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时间:2022-09-05 03:56:49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摘 要:本文立足于我国21世纪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现状,通过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出了思想政治工作重形式轻效果、措施上重灌输轻互动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职学生;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普及中高等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而占半壁江山承担使用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承载体――高职院校扩招比例逐年加大,高职院校的数量突飞猛进,鉴于高职学生相对于高校学生的独特性,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来适应其发展进程。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独特性

1999年高校持续扩招,加之传统观念的桎梏,学生们更倾向于选择全日制本科大学,就读高职院校。整体而言,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知识观念、艰苦奋斗观念淡薄。而且,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学生持续增长。

调查分析表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具备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但由于录取批次、专业特点、就业导向等方面的不同,主客观双重因素,又形成了自己的差异性。如: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进取心不强、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课成绩偏低,再加上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不尽如人意。长久发展下去,必定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水平造成影响,阻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形式,轻效果,实效性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实效性不高。近年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常普遍追求规范化、制度化和个性化,并以此作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但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忽视了个性,规范化和制度化特色也常常流于程式化;课程的开展仅仅停留在表层,学生修够课时,能够通过简单的纸质测试,就完成了接受思想教育的任务。形式化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课堂上“台上大声讲,台下小声论”、“台上热烈传播,台下沉闷无聊”等现象,没有做到密切联系实际,使得单一的理论传授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缺乏实效性。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灌输,轻互动,吸引力差

在高校里,学校通常紧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培养,疏忽德育、体育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在德育过程中只重视教师一味的言传,重视理论知识的识记,缺少方法和技巧,常常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完善的制度体系只能流于形式,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也不可能取得相应的成效。

(三)在实际工作中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专职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全校互动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就教育机制的角度,国家及社会各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各项资源配置不均衡。从个体的角度来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都是交由专职的教师来做,还只停留在专人专事的片面教学中,缺少全校参与的良好政治思想工作氛围。少数思想教育工作者自身责任心不强,对违纪行为“睁一眼,闭一眼”,这种“言教”和“身教”互为矛盾的现象,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和恶性循环,教育者也因此失去了应有威信和感染力。实际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育人中具有非常核心的作用,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责无旁贷地起好带头榜样作用。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策略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改进,笔者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提出加强与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对策。

(一)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增强工作实效性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职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要注重谈心教育,在工作中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从生活中帮助人、关心人,强调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用心关爱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号召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教育理念,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树立“德育为首”的大德育观,改变以往注重学科建设轻思想政治教育投入和重职业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观念,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机制,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教育理念的偏差,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没有给予充分的组织领导保障、队伍保障、经费保障、物质保障和法规制度保障。因此,改变教育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有利于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这也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实践的兴趣,从而奠定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基础。

(三)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师德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整体要求,学校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所以,要抓住教师岗前培训、职后培养、职务聘任等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加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理念的教育,引导广大教师重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师德传统,同时结合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加强自身学术道德和教学风格的培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素质,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严于律己,以德施教,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尚情操、以丰富的知识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要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全面提高师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3.

[2]史志慧.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7).

上一篇:新课标下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浅... 下一篇: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