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课堂话语权的缺失及补救策略

时间:2022-09-03 05:44:42

浅析学生课堂话语权的缺失及补救策略

摘要:课堂话语权是课堂上师生之间自由交换教与学信息的基本权利。课堂话语权缺失是传统课堂的一种常见现象,新课堂要求构建一种基于生命性、自由性和发展性的公平学生话语权。本文分析了学生课堂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并对其应对措施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话语权;缺失原因;应对措施

一、学生话语权的内涵

话语权不仅是以抽象语言符号为载体多表达的内容,也是主体表达自身思想、情感、态度等的主要方式,甚至是一种权力机制。正如赖弗斯和拉比诺所阐明的,“话语是一种体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尽管它是一种隐蔽的,表面上无行为人的控制系统,然而它在社会中是一种真实的权力”。福柯称这种权力为话语权。学生话语权是指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中所具有的表达思想、情感、见解等的权力,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

二、学生话语权缺失的原因

1、传统“师本位”思想的影响

教师权威由来已久,在中国封建社会,“天地国亲师”,师者备受尊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自然享有历史赋予的社会权威。此外,教师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是高深学问、先进科技文化的掌控者,学高为师,师者为尊,这也赋予教师强有力的学术权威。从学校组织与管理角度来说,教师是学校管理权力的代表,学生服从管理,逐渐演化为服从教师的管理权威。在教师权威被迷信的状态下,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一味被动地接受和服从,而不是自主去发现。教师则顺理成章继承历来形成的说教者角色,将“独角戏”进行到底。

2.落后的知识观导致落后的课堂观念

落后的知识观主要指的是二元对立认识论观念影响下的僵化知识观。将主体和客体对立起来,认为知识和经验是客体,学习就是将客观的、特定的客体知识吸收或内化。行为主义者认为知识就是外部安排的刺激物序列,认知学派认为知识就是富有结构和联系的系统化学习对象。教师则努力控制学生朝着获得正确知识的方向努力,客观原因是学生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践行失败与错误。在这种落后知识观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成为知识和经验的单纯传授,学习成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给予或馈赠。事实上学习是主客体的统一,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大学生自身经验和能力的建构是统一的,统一的方式是通过自身积极的思维和实践,统一的结果是学生知识经验的丰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和宝贵创新潜质的不断开发。因此,有必要改变落后的知识观和灌输式教学方式,打破教师“一言堂”格局,鼓励学生表达,让学生在自由的国度里放飞思维,提升兴趣,发展能力。

3.不合时代的课程设计不利于发挥学生话语权

课程设计的两大弊端其一在于教学模式,其二在于评价考核方式。现有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倾向于线性模式,预设课程目标和内容,以时间为进度,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无法顾及学生的学习,更难以生动的情境性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探索和发现。此种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内容以有限的文本知识学习为主,抽象有余而情境不足,学习困难大。此外,课程评价考核方面,以文字考核为主,陈述性知识居多,缺少问题与实践,学生不能形成有效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迁移性差。在如此课程设计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毫无选择可言,话语权被严重剥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公平的学生话语权特征

严格说来,课堂话语公平应该包括师生间话语公平和生生间话语公平。但本文的学生话语权是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教师话语权而言,所以本文也只分析课堂师生间话语权公平缺失现象,而不分析学生内部的话语权公平问题。再说,生生间话语权公平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教师的不公平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造成的。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客观上要求一种全新的课堂作为支撑。在新课堂里,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者”和“引路人”,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边缘真正的进入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话语的唯一主宰者,学生话语权的重要性和主体地位应该被突出。这种新的公平的学生话语权应能体现以下特征:

(一)生命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独立的生命参与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传授和接受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主体生命间的交流和体验的活动。学生不是一个纯粹的“学习者”,而是一个有着多种需求及个性特征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课堂话语不仅是知识传输和接受的工具,更应该是生命意义体现的方式,它不仅是理性的和科学的,还应该是复杂多元的。因此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那种片面地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术语性话语”和偏重意识形态的“政治性话语”,而应像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那样,回归学生的生活话语,还学生话语的生命完整性,这样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自由性

正如公平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一样,公平的话语也应该是自由的话语。套用石中英的自由教育精神,自由性的话语也应该是人本的、民主的、理性的。所谓人本,指的是以学生为本,教师的话语应该围绕学生话语而展开,而不是围绕学科话语而展开,更不是为了巩固教师的权威而展开;所谓民主,指的是教师话语权和学生话语权处于平等地位,师生话语有冲突时,应该多通过磋商来解决,而不是一味地运用控制和强化的手段;所谓理性,指的是学生话语权的自由是一定范围内的自由,也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并不是传统的管理规范或行为规范)和原则:有利于自己全面发展并且不妨碍其他人的话语自由;公平(equitable)的英语解释也是fairandjust;reasonable(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4版)。

(三)发展性

假如说生命性是公平学生话语权的表现形式,自由性是其保障的话,那么发展性就是公平学生话语权的目标。这种发展性要求学生的话语在一定积累基础上有着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被动地因循守旧,不敢突破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身获

四、课堂话语权缺失的补救策略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大学生课堂话语权

师生关系是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在课堂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谐新型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最好体现,是让大学生开口说话,归还其应有的课堂话语权。理由之一,学生有自由发展的权力,教师有对学生实施指导、帮助的义务,而落脚点在于学生;理由之二,“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依照信息论与传播学的观点,学生也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是创造力的源泉,更是创造的主体,尊重学生话语权,也就是尊重潜在可能而宝贵的创造;理由之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学习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而多样,教师只有善于创设民主、宽松的自由学习情境和环境,通过互动、开放、平等的交流,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发展。

2.树立新时代的课堂观

传统的课堂向来以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经验。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使学习者知识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目标从本质上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经验的获得直接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思维和学习活动,与学生所接受的信息、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及加工过程相关,所以经验只能获得而无法传授。尤其在网络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图书资源丰富,电子期刊易得,大学生发展拥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影响学习结果的关键已不在于资源或信息本身,而在于资源的使用以及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方式,让大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因此,落后的课堂观已不合时宜,改变传统的课堂观念,就是要从课堂教学方式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并让他们学会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课程和活动为中心,尊重每个学习者的个性与权利,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课堂话语权,充分发挥网络时代所给予课堂的信息资源优势,发挥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之以鱼。

在教师方面则是要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改变落后的知识观与课程观以及落后的考试评价方式。改变以静态、结构化、良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现状,充分考虑大学生发展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语言、逻辑、科学、伦理与美学等多方面内容,教学中力图促进学生对知识经验的获得与掌握,让课堂更富有思想,形式更加生动,从而使学生更富有独特个性和创造力。教师要成为课堂中学生学习与发现的组织者、合作者和管理者,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注重解放思想,改变思维定势与无意识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形成问题空间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并养成良好行为方式。而其中最直接、也最好的方式,就是归还学生课堂话语权,让学生积极思维、开口说话。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兴趣 下一篇:教育中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