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量化”的实现形式在调料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18 07:28:08

浅析“量化”的实现形式在调料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调料类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这一整个消费链条做了过程分析,提出了行为量化的概念,并针对具体的使用需求做了设计,通过调料的形状、包装等细节的设计实现了行为上的量化,使得调料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关键词 量化 物理量化 行为量化 盐棒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医学研究发现,日常食盐摄入过量,容易引起诸多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升高等。长期食用过咸的食物,亦会加快骨骼中钙质的流失,影响骨骼的生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而由于受气候以及个人喜好等内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大多数人对于食物的口味,通常偏重,如偏好腌渍的食物。因此我国目前的人均食盐摄入量,已远远大于6克,甚至是其两倍或者更多。对于6克食盐的分量,大多数人没有清晰明确的概念,这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食盐摄入过量而不自知。通过设计改变食盐以及各种调料的存在方式,量化使用者的行为,以达到引导人们更加合理使用调料品的目的。

1 量化的意义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量化”,指的是目标或任务具体明确,可以清晰度量。根据不同情况,表现为数量多少,具体的统计数字,范围衡量,时间长度等等。人们可以通过量化各种事物,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大大提升节约空间。比如,在办公桌上放置几个规格一致的收纳盒,通过整齐有序地收纳处理,办公桌上的空间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同时,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量化处理,可以使人们更加方便地实施操作,提高事物的可控性――办公桌上的物品被收拾整齐,所有物品都被安置妥当,各有归处,工作效率也就随之提高。

量化的意义,除节约和可控之外,还体现在用户体验以及产品品质上。量化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对产品的最初感受,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更加准确地了解产品。而基于形状、外包装等方面对产品做出量化的改变,使得产品在形状或者功能上更加富有层次。

2 调料产品的量化过程――以食盐为例

盐作为调料以及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盐在作为调料品被使用之前,首先要经历几个阶段(如图1所示)。

海水经过日晒蒸发结晶而形成的粗盐颗粒,含有较多的泥沙和杂质,被成堆存放于盐仓之内。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等步骤制得精盐,甚至为了补充更多的盐分,将碘元素加进去。从海水到粗盐再到精盐和加碘盐的这一过程,都是盐的原料阶段。

流向市场的过程中,要首先对盐进行分装。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规格对盐进行成袋、成包或者成罐的分装处理,是盐的分装阶段。分装完成之后,进入厨房之前,盐要经历第三个阶段―销售阶段―被放于各大超市或者零售店待出售。

以上的三个阶段,是调料产品在量化过程中的物理量化,而在厨房餐桌的使用过程中,用户还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进行行为上的量化,如添加少许调味、烹饪等。

物理量化和行为量化是食盐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这一整个消费链条上的不同阶段,物理量化阶段主要通过不同的质量和包装方式以及销售方式实现,而行为量化则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进行设计。

图1 食盐的不同量化阶段

3 设计方案

调查发现,市场上现有的食用盐的形式基本为颗粒状,细盐更是作为各个家庭厨房的必备品。在做菜过程中,人们通常使用勺子掂量的形式加盐,而对于究竟加了几克的盐没有概念。

盐棒对现有传统的颗粒状的盐进行改良设计,设计成棒状易掰折的形式,并针对做菜时“适量”、“少许”的概念作了具体量的理念,体现了“度量”的概念(如图2、图3所示)。根据人一天的食盐量需少于6克,而作了定量化设计。每根盐棒总量为6克,通过刻度(凹点)平均分为三段,消费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克为单位精确度量,而每天的摄入量也可做到心中有数。

图2 盐棒设计效果图

图3 盐棒的量化设计1

对于少于1克的使用需求,在盐棒的塑料盒盖内侧设计了螺旋状的纹路,使用者可将盐棒在此处摩擦产生粉末来使用,便于调味。在外包装设计上,也对盐罐盖子做了隔层,以方便存放用剩的调料棒(如图4所示)。

定量化的设计,清晰且明朗,从每人每天食盐量少于6克,到每次的使用量,以及舌尖上的微调,在做菜过程中将触觉、听觉、味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乐趣。此外,对盐棒的造型,功能作了设计,注重用户体验,且对使用人群及特殊元素的作用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设计出既有外延创新和又有丰富内涵的盐棒。

图4 盐棒的量化设计2

4 总结

调料棒的设计,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颗粒状,以量化的棒状方式呈现。调料棒上的三等分刻度点,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提高可控性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也量化了使用者的行为。针对特殊人群――缺少特殊元素(碘,铁,锌等)的人群作特殊考量,根据种类及功能的不同,分别设计出加碘、加铁、加锌等盐棒,同时还有糖棒、鸡精棒等。这种对于调料的设计,区别于普通颗粒状和粉末状的调料,将视觉、触觉与味觉等不同感官的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提升了用户的使用品质,加强了用户的感官体验,也使得微小的调味料成为更有存在感的东西。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304)

*通讯作者:傅桂涛

参考文献

[1] 尹志博,杨颖.用户体验的量化研究方法[C].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2] 陈亚锋.浅议用户体验的量化分析[M].中国电子商务,2012.

[3] 赵进培.食盐包装生产管理实践初探[J].苏盐科技,2011.

[4] 尉勤.浅析食盐包装设计[J].浙江盐业,2007.

[5] 郭顺东.海水晒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

上一篇:迪尔凯姆与韦伯:社会学方法论比较 下一篇:发挥教员主导作用 提高士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