间与图形”一课时,让学生观看球从滑板滚落到地上,而却不滚下去的小动画,然后问学生:“为什么球会滚到地上?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不会滚到地上?”从问题中引出平面图形。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学习数学,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生更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在游戏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情趣盎然的数学小活动,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几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的自学和社交能力,有利于创新灵感的培养。因此,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师生之间的紧密合作,更要注意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合作、互动需要。如在“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请小朋友数出1000个五角星,大家都能独立完成;接着老师让小朋友数出更大的数,10000可以怎样数?这时,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因为孩子们发现自己手中五角星不够了,而且和同桌合在一起还是不够,怎么办呢?短暂的讨论后,孩子们就想到了和另外小组的合作,1000、2000、3000……10000。“哇!这么多!”教室里充满了惊叹声。在这里,学生不仅探究了数学知识,同时由学习材料引发了对学习方式的探究;而且,老师没有一句要求合作的提示语,但小朋友却通过互动,自然地用到了合作学习的方式,顺利地数出了10000个五角星。合作学习,使学生开放了思维,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师生共同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师生共同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中,其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十进制”表示数的优越性。由于数据的局限,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点,因为这种优势学生没有经历过,没有感受过,他们当然会有意无意地抵制与自己原有认知经验发生冲突的不同方法。尽管如此,教师不急不躁,耐心地组织学生,跟学生进行“数小棒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体验方法的优劣、完善想法、优化策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增强责任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积累教学资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转变观念,大胆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上一篇:新课标探讨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创新思维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数学课堂心理素质渗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