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自我意识与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的关系

时间:2022-09-04 08:59:02

初二学生自我意识与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的关系

【摘要】采用团体施测自评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研究了初二年级学生自我意识与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的相关关系。被试为随机抽取初二年级学生,有效问卷121份,男56份、女65份。结果发现,在“焦虑”、“幸福与满足”分量表上男孩比女孩得分高,差-异显著,分别t=0.28,p

【关键词】自我意识 文化程度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1.问题的提出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自我意识尤其是儿童自我意识再次成为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研究的热点。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人格发展偏异。Freeman的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这种趋势发生的时间,起伏的高度因自我意识的内容不同而不同。许多发展性研究也发现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起伏跌宕的,尤其在某些关键期和转折期,如幼儿期、少年期,尤其是初中二年级。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所处的环境、文化相联系。对青少年而言,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如父母婚姻状况、父母心理行为特征和亲子关系等)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石淑华等的研究表明,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程度、性格、教养方式、家庭关系等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均有影响。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起重要作用,改善家庭不利环境因素,可减少儿童自我意识偏异的发生。

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初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文化程度作相关的研究,另外还考察了性别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重庆市初二年级学生152人,发放问卷152份,回收的有效问卷121份,其中男生56人,女生65人,年龄跨度为13~15岁,平均年龄为14岁。

2.2材料和仪器

采用了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Scale),该量表使用于8~16岁儿童。

2.3测验程序

本测验采用了团体施测。将被试集中在教室,由主试先分发问卷,然后主试宣读一段指导语,要求所有学生明白指导语的含义。学生当场独立完成问卷并回收问卷。回收问卷后,采用PSS软件对有效的问卷进行描述和推断统计。

3.结果及其分析

3.1自我意识与性别关系

男生在“焦虑”分量表上分数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t=一0.28,P=0.005

3.2自我意识与父母文化程度关系

用SPSS软件包对父亲文化程度与母亲文化程度进行频数分布检验。

用SPSS软件包对父亲文化程度四个水平上的量表得分进行One―wayanova分析。

在父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了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自我认识水平没有影响。

用SPSS软件包对母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的量表得分进行One―wayanova分析。

“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分量表得分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差异显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躯体外貌与属性”上,母亲文化程度小学与高中两组差异显著,p=0.02

3.3总体情况

总分:根据常模,总分51-63分之间为正常范围,总分低于51分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总得分高于63分为自我意识过高。经SPSS频数分布检验,总体自我意识水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布为46±11.40,小于51分自我意识偏低儿童占69.4%,51~63分自我意识正常儿童占22.3%,高于63人自我意识偏高儿童占8.3%。提示半数以上儿童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良,有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倾向。

4讨论

4.1焦虑、幸福与满足自我意识与性别

本研究表明,女孩比男孩存在更多情绪问题,这与经验以及以往的研究都相符合。女孩的主观幸福感比男孩更低,这和经验相符合,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多愁善感、要求更多,因此感到不幸福。但是没有找到相关的研究支持,可以作进一步研究。

4.2躯体外貌、合群性与母亲受教育水平

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女性对自己的外貌更注重,比起男性女性自我暴露得更多,更愿意和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在女性比男性更乐群上,有很多的研究都支持。但是没有找到研究表明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和女性对自己外貌的认识、乐群成正相关。因此在这方面可以作进一步研究。

4.3如何提高儿童自我认识水平

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和关注持积极的态度,多一点鼓励和赏识,可以使个体趋向于肯定的自我,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更好发展。家庭教养方式也对自我意识有影响,孩子感觉父母用关怀、奖励、宽容、赞赏、爱护、温暖和高期望的态度来管教他们,他们的自我意识就高。我国学者张秀阁研究显示:孩子自我意识总分与父母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严厉、惩罚、否认式教养方式(严厉型父母)与自我意讶的总分及行为、幸福呈负相关。另外,父母对孩子教养的一致性,也能使珐子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有助于避免在社会交往中发生内心;中突的痛苦。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令人惊异的作用――自我意识低下者常缺乏与父母的交流。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关键性能转折期。教授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充分认识行为和个性品质之间的复存关系,正确理解个性品质中出现的变化,从而增强自信心,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识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认识世界,也不断认识自己,促进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

家长和教师对儿童进行正确评价,使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步入正确轨道。在教育过程中,经常提出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对儿童做出适当的正确的评价,会使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儿童一方面体验着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以便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逐步学会独立地、带有批判性地来评价别人和评价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对儿童提出正确的评价,对于培养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及发展其自我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指向性,是个性塑造的重要方面。因此,评价一定是正确的、适当的、及时的。应坚持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评价引起儿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一种需要,从而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5结论

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多情绪问题,女生主观上认为自己更不幸福快乐,更不容易满足。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自我认识水平没有影响。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儿童躯体外貌、合群性这两方面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小学文化水平以上的母亲和小学文化水平的母亲相比,对儿童这两方面自我意识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参考文献:

[1]官旭华,儿童自我意识[J]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2001,18(3):14―17.

[2]周国韬,贺岭峰11一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3:37―942.

[3]石淑华,周爱琴,儿童自我意识偏异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3(5):293―295.

上一篇:充分开展特色课外活动,提高素素质教育对学生的... 下一篇:重基础\厚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