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

时间:2022-09-05 02:30:37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

摘 要: 通过静脉给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毒性强,易引起静脉炎,因此,掌握化疗药物产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做好预防,从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 化疗 静脉炎 预防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做好预防,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速度、时间、压力、针头对血管的刺激,以及旧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害。

药物因素:化疗药物可引起血管pH值改变,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具有一定损伤,其损伤程度与药物的浓度、酸碱度、渗透压及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有关。强刺激性药物(氮芥、阿霉素、丝裂霉素等)在很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入血管内,超过了血管本身缓冲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引起血管内膜受累[1];而弱刺激性的药物(环磷酰胺、卡氮芥、氟脲嘧啶等)长时间滴入血管,持续刺激血管内膜,使内皮细胞破坏,引起静脉炎。

血管因素: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状态。抗癌药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的各个阶段,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血管内上皮细胞坏死,反复大剂量多种药物综合冲击化疗的应用及多次静脉穿刺对血管内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使管壁变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静脉萎缩、变细,皮肤沿静脉走向色素沉着,引起静脉炎。

机械性损伤:操作中机械性损伤是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肿瘤病人在短期需反复多次化疗,进行化疗的血管本身已被破坏,静脉穿刺的难度大,若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低,或固定针头位置不当,可加重机械损伤,使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局部血管壁缺血缺氧,通透性增加。个体因素:与病人全身情况有关。乳癌患侧手臂静脉压迫、血流受阻,输液部位血管痉挛;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差、血管硬化、弹性差等。若为特异性体质,输入博莱霉素、丝裂霉素、顺铂等化疗药后表现出局部过敏反应。最近有报道认为,静脉药物的化学刺激仅仅是静脉炎的诱因,主要原因与神经传导有关[2],其机制有待探讨。

静脉炎的预防

提高专业技术素质:负责化疗输液的护士须经专业培训,严格掌握各种化疗药物的特性,化疗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为病人着想保护好静脉,并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采用系统化循环管理,为避免操作中机械损伤,力求一针见血,如穿刺失败,不能使用同一静脉的远端,穿刺后要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以预防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

合理使用静脉:根据药物选择血管,如发疱性、刺激性药物,不宜选手足背小血管,应避开肌腱、神经、关节部位,一般采用前臂静脉给药。由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慢,易于栓塞,一般不采用,只有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患者,化疗时必须选择下肢;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应禁忌在患侧上肢进行化疗;长期化疗的患者注意保护大静脉,非化疗药物一般由细小静脉到大静脉,并采用交替注射法,左右手交替进行,使损伤的静脉得以恢复,如果外周静脉选取有困难,尤其对刺激性大,外周静脉较细者,宜采用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因上述部位血管管径粗,血流速度快,药物与管壁接触时间短,即能减轻化疗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症状,又可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提高穿刺技术:提高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穿刺点的选择由末梢开始,两侧肢体交替穿刺,对脆性血管采用小力度、小角度、缓慢平行进针的方法,进针后妥善固定针柄,并询问病人穿刺部位有无疼痛及其他不适,加强病房巡视,输液完毕后,拔针时采用轻压穿刺部位,针拔出后再稍增加按压力度,并适当延长按压时间(5分钟)的方法拔针,可减少机械的损伤。另外,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局部涂抹,可使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流量,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3];无菌棉签沾取阿托品注射液涂抹皮肤,同样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4]。

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作用:化疗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开路,化疗后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100ml冲洗静脉,同时,静脉推注多种化疗药时,应先给刺激性强的,中间用少量0.9%氯化钠注射液间隔注射。化疗药物稀释浓度要适当,一般一次使用稀释液量≥20ml;多种化疗药物输液时应严格间隔给药,间隔时间>15分钟,其间输注等渗液≥10ml。以上方法既能保证有效给药,又能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加强患者配合

化疗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特别是初次用药时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消除恐惧感。将传统的静脉输液方式改为专业化血管评估的程序化输液,能保护患者的血管,避免给患者增加新的血管疾病,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提高病人自护能力:化疗期间,加强化疗药有关知识的宣教,教会病人自行观察静脉输液,一般速度为50滴/分,老年人及有心、肺、肾疾病病人宜30滴/分;观察渗漏的症状及体征;穿刺部位有无回血、肿胀或疼痛,使静脉炎、渗漏等早期症状得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李西爱,等.化疗药物渗透性损伤的护理.现代护士进修杂志,1998,13(9):23.

2 肖煜东,等.静滴药物性静脉炎和疼痛发生机理的探讨及防治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17.

3 徐静,等.硝酸甘油局部涂擦在化疗病人静脉穿刺中的应用.山西护理杂志,1999,13(1):39.

4 程丰微,张淑兰,等.阿托品注射液在周围静脉穿刺中临床应用.山西护理杂志,1997,11(5):229.

上一篇:健康和健康教育 下一篇:结核性胸膜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