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化及青少年社会化的新途径探讨

时间:2022-09-04 08:44:16

论社会化及青少年社会化的新途径探讨

【摘要】社会化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着重讨论了在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化内涵,分析了青少年传统的社会化途径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学校,但随着社会转型以及个体能动性的发挥,逐渐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社会化新途径,例如网络,校园活动等,这些新途径一方面帮助青少年的个体内化与社会教化构成双向互动,另一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

【关键词】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途径,内化途径,外化途径

1. 社会化的概念内涵

如今社会化在社会科学的范畴内已经是一个普遍并且定义明确的术语,但它的历史来源很复杂。远在19世纪,社会化只与社会活动和社会项目相关,直到20世纪早期,社会化这个概念才被用来描述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二战后,社会化成为了社会科学集中讨论的问题。

对于社会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最早起源于人类学。而笔者在对APA,EBSCO等外文数据库进行查找后发现,西方著作中对于社会化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而对社会心理学所说的社会化过程比较少涉及到。西方学者很少单独论证社会化的概念和途径,而是将社会化融入到其他的心理学背景知识中作为探讨,比如说家庭价值观的社会化,学前儿童的社会化个性等。

在心理学界,美国社会心理学Ziegler等人认为:“社会化指的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成为他们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个有特色的和积极主动的社会成员。”Philip R. Newma认为:“个人社会化是指个体有能力自我反省,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详细规划,设立目标,然后采取行动来创建或者是改变发展轨道。”Morawski, Jill G认为:“社会化不仅仅是用来描述个体成为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公民,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能力,还包括成为一个有理性,有自主性能力的人。”我国社会心理学家吴江霖提出:“怎样把自然人变为对社会有用的社会人就是社会化。”章志光教授认为:“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苏州大学阎力教授认为:“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社会互动,学习和掌握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规范和经验,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所接受,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王慧博认为:“社会化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条件;每个人只有通过社会化途径,接受社会文化,学习社会生活技能,掌握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才能适应社会,才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

比较各学科对于社会化的界定,可以发现它们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社会学中的社会化强调人与社会的互动,关注社会规范的内化、社会生活方式的掌握及社会角色的形成;而心理学则着重从个体的角度对社会化予以界定,强调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成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社会化是一个反映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概念,因此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两个分别侧重持社会的和个体的视角的学科在这一问题上的探讨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并趋向相互借鉴、吸收,以更好地揭示社会化这一过程的实质。近十几年,两学科在这一概念上的差异日趋减少,通融性日益增大。从以上论述可见,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揭示社会化:1)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终生的过程;2)社会化的场所是“一定的社会背景”,是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如家庭、学校和社会;3)社会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社会知识、获得价值规范、掌握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行为、发展自我、获得个性等多个方面;4)社会化的目标是使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所接受。

2. 社会化的途径探讨

个体社会化是一个“行动-反馈-修正-新的行动”的过程。当一种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被应用于获得内在价值和目标时,个人社会化才是合理的。社会化是父母,老师,宗教领导者或者是其他社会机构指导儿童和青少年的想法和行动变得被社会所接受的过程。社会化导致了态度,规范,价值观,团队目标的内化,并且让个体努力适应社会。

2.1 传统社会化的途径。家庭和学校是传统所认可的两大社会化场所,来自家庭父母的教育和来自学校老师系统化的教导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家庭是人来到世界的第一站,是人出生后“早期社会化”的最初场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随着家庭组成人口越来越少,青少年要承受的压力更大,独生子女的普遍现状使得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也更大。同时,现代家庭大部分是双亲都需要工作,与青少年的交流变少,有的家长甚至只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对孩子的教育一点也不关心,忽视了孩子的感情需求和精神需要,难以及时发现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不和谐因素的增多,比如家庭中父母离婚率的升高,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加等。

除了家庭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化途径场所是学校。在学校,人系统的接受文明和文化教育,系统的接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观念、规范、思想和文化,学会并形成社会认可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但是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开始日渐式微,电子媒体的介入使得学校的唯一性得到破坏,青少年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从网络、书报、电视等途径了解到知识,进入学校不过是个温习的过程而已。从宏观上看,学校的知识信息地位已经削弱,从微观上看,学校的内在吸引力也开始下降。相比起电子媒介,青少年认为学校更枯燥,没有吸引力,带有强迫性,从而管束滋生逆反。

2.2 社会化的新途径探讨。社会化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探讨“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问题,学者们对它的研究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传统的社会化途径分析不难看出,以往的社会化重视社会教化的功能,注重信息的单向传递,而轻视个体内化的能动作用。实际上,社会化过程应该是一个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互动的过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化途径和外化途径展开理论探讨,不仅是青少年社会化理论的需要,也是社会化实践的需要。

2.2.1 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介途径。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使青少年获取社会外界信息变得更方便,更广泛,更没有方向性。在现实社会化过程中,施化主体都是确定的,在家庭环境中,家长是施化主体,在学校里教师是确定的施化主体,而通常青少年都是一个被动的受化主体。但在网络环境中,施化主体和受化主体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微博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尽情抒发自己的意见,可以在他人的微博留言,互相交流最新的咨询,在信息的共享过程中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阶级性被削弱,具有更多的平等性。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真正掌握了学习的自,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为个性化学习和学习方式多样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学习。不但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化的“主动性”,且提升了社会化的质量。

从社会化的功能来看,社会化是“形成共性”和“发展个性”两个方面。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发展个性是一个更重要的过程,是一个个体积极主动实现的过程。但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它们的教化形式都带有强制性,本质上看这些手段都有单向性、被动型等弊端。而网络平台的交流则实现了“社会教化”向“主动内化和被动内化”的过渡。主动内化是指个体以积极的姿态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主动的选择和接受外部的社会性教化,被动内化是指实现社会属性的自我获得的被动过程。网络微博、论坛的互动行为,个性化色彩浓郁,个体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集结成群体,使“按需学习”成为可能,个体的能动性的到最大限度的激活。

2.2.2 校园活动为代表的社会外化途径。中国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已经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型。比之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更全面,对青少年社会化也更有帮助。不单单拘泥于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是社会外化的途径之一。但青少年的校园活动不如大学生校园活动的种类丰富,主要受限于青少年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出于安全因素的考量。校园活动应当成为大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发展和发挥的重要渠道,在校园活动中青少年的个体能动性得到发挥,学习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包括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因此,学校再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敢于质疑,敢于互动。

2.2.3 实习、社会实践为代表的综合途径。青少年的社会实践,在形式上主要包括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它不仅是架起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而且对青少年社会化具有教化、内化和外化的综合功能。通过社会实践,青少年能够真实地、直接地、有效地接受和内化社会环境影响,而且是青少年外化自身社会属性的最主要途径。社会实践可以让个体检测自我与社会要求水平的高低,调节自我情绪,性格和行为,学习如何被社会所接纳和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这在青少年社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一些自愿自发性的社会服务活动,能够让个体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3. 社会化新途径中存在的问题

3.1 网络的不规范性。中国的网络还没有具体的法律体制来加以规范,因此在网络平台上出现了良莠不齐,低俗泛滥的现象。对于青少年这样敏感特殊的群体来说,个体的接收性和可塑性高,同时辨明是非的能力较差。网络所带来的大量资讯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一方面能通过互联网更方便的了解社会时事,另一方面容易被网上的负面新闻所“污染”。要使互联网能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首先实现网络的规模化、制度化、规范化。网络的管理和规范,法律法规价值评估体系的重新调整和检讨是延续媒介生命力的必然途径。同时,在发展新途径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社会化途径,父母和老师的指导监督能够有效的避免青少年遭受来自网络的“侵袭”,父母应当为孩子挑选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资讯,教导孩子远离网络精神垃圾。

3.2 过度社会化。21世纪的青少年由于家长思想的开明和学校教育的宽松,过早的接触社会,思想上过于早熟。过度社会化是指社会化程度过高或过快,超出了青少年社会化标准的畸形社会化现象。过多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会让青少年迷失方向,分不清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比重关系,具体表现为:在行为上片面强调社会行为知识的学习和体验, 在心理上则表现出异常成熟,热衷交际,尤其出现在一些家庭富裕的孩子身上。还有就是过分强调社会和他人取向,行为上唯唯诺诺或者是八面玲珑。过度社会化容易使个体的个人受到挤压或者发生人格缺陷,进而影响到个体与他人建立真挚的友谊。

防止过度社会化,对于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的开展频率有一定的要求。应当分清主次,把校园活动放在一个辅助的地位上,不能忽视学校教育对于社会化的核心地位。学校教师要及时关心学生的异常行为,引导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获得更好的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Luo lu, ‘I or we’: Family socialization values in a national probability sample in Taiwan [J],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9, 12: 145-150.

[2] I.V. Voloskov,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Young People Going to School [J], Russian Education and Society, 2010, 7: 52-58.

[3] Morawski, Jill G., St. Martin, Jenna1, THE EVOLVING VOCABUL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Case of "Socialization" [J], History of Psychology, 2011, 2: 1-25.

上一篇:“可怕的”两岁 下一篇:Preliminary Analysis about China's Fore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