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的“异向交往话语”

时间:2022-09-05 05:34:22

浅析学生的“异向交往话语”

作者简介: 李丹丹,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全日制教育硕士。

摘 要: 过去的语文课堂可以说是教师主导的一言堂,一切都是教师所了算。直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话”的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尝试和改变,但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人都误解甚至是偏激了“对话”。充满于课堂的对话仍然是教师主导的对话,只是换了一件新的外衣而已。而随着“对话”的发展,一个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那就是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学生的“异向交往话语”。其实这个问题早已存在,只是一直得不到重视。本文旨在浅析何为“异向交往话语”、以及“异向交往话语”的产生和问题,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

关键词: “对话” “异向交往话语” 教师主导

一、何为“异向交往话语”

“异向交往话语”,这个概念是由日本学者佐藤学在哲学家原资明对交往类型分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思路产生了方向差异,并且在这种异向思路的指导下学生发表了与教师预设不符的话语,这种话语就是“异向交往话语”。

“异向交往话语”也被称为“反常话语”,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新解释学家理查德・罗蒂提出的。罗蒂按照学生对存在于“对话”中的惯例的态度,将“对话”分为“正常对话”和“反常对话”。“正常对话具有相互通约性,而且按照一套约定俗成的惯例来执行……而当有人对惯例一无所知或不理会惯例,但又加入对话,这时反常对话就出现了。”简言之,“正常对话”就是遵守惯例,易被大家接受、理解的对话;而“反常对话”就是违反惯例,易被误认为是错误的对话。

二、“异向交往话语”在课堂中的产生与缺席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以学生的前见为前提的。每个人从婴儿时期开始,身心各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别,加上后天的成长环境,也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特点越来越突出。经历不同,前见就不同,对文本理解的深浅和角度就不同,理所当然就会形成对待事物的不同理解。而教师的理解仅仅是这无数理解中的一种。因为年纪、经历、专业水平等原因的影响,教师的理解可能会比学生的理解更加的深入一些,准确一下。但不能就此就否定其他所有理解的准确性。可是在一些专制教师看来,只有那些与其思想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应该得到支持和保留;而那些与自己思想相背离的,就是错误的思想,应该改变,甚或是脱离“对话”中。教师的这种不理智的态度就造成了课堂中一些学生“异向交往话语”的缺席。

如一堂《装在套子里的人》:“执教者别出心裁地采用“别里科夫死因调查”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文本,通过引导探究主人公的死因来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该说是颇富创意的。在陈述探究结果时,学生的意见基本集中在“别里科夫的死因在于他的性格缺陷”这一层面上,但各小组发言完毕即将下课的时候,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早己准备好的答案“别里科夫的性格是专制社会造成的,他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专制的沙皇统治制度”,并要求学生齐读,然后下课。”[1]

学生的这种“异向交往话语”在课堂上是经常出现的。而伴随着这种话语的出现,往往有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教师承认这种话语的对话性质,并给予学生解释的权力;另一种结果就是教师从根本上否认这种对话具有可对话性,并把它排挤出“对话”。伏尔泰有句名言,“我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而造成第二种结果的教师根本不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直接剥夺了学生发言的权力。这种结果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消极的,深远的,但偏偏却是最普遍的。

那些“异向交往话语”者在被教师赶出“对话”之后普遍都会很消极。长此以往,这些学生轻则即跪伏在教师的威逼之下,选择与教师“同流合污”。从此不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完全的去猜测教师的思路和答案。不再相信自己、用各种条条框框把自己框住,完全抹杀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重则即学生直接主动的离开“对话”,不再学习语文,甚至是从此讨厌学习。

造成“异向交往话语”脱离“对话”课堂的直接原因,可以说就是教师的权威主义。在课前备课时,教师一般都会就课堂欲提问的问题给出预设的回答。这种预设的回答,或者是出自教师对文本的自我解读,或者是出自对学生已有知识的猜测,但更多的是对教参的尊崇和膜拜。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的预设时,教师对学生就会不吝赞美。但是只要有学生“思路跑偏”,得出与教师预设不一样的答案,教师就会立马摆出“大学者”的嘴脸,给予直接且没有余地的否定。

连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们都在说“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三人行必有我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什么一些普普通通的教师就如此的权威、不可忤逆呢?难道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一位老师都达到了先人不曾达到的高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吗?只能说是太自信、太可笑了吧!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创造的过程。所有从事教育工作或者对教育感兴趣的人都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难道不是对自我体验的一种肯定么!如果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就已经为他所教的学生们预设了一条通往文本世界的通道,且不允许学生们去探索更便捷、更美丽的道路,那么所有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注定是千人一面的。而且,教师带学生走的这条路,大体来说都是他们自己过去走的那条,甚至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直接就把教参中的那条经验之路挪移出来。结果就是,同一位老师教的学生走一条路,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也走这条路,由同一本教参教出来的学生都在走这条路。大路上人头攒动、拥挤堵塞,孩子们只能看到两侧的景色,甚至因为追赶进度,连两侧的景色都错过了。经过这样教育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在哪里?我看不到!

三、“异向交往话语”的出路

缺少“异向交往话语”的课堂就是“虚假”的课堂。凡是接触过哲学、政治的人都知道,“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所以,为了得到发展、为了促进发展,教师就不能回避矛盾,回避学生的“异向交往话语”。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使学生的“异向交往话语”回归到课堂上,重中之重就是要改变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但是从中国的现状来看,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长路。治不了本我们可以先治标,追求以量变来左右质变。

首先,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在保证专业素质稳步上升的前提下,注意培养和塑造教师过硬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保持一颗诚心。我们要培养的是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拥有精彩、灿烂却充满危机挑战的未来,他们当然不能永远屈居于老师之下,永无出头之日。我们要为孩子的每次努力鼓掌、为孩子的没分进步高兴。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学生心存嫉妒之情。

其次,创设舒适、稳定,让学生拥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安全感对处于发展时期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处在一个稳定的、安全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放松警惕、才敢于展现自己的内心。这就像心理医生在给病人做心理治疗,要想病人对自己知无不言就必须要创设一个让人信任的环境。否则的话,就算严刑逼供,你也未必能走入他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的“异向交往话语”回归到课堂,这条路的确很难走。可是不能因为艰难就选择停滞不前。我坚信,只要教育工作者们都认识到学生“异向交往话语”的重要性,从自我做起,星星之火总有一天可以燎原。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注释:

① :康学英,对话:语文阅读教学经验的重构,四川师范大学,2006

参考文献:

[1] 张光陆,对话教学之研究――解释学的视域,华东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浅谈婴幼儿乐商培养 下一篇: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