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9-05 02:12:36

谈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亲切和蔼的体态语言,设身处地的课堂提问,朋友式的交流,融洽了师生的情感,同时又了解了学生学习动态。

二、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从来无孰优孰劣之分,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教学目的。教师教学风格、个性就体现在所选教法上。教师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精心设计导语,做到新颖有趣。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一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作为教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应有准确把握,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以教学重难点为引线,通过一个笑话,一个以动作,一种社会现象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注意焦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上《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先播放一曲《滚滚长江东流水》音乐,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马上带入一个气势磅礴,刀光剑影的三国纷争历史画面中,也为上好本节内容、理解本课教材埋下了伏笔,使课堂气氛活跃。

2.教学难易适度,深入浅出。

课程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宜。讲得太难太抽象,学生学不会,没有成就感,就不会有兴趣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如讲中国近代史时,“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学生讲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自然地引出。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一个国家的丧失了,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要从经济上看,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资本主义因素发展起来,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这就是“半封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3.培养学生提问、质疑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

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在课堂内外让学生提问、质疑,并且比赛谁提的问题有价值。学生们也十分欢迎这一点,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学生的思维也常常在这时候迸发出绚烂的火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总是让那些不提问题的同学回答,以期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即使是错误的,我也不简单否定,而是陈述我的意见,让大家比较、鉴别、判断。确的答复,决不搪塞。通过学生的提问、质疑,使教与学得到了及时反馈,密切了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4.编演历史剧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多方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应强化历史教学的实践性,把历史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会兴趣盎然,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

三、运用效果评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这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难以产生兴趣。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受到了教益,学到了真本领,及时受到全体师生的肯定、赞赏、表扬和鼓励,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热情。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了正强化,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业评价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毫不吝啬的表扬学生,更应注重在作业批改或单元练习上给予一小段文字式的鼓励性评价,它将更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奋起扬蹄。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中学生的头脑中,生动形象的东西仍占激起其大脑兴奋的主导地位,这种学习心理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趣味性。“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兴趣作为一种教学中的必要手段,它不仅能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借助这一能动的开发、传导智力的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尊重历史 的客观规律,正确树立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跨越世纪的历史教师,咀嚼过两千年仁德治国礼仪之邦的滋养,秉承着中华数千年文化底蕴的熏染,接受了当今世界先进文化信息的浸育,理当勇于探索,为新时期教育基础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报告 下一篇:洞穴大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