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而复合的于右任书法对联

时间:2022-09-04 07:32:41

散而复合的于右任书法对联

人们常说,人生的许多事情,在冥冥之中似乎都是被安排好了。应该看到的、得到的,只要你努力了,最终总会看到、得到;如果是没有缘分得到它,无论你如何努力,到头来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近来,在一次于右任书法的收藏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大约是五六年前吧,好像是“非典”刚刚闹完不久。那时外出办事旅游的人并不多,在家中窝了半年的我约了朋友去北京一游。因为爱书画,因为爱收藏,到了北京总要去琉璃厂、古玩城之类的地方转转。一天下午,我去北苑路一家古玩城看望朋友。那时,古玩城内很冷清,许多商铺都关了门,还好,我的朋友还坚持在店里营业。见我到来,朋友很是高兴,倒茶寒暄之后,朋友就拿出不少字画、碑帖让我欣赏。呆了一会儿,朋友拿出一件东西神秘地对我说:“你看看这个。”卷轴缓缓地打开,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原装原裱、品相极佳、大气磅礴的于右任书法。这是一副对联的上联,文曰:“抱琴时弄月”,上款为“子安仁兄正”。我的心顿时被揪住了,并急切地说:“看看下面的!”朋友却笑着说:“只有这一条……”

我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深深地被这条书法吸引着。这是一幅于右任中年时期的作品,时间大约在1930年前后。这时期由于北魏墓志的大量出土,于右任拥有并研习了不少北魏墓志书法,他的书法面貌为之一变,为之一新。一扫其早年学习赵孟频书体和隶书用笔的甜美,以及文字结体上大开大合的特点,用笔更加饱满,结体更加内聚。气度雄伟,而又不失古雅之风;结体多变,而又不失文字之法。于右任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最能表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也最能感染人心,震撼人心,所以于右任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最被收藏者重视与追求。

听朋友说,这条于右任的上联是几年前在天津得到的。当时天津某家文物商店忽遭火灾,大家急忙将仓库的货物往外搬。不知是火灾的原因还是因为乱中拉散,后来出现了不少残缺的文物与字画。在一次残缺文物的展销中,朋友以5000元购得了这条上联。朋友看我十分喜爱,便以原价转让给了我。在书画界,这种失群残缺了的对联被称为“鸳鸯对”。鸳鸯是成双成对不分离的,书画界将残缺了的对联称之为“鸳鸯对”,也是有着企盼团圆之意。我就是抱着这个想法才买下这条残联的。当然,这条书法本身的书写之佳也是相当吸引人的。

回到西安后,我即将此联悬挂在书房内请朋友们来欣赏。大家除了赞赏、惋惜之外,也出了不少主意。有人说:可以将此联裁截,再题上款盖上印,就变成横披的形式了。有人说:请人模仿于右任书体写一副下联,重新揭裱,成为一体。一天,我携此残联请陈少默翁欣赏,陈老见此大为赞叹。我问:“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会遇到下联呢?”陈老说;“难,那就难了。”

在以后的几年里,几次想裁剪,几次想揭裱,甚至请人已配好了下联的文字,但由于事务忙乱也就未能实行。2007年秋,应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之约去看拍卖预展,京城内遇到了老朋友、书法篆刻家李先生。李先生说:“在拍卖会上买东西多贵呀,我朋友有几幅长安画派的作品,我给你拿来看看。”闻此我当然高兴,约好了时间,第二天下午就去他画室看画。李先生的画室在琉璃厂附近,这一带自明清以来就是文化集中之地,也有不少老宅旧户,可称藏龙卧虎。如约到了李先生画室,便见案头放了很多画轴。一一打开,确有不少让人心动的精品。我选了一幅长安画派代表人物方济众早期的山水,又选了于右任晚年所写的一幅大“寿”字中堂。临走时,李先生说:“这里还有一条于右任的残件你看不看?”我说:“看看吧。”李先生一边从案子下取东西一边说:“残缺的对联还要开几万元,怕你不要,本来不想拿出来。朋友委托,没办法,看看就算了个事情。”东西拿出来了,是原装原裱的旧物,打开一看,我真的要惊呆了。这是一幅于右任中年的力作,文曰“湖山发兴多”,款为“于右任”。盖印两方,上为朱文“右任”,下为白文“于”字。看着这条残联,我觉得有些眼熟。这裱工的年代,这绫子的质地、花纹、颜色,这书写的风格与文辞,使我想起了家中的那条于右任上联,那是我曾挂在书房里看了几年的东西,我熟悉它的一切特征。我忍住心中的不安,轻轻地问:“这残对子要多少钱?”李先生说:“朋友的东西,他说残联可当单条卖,开5万元,肯定是高了些。”我说:“那你就打电话说说,残就残,便宜些给我吧。”于是,李先生拨通了电话,劝说了老半天,最终同意以3.5万元给我。

拿到了这条残联后,在北京的几天里我都是精神恍惚地过着,心中一直想着我家里的那条上联。终于登上了回家的火车了,一早就到了西安,一早就进了家门。冲进家门,扔下行李,不洗不喝,先去找出那条上联。把先前买的那副上联放到案子上,再轻轻地拿出新买的下联。一比较,卷轴长短一致!慢慢打开,纸张、裱工、绫子图案、颜色一模一样。完全打开,并排放在一起,哈!连边上的水斑、霉点的大小、颜色都是一致的,而且还是对称排列。我的心里怦怦地跳个不停,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竟然是失散了近十年,又先后散失在天津、北京、西安三地,相距几千里,又在不同的人手中经历了种种周折,最后才破镜重圆的一幅作品!

我马上兴奋地打电话把这个喜讯告诉给了朋友们。有朋友说,这是书画界百年里也少有的佳事。有的说,这是收藏界百年也难得的奇缘。这佳事、这奇缘不是随时都会有的,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所以,今天将此段佳话写出,愿和广大藏友来分享。

责编 雪尘

上一篇:质疑应言之有据 下一篇:琳琅阡陌 峻美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