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2-09-05 05:45:45

中国―东盟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阐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中国―东盟背景下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提出面向中国―东盟的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国―东盟 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34-02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提出:“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由此可见,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打好语言基础,具有语言交际能力,并在某些领域熟练运用。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来说,交际能力体现为在涉外商务、贸易、外事中合理运用英语。为此,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英语知识,懂得一些从事贸易的专业性知识,还需要有跨文化交际技能。跨文化商务交际技能包括国际视野,熟悉中西文化和商务礼仪,能遵从国际惯例谈判和合理处理贸易中的各种关系。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了听说技能、文化知识、心理素质、交际策略、性格个性等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是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对综合语言能力的运用,也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真实反映。

二、中国―东盟背景下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东盟的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由马来西亚、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十个成员国组成。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在给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商务英语学生除应具备上述语言技能、商务知识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外,还要针对东盟国家的特点培养新的能力。

(一)非地道英语的识别能力

英语不仅是欧美等国的第一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和国际通用交流语言。英语在东南亚使用十分广泛。在泰国,唯一重要的语言科目是英语而非标准泰语本身。菲律宾由于长期被殖民统治,是非英语母语国家中英语普及率最高的国家,英语是第一官方语言。新加坡把马来语、英语、话语普通话和泰米尔语作为官方语言。文莱因为曾受英国殖民统治,在独立后仍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缅甸受过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用英语也相当普遍。因此,英语无疑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商务往来中重要的工作语言。商务英语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时,不仅需要听懂纯正的英式发音或美式发音,更需要听懂非英语本族语者的夹杂口音的英语。在外贸函电、电子邮件沟通时,不仅要看符合英语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的文件,也要看懂东盟国家思维模式下的英语文件。因此,非地道英语的识别能力对于能否在商务往来顺畅交流十分重要。

(二)东盟国家的交际文化知识

中国和东盟十国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靠近,文化上有很深的渊源,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自然不如中西方文化差异强烈。尽管如此,东盟国家与中国在、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他们认为左手肮脏,因此要尊重他们的习俗,传传递文件资料时用右手。菲律宾人禁忌13和星期五,因此,在为贸易伙伴安排楼层和房号应禁忌此数字。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人认为头部是神圣的,随意触摸他人头部是极大不恭,即使对小孩也不能为了表示喜爱摸其头顶。能否了解东盟交际文化知识并在商务往来中合理运用,直接影响着商务活动的顺利与否。

(三)交际实践中的交际策略

在具体的交际实践活动中,英语技能是交际的基础,懂得交际中的文化知识能避免不良的交际行为,而良好的交际策略有助于交际的成功。交际策略指在交际中如何、何时开始或结束交际活动,话题的转变,以及交际失误后的补救措施。即使是小孩也知道,在父母心情好的时候提要求更易得到满足,同样,在商务交流中选择恰当的交谈时机,有利于贸易的协商。此外,要根据对方的社会地位、性别、个性等因素选择恰当的交谈内容以促进沟通。要提高交际策略,一方面可通过书籍、视频等媒介了解对方的交际风格,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认识,调试交际策略。

三、面向中国―东盟的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使得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商务活动日益繁荣,其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促使商务英语教学必须“以生为本、面向市场”。商务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面向中国―东盟的广西等地区应充分利用毗邻东盟国家的地理位置,形成有利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模式

我国的传统商务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形式,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主要以考试为导向,即把专业四级、专业八级等考试的题型和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老师们擅长教授语法、词汇和分析句子成分和语篇结构,却很少创造情景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交际运用。学生的学习更多是停留在做题、记单词、阅读的层面,很多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却缺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甚至有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的学生,与外国人交流时却畏畏缩缩。

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的后,就要改变教学模式,打破教师“一言堂”,学生“书山题海”的沉闷局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采用灵活多样的交际性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情景和案例为契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教学手段上,可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率。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有必要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东盟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书籍,和观看相关视频。

(二)创设第二课堂,开设第二外语

鉴于商务英语专业学习是以“英语”为目的语,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以英语为主,难以独立培养面向中国―东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为了应对课时上的不足,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可定期举办英语角,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开设外国文化沙龙,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和东盟国家文化的了解;邀请留学归国人员或外教作专题讲座,介绍其跨文化交际体验;还可播放西方和东盟国家的电影,以便学生感受不同文化。

学生在充分掌握英语的同时还可学习第二外语,如日语、法语、德语等。广西地区的商业英语教学可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开设泰语、越南语等东盟国家小语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了解和语言的掌握,从而使其与东盟国家的商务交流更成功顺畅。

(三)合作办学,创造跨交际实践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应创造时机和东盟国家的学生多交流,增加实践机会,完善交际策略。加强与国外大学尤其是东盟国家的大学合作办学,可以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更适合中国与东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贺州学院与泰国某高校的合作办学为例,在泰国学习的课堂用语为英语,尽管教师的语调与地道英语相差甚远,却可以训练学生对不同语音的适应性。课后和当地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跨文化实践行为,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调整交际策略,提升交际能力,为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由于合作办学的受众有限,因此,可鼓励学生创造条件与东盟国家人们交际。对于广西来说,最大的机会莫过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届时大批东盟国家人员过来进行商品贸易,因此,能进入会场和他们接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绝好机会。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以专业观众或志愿者的形式加入。除此以外,学生还能充分地和东盟的外教或东盟留学生交流,获得交际实践,这种实践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给广西地区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迫在眉睫。商务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方法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应用。学生在掌握商务操作技能的同时,要了解英语国家和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并且创造条件进行跨文化交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稚.东南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中国文化产业网.东盟国家的习俗与禁忌[DB/OL](2008-10-29)[2014-01-01].http:///content/20081029/news_33548_p4.shtml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SK13LX402);2013年贺州学院教改项目(hzxyfzzx201303);2013年广西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项目

【作者简介】伍 凤(1987- ),女,湖南耒阳人,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研究。

(责编 王 一)

上一篇:服务三农 乡镇财政所职能新定位 下一篇:对安徽省宣城市旅游行业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