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探讨

时间:2022-09-05 06:20:54

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探讨

课堂的高效一直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更高效,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学不仅仅是把知识讲清楚了,更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有效的学习者。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使每个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在探索中有些教师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的理念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但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灵活机动的组织形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当然,根据学科不同特点,教学有效性也有不同的体现和做法,对于数学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关注知识产生的过程

创设一个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不过于简单化地处理学习内容,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的对象不可能达到科学家那样高深,但在学习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却是一样的。因此,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地解决联系在一起,尽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运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得出结论。

二、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例题与练习

有效的数学教学,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水平,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那些内容,原有的知识水平达到了哪个程度,哪些内容对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通过继续学习是可以解决问题的.高效的教学不但要考虑如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还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自由空间,鼓励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学习和发展。比如,八(上)教材的例题“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分别交于BC、AD于点E、F,G、H分别为OB、OD的中点。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在处理这个例题之前,可以增加一个引例“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分别交BC、AD于点E、F,试说明:OE=OF。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分散难点,化难为易。

总之,例题、习题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阶梯性、层次性,对于例题、习题的讲解要积极反思总结,查漏补缺,确保解题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增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还要善于引申,充分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这样才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接受新知,继而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与能力。

三、合作探究,提供互动平台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山东省茌平县的杜郎口中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这种方式不但能充分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课堂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示个性的舞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这样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往往会给教师带来意外的惊喜,会让课堂教学亮点不断。比如,在讲授探索平行四边形成立的条件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四边形ABCD,从下列条件中取两个,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⑴AB=CD;⑵ABCD;⑶BC=AD;⑷BCAD;⑸∠A=∠C;⑹∠B=∠D”。从6个关系式中任取两个关系式有15种可能,为了说明这15个问题,可以把这15个问题平均分成五组,再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三个问题,请他们分别研究,经过几个小组的讨论整理,经过对比,学生很快就得出如下结论:这15种可能中,有9个能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6个不能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这种设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获得了体验的,增加了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四、时间与空间的有效利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以及空间的保障,因为学生在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必然首先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才开始尝试采用某些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探索,根据尝试的结果,学生还需准备在小组中自己需要交流的信息,必要时,还要写出书面提纲。比如,对平行四边形成立条件的探索我给学生留了一周的时间,学生列出很多条件,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充分认识了这个问题,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因此,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首先精心设计好思考问题;其次做好引导作用;最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自主探究,激发主动性,为讲练作好铺垫,最后便水到渠成,顺利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锻炼并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就是要围绕着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而组织教学。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搭建探究互动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探究时间,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就是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意愿下学习数学,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听讲记忆为中心的陈旧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的方法、激情,推动学生的踊跃参与意识、焕发出创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的能力,那么高效的数学课堂就顺其而然地形成了。

上一篇: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下一篇:双向转发检测(BFD)在电力信息网第二汇聚点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