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浅谈

时间:2022-09-04 09:19:46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浅谈

在许多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仍是语文老师的一大教学难题。大部分学生害怕上习作课,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加上农村信息交流不通畅,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较少,所以农村孩子更觉得无话可写。作为农村教师应如何调动农村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呢?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农村小学生感受到作文来源于生活,切实体会到作文就在自己的身边。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将作文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如在教“写人”的作文时,先让学生互相仔细观察同桌的外貌特征,然后由几名学生向同学们口头介绍自己的同桌,然后由学生自由评论,说出好在哪?不足又在哪?并给予补充。这样既可以创设说话情境,又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走进自然,激发热情

作文教学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能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比如,在教“描写景物”(《校园的黄桷树》)的作文时,我把学生带到校园里的黄桷树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不断提示学生:先远看,观察树的整体形状;再近看,观察树的叶、枝、茎;最后点明黄桷树有什么作用?经过观察后让学生思考,正确描述并展开联想。有的学生说:“远看,黄桷树像一朵蘑菇开在校园。近看,叶子是绿的,枝条不计其数,树身由几个小朋友手拉手都抱不来。”有的学生说:“落下的叶可作肥料,叶、枝、根可作柴火,它全身都是宝。奉献的多,吸取的少。”有的学生说:“树上是鸟‘安家’的好地方,树下是同学们玩耍的乐园。”……多好的想象啊!

三、增强阅读,拓宽视野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科书中的文章多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

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引导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随时积累写作素材;教会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这样,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四、激活思维,丰富想象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活在多彩的世界里,在写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因此,学生的写作欲望要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他们的作文更优秀。

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作为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农村小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能笔下生辉,言之有物了。

(作者单位 四川省资阳市达县碑庙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注重实践操作 渗透数学思想 下一篇:让信息技术课散发和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