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9-05 06:54:18

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26-01

信息社会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了每个人的面前。在信息社会里,人们生活、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可以说现在不懂计算机的人才是真正的文盲。那么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通过短时间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尽快地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呢?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活跃积极起来,学生才能主动动脑、动手,真正"动"起来。虽说"学无定法,教无定论",可我更主张"量身定做,事半功倍"。总结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经验,我尝试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是信息技术课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操作,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对于模仿能力比较强的中学生而言,教师直观形象的演示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教师在利用演示法时要掌握好时机,并且应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例如:在学习"声音信息的加工"时,教师利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录音机"程序演示截取"七子之歌"音频片断的过程,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利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录音机"程序截取音频片断的方法与过程。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我们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计成一系列的"学习实践"任务,通过驱动来调动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心理情绪。在设计"任务"时应具体考虑怎样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完成和小组协作的形式、怎样根据教材将所学的知识点设计成有层次的、个性化学习知识任务,并根据知识点来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锻炼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协作能力的多样性任务。任务的设计要紧紧联系他们的周围实际生活,联系他们的学习,要体现任务的实践性、趣味性、人文性。要预测学生对这些任务会出现怎样的心理反应,以便有效保障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和课堂学习环境。

例如:在学习"图片信息的加工软件photoshop"时,设置任务-绘制一张母亲节贺卡,围绕这个任务,学生利用photoshop软件的工具来绘制图案,就能学会工具的使用;要制作多个不同图案时,他们会发现如果在同一个图层里不好操作,便学会了图层的创建,也理解了图层的含义;绘制好的图案需要填充颜色,于是教师讲授并演示颜色的填充方法,学生便能在完成一张贺卡的同时把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都掌握。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特定的话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辩论等,互相启发、共同探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

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获取信息的方法"时,我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课堂引入: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阅读法、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观察法、网络检索法等等;同学们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法",讨论结束后分别请几位同学小结;最后教师总结,把这节课的课程内容梳理一下。

4.自主探究法

自主探究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尤其是我们信息技术这门新学科,起步比较晚,并且与其它的学科不同之处在于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学习中动手去试,只有动手去做了,才会有机会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摸索,从而实现他们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意愿,课堂教学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时,第一个课时教师把Word软件的菜单和工具都演示介绍过了,学生能够利用Word输入文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编辑处理文字,教师已没有进行示范演示的必要,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本上提示的操作步骤进行探索式学习。学生在自己操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此时教师可以指出他们的错误,但不要急于辅导,而要鼓励他们多动脑、多思考。这样学生就会想办法寻求多方援助,如看教材、问同学或通过网络获取帮助。在规定时间后,若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按时完成规定任务,则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尽快帮助他们完成规定任务。最后,教师要把典型性问题在课堂上予以纠正并给予合理的解答。这样,通过自主学习,既增强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同时也树立了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让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去创造。

5.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一般是:(1)提出疑问,启发思考。(2)边读边议,讨论交流。(3)解决疑难。(4)练习巩固。问题教学法的教学重点比较明确,教学内容比较集中,并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例如:在学习"编程解决问题"时,我采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是"如何为物理老师编写一个描述小球做平抛运动轨迹的程序",围绕这个问题,学生首先进行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要求、分析已知的信息、确定输出的内容;其次进行设计算法,用流程图来描述"小球做平抛运动轨迹"问题的算法;第三进行编写程序,用VB语言编写"小球做平抛运动轨迹"的程序;第四进行调试运行,编程完毕以后,需要进行调试,以验证所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看看输出的结果是否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上一篇:吹响远教“集结号”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