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习作才能的策略

时间:2022-09-05 03:09:16

提升小学生习作才能的策略

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问题,在实施新课程的当今仍然挥之不去。教师和学生在作文教与学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而收效甚微。如何摆脱这种“高耗、低效”的写作困境,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写作才能,已成了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激发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前提条件和无形动力。学生对写作如果产生兴趣、爱好,并且以写作为乐,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作文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大地提高。

要想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当务之急。而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不是自身固有的,而是靠老师一点一滴地加以培养。教学中可以讲述文人写作的逸事激励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文章,努力发掘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作文评价时,教师不仅要关注作文反映的内容,更关注写作的全过程,看重学生对待写作的态度,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增强写作信心,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要给予激励。有个学生文章的字数终于达到了老师的要求,我就写上这样的评语:“你的习作比以前进步多了,让老师看到了希望,加油吧!”让学生在得到鼓励、得到赞赏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中,为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还在作文评讲时,把学生习作中比较优秀的挑选出来,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点评、夸奖。或将这些文章打印、张贴在教室,或将这些文章推荐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既鼓励本人,又激发其他同学的写作热情,唤醒学生的竞争意识,激起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阅读积累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基本途径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述的复杂过程。要写好作文,需要调动平时积累起来的多方面的知识,一篇佳作的写成,必定来源于学生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深厚的作文基本功。

阅读是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的东西越多,写起来越得心应手。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多读好文章,这是所有作家介绍的写作经验。然而现实中的学生,课业负担太重,他们所学的科目繁多,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很难有时间静下来心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家长也不支持孩子开展课外阅读,他们把课外读本,尤其是文学性强的作品称为“闲书”,认为读这些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把课外读本当作洪水猛兽,整天把孩子关在小屋子里死啃课本,错误地认为:这样才能考上好大学,孩子将来才有出路。可事实上,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作铺垫,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就没有写作的素材,自然害怕写作文,哪里还能写出好文章来。同时,写作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想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注重一定的阅读积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前提。要指导学生把功夫放在课外。只有学生经过广泛地阅读,不断地积累,心中对写作素材的选取、对文章的立意和构思、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胸有成竹,完成一篇文章也就轻而易举了,教学效率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大大地提高。

三、参与修改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修改是写作文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文章不厌百回改”是很有道理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语文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把自己整天从没完没了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走出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既然学生是作文的主体,就应参与作文的修改,而不是教师全权包揽。古人就十分强调教师少改,《世林广记——速成法》说:“若改少儿文字,纵作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直待作得十八分是了,方可改作十分。”古人强调教师少改,特别是在学生不得其法、水平欠佳时要少改。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自改、互改。有的老师还让学生定期修改以前的作文。这一做法,值得提倡。有的学生说,我把修改好的作文存放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读读,就会发现许多不满意的地方。经过二次修改,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又会找出许多不足。这就足以说明学生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作文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当初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时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知识面狭窄,有的是只从自己的认知角度看作文。因此,采用同学互改就显得十分必要,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总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若有系统、规范的训练体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形成阅读的积淀,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定能让学生“乐在作文中”。

上一篇: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唱响语文学习的快乐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