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业 追求实效

时间:2022-09-04 05:49:41

关注作业 追求实效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然而,初中数学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和效果并不尽人所愿:一是量大,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数学题。二是虚假,学生迫于教师和家长压力,要么抄袭,要么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三是低效,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

如何优化数学作业过程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我们教师应该在数学作业的布置、要求、批改、反馈等几个重要环节加以创新,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根据实践,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努力做到轻负高效的。

一、精心设计作业

1.精选作业,从关注量到重视质

当前,各类辅导材料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大同小异。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适量。在质方面,教师应进行认真筛选,考虑什么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什么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力争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而量精。

比如,教学的目标是学会同底数幂的除法,则精选紧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习题作为作业,不应简单地以熟求巧,布置大量简单重复的习题。也不应急于求成,布置一些需转化为同底数的幂再作除法运算的习题作为作业。对于一些过于综合、离学生实际水平较高的题目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精选的作业题既减负又增效,这对于当前泡在作业堆中的孩子来说更有现实意义。

2.承认差异,分层作业且持之以恒

数学作业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编排时由易及难、层层递进,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做基础性、模仿性的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拓展型、探究型、开放型的作业。通过数学作业分层,使学生有效地克服了厌学情绪,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人人有长进”。

二、落实作业要求

作业的要求是落实作业效果的关键,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作业应达到的标准,它是对学生作业的质和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如果缺乏必要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作业将处于自流状态,学生会表现出懈怠、潦草和应付行为,作业的效果自然也就降低了。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能定期检查学生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矫正和指导。在课堂作业期间,教师还应经常在教室内走动巡视,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开展个别辅导。如果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进展情况进行经常的监控,在必要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如帮助学生明确作业问题的性质,提示作业解答的思路、策略和方法,那么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就会得到很大的增进。

三、多种方式批改

教师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它是师生间无声的“对话”。它在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和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性的“把关”,是批改作业的中心任务。

批改作业的方法很多:(1)全批全改,这种方法最为常用;(2)部分批改,教师对部分学生的整份作业或全体学生作业的部分题目进行详细批改;(3)学生自评自改,教师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讲解,学生根据教师解题思路,自我进行批改,这便于学生查找错误的原因;(4)学生相互批改,对综合性的过关、练习试卷等,可以采用教师讲评卷子,学生跨组批改卷子的方法;(5)组长批改,组长批改前,教师先批改组长的作业,并做适当要求与指导;(6)典型批改,对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共性错题等,在课堂上由师生联动批改。

批改数学作业,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并关注个体差异,激励学生认真细致地完成作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及时反馈情况

教师批改作业后,有的隔一堂课反馈,有的当天反馈,慢的甚至隔天才反馈。事实证明,教学效果信息的及时反馈对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而对数学教学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数学教材的系统性特别强,前后衔接十分紧密,后一节课大都要用到前一节课的知识。所以,教师最好把作业中的错误信息在上新课前反馈给学生,以便顺利地进行新课的教学。

当然,教师做好了作业讲评后,反馈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应及时地指导学生把错题收集起来统一抄到自己备好的“错题集锦”上,教师通过这些集锦上反映的问题,深刻思考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总之,初中数学作业的轻负高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而是一个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使问题解决更科学的认知过程。我们教师应该合理而科学地设计数学作业,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把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真正落实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上一篇:饱了别人、瘦了自己 下一篇:《北京暴雨中的自行车及其它》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