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01:23:51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第1篇

一、创设内部情景,营造具象情感氛围

从教材、练习等课堂内部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具象的情感氛围,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练习活动的突破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课堂的第一步。

1.新课导入要巧妙设计意境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都会有设定一个主题,例如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的“金色年华”和第三单元的“民俗风情”,在学习前将主题呈现给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调动学生好奇心的作用,“什么样的年华是金色的”、“异地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会在学生心理荡起涟漪,使之想从新课文的学习中寻找答案,此时就要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紧紧抓住学生这种求知心理,否则一旦学生求知欲不能得到满足,则会因失望产生厌学情绪,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巧妙设计意境导入新课。

以苏教版初二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为例,在新课导入时,可以节选同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电影《羊脂球》的片段播放给学生,将普鲁士统治下的法国以具象的画面展现给学生,使之能够更加形象地感受普鲁士统治下法国人民的悲愤和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又如,在导入《美丽的西双版纳》新课时,可以利用PPT向学生展示西双版纳风景的图片,也可以播放展示西双版纳风俗民情的宣传记录片,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充分想象课文描绘的风景,再配以班得瑞《世外桃源》、《寂静山林》等轻音乐,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文字所编织的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角色扮演

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是课堂情境教学应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境表演使之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蕴含的知识、情感和思想,通过合作探究使之掌握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晏子使楚》的教学为例,在初读、精读两堂课的教学后增加一节情景活动课,课前为学生布置情景扮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对课文中每个角色的对话加以练习,体会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在情景活动课时,教师先将精读课对文中主要人物楚王、晏子的语言特点和性格得出的结论作以总结,然后将学生分为三至四个“导演组”和一个评委组,展开角色扮演比赛:首先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特点为角色表演做准备,而后节选文中的小故事让各组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同学在角色扮演后回答“除了晏子的语言之外,还可以从什么地方展现晏子善辩的口才和过人的智慧”,进而引导各“导演组”的同学从角色表演中总结出文中晏子动作神态所流露出的智慧,例如“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严肃地回答”、“面不改色”等等。最后,由评委组分别对各“导演组”的表演进行评分,加上老师根据各组回答问题的评分,评选出冠军,累积三次冠军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表演和合作答题充分训练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使之更为深入地理解了课文描述的历史环境和人物特点,有助于学生以主人公为榜样发展智力、培养情感以及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活用外部环境,拓展学生活动空间

充分开展初中语文情景教育,既要注重挖掘课内的素材创设情景,又要扩大课堂的情景空间,灵活运用诸如组织演唱会、朗诵会和各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语文学习和情景教育活动的空间。例如,在苏教版九年级《温泉》(碧野)的教学中,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周末带领学生去市周边的温泉亲身体验温泉的特点、作用以及大自然的美丽;又如,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去龙凤湿地、铁人纪念馆、油田技术博物馆和大庆博物馆等承载家乡特色景观、核心产业、文化历史的地方进行参观,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故乡、建设故乡的情怀,从而推动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成为合格的建设人才。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第2篇

1.要提高语文素养,离不开知识技能的长期积累。

那么怎样夯实自己的人文底蕴,丰盈自己的文化库存?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做:

1.1这些报刊杂志每一期都有优美的文章、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感教育。每星期如果能用上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报刊杂志,不仅可以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而且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三年的广泛阅读,到初三应考时,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感情。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的言辞必有质的飞跃。

1.2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一两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

1.3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渗透和学科间的兼容,提高课堂效率。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社会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相融相通,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用数学科中的层层推理论证的严密思维来指导自己写作议论文,安排说明文的结构层次;用政治科中的道德观念、哲学理论来指导自己写作中的审题立意和情感态度;用历史、地理、生物科的广闻博采来明辨是非,感悟课文内涵;用音乐、美术科的艺术情操愉悦身心,激发审美情趣,将裨益匪浅。

1.4作文积累,加强作文的训练。尖子生培优每星期一次作文。可以是大作文,也可以是片断写作。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批改。我比较主张分类批改或学生互改。这样能快速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初一开始到初三坚持写日记,每周写美文点评,每学期自编自写至少一本的文摘集锦类的"书" 。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熏陶和强化训练,必能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工作一定要抓早、抓实、抓到位,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也必然是"宝剑锋从磨砺出" 。

2.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也是培优的不可缺少的"一把斧"

教给学生一些快速有效的答题技巧,学生往往会轻松取胜。单纯的题海战术必会陷入恶性循环,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找到打开捷径的切入口。我认为针对性、多形式训练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切入点。

2.1注重文体阅读训练。初中阶段基本上是三大文体,尤其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重点。让学生以文本阅读,在欣赏美文中巩固文本知识,学取写作技巧,懂得答题方法和表达思路。一课一得,课课有得,训练细化,实化,讲求活,能举一反三,显示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2.2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如果等到初三总复习时才让学生接触中考,起步未免太晚了点。我们完全可以在进入初二下册时,让学生尝试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题,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因为初二上册初中三大重要文体已经学完,进入初二下册让学生解读中考题,不仅让学生及时了解中考考试,更重要的是对已学知识、答题方法、表达思路的掌握和巩固有很大的帮助。

2.3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文言文复习,让学生自编试题,互相检测;学生做完一个阶段中考试卷后,让他们写分析和总结,并尝试编写阶段性中考语文命题预测,各抒己见,然后教师综合权威预测,抛砖引玉。而语文综合实践型的知识,如市场调查、主题活动、名著阅读等,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不能流于形式。

2.4课文复习考点化。课文复习时,给学生归类性的分为各个考点,指导学生系统的掌握课内知识,作知识归类,编写知识网络图。这方面做好做细做到位,学生必然知识清晰,考试起来必然不会张冠李戴,不着边际。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出》 刘白羽 作文元素

《日出》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比较经典的课文,我们应该从这里吸取怎样的写作经验呢?

其一,开门见山,攫取心声

清代大学者唐彪说得好:“通篇之纲领在首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好的文章开头就如那美丽的凤头,艳丽夺目,摄人魂魄?。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文本的开头,短小精悍,用别致小巧、富含深情的普通词句快捷入题,开宗明义,实为当代中小学生习作的绝佳版本。

其二,结构跌宕,一波三折

《日出》开头披露对观赏日出的热切期待的心情,之后作者弃旧脱俗,借故人诗句,谈起“落日的妙处”;“不如”句再写想象中观察日出的情景;“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句引出下文两处书本上的日出描写佳句。到此,作者仍没有具体开始写观赏日出,又宕开笔锋,写了自己两次“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的看日出失败的经历。总之,经过以上的几次“烘云托月”,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中,作者猛然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文中有关日出的五幅图画,前四幅全是曲写,是“扬”前的“抑”,最后才对日出有了充分的、细致的、油画般的描绘――色彩、形态、气势,体现了“最雄伟、最瑰丽”的总述,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淋漓尽致的描写。

其三,工笔细描,详略得当

作者把日出的过程分为三层来写: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字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的晨曦。”日出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岸了。”“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热烈。”以上是具体描绘日出时的天变幻的雄伟、瑰丽景象,真可谓精雕细刻,一笔一划,细微入理,传达出作者的独特感受。

其四,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学生作文的优与劣,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言上的优劣。运用修辞手法来美化语言,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种重要手段。文本在描写日出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精辟的比喻句,非常细腻、贴切、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如写太阳初露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岸了。”再如“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些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出之时那喷溅的气势。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也十分细腻。

其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它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刻性、感染力和构思美,给读者以“画龙点睛”式的艺术享受。这种结尾大都以议论总结,把文章推向高潮,使意境得以升华。结合文本来说,文本最后从大自然的感受上升为政治的激情迸发:热情地赞美了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

参考文献:

1.刘相梅.中学生写作导航[M].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第4篇

复习是平时学习小结的总结提升,所以平时学习要先以框为单位,认真整理知识框架并且标明重点和自己学习的难点,可以附“批注”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反思。做完以上学习后,再以一课为单位,把前几框的小结汇总。这里必须把自己对这一课几框之间的联系写下来,由知识的表象过渡到内在联系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完成一课总结再来一个单元总结,明确单元的重点课目,写出这一单元几课的联系,必须自我回顾这几课为什么要安排在同一单元里,几课的共同思想和不同是什么?(可以请老师帮忙也可以组长组织大家探讨形成方案后,让老师评析,最后形成正确完整的方案。)最后将每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及各自侧重点写下来,还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单元。认真反思哪几个单元的哪几课是自己学习的难点,针对自己学习的难点找到突破方法。可以在班内提出来让同学们帮助解决,也可请老师帮助,最好是自己想出适合自己独到高效的方法(值得表扬)。针对同学们存在另外一个困惑是对一个问题下面的几个要点,记住了但考试一紧张容易忘掉的难题,我建议同学们绞尽脑汁,集思广益编一些顺口溜——简单可行。再如:第三课第二框男女生交往原则:男女生要相互尊重,交往中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把握分寸,注意交往的时间、场合和频率;青春期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开始对异性产生爱慕,这是正常而自然的,也是美丽的;对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与异往,要学会自我保护。编成这样的顺口溜:尊——钟,爱——爱,智——智;保——保,钟爱他,就要用智慧去保护他。学生记起来就高效多了。又如第四课第二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站在老师的角度想问题;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原谅老师的错误;掌握与老师交往的礼仪——礼貌待师,注意场合,把握分寸。谐音顺口溜是:主——猪,换位——换,表扬——羊,原谅——原,礼仪——理,总结为:猪换羊原理。这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经过我对这一课题的实践、探究、总结,帮助学生提高了记忆效果,同样也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些方法的好处,这使他们从繁杂的复习资料、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也为思想政治课增添了不少幽默和快乐。

为了提高学生复习效率又不乏趣味,以组为单位,7人为一组,回答同样的问题,看哪一组回答快,而且准确,评出每节课复习明星和星级队,一周一次总评,奖励。每组还要监督组内不认真,拉后腿的同学。我再利用课间或课外活动时间补考,督促学习,帮助解决他们学习中的疑问,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知识首先要记忆,接下来就是运用,对重点课程的知识,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记忆。85%~90%的同学过关后,再发下去综合考测题。趁热打铁,将刚刚复习记忆的知识渗透到各类典型题中,训练学生的运用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他们分析的难点,先让会做的同学讲,如果都不会,我详细讲解审题技巧、做题注意事项。这样学、练结合,受到学生们的好评。

对于那些跨度大的综合题,我一般安排在考前做,原因是学生对全书知识有了识记、理解的基础,而且每一课的综合题也做过了,从记忆和分析能力上都有很好的基础。具体训练这样的题时,先留给学生审题时间,然后让愿意讲解的同学说他的思路、具体答案,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体现优秀学生的榜样带头作用,给其他同学以激励,营造“你优,我也榜”的浓厚学习氛围,也促使同学们对全书内容特别是重点内容做整理和综合。如下面这道题:小林和小晖是初二(二)班的学生,他俩也是好朋友。一天下午放学后,小林邀请小晖到网吧玩游戏,小晖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晚上没写语文作业,第二天小晖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小晖对老师的批评很不满意,觉得老师真不通人情,也因此与老师的关系僵化,再上语文课时,消极对待,成绩也大不如以前,上网吧玩游戏的次数增多,甚至旷课、逃学。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小晖的行为有哪些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2)对他的行为,请你提几点好的建议;第一问考初二第三课交友要坚持原则,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还考第四课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以及本课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还考第六课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的方法。

针对初二九课、十课的内容还要加另一种复习方式:老师精选语句出判断题考测。因为这两课内容多,课本概括性强,有时还很深奥,一般不考综合性强的试题,所以我加了这样一种复习法,如我把学生容易忽视的,又不好理解的知识出成判断题,督促他们再去认真看书,找到原文,精确理解意思。如: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体现宽容的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尊重他人;人生而平等集中体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平等;历史上的管鲍之交、六尺巷都是宽容的体现;宽容也要坚持原则,讲求策略;诚信与善意的谎言并不矛盾等,通过这些题起到了很高的复习效果。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第5篇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调控学生的注意力于整个教学过程,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说,若教师善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就等于打开了他们智慧的大门,尤其对于培养他们灵活的创新思维而言,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一、要勇于创新,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常说“第一个把美丽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美丽比作鲜花的人是人才,第三个把美丽比作鲜花的人是庸才,第四个把美丽比作鲜花的人是蠢才。”人总有一种探求新事物的欲望,老生常谈、老调常唱会使人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教学方法的不断翻新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一种意外乃至惊喜,同时也是一种创新意识的需要。比如我在导入新课是我有时会播放一曲优美的老歌,有时会讲一个动听的故事,有时又会做一个小小游戏,有时还会演一个小品乃至相声……灵活多变的课堂势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堂课下来不是一种负赘,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的注意力哪能不专注呢?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离不开教师理论知识的沉积,业务素养的锤炼。为了更开拓我的思路,在教学之余我总会翻阅一下有关教学的学术专著,在网上查阅一些教学论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更能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过完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二、要与时俱进,做到才思敏捷、厚积薄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就是知识的象征,为此作为一位老师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也是课堂效果好坏的前提。常听有些老师说:“我是教数学的,英语不要问我。”表面上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实际上抱有这种心态的人真体现他知识水平缺乏的一面。比如在上初一政治的“培养爱国情”这个框题时,我把“国家”这个单词在英语中的几种拼法写出来,并通过这几个单词的拆分讲解“国”与“家”的关系,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政治课当中其实可以把几门学科的知识融入进去,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等。政治是一门时代感极端强的学科,作为一个政治老师更需要关注时事变化,具备剖析时事热点的能力。例如:中国为什么发生;拉登为什么瞄准美国;布什为什么能当上美国总统;布什与克林顿之间有什么区别;孔子为什么能得到这样的美誉……而这些就需要老师多去看报纸、杂志等等,不断向学生传递新的信息。比如我在讲初二上册“依法维护公共安全”时就把制造的9.11事件作为引子,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三、要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精湛的专业水平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上课还是主要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就政治这科来说,涉及的理论知识很多,重点、难点比较难把握,如果把知识点一个一个地展开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如何轻松而又牢固掌握教学重、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毕竟,课堂上俗语:“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假如连“车头”都“脱轨”的话。那后面的“主体车身”会怎样呢?所以,这个“导好”或“导坏”,就取决于上课教师,假如说你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口才再好,也讲不出什么内容,就算你讲了一大堆却是离题万里,这样你怎么把大纲要求的知识传授给你的学生呢?你怎能把前后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呢?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起来就不可能很轻松,相反会很吃力,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又怎会集中呢?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第6篇

珍惜时间作文中学生八年级上册1

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要用自己的时间换取生命的价值。

美国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就是用自己宝贵的时间来证明生命的价值。爱迪生一生只读过三个月的书,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却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他无论是做实验,还是去观察,都用极短的时间解决。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人应该学会在这有限的生命中完成更多有意义的事,把空闲的时间用成功补满。珍惜一分一秒,把自己的生命安排的井井有条,从此来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

正因为富兰克林有着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品质,使他拥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观察、试验。让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美国着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每天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五点起床,规划一天的业务,并且自问:“我这一天做了什么好事?”8点-17点,工作、研究、试验;12点-13点,休息(阅读、吃午饭)18点-21点,吃晚饭、娱乐,并自问:“我今天做了什么好事?”

他的朋友为此很担心,生怕他的身体出了毛病,便劝道:“天天如此,是不是过于辛苦……!”富兰克林连忙打断朋友的话:“那么也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也没有能让时间倒流的办法,它只会从你身边跑走,我们要紧追它,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个充实的人生。

珍惜时间作文中学生八年级上册2

清初学者钱鹤滩有诗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可见,古人对时间利用不当的感叹,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珍惜时间。

珍惜时间是对生命的尊重。

巴尔扎克在五十一岁时,心脏病发作,医生说他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天,面对这些,他没有抱头痛哭:“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多活几天?”而是抓紧时间,继续工作,当他离开时,留下的是九十六部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珍惜时间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珍惜时间是对事业的尊重。

一个人,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有自己的事业,对于艺术家,艺术是事业;对于文学家,文学创作是事业;对于科学家,研究事物是事业……任何人,只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新的知识天地。简而言之,这是对事业尊重。

珍惜时间,是对他人的尊重。

鲁迅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同于谋财害命。”一代文豪言简意赅地阐释了珍惜时间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他把浪费时间比作了谋财害命,可见对他人的尊重是珍惜他人的时间!

珍惜时间,是对自己的尊重。

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曾说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可见,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尽可能多地做有意义的事,使人生多姿多彩,才是尊重自己的方法。

但倘若人人都不珍惜时间,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

公车司机,交警等不珍惜时间,交通会混乱,人们无法正常工作;学生天天不完成作业,长大后一事无成……这一切就会造成全球经济、科技等系统全部瘫痪,最终使人类文明陨落。

古人闻鸡起舞,成就了一个个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大科学家……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难道不该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吗?

朋友们,让我们尊重生命、尊重事业、尊重他人和自己,在有间里做无限的事情,一起珍惜时间吧!

珍惜时间作文中学生八年级上册3

同学们,生命是什么?其实,生命就是经历一分一秒的时间,是由时间相伴的一段旅程。在这个社会上,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公平的享有时间,时间的长短快慢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它不会因为你是百万富翁而多给你一秒,也不会因为你的迟缓耽搁而等待一分。就像民谚所说:“时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古人还用“白驹过隙”来形容时间的飞逝,又用“寸金难抵寸光阴”形容时间的宝贵。

表面上看来,时间好像很多,过了今天还有明天,过了这一刻还有下一秒,太阳会每天正常升起,月亮每个月都有圆有缺,时间仿佛永远是这样周而复始,没有穷尽,但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八万六千四百秒,伴随着你的心跳,不管你是在穿衣吃饭,还是玩耍睡觉,时间绝不停留,绝不增加。记得小时候同学们传唱的儿歌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在不知不觉之间,人生就会从少年而青年,青年而壮年并走向老年。

古往今来,很多的人对时间进行了评说,不同的人对于时间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解说。文学家说:时间就是东去的长河,奔流到海不复回;医学家说:时间就是生命,珍惜一秒的抢救时间就有可能挽回一条生命;教育家说:时间就是知识,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能尽可能多地掌握冲击未来的资本;军事家说:时间就是胜利。

抓住战场上瞬息万变的瞬间就能够转变战局,化腐朽为神奇;哲学家说:时间就是真理的女儿;美学家说:时间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希望;深圳人说:时间就是金钱。而我要说时间就是我们的学习成绩,就是我们的未来。时间是公平的,但是同样年纪的人为什么所做出的成就就不一样呢?那是因为不同的人们对于时间有着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勤奋者抓紧时间;求知者利用时间;有志者珍惜时间;聪明者争取时间;好学者挤出时间;上进者追求时间;忠诚者遵守时间;勤劳者创造时间。

所以,同学们,做聪明的人吧,做勤奋的人吧,让我珍惜时间,因为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要虚度光阴,不要因碌碌无为而悔恨。同学们,从这一刻开始,珍惜时间!

珍惜时间作文中学生八年级上册4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的,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那么,有些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两千年前,一位伟人立于河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了逝去的时间与事物,给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叹:逝者如斯夫!

在我们的青春中,就像与时间赛跑,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时间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它不会等待我们。当人生的哨声响起,只有奋力追逐,跌倒了,没关系,爬起来,继续跑,时间不会倒流,因为青春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古人就告诫我们: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们很多人能把这句话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你真正懂得它的含义吗?

时间是公平的裁判者,它不会多给你一分也不会少给你一秒,一天有24小时,这是无法改变的。但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里,人们得到的结果不同呢?比如一个班的同学,每天在一起生活、学习,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老师,有的人学习好而有的人学习不好呢?鲁迅先生以各种形式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努力工作,有人说他是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对啊,学习好坏不正是这样吗?

新的一天开始,有的同学迎着晨光,伴着朝阳,大声背诵,而有的却无所事事;有的同学在预备铃响之后早已进入学习状态,而有的同学在老师上课后还在找卷子;有的同学在上课时专心致志,不浪费一分一秒,而有的同学却开开小差,做做小动作

同学们,对我们而言,时间就是分数。一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感叹通往清华北大的路是用一张张试卷铺成的,而连接这一张张试卷的是汗水和时间。所以当我们对着成绩单感叹自己为什么比别人低那么多分时,更应该反思考前我比别人少学了多少时间,零碎的时间是否积攒地用了下来。

时间之轮永不停息,同学们,让我们紧张起来、行动起来,让初中三年中的每一分钟都发出更多的光和热,让我们把握现在,赢在当下,成就未来。

珍惜时间作文中学生八年级上册5

今天是本学期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一,下周开始期末考试,下周一考语文和英语;周二上午考数学,下午考历史和政治;周三上午初二、初三考物理,初一通学生在家自复、寄宿生开考前半小时到食堂自习,其他时间在原教室自习,下午初三考化学、初一、初二考生物和地理。现在大家已进入紧张有序的期末复习阶段,为提高复习效果,争创佳绩,特谈几点看法与要求。

1、珍惜时间,抓紧复习

复习是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就平时学习较好的同学而言要做好知识体系的归纳总结和提高;基础较弱的同学应充分利用期末复习时机,狠抓基础,查漏补缺。有专家作过分析:考前一段时间是学习效率时候。请同学们一定要用好这段时间。加上每节复习课老师都作过精心准备。希望同学们听课要集中注意力,听好每一分钟。

2、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学习是以时间做保证的,但是学习成效和学习时间长短不完全成正比。这就要求我们同学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复习效率;要合理安排好各科的复习时间,并有序地实行,建议临近考试要在记忆内容和学科上相对多花时间。

3、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一次考试是衡量你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更是一次见见新题型、增长新知识的好机会。如果你以中学阶段学习生涯来看待这次考试,那你就会有平常心。因为好成绩不仅是考出来的而是靠平时拼出来,有句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

4、诚信考试

考试又是对我们同学诚实守信品格的一次考验。诚,就是要诚实待人;信,就是讲信用。在这次考试中,我们同学要诚实考试诚实答题,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人格上守信的人!

同学们,我们每一位同学的未来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让我们要用永攀第一的精神去实现希望,凭永攀第一的精神去收获未来,靠永攀第一的精神去回报家长、学校、老师和我们自己!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背景;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1引言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就在于进行跨文化交际,然而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对话双方经常发生交际障碍,其根本原因还是和对目的语背景文化的掌握与理解有关。语言和文化紧密联系,语言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它反映了每个民族特定的生活习俗、交流方式、文化禁忌等;文化又是语言的底座与支撑。结合到外语教学,目的语背景文化的教授自然显得很有必要,否则外语教学便是不完整的。

初中新课程标注和新大纲明确提出:“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的要求。在人教版的Go for It教材中,不仅每单元中插入了文化知识点,而且教材最后还专门编写了两个文化单元,让中国学生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这点是人教版旧教材所没有的。但是,笔者发现还有大部分的教师遇到课文中的文化知识点时,要么照着教参一念而过,要么回避不提,后面的文化单元更是不会花课时去讲解。遇到考试要考文化交际题型,教师就找些固定的搭配语句让学生死背,可见目的语背景文化教育还没有引起中学教师的足够重视。

2教授初中英语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中学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引领和支持学生以后学习的重要动力。很多学生开始对英语感兴趣就是源于英美国家的文化吸引,以及对这些国家生活方式的向往。笔者在学校教书实习期间,曾到高中听课,发现高中教师在讲新课前都会介绍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以讲故事、放幻灯片、观看小片段、提问等的方式,这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以,中学教师如果能利用文化打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视野,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和交际意识,那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意识就会增强,就会逐渐地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更加渴望学习好英语并应用到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去,从而树立起以后深入学习的信心,这对他们上大学走入社会继续学习英语都有持久的影响。

2.2适应新课标英语学习的要求

人教版Go for It按照话题任务来编写每个单元,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将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融为一体,着眼于文化教育,设计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滚动式的学习链条。这样的教材编写方式和标准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像以前那样把握教材,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同时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把文化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融入到语言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的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才能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语用能力才能提高,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下才能应付自如。

2.3适应中考英语考试的需要

纵观历年中考英语试题,我们会发现纯语法的试题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试题融和了语用和语法两种知识,尤其在听力和阅读方面,注重考察真实语言的应用和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有关跨文化语用方面的内容逐渐增多。比如在阅读中,考察英国人见面的寒暄知识,美国人吃饭的餐桌礼节,西方饮食文化等,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接触到这些知识,在做阅读试题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

在中考中,对话搭配的试题也很多,这就考察学生的语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就要基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考察表示感谢及其答语。在机场有一个乘客帮助了一个老外,老外说:——Thanks for helping me. 乘客回答:——You are welcome. I should do it. 这种答语明显不合适,因为在中国文化中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老外听了就不太高兴了,以为那个乘客不是自愿的,而是职责使然。这些都是不同民族文化造成的差异。

所以,在每个单元的话题中,把其中的文化背景挖掘深一点,以各种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浸润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2.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文前面提到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来源于对英美国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的向往,这只能作为教师引领学生入门的一个有利因素。在以后的文化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将我们的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类比和对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比如,在初一下册Unit 9 When was he born?中,其人文主题是 “You are never too young to start doing things”。其中举例人物有国外的体育运动明星、艺术名人,这些都是学生追捧的对象,但是如果教师能介绍或者让学生自己查找关于我国的科学文学艺术巨匠的资料,再让学生用英语发现总结中外名人的不同经历以及他们的感受,那么学生总会对我国名人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刻苦精神有所触动,这样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

3文化背景教学设计

目前,中学英语课程中是不可能有专门的文化课,而且考试出现的题型就那么几种,在大部分地区没有增设口语考试,这就意味着教师对背景文化知识的教授不是很重视,教学的方法可能比较单一。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重点就只集中在了分析语法结构和讲解大量的词汇上,这肯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隐患。一些成绩好、语音标准、语法应用正确无误的学生一旦进行英语交际便常常出现由目的语文化缺失造成的语用错误。他们总是喜欢把汉语和英语等同起来,以汉语文化,汉语思维来套用英语,这就造成了理解偏误和语用失误。那么,教师如何多方面地设计文化教学,让文化融入语言学习之中就成了教授文化知识的焦点。

3.1文化比较

比较英语国家与本民族文化的异同是最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每个单元的新课上做一个文化导入,加大输入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任务让他们动手完成。

新目标初一下册Unit 7 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介绍了西方人的饮食烹调方法。在这个单元中,笔者建议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烹调词汇句型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一道中国菜的制作方法,并查找西方人与中国人饮食习惯、餐桌礼仪的不同;而后教师列出一些常用的新单词、句子补充给学生;最后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出两栏,一栏写上“the Western”,另外一栏写上 “the Chinese”,并让学生起来用英语口头表达不同,并串成一段话。这样,既能使学生应用语言知识,在表达过程中通过对比,他们对两种文化的差异就会有深刻的印象,又能唤起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热情。

3.2应用多媒体营造逼真的交际环境

形象生动的音像画面是吸引初中生的最好方式。教师备课的时候也会做很多有趣生动的幻灯片,吸引学生,加大输入量,营造语言交际环境。每个单元新课的文化引入大部分也主要是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教师通过画面或者短片介绍一些背景知识,然后自己提问,或者学生互相提问,让学生在观看中有所思考。

新目标初二上册有一个教学单元谈论的是天气。教师通常先用天气的图片引入天气的词汇,教授词汇拼读,然后再是句子的使用。他们没有通过天气联想到英国人的寒暄礼节。笔者建议首先教授单词,播放一些英国人打招呼的短片,然后过滤出一些他们常用的句子,让学生发现英国人寒暄礼节和中国的不同,此时再由教师介绍英国人的寒暄文化,强调真实的交际中的禁忌。学习完词汇句子后,让学生扮演两国人进行见面寒暄的对话,这就使文化融入了语言知识的学习中。最后,教师用幻灯片制作一些其他国家的天气情况的图片和一张中国地图,模拟天气预报的播放现场,让学生扮演一次播音员报道中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这样的活动让教学语境化,发挥了句子的交际价值。

3.3创造课外学习英语的条件和活动

学习英语文化仅靠课堂上的输入还很不够。教师在课外就应该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化语言知识的学习。

首先,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在周末、寒暑假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做阅读笔记,然后课堂上在以值日报告或者讲小故事的方式检查阅读情况。

其次,在下午的空闲时间,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文化故事电影的片段,引导学生观看提问;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学习英文歌曲;参加演讲比赛,并在过圣诞的时候,让学生收集英语国家的节日文化资料并做成幻灯片介绍给同学,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举办圣诞英语晚会,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演唱英语歌曲,使学生在表演中发挥特长,接受英语文化的熏陶,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最后,有条件的学校聘请来自国外的专业英语教师,给各班每周上一节口语文化课,以游戏讲座的方式让中国学生参与直接的跨文化交际,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4结论

从以上论证来看,只要教师具有提升目的语社会文化背景的意识,那么文化教学完全可以融入语言教学中,并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是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学生在接受目的语文化的同时,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两个民族的差异,不能极端地否定一方,培养爱国意识,教育学生在交际中正确地选择符合对方文化标准的表达方式以达到交际目的。另一方面,文化的教授也应该融入语境中,不脱离语言知识教学。

总之,建议中学教师加强自身跨文化交际的素养,多学习了解各方面的文化知识,使自己的教学多样化,让语言教学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梅德明主编.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1).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第8篇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提出与指导思想。

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功能。新课程体系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需要,建构了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惟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从评价的指导思想来看,课程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评价的方法技术上看,它不是定量分析,而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是校内外的、综合性的,并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既重结果更重要过程的多元评价网。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在评价方式上,提倡灵活有意义的评价方法,比如运用学生成长档案袋、小论文、答辩、各式各样的小制作等形式,使评价成为一种开放式的、持续的行为,以确保评价自身的不断完善。现下我省教育界有个口号,是“创省会一流的教育”这应该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口号,一流的教育应该要进行一流的教育改革,一流的教育改革,不是学校选择最优秀的生源,而是把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好,让每个学生个体都实现“教育增值”,这才是课程改革的理念。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且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对此,政治教师应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强调学生死记硬背传授式的教学方式,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寻求一种适合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对如何上好初中思想政治课做了一些探索。

一、新颖开头法,建立学生学习信心

一节课的开始就好比是一个故事的开头,故事的开头若悬念迭出、异彩纷呈,就非常容易吸引听众。所以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调动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兴趣,在上课一开始就得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否则,学习效果必将受到影响。怎样才能开个好头呢?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情况,做有针对性的选择,选择适合的开场白。比如,可以用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启一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讲一个蕴含知识点的小故事作为课堂开始;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入一些时下的重大新闻,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在讲授初三的《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一课时,将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做了补充介绍,并且向学生提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怎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开始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品演示法,起到玩中学的作用

让学生饰演小品的角色,演一段小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求欲望,而且还可以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其从各个角度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必要的知识。如在讲授初二上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我设置了一个小品片段。两名学生去商场购物,在超市逛了一遍后,发现没有他们想买的东西,临到出门时,被超市老板叫住,污蔑他们其中一个偷了一罐健力宝。问:“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办?”然后请学生分别扮演老板和消费者。这样,通过以上小品的演示,学生们认真思考,踊跃参与,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这节课要学的主要内容“人身财产安全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脑子里有了很深的印象,并且也学会了分析运用。

三、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争强好胜是青少年普遍的一种心理反映,也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想法,决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挖苦指责,而应尽量找出闪光点,给予肯定。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的《身边的诱惑之游戏机的诱惑》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以电子游戏的利与弊为主题,进行探讨。学生认为,好的游戏可以提高心智,开启思维;不好的游戏就会损害身心,有碍于思想健康。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讨之后,学生们得出最后结论:面对这种诱惑要合理计划控制自己、节制自己,学生们对此结论也心服口服。这种讨论教学法,不仅有一定的教育性、针对性,而且还在讨论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理解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多学科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增强学生对相关的数学、语文、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例如,我在讲遗产继承时就用了一道计算题:一位老人去世时留下遗产,为防儿子因遗产问题发生争执,立下遗嘱:“老父去世了,留下15个金元宝,宝是身外之物,望你三兄弟磋商分配,不应因宝损伤了兄弟手足情分。分配方案如下:小儿子还没有成家,就分金元宝总数的1/2,二儿子虽已成家,但家庭贫困,就分剩下的1/2,大儿子家境比较好,就分三个金元宝。按要求把金元宝分完,三兄弟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切记!”请问,老人立这个遗嘱有什么目的,这兄弟三人如何才能履行老人的遗嘱?这道题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对这份遗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思考分配的方法。利用这种学科整合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责任感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之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所在,从而真正爱学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报刊、收听广播,让大家了解和熟悉国内外新闻时政、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和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第9篇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莺要渠道,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思想政治课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因此,要上好政治课难,要达到素质教育更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总结近年来的教育心得,我认为要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思想全面提高的要求,思政教师应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强调学生死记硬背传授式的教学方式,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寻求一种适合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同时针对初中学生年龄小,感情丰富易于以感情用事等特点,在政治课的教学中也需要倾注很多的情感感化和熏陶。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看法:

一、作为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上好一堂思品课的重要保障。老师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自己就得先把这门课学精了、吃透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良好的发挥。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有一桶水。老师不仅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其它各方面的知识也应该有所知晓,也就是指老师的知识面要广。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很重要的,教师一定要确保讲述内容的准确性、实用性和贴切性。可见,教师知识水平的重要性。在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读书、读报,收集热点资料等,运用所学知识上好每一节课。

(二)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假设不同情境,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简单文字,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运用它可以调动学生听视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二学习《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一课时,很多同学并不以为然,认为现代人都只顾自己,犯不上为别人见义勇为,再说现在《中学生守则》中都把这一项去掉了,再讲什么见义勇为是虚伪的。对此,我并不急于将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放了一段影视资料,介绍一名高中女生在放学途中因软弱而遭歹徒挟持的案例,当女生被挟持时,两名男生经过……此时,暂停案例播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案情、猜测后果。由于案例真实,案中人物和学生年龄相近,同时也有部分学生遭遇过被劫事件,学生很感兴趣,讨论热烈,猜测也五花八门。最终经过激烈的争论,大家还是取得了一致:面对违法犯罪,任何公民都不可袖手旁观,否则非法侵害随时可能会危害自己;但是作为未成年人,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制止不法行为。这样利用多媒体有声有形的特点,将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用媒体展示出来,创设不同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参与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获得。

(三)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

要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想要上好思品课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我把它具体分为四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师还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新颖开头法,建立学生学习信心。一节课的开始就好比是一个故事的开头,故事的开头若悬念迭出、异彩纷呈,就非常容易吸引听众。所以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调动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兴趣,在上课一开始就得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否则,学习效果必将受到影响。怎样才能开个好头呢?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情况,做有针对性的选择,选择适合的开场白。比如,可以用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启一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讲一个蕴含知识点的小故事作为课堂开始;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入一些时下的重大新闻,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在讲授初三的《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一课时,将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做了补充介绍,并且向学生提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怎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开始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品演示法,起到“玩中学”的作用。让学生饰演小品的角色,演一段小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求欲望,而且还可以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其从各个角度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必要的知识。如在讲授初二上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我设置了一个小品片段。两名学生去商场购物,在超市逛了一遍后,发现没有他们想买的东西,临到出门时,被超市老板叫住,污蔑他们其中一个偷了一罐健力宝。问:“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办?”然后请学生分别扮演老板和消费者。这样,通过以上小品的演示,学生们认真思考,踊跃参与,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这节课要学的主要内容“人身财产安全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脑子里有了很深的印象,并且也学会了分析运用。

(三)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争强好胜是青少年普遍的一种心理反映,也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想法,决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挖苦指责,而应尽量找出闪光点,给予肯定。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的《身边的诱惑之游戏机的诱惑》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以电子游戏的利与弊为主题,进行探讨。学生认为,好的游戏可以提高心智,开启思维;不好的游戏就会损害身心,有碍于思想健康。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讨之后,学生们得出最后结论:面对这种诱惑要合理计划控制自己、节制自己,学生们对此结论也心服口服。这种讨论教学法,不仅有一定的教育性、针对性,而且还在讨论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理解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多学科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增强学生对相关的数学、语文、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例如,我在讲遗产继承时就用了一道计算题:一位老人去世时留下遗产,为防儿子因遗产问题发生争执,立下遗嘱:“老父去世了,留下15个金元宝,宝是身外之物,望你三兄弟磋商分配,不应因宝损伤了兄弟手足情分。分配方案如下:小儿子还没有成家,就分金元宝总数的1/2,二儿子虽已成家,但家庭贫困,就分剩下的1/2,大儿子家境比较好,就分三个金元宝。按要求把金元宝分完,三兄弟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切记!”请问,老人立这个遗嘱有什么目的,这兄弟三人如何才能履行老人的遗嘱?这道题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对这份遗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思考分配的方法。利用这种学科整合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责任感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之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所在,从而真正爱学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报刊、收听广播,让大家了解和熟悉国内外新闻时政、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和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

另外,教师也适时地开展一些社会小调查,比如,在讲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时,我要求学生调查父母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等有关内容,并且在课堂上发言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很多学生养成了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思考的习惯,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做一名有感情的教师

(一)以感情来辅助教学,跟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使学生爱政治课

政治课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枯燥无味、概念性强,学生大都不喜欢,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并且乐于听你的课。因此我首先运用了“以情激学法”。

1、情感投资,以真情感动学生

我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共同做游戏、谈人生。时时在生活中关心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便开始接受我,有事也愿意和我商量,甚至他们之间的小秘密也和我说,慢慢地我说的话他们都开始信服,我的课他们也愿意上并且每节课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实话时说,真情诱学,升华教学

3、以浓厚的爱生之情来引导学生的言行。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师身先士卒,处处做出表率。②严宽相济,端正学风。

(二)面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要面向全体,对学生全面负责,着眼于大多数和大面积的提高,决不让一个学生落伍。在政治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不使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对于学习好的我给予更高的要求对于差生我给予更高的热心、耐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课外多花一点时间与他们谈心、谈学习,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所在,指导他们查漏补缺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差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用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初二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第10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的教学, 从整体来看, 本班学生好的习惯( 课堂听讲, 记笔记) 正在逐步养成, 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 目前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语文优良率不高,大部分同学语文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自觉性不强,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 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 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 运用能力, 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 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并非福音。 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 因此, 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战争与和平、爱心散文、说明文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四单元说明文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 含古代诗歌) 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短文两篇》、《杜甫诗三首》、诗四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 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此外,“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 :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措施 :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提高思想认识, 陶冶道德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 要加强综合,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注重知识之间, 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 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 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科学地训练技能, 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 尤其要备好学生, 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 突出重点和难点。 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 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 拓宽学习渠道,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 贴近生活实际, 富有生活气息, 灵活命题, 形式多样, 多写随笔, 读书笔记, 尝试互批共批, 以改促写, 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 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 培养合作精神, 开展互助互帮, 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我管理, 加强课代表, 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 力争做到每课过关, 单元过关。

10、利用竞赛, 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开展演讲会, 办手抄文学报, 锻炼能力, 提高兴趣。

11、课前一分钟演讲, 包括自我介绍, 新闻消息, 小故事, 成语解说等, 锻炼表达能力。

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二)

一、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6、作文方面做到三点:

(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是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二是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作文教学方面,新编语文教材中写作和口语交际,一方面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中。这样,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又便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口语能力。而且“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与本单元的阅读都在内容上三是互相勾连的,它是本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设计的活动主题都是与学生和生活全方位的结合起来,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自我个性,展示自我文采。这些训练,要求学生调查访问,获得资料,研究问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加强学生间的团结有一定的作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本身就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另外,”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4班和5班现各有学生55和53人。大部分学生能够课前按要求自主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复习作业,被动接受知识的意识也较弱,积极思维意识弱;能够透彻理解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比较困难;合作、探究学习意识还比较薄弱。知识基础不扎实,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存在着诸多障碍,阅读赏析文本的能力较为欠缺,课外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通过初二上学期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本班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目前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四、奋斗目标:

1、通过努力力争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使及格率、优秀率指标分别达到90%和30%以上。

2、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勤奋上进,在教学中多研究多探索。 多向同仁们学习,积累经验。

3、由于本人工作能力有限,在教学中可能有做不到位的地方,将积极向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各位老师请教。

五、教学措施

1、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充分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书写工畴,上课要用普通话。

2、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认识、问题等走向课堂,促进课堂上的学习,更为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和学会运用知识,提供了锻炼机会,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课堂上“我要学”的欲望。

3、提倡大家大量阅读,每周至少有1-2篇读书笔记,在每堂课5分钟进行说话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听、说、读、辩等。

4、根据这几年的中考题来看,要特别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1)先预习、泛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2)精读,对文章的局部,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掌握,使心中的轮廓更透澈、鲜明。有了总体印象之后,还要抓住文章的具体内容、具体人物、情节、结构和具体的描绘,进行深入精读,达到从“点”的深化掌握,到“面”的深刻理解。(3)找重点的阅读来让学生去做(每周至少一篇)。

5、继续采用上学期的合作学习小组(4人,前后桌为主)。课堂上,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对老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学后,小组合作解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各抒己见,大胆发言,大胆提出反对意见,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学习就会是积极的。

6、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训练题要创设情境,帖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坚持“多写少改详评”原则;如可让学生穿插改阅或自行改阅,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面批,多写有激励性的评语。

7、将文言文作为硬件,除在课堂上精讲多背外,把文言文知识总结成试卷、课件,变换形式让学生熟稔于心中,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8、搞好单元过关的训练和测试。每单元结束后测验一次,通过语文成绩动向表对没过关的同学的课外辅导,力求人人过关。

9、认真备好课(制定一份备课计划方向表)。继续学习报刊杂志网络的有关理论文章,进一步提高自己素质和业务水平。继续学习计算机技术,上好多媒体课。继续摸索、实验,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重点是阅读教学方面)

10、根据所分的组,布置作业时分两层:第一层所有同学能做的,第二层则为选做题。具体见各班分组计划。

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三)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 47 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20人。在实施新课改中,教师热心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对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部分学生对新教材新教法仍然不能适应。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教师在实施教学中,仍然有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没有进入课改规定的情境,处于无所适从的茫然状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教改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

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习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上一篇:史全部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八年级知识点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