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9-05 06:09:07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与实践

【摘要】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式,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总结性地阐述了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实践经验,旨在对今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资助项目《水利类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成果(关于批准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2008]53号,项目编号:0837035,主持人:李前杰)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国发35号)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1]。这一规定符合职业教育完整体现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有利于造就高职高专学生全面人格发展。

本文结合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实际,研究学生顶岗实习的含义、顶岗实习的意义、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与组织、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以及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通过对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旨在对今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1、顶岗实习内涵

1.1、顶岗实习的含义

顶岗实习最早是在2006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的“顶岗实习”工程,旨在破解农村教育“人才荒”,实现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统一。后来发展到了全国的高等院校,从师范类扩展到了各类高等职业教育。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实习基地从事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生产实践活动[3]。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从事生产性工作,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学到相关工作经验,还可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在顶岗实习期间,参加实习的学生仍是学校的在校生,只是教学形式和教学场所发生了变化。

1.2、顶岗实习的意义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2]。目前,我国各类高职院校运用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其意义归纳为:①顶岗实习促使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办好高职教育;②促使学校强化了师资力量,建立了实习指导教师库;③促使企业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较稳固的劳动者;④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自身能力;⑤促使学生边学技术、边获工资,实现了提前就业;⑥促使院校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得以提高,社会声誉得以提升。

因此顶岗实习实现了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赢局面,是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3]。

2、顶岗实习管理实践

2.1、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与组织

2.1.1、建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正确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3]。顶岗实习学生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在长达半年的实习时间里,学校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顶岗实习很容易失去有效监控,形成"放羊"现象,难以实现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为此,我院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企业等"多方联动"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纪律约束和技术安全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监控,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保证了顶岗实习的质量,缩短了学生的就业准备期。图1为我院顶岗实习的具体管理模式。

2.1.2、顶岗实习的组织

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周密筹划和准备,制订科学合理的方案并设计相关管理制度,才能保证顶岗实习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我院将顶岗实习工作划分为前期计划准备工作、中期过程管理与控制、后期考核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由多个工作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相应质量标准和责任人,才使顶岗实习有条不紊的进行,达到实习的教学目的。

2.2、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

2.2.1、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保证学生顶岗实习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富有成效,建立健全和遵守《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的保障。在我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中规范了各方的职责,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能持续改进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为参与三方提供指导,保证了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2.2、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我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分析,其主要内容归纳为"六个明确,一个签订"。

"六个明确"是指:①明确了顶岗实习的意义和要求;②明确了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③明确了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和学分体系设置;④明确了"行校企"三方执行主体的主要职责;⑤明确了各参与者的主要职责;⑥明确了顶岗实习分"五步"走的实施程序过程。

"一个签订"是指顶岗实习协议的签订。包括:《毕业生顶岗实习提前离校申请书》、《毕业生顶岗实习安全承诺书》、《毕业生顶岗实习教学承诺书》,以及学院、企事业单位、学生三方签订的《顶岗实习协议书》。

明确企业、学校、学生三方权责,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管理,确保实习质量,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2.3、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及应用

2.3.1、远程管理平台开发背景

目前,职业院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通常是由实习干事、顶岗实习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通过巡查、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了解一些宏观的情况,然后将信息进行手工数据统计上报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再落实解决。这样一来,数据信息少、中间环节多,导致沟通不畅,学生的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院系管理部门难以对顶岗实习实行质量监控,有时甚至与学生失去联系,致使学生顶岗实习缺乏过程管理,实习质量不高。

我院顶岗实习缺失过程管理,就其原因,一方面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互动模式,导致企业难于真正参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学生实习点多、面散的现状,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造成从实习点流失。我院开发的学生顶岗实习远程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顶岗实习管理瓶颈问题。

2.3.2、远程管理平台功能简介

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由我院与至善在线教育联合研发,不仅能满足学生实习信息记录的传统功能,还能实现学生动态跟踪、教师工作考核、远程教学辅导、即时数据汇总等更高级功能;同时本平台还能实现实习单位评价数据共享、实习学生数据共享、各学校数据横向比较等完全超越传统管理的功能,便于管理者掌控全局。

平台功能图形解如图2。

2.3.3、远程管理平台应用

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紧紧围绕学生,通过平台来促进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联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生产性职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如图3所示。管理平台包括:学生管理模块、校内指导教师管理模块、辅导员管理模块、校外指导教师管理模块、校内职能部门管理模块。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了各模块相关人员的职责,如"校内指导教师、辅导员必须定期登录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至少每周登录1 次,每个月不少于6次)"等。

3、结束语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式,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高职高专学生管理的瓶颈。建立以行业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融入的"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建设校内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网络,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等措施,将为顶岗实习的管理创造出良好的平台,将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国发35号)

[2]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3] 梅爱冰、严军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公证文书的证据价值 下一篇: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