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快乐课堂永恒的追求

时间:2022-09-04 08:46:05

和谐是快乐课堂永恒的追求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数学新课程改革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富有情趣的教学互动过程,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须学的数学,不同的人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此,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快乐的学习;让老师也能尝到课堂教学的欢乐从而身心愉悦。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把和谐作为教学的准则,从而形成独特教学风格。

一、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快乐,民主,平等,宽松的气氛中才能最有效地接受知识。

1、 让心情变得轻松。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

在走进课堂之前,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变得轻松愉快,在课堂上把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态。教师的微笑能给学生一种和谐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对学生的一种鼓舞,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课堂产生和谐的气氛。课堂中教师的表情也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当然,教师表情的变化要自然,不要做作,要适度,不要过分夸张。这样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让幽默走进课堂。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他使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一个生动形象的毕业,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真正他课堂变成精神乐园。如在教乘法运算时,教师问写生:把零比作炸弹,任何数与零相乘都会发生爆炸,结果会怎样?学生自然回答:都会炸得一干二净,变得没有了。显然这样的比喻幽默生动,使教学变得形象化,能让轻松愉快地学习。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风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语,为课堂注入一脉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往返的殿堂。

3 、让学生得到赏识。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作为老师,要放大他们的优点,缩小他们的缺点,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我们必须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吝啬赞美,不吝啬肯定,不吝啬鼓励,去赏识每一个学生,课堂上要少一些责备,多几句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成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的赏识也要有分寸,绝不能过分,如果学生完成了一件很容易做的事就受到赞赏,会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全部能力。也就是说,假如我们对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说“了不起,好极了,太棒了”,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也就失去了赏识的意义。

二、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现代著名教学家布鲁纳认为:“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这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建立过程呢?这就要求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

1、 创设“问题”的情境。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注重数学与学生实际经验的联系,并把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第一步,这已成为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标、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呢?

首先,创设问题请奖要主动情景的趣味性。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教学中应该创设预约的教学情景,寓教于趣。正如“论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和努力探索。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念儿歌,开展游戏等形式,激起学生心理上的需求,既学习巩固了新知识,又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始终在愉悦,欢乐但紧张的气氛中学习,体验“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

其次,创设问题情景要注重形式的直观性。直观的形式可以是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动作直观等。根据本学段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通过图片,模型,实物等感性材料,通过生动的语言,动作描述能有效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效防止学生分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快乐地学习数学。

例如:新教材“观察物体”是学生首次感知立体图形,它由面到体是认识上的飞跃,它难于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学生理解困难。因此,教学时必须提供感性材料,丰富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在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其感性认识丰富了,理性认识也就水到渠成了。

再次,创设问题请奖要注重数学的生活性。数学源于生活,也必须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汇总如果注意联系的事物,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 创设成功的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情景,让每位学生在顺境总体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那么学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情感经历,不同层次的学生也会在不同的成功情景中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成功的乐趣。

3、 创设活动的情景。

实践说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合奏为到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和谐生动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时间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作者在教相遇问题这节课时,曾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请两位学生面对面地走,在游戏进行中,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相遇等词语的含义。这样,创设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整堂课都融入在和谐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体验到了主动参与的无限乐趣,更重要的是叨叨了使课堂活起来的目的,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入迷,有兴趣地学习。

上一篇:“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下一篇:学生的思维动态是生成有效课堂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