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监控系统未来的发展

时间:2022-09-05 11:41:58

浅谈综合监控系统未来的发展

摘要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的建设,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地铁自动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在统一的软件平台上集成各专业信息,实现各专业之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了轨道交通的整体运营和管理水平。但是,随着综合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综合监控系统如何建设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轨道交通中的作用,本文对综合监控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轨道交通、综合监控、联动、决策

中图分类号:X924.3文献标识码: A

综合监控系统自20世纪初开始在我国轨道交通中装备,从开始的以电力监控、环境与机电设备控制和防灾监控为基础的监控系统,发展为目前的以电力和环境与机电设备控制为核心的多达十几个专业的大型综合监控系统,历经十几个年头。

综合监控系统在实现地铁各专业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各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高效实现系统间的联动,提高地铁全线的整体自动化水平,保证旅客安全,列车有效运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集指挥、控制和通信为一体的大型监控系统。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发展和建设时期,各城市轨道交通形成了线网运行,监控的设备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综合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一些城市是为了“上”综合监控系统而“上”,综合监控到底能干什么,怎么“上”,“上”到什么程度,取舍是什么,资源如何配置,达到什么效果,都没有明确的定义。虽然国内也针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制定了一些规范,但是具体的需求都不是很明确,各城市各自为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人从事综合监控事业11年,从本人的角度展望一下综合监控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面集成ATS系统

目前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了供电和机电系统两个专业,实现了以电调、环调为核心的综合监控系统,其它系统都采用互联的方式接入。然而,占地铁运营指挥核心的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未被纳入“深度集成”范围。

轨道交通是以运营为目的,行车调度管理为核心,其它系统都为行车运营管理服务,只有把行车管理系统集成到综合监控系统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列车运营管理,全面实现系统间的联动,为乘客提供更高,更好的服务,提高整体的调度水平。因此,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综合监控系统必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丰富系统之间的联动性

联动功能是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综合监控系统将各专业的信息集成到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依据轨道交通运营的特点,通过对信息的深度挖掘、分析、计算,实现系统之间的联合互动。特别是在发生列车区间阻塞、火灾等紧急事故时,自动协调各系统完成事故的处理,使各系统之间协调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在紧急情况下事故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决策支持管理

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事故,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用于指导紧急事故的处理。决策支持管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预案的数字化,将这些预案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信息,保存到计算机系统中,当系统自动检测到事故发生后,自动触发系统中的预案,在人机界面上弹出事故处理流程对话框,辅助调度人员处理突发事故。将运营过程中的人保转换为“机保”,缓解调度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紧张情绪,降低人为失误风险,提高运营人员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降低建设成本

降低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采用轴心站和卫星站的硬件部署;

采用国产软件;

降低硬件配置,使用国产硬件;

合理安排项目工期;

标准化,减少工程变更;

取消相关专业的硬件数量,由综合监控实现全部的监控功能;

对辅助系统进行资源整合。

数据点接入及功能需求整理

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平台是一个高级的、智能的自动化软件平台。在资源的配置上一定要做到物有所值,人尽其才,对接入的信息要进行分析,将有用的信息接入,无用的信息坚决塀弃。

另外,综合监控系统繁文缛节的功能太多,奢求一套自动化系统可以完成所有的运营调度工作。功能设置过于“豪华”,占用系统宝贵的资源,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系统运行效率。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不明显,造成大量的功能闲置,资源浪费,成本增加。自动化系统应该是实用、稳定和可靠的系统。因此,要精简功能,精益求精,使系统更加强壮完善。

目前,综合监控系统建设进入到一个误区,认为接入的专业越多、信息量越大、功能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对接入的信息及系统的功能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取舍是一项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

维护管理

研究运营维修过程,将设备维护与运营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运营与维护一体化服务,减少设备的损耗并降低维护成本。

系统实时监控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当现场设备发生故障后,直接驱动设备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维修工单,并实时显示在维修终端上。随着高科技的不断涌现,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维护管理系统与无线系统紧密结合,如wifi,GPRS等,产生维修任务后,自动将维修信息发送到维修及相关人员的维护终端,使相关人员随时掌握维修过程。维修完成之后,通过维护终端将维修过程回归到系统中,形成完成的维修记录。系统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设备的运行情况,安排定期养护,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一系列的维护活动,真正实现运营与维护一体化服务。

列车安防接入

受限于目前的技术及建设成本,列车安防系统一直未纳入到综合监控系统建设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如:4G技术,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和数据,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0Mbit/s。将这项新技术应用到地铁建设中,可以提供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传输通道,使车地高速通信变为现实。这样,列车安防系统的接入将变为可能,对列车稳定运行,紧急事故处理等提供必要的保障。

节能减排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环境的破坏,化学物质的排放,污染越来越严重,各地的雾霾天此起披伏,PM2.5严重超标,北京、天津、南京和上海等许多城市笼罩在雾霾之中,因此,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城市轨道交通中涉及到的行车、车辆、照明、通风、空调、电梯等都是耗能大户。目前,在地铁行业,机组一般要按照建筑物最大热负荷的110%~120%设计,冷冻水泵、冷却水泵都会按空调机组额定工况匹配,同时末端系统按总负荷量的110%~120%匹配。因此,研究如何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是将来综合监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据分析管理

信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当前综合监控系统解决了信息的整合,但没有对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信息处于闲置状态。信息的挖掘将为优化运营和管理、设备维护、节能降耗等提供更多的数字依据。

其他服务系统的接入

随着数字城市、卫星城市的不断发展,对城市整体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亦是如此,目前,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形成线网运营,对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必将与整个城市融为一体,将城市服务系统纳入到综合监控系统建设范围之内,如:城市智能交通、安防系统、地震预报系统、天气预报系统等。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综合监控系统也是一样,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他从刚刚坠地的婴儿成长到现在,历经十几个年头,还没有完全成熟。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发展,需求的不断完善,标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综合监控系统必将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实用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参考文献

[1]魏晓东.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曲立东。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GB50636-2010

[4]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编号:GB/T 50732-2011

上一篇:钢管混凝土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 下一篇:镜面混凝土在酸雨环境下的腐蚀与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