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05 11:13:16

浅谈心理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具有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等等。为此我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关键有两方面:

一、掌握渗透的操作要领

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学科个性特点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与教学互补。美术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领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整合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以美术技能、技巧为核心,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致割裂了美术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与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的有机联系,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讲授一幅画时,除了教会学生欣赏构图、技法,艺术特点外,教师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出发,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使他们获得求知动力,并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比如:在欣赏《古代陵墓雕塑》这节课时,我除了让学生了解古代雕塑的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外,还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针对当今社会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的现象展开讨论,引发学生对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对厚养薄葬的思考。

2.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高水平的感知是由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产生的,依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来接受外界刺激或自身的信息,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有时甚至还会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同时参与。因此,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思维也会变得更为积极和敏锐,想象力也会更为丰富活跃。

3.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物的理解。例如,在欣赏革命历史的美术作品时,我常先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诵读烈士诗文、讲述烈士故事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震撼,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若要在美术课中更好地运用心理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

1.培养坚定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在欣赏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时,我告诉学生这幅画是嫉妒米开朗琪罗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的主意,他企图以此使缺乏绘画创作经验的米开朗琪罗当众出丑,达到贬低米开朗琪罗的目的。但意志坚强的米开朗琪罗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挑战性的创作任务。他将最初的无比悲愤的心情很快转化为创作的激情,谢绝助手协作,独自一人站在18米高的脚手架上作画,经过四年极其艰苦的劳动,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宏大的创作任务。通过米开朗琪罗的这种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性格,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

2.培养活跃的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美术形象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把握美术艺术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征,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不断强调创新,打破习惯思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展开想象。

3.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例如在欣赏现实主义绘画这节课前,我利用星期天带学生走进田野、工厂、去细细体会生活的真实,当时正逢秋忙,看见广阔的田野里,一派繁忙景象,我让学生在割完稻穗的田里拾了十分钟的稻穗,做了一次亲身体验,当回到课堂再欣赏现实美术作品时,同学们情绪激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看到米勒《拾穗》这一作品时,同学们在米勒的笔下,再一次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实感受。

4.提高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相应心理知识的掌握和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个体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证心理健康,发挥心理潜能。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它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学校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所倡导和培育的班风,无不对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所以,情绪是否健康,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在这种由教师营造的心理氛围和环境中,学生既可能形成满意、愉快、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状态,也可能产生压抑、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我在与学生交往时,就比较注意自己的情绪,每当遇到学生违纪时,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发火,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原因,继而问道:“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你这样做影响了谁?个人?还是集体?”或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好好想想,明天再说。运用这些方法,不仅给了当事的学生一个思想缓冲期,而且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反省,等到时机成熟,再找当事人谈话,效果是很明显的。

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活,让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主导情绪。

上一篇:浅谈初中阶段的师生关系 下一篇:高中英语阅读选修课与英语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