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当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05 06:39:22

浅谈创新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当中的运用

摘要: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在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强烈需求及其变化,培养掌握机械制造理论以及拥有系统知识结构的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致力于改革教育,促进教学发展,培养全面的人才。本文在介绍机械制造专业进行创新的意义,指出创新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当中运用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创新性教学 实践教学

一.机械设计制造教学创新的意义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律都说明,工业强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二之选。在需要不断发展经济的中国同样如此,因而机械设计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低端的工业发展已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的要求。只有进行相关行业的革新与发展才能更加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面对着这一重大转变,相关教育机构更应该将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相关专业的革新与发展写进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加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机械设计制造教学中创新性措施

1.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退居辅导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方案中,教师往往占据教学过程中极重要的主导地位。教师往往根据自身经验安排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详细讲解,告诉学生各种操作程序及其理论。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同时,教学过程较为枯燥无味,难以吸引学生的和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允许学生提出疑问与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也开放性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突出个人,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大胆尝试的同时应时刻注意提点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点拨,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机械设计制造业教学过程中设计性和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学生积极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自己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将利用同一原理的事例放在一起,鼓励学生寻找其中的共同点。又或许教师可以运用完全相反的事例解释统一原理,而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得出的原理知识会掌握的更加牢固,在日后也会更加灵活地运用。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难以顾全全体学生,而学生小组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了。学生之间朝夕相处,相互之间非常了解,他们可以更好地指出各自的有点与缺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圆桌会议更容易进行头脑风暴。在交流的过程中,思想的碰撞有利于学生激发个人智慧,有利于他们的设计头脑。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对学科专业的兴趣,避免他们产生畏难情绪。

3、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机械设计制造是集专业理论性与实践操作性于一身的基础课程。在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教学中也安排有部分实验课程。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的较少。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必不可少。教师还应该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在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设计,而在实践课程中再积极鼓励学生将这些设计运用于实际。这样让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最终的进步。此外,教师还应放手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允许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犯错。在实验课程中,部分教师害怕学生犯错,掌握不了相关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长此以往,学生或许在短期内掌握了相关的实践技能。然而,就长远来说,这很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学生长期遵循教师个人经验,因循守旧,会导致思维僵化,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在相关专业技术更新日益快速的今天,墨守成规的人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犯错,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当学生犯错后,教师不应该责备或立即指出解决办法,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寻找错误原因。学生通过深刻思考,寻找错误根源,总结其中的原因,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4.积极开设第二课堂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相对其他学科专业而言,更加具有实践操作性,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训练中才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走入实验室,进行课余学习与训练。将自己的创新念头投入实际,进行检验,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分析与总结。其次,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网络虚拟平台进行仿真操作,将一些由客观原因影响而无法进行的实验予以操作。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专业竞赛。学生在比赛场上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获得他人肯定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总之,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深入学习中更加有利于知识与技能掌握,同时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总结:

在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却不能代替他们进行相关的设计学习。灵活运用相关创新教学措施,促进学生个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拥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在社会竞争中才会处于更加有利地位。学生也可以终身学习,更好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俊华.《改革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王茹.《CAI与机械制图创新教学》[J].科学中国人.2008

[3]侯胜智.TRIZ理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 下一篇: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心理调控与情境创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