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探讨

时间:2022-09-04 02:41:10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探讨

创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尤其要从学生身边的点滴抓起。对于创新教育来说,小学语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仅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小学也是其他教育阶段的基础。下面,笔者就结合实践,分析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课题上实践创新教育,从而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养成创新精神的基础是他们对学习很感兴趣,因此要从兴趣开始培养,让他们对语文感兴趣,从而打下很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小学阶段的很多汉字都是直接的象形文字,比如水、家等字都是和生活直接相关的,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他们明白汉字的起源、汉字的魅力,让他们对汉字感兴趣,从而对语文也感兴趣。

二、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注重以人为本,教师要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理念,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素质为中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创新的氛围里得到成长。(1)教师要让他们在尝试中得到教训,比如,在听写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采取各种记忆办法来记忆,对于笔画缺少等错误要耐心指教,让他们明白为什么错了、如何改正。(2)教师要民主交流,多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学素材特别丰富,教师要不断发掘新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平等交流,在课堂内外都可以开展语文教学,比如,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尊老爱幼的,让他们对父母的行为进行记录,并采取小话剧等形式来重现这些行为。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只有不同的意见才能最终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鉴别力。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一文时,可以使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理解当事人物的心态和辩论依据,从而让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自己探索、创新求异,也能让他们更加学习好课文。再比如,学习《蝙蝠和雷达》的时候,鼓励学生利用仿生学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的动物习性,让他们讨论如何进一步利用各种动物的特点来为人类服务。

四、不断培养学生丰富的创新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尤其是在学习科技类的课文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理想象,并开展各种富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到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

总之,创新教育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并采取措施来激发、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求异思维等,从而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参考文献:

应佳.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育[J].小学教学研究,2011(14).

上一篇: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下一篇:用“小说”的方式阅读《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