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影像艺术的负面特征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04 12:58:39

新媒体时代影像艺术的负面特征及应对策略

摘要: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这一势态下,我国新媒体也快速地发展起来。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当今的媒体生态,推动着传统媒体的转型。艺术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之一就是新媒体影像艺术大行其道。

关键词:新媒体;影像艺术;负面特征

一、选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新媒体(New media)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确切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下文对于新媒体的考察,主要就是在这一意义上进行的。

影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影像是指摄影影像,即通过光学装置获得的图像,所对应的英语单词是“photo-image”;广义的影像在此基础上还包括图形、图像、绘画、动画(2D、3D)、经过设计的文本等,总之是可呈现的一切形象,对应的英语单词“image”。影像艺术包含的范畴有流动影像、图片、新媒体艺术等。本文从艺术和传播的角度展开探讨,提及的影像均为广义上的影像。

二、新媒体时代影像艺术的负面特征

新媒体时代影像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影像传播的自由度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数字化扫清了信息生产、传播及接受的一切障碍;娱乐化捕获了最广大的受众;互动性使各传播参与者进入无止境的沟通。影像之舟在新媒体的发展驱动下,从细小江河驶入了浩瀚的大海,虽然晴空万里,却又难免迷失。

(一)技术主义

技术主义就是对于技术的追求和崇拜。电脑的发展、新媒体的传播、三网融合都依赖于技术;影像的数字化、移动化、虚拟化等也依赖于技术。对技术的追求和崇拜使人类陷入了不安。高科技如果被滥用或者不正当使用,必然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人类自身也会被否定。技术主义强调实用和物欲,这就会弱化和忽视人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非技术、非功利和非实用的方式,而这样一种方式见证着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人日益成为非精神性的、技术化的人,德国哲学家弗洛姆有着这样的描述:“人制造了像人一样行动的机器,培养像机器一样行动的人――有利于非人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被改造成动物,变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附属品。”[1]

(二)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就是要使无尽的欲望得到最大化的满足。由于虚无主义把人推到了欲望的边缘、技术主义又为满足人的欲望提供了条件,享乐主义在这样的温床里疯狂地滋长,人的生活只剩下不断重复着的消费和娱乐。近年来,新媒体艺术以及其他相关的新兴艺术形态所不断强化的“游戏理念”,不仅在自己的领地中蔓延,使新的作品的艺术性日趋淡薄而游戏性日趋膨胀,而且,使这种趋向以不可抗拒之势逐渐渗透到文学、美术、音乐等各种艺术创作当中,在这些领域中涌现出大批突破经典手法的创新之作。

(三)娱乐化趋势

随着4G时代的到来,大部分用户认为手机的多数功能都不离开娱乐。在这一影响下,影像艺术在娱乐方面的趋势也越来越强烈。为了迎合受众的喜好,便产生了诸多纯娱乐的影像艺术。例如:由郭敬明执导的《小r代》,一经上映便呈现了“两边倒”的舆论,有人认为这是展现新一代年轻人青春的最好表现。但也有许多人从理性方面思考,认为整部影片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及反思,在影片只是注重强调金钱与物质,从而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与我们所认知的传统价值观念发生冲击,显然这样的艺术文化作品一时间很难被大众所接受,并且从影像艺术层面来说,艺术文化作品存在沉沦及扭曲的迹象。

三、新媒体时代影像艺术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社会责任

营造一个和谐纯净的媒体空间,这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新媒体的传播主客体具有即时交互的特点,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者和接受者的地位同等重要,所以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应该由双方来承担:信息者需要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履行社会责任,而参与二次传播的接受者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对社会的责任,就应当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2]

(二)树立人文关怀

对人性的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媒体如果离开了对人性的关怀,那么报纸就是一张废纸,电视、网络、手机也都毫无意义。而作为新媒体,其传播的信息更应该贴近人、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维护人的社会权益。“为人服务”是新媒体影像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首先,新媒体影像应体现对生命的敬畏。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而灾难对每一个生命都是残酷的。其次,新媒体影像应体现对个体的尊重。新媒体应更多地关注普通的民众,并以平等的姿态去接触和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感觉他们的情感,体现对“人”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沈恒炎.未来学与西方未来主义[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182-183.

[2]叶锦波.新媒体时代影像艺术传播的特征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1:31.

上一篇:企业PPP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从光学视错原理出发解决特殊体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