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考证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4 04:02:23

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考证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 为了促进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考证的良性发展,就本专业学生考证现状开展调研。结果显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对考证有强烈需求,但总体上较为理性。学校管理者和专业教师应对学生考证给予合理引导和相应帮助。

关键词 高职 文秘 考证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很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提出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考证的现实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学生考证的良性发展,笔者于2014年6月就本专业学生考证现状开展调研。

本次调研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四所高职院校中进行随机取样,分别抽取文秘专业2012级学生40人作为被试,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回收率96.3%。问卷调查表的主体设计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学生考证的数量、项目、花费,二是学生考证的动因,三是学生考证的难处和对学校的期望。

目前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考试的证书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证书等通用能力测试,这类证书是学校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考试的证书;第二类是所有文秘专业学生必考的秘书职业资格证;第三类包括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公安机关负责考核的机动车驾驶证。由于前两类都属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必考的证书,因此本次调研所涉及的“考证”专指上述之第三类。

1 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考证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被试平均参加考证的数量仅为1.47个。接近半数的被试参加了1项考证,参加过2项及以上考证的人数比例超过了45%,只有6%的被试一个证都没考,这一数据表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考证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学生考证的主要项目中,机动车驾驶证考试最受欢迎,报考比例达到69%,明显高于其他考证的人数,而会计证、速录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证与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联系较紧密,因此也受到部分学生的青睐。

在考证费用方面,主要包括考试费、培训费和资料费。参加机动车驾驶证考试的学生,平均费用支出高达4624.63元/人,而其它考证项目的人平花费也有2475.55元。在问及考证费用来源时,75%的被试表示是由父母专项提供的;10%的被试是以父母资助为主,生活费节余或勤工俭学报酬为辅;仅有9%的被试是从父母给的生活费中节余出来或自筹资金的。高额的考证费用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家长的额外负担,也成为制约本专业学生考证的重要因素。

那为什么这些学生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不菲的费用去参加考证呢?数据表明,超过3/4的被试考证的主要动因还是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或期望增加就业机会,或提升某项职业技能,都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峻就业形势;也有少部分学生出于兴趣爱好选择报考机动车驾驶证、导游证、心理咨询师和教师资格证等;属于跟风的学生数量很少,反映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考证还是比较理性的。

在问及考证过程中遇到的难处时,有高达86%的被试认为考证培训的时间常与校内课业学习时间相冲突;40%的被试感觉自身学习底子薄,难以理解、接受考证所要求的相关知识技能,容易导致半途而废;28%的被试认为学校在软、硬件上对学生考证缺乏支持。总体来说,尽管考证属于个人行为,但学生作为学校的一份子,也对学校力所能及地为考证提供便利和帮助寄予了相当大的期望。

2 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考证的需求分析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很明显地了解到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对于考证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2.1 就业形势不乐观

尽管在大多数国内权威招聘机构的研究报告中表明,秘书是目前企业需求量最大的岗位之一,但这并没有给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多大的利好消息。首先,用人单位招聘秘书时并不一定要求是文秘专业毕业生;其次,一些本科院校也设置了秘书专业,大学本科生在学历上压过高职生一头,抢占了不少好的就业机会;第三,极少有用人单位认可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文秘专业毕业生应聘对口岗位如果仅有毕业证和秘书证是远远不够的,用人单位一般要求有会计证、机动车驾驶证等其它证书。严峻的就业形势逼迫着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通过增加额外的人力资本投入来提升就业竞争力,考证成为他们不得已的选择。

2.2 专业学习无法满足学生强化某些专项知识技能的需求

高职院校往往根据用人单位对秘书的综合素质要求高这一特点,在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多而全,结果造成学生看起来学的知识技能不少,但实际上学得不深、不精,真正在工作实践中是根本无法胜任的。比如开设了速录这门课,却只开设1~2个学期,学生或许才刚刚入门,课程就差不多结束了,从课堂上所获取的技能离做速录员的要求相差甚远;有些学生希望今后的职业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总课时最多才72节,学生学完了也只是得到一些皮毛知识而已,根本不具备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所以,当学生想强化某些专项知识技能时,不得不选择考证这条道路。

2.3 部分学生另觅职业发展方向

由于目前社会上对秘书职业的错误认知,直接导致近些年来高职文秘专业招生越来越困难。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所招的文秘专业学生多为调剂到本专业来的,这种被动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排斥、逆反心理。为了突破现实“困境”,这些学生早早地确立了符合个人意愿的职业发展方向,譬如幼儿教师、心理咨询师、导游等,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无疑对他们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些学生是考证群体中目标最清晰、意志最坚定的。而且在他们的影响下,也会带动一些关系较近的同学盲目跟从。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思想引导,消除认识误区

学生专业学习和考证的目的都是为了今后的就业,专业学习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更系统、全面,考证能帮助学生在某一知识技能领域学精、学透,二者并不矛盾,为了考证而忽视甚至放弃专业学习的想法是不足取的。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专业学习和考证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二者的同等重要性。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考证的功利心比较重。部分学生考证的目的就是拿到证书,认为只要证书到手,用人单位就会认可他的能力。既想拿证,又不想努力,所以为了走“捷径”,不惜重金参加一些培训机构开设的所谓“保过班”、“速成班”,有的甚至还高价请人代考。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消除学生的认识误区,通过举办辩论会或主题研讨会等形式,让学生真正理解考证的作用和价值,反复告诫学生,要通过考证获得真才实学,如果拿到证却没有获得真正的知识技能,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造成更加不好的影响。

3.2 在校内开设培训班

近年来大学生“考证热”已经衍生出一个庞大的考证培训市场。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学生是去校外培训机构参加考证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条件良莠不齐,其中不乏采取虚假宣传的手段迷惑学生,实际上却是一些资质不全、师资短缺、设施较差的非正规机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或者与正规培训单位开展合作,在校内举办各类考证培训班,这样既省去了学生长期劳碌奔波之苦,在时间上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兼顾专业学习和考证,又可以降低学生考证培训的费用开支,避免上当受骗,同时还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3.3 继续深入推进专业改革

学生考证常常是对专业学习的自我补充和完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仍存在很多不足。专业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诉求,科学、合理地设置理论和实践课程,精心设计理论教学、专业实训的教学内容,加强顶岗实践的实效管理,使学生真正获得从事秘书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高职文秘专业实践体系中,使秘书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人文素养、国家秘书职业标准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从而增强在就业竞争中的自信力。

3.4 为学生考证提供实际帮助

(1)邀请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教师或校内有关专业教师开设知识讲座,详细介绍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并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考证项目,尽量避免盲目考证现象的发生。(2)学校图书馆应大量采购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辅导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图书资源的共享作用,减少学生考证的费用支出。(3)课余时间开放校内实训设备、软件,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速录机等,以弥补课堂学习训练时间少的不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提升相关职业技能。(4)针对考证的学生可给予一些学绩管理上的支持,比如学生若获得某一职业资格证书,可算作通过一门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计给相应的学分。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考证通过率。

参考文献

[1] 陈庆.高职学生的考证需求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8):27-28.

[2] 潘云华,刘欢.高校学生考证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评论,2012(2):81-83.

[3] 唐琳,周咪.农业院校学生“考证热”的调查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269-272.

[4] 潘云华,刘欢.略论大学生考证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舟山市高校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1):109-112.

上一篇:新农村报账员队伍建设研究 下一篇:辩证法在结构件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