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音乐课堂之我见

时间:2022-09-05 04:19:39

生本音乐课堂之我见

摘 要 生本教育是一切为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也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 音乐生本教育 自主探究学习 前置性作业 小组合作 课堂评价

生本教育是一切为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也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生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不是单纯地在讲台上讲解,而是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也回归到他真正的身份——学习者和学习的主体。

记得2010年我校组织老师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听课的老师们都被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精神所感动。在课堂中,老师基本上不讲课,只做点评,讲课的都是学生。课堂的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学生走神。这样的学习态度让我们这些到场听课的老师为之震撼!到底是什么样的法宝让学生有这样的积极性呢?我们能不能把这种生本课堂的模式引进我校呢?带着些许的好奇,带着些许的疑问,更因为带着让学校腾飞的梦想,本人十分认真地学习了生本课堂的相关理念。

在杜郎口中学,本人听了很多学科的课堂教学实例,有数学、英语、语文、政治、化学等等,这些学科的课堂教学都是采用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探究的气氛浓厚。遗憾的是,本人听了杜郎口中学一堂音乐学科的公开课,却并未采用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而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到底音乐学科能不能采用生本课堂的教学方法呢?回到学校后,本人尝试着将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音乐学科中,有了一点点的感悟。

一、音乐课的生本课堂中,教师应合理地设置让学生感兴趣的前置性作业

在生本课堂的教学中,前置性作业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把要学习的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变成学生学习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的作业,提前自主学习了课堂学习的新内容,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去年本人在初二(7)班的生本课堂教学公开课中,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你了解帕瓦罗蒂是如何成才的吗?

(2)帕瓦罗蒂对世界音乐有何贡献?

(3)你了解几首帕瓦罗蒂的代表作?

(4)你能自己或和同学一起尝试表演帕瓦罗蒂演唱的歌曲吗?

同学们在完成了这几个前置性问题的学习之后,实际上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整堂课的内容了。

二、小组的合作学习和小组的合作表演,是音乐生本课堂的重中之重

在生本课堂的学习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生无论是完成课前的前置性作业,还是课堂中的探究学习,亦或是课堂的创作表演,都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在初中二年级第二单元《青春舞曲》这首歌曲的学习中,本人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的创编表演。课堂中每个学习小组都十分投入而专注,每个小组都根据自己小组成员的特点进行歌曲的创编表演。有的小组歌唱方面比较有特长,就以歌曲演唱的方式进行表演;有的小组在器乐演奏方面有特长,就采用器乐演奏的方式进行歌曲创编;有的小组在舞蹈方面比较有特长,就对歌曲进行舞蹈编排。课堂创编十分热烈且百花齐放,这样的课堂氛围在以往的课堂中是不敢想象的。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创编和表演中,同学们展现了自己优秀的一面,树立了自信心,也建立了小组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是检验音乐生本课堂成功与否的标准

上个学期开始本人在高一年段开展了音乐剧的课题活动,这是一个省级课题。本人向同学们了解了关于音乐剧的基本知识之后,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剧这一课题的研究。事实上,本人心里是很忐忑不安的,不知道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是否能够独自完成课题的研究。为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我预设了小组课题展示的评价标准,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音乐学科期末考的其中一项成绩计入考分中。没想到,在小组的展示中,每个小组都准时完成了音乐剧的课题研究。每个学习小组都制作了精美而各具特色的课件,并在课堂上向大家讲解展示自己小组的音乐剧研究课题的成果。有介绍音乐剧《猫》的;有介绍音乐剧《爱上邓丽君》;有介绍音乐剧《妈妈咪呀》的;也有介绍音乐剧《歌舞青春》的......学生的完美表现让我震撼,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更让我感动,这就是主动探究学习的结果!

四、适当合理的课堂评价对学生起着引导的作用

在音乐生本课堂教学中,学生有很多机会展现自己。课堂中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音乐课堂活动进行评价。例如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

本人在高一(7)班的公开课《走进音乐剧——歌剧魅影》教学中,谢小涵同学用钢琴演奏了《歌剧魅影》的主题曲《Phantom of the Opera》,她的钢琴演奏细腻委婉,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同学评价小涵的演奏有如天籁之音;有的同学评价小涵的演奏是“如歌的旋律”;而也有同学评价小涵同学的演奏“虽然优美,但力度不足”。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评价中,课堂的音乐氛围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同学们都深深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着音乐的独特魅力。而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之后,本人适时做了课堂的总结,对本节课中敢于大胆发言和表演的同学给予赞赏和鼓励,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以激励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做得更好。

在这段时间的音乐生本课堂教学的探索中,本人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1)音乐课堂中布置的前置性作业,同学们是否能够有时间如期完成。音乐学科在中学教学中是边缘学科,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老师和同学们更多关注的是高考的科目。同学们在沉重的升学压力下,能否挤出时间来完成音乐学科的前置性作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本人在初二(7)班的公开课《此曲之应天上有——纪念帕瓦罗蒂专题》中布置的四道前置性作业,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监督同学们完成。如果音乐课堂每节课都布置前置性作业,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这也是本人目前的困惑之一。(转下130页)

(接上112页)

(2)小组合作的方式是否会导致小组成员中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格局?音乐课堂的创作表演是重头戏,小组合作的方式导致有的学习小组在音乐课堂的创编表演中,总是让个别在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来进行课堂创编和表演,而很多在音乐方面实力较弱的同学反而得不到锻炼,这而是小组合作中的一个瓶颈。这样会不会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也是本人在这段时间的音乐生本教学中所遇到的另一个困惑。

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在创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不断实践、探索的方向。自从我校开展生本课堂的活动以来,走进教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教师在讲堂上孤独地唱着独角戏,学生成为了音乐课堂的主人。学生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音乐教师却只是扮演着聆听着和引导者。学生与教师之间常常会为了一、两个问题辩论和争吵;师生在音乐课堂上同台演出,学生在课堂中自信地表演,有板有眼地做着精彩的点评,俨然就是个小小音乐评论家和表演家……

或许在这个全新的音乐生本教学理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本人坚信,只要在音乐课堂中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必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上一篇:硬件在环仿真在轮机模拟器的应用探讨与其关键... 下一篇:基于Web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