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些建议

时间:2022-09-05 05:40:17

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些建议

摘要:对于行政单位来说,国有资产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之国有资产十分庞大,涉及面较广,所以管理好国有资产不但能够减小国家财产的损失,还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从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资产流失、资产闲置等各种现象,这就需要依据实况制定出相应管理措施加强资产管理。本文对我国现今管理国有资产现状入手,探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合理改进建议。

关键词:建议 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

一、前言

一直以来,国有资产闲置及流失比较严重,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势在必行,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一个重要管理项目。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国有固定资产在不断增加,如果管理不善必然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升行政成本及资产流失。在这种形势下,探究对管理国有资产的一些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要想对资产管理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必须要从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入手,从中探析存在的需要改进与完善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总体来看,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不清楚家底致使账务不实

虽然早在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就联手清查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对资产的分布、数量以及结构都做了详尽统计,可谓是摸清了国家的家底,但是事实上依然存在账实不符及家底不清的情况。出现这种根源在于:①没有按照规定来设置或者完成登记账目,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卡片登记,也没有定期清查固有资产情况,致使帐实不符;②购置及处置上欠妥,并没有实施有效登记与注销,导致财务部门的数据不相符,致使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以及资产管理三者脱节;③基础工作不牢靠,许多行政单位并没有设置除固定资产岗位,对资产也没有安排专人管理,致使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随意性比较大,将一些应该列入国有资产的财务忽视了,导致清查的数据不全面、不准确。

(二)缺乏合理分配资源

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占用了巨大的国有资产,尤其是车辆与房产等各种资产上,更是出现分配不公。而且一些单位随着职能逐渐扩大,增加了房屋及相关办公设备,但是财力上不能够及时依照要求配备,就出现了资产总体短缺与局部过剩现象。事实上主要根源还是国有资产短缺基础上,没有有效进行共享、整合、共用以及调剂机制。

(三)随意购置、处置及使用各种资产

很多行政单位在使用、购置及处置资产上,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以及内部会计的控制要求,也没有按照程序办理。尤其是对资产处置上,许多行政单位只要领导点头也不经过财政部门批准就私自处置,还有也不经过拍卖方式就低价转让或者出售,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四)没有规范管理经验性资产,效益较低

如今行政事业单位涉及最多经营性资产大都是房产租赁,合同的文本也不统一,签订上不透明、不规范,也没有一个有效监管,导致很多收入并没有按照规定纳入到预算管理中来。

三、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些建议

从现状中可以看出来,管理国有资产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体会提出一些合理建议,进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国有资产。

(一)加强管理国有资产的法制建设

虽然国家针对固有资产的管理上制定出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但是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依据本单位实况制定出相应法规,同时这些法规要以立法形式来管理单位所占有固有资产。要根据单位自身特征制定详细的执法细则,科学严密规范法规,让国有资产的管理上有章可循、权责统一及有法可依。近期财政部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新要求,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产权登记将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产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产权登记的信息化、网络化和对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产权状况的高效、实时、动态、全过程监管。从资产配置标准、报批程序、采购方式、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6个方面作出规定,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平、科学、合理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还从资产处置范围、审批程序、处置原则和方式、处置收入和法律责任5个方面,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无序、资产流失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基础管理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要详细请产,同时还要完善与加强基础管理,构建出健全的管理体制,包含了产权界定、资产评估、产权转让、产权转让及监督考核等各种规章制度,一切操作都应该严格依照规定办事,进一步规范管理资产的行为。建立好了固定的资产台帐之后,所有的固有资产进出都必须要登记入账,要做到帐卡、帐帐及帐实相符,还要及时申报给财政部门进行登记;建立完善固定资产入库验收、领用、保管、维护及检查制度,对于贵重、大型的精密仪器及设备要制定出合理的操作规程,派专人维护与使用;而且每年至少全面清查资产一次以上,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要清楚了解家底,物尽其用;还要制定出完善的损坏赔偿体制,一旦出现损坏与浪费就要依法进行追究,对于非经营性的资产要转为经营性资产,也要制定除审批及各种分配收益体制。

(三)加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管理国有资产部门及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

这些部门要组成监督小组,制定出科学、统一、合理的预算制度与采购制度。将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预算要配置资产设备。严格依照采购相关制度,定期审计行政单位的财务收支,对固定资产购置要审核是否符合国家采购及购置,国有资产的增减是不是相匹配,所创的收入是不是及时入账等,有效提防国有资产流失。尤其是要定期抽查国有资产,一旦出现问题就要严肃处理。如果出现了违法违纪损害资产权益问题,应该区分责任进行相应处罚。如果没有依照相关规定报批手续,就要收缴相关资产以及收益。在执行中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加强国有资产的处置和调剂管理

合理处理资产以及调剂好闲置资产,有效增强了资产配置的效率。处置资产上要严格依照报批手续,不能够随意处置。要严格做好审批关口、技术鉴定关及资产评估关。确保公平公正处置资产,如果有必要还应该进行产权交易市场。要公开转让的竞价,避免出现暗箱操作以及权钱交易,防止国有资产被流失。闲置资产要实施调剂、有偿及交换使用。构建除闲置调剂市场,提供相关信息与服务,调剂盘活、余缺的存量,进而促进资产合理流动,发挥存量资产最大效率。

(五)加强培养资产管理员

无论多么优秀的管理都是由人来实现,因此培养管理员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资产管理上的科学化、规范化及专业化。通过相应培训提升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及专业水平,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需求。不但要对现有管理员的培养,促使他们尽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需求,还要不断吸收新的血液,加强培养新生力量。事实上,在这个方面可以参考其他行业做法,实施考资格证,持证上岗,推行继续教育与证件年鉴的工作。

(六)全面实施国有资产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

行政单位要申购资产必然上报,政府在采购之时及要进行电子化管理,通过相应数据库将采购消息传递到行政单位,合理进行预算管理,同时通过电子化管理财政支付中心都会计系统还要构建健全、完善的实物登记,通过电子化管理和实时监控来掌控行政单位都固有资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上必须要进行整体变革和完善,一定要避免出现激进方式或者行为。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依据内部与外部环境条件,选择合适渐进式的演进。同时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还要依据现状,分析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结合本单位实况制定相应改进与完善措施,加强固有资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谭静.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需解决的几个难点问题[J]. 中国财政,2009(2):103-105.

[2]王彪.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的几个问题[J].现代商业,2008(29):136-137.

[3]石双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机关事务,2009(5):259-260.

[4]樊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中国外资,2010(9):72-74.

[5]孙艺华,姚刚.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J]. 会计之友,2012(4):70-73

上一篇:关于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几点探讨 下一篇: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