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中心制刍议

时间:2022-09-03 11:29:2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实行的新闻采编机制事实上是记者中心制,即以记者为主、以编辑为辅的机制。如果说这一机制在五六十年代还起过一些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到了八九十年代,它已经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一种束缚和障碍。一些有识之士在八十年代中期已经提出编辑中心制的初步设想,无奈时机不到,难以实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解放,新闻媒体不断发展,积累了许多新鲜的实践经验,这些都使实现编辑中心制成为可能。事实上,某些媒体已经在新闻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试行了一些新的方式和方法,对记者中心制作了补充或修正;有的已在事实上建立了编辑中心制,只是还不太完善。本文试图对编辑中心制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一、记者中心制的弊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尤其进入九十年代,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都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中国媒体的现状是,媒体定位既是,又是信息产业。新闻媒介的功能大为拓展,从单一的宣传教育,增加到传播信息、舆论监督、提供服务和娱乐。新闻报道的信息量增大,报道方式从简单的动态消息发展到解释性报道,为读者、为社会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媒体种类从较为单一的日报走向多元,报纸有日报、晚报、信息报、行业报、都市报;广播从综合到专业,增加了信息台、娱乐台、交通台;电视从无线到有线,增加了教育台,增加了多套节目;网站从无到有,迅速崛起,并很快从综合网站发展到专业网站,从门户走向垂直。媒体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从政府财政拨款,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媒体结构从粗放到集约,大媒介逐步吞并小媒介,集团化趋势方兴未艾;媒介从相对的自由竞争逐步升级,走向垄断竞争,并面临着国际间的媒体竞争。

所有这一切都先于机制改革在新闻领域里展开。事实上,当新闻改革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新闻领域的诸多矛盾也就越来越醒目地暴露出来。症状集中表现在新闻产品的质量问题上,比如报纸版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的条线痕迹明显,生产性、工作性报道过多,各报、各台面孔相似乃至雷同等等。如果不从机制、人员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些矛盾,矛盾恐怕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尖锐。为此,我们需要在机制方面找原因,看看记者中心制对产品质量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影响,以利于解决矛盾。

首先,记者中心制限制编辑思想的形成和实施。记者中心制事实上形成记者高于编辑的现状。新闻报道权、甚至发稿主动权几乎都掌握在记者手中,编辑无法形成自己的编辑思想,对版面、节目的总体策划、设计不够,难以形成风格。这些年强调“新闻策划”,即强调新闻报道的深度开发,但有些策划不是编辑根据版面特点进行的,而是记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条线情况进行的。尽管不乏优秀之作,但有相当部分内容与版面要求、读者要求相去甚远。由于缺乏编辑思想,新闻报道中新闻性较差,新闻编排杂乱、零碎、相似或雷同的报道较多等问题都一一浮现出来。

其次,记者中心制给新闻报道方式改革带来难度。记者中心制中,记者来稿基本上决定了编辑的版面,这就给改革目前不合乎要求的报道方式造成了难度。尤其进入九十年代末,网络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媒体中崛起,它集文字、图像甚至声音于一体,时效性极强,并采取链接式报道方式,把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忠实地记录下来,使读者通过链接可以看到完整的新闻报道。比如9月份发生的常德杀人抢劫大案,新浪网的相关报道就有200多篇。而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却既受传统新闻思想的影响,又受传统采编方式惯性的制约,无暇也无意对新闻的意义进行阐释,即对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前景和影响不作细致的展现,只是习惯性地采用动态新闻的方式进行报道。由于记者缺乏对版面的了解,编辑又无权指挥记者进行追踪采访,导致新闻报道往往草草了事。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口味了。只有重视编辑的功能,才能积极地解决传统报道方式面临的困境。

再次,记者中心制在某种程度上无法遏制有偿新闻。有偿新闻主要表现为新闻与金钱的交易。记者中心制中,记者对内控制着事实上的发稿权,对外控制着媒体与报道对象的联系。现行机制对记者权限并不加以约束(除法律、道德之外)。如果个别记者成了某生产条线的“代言人”,“以稿谋私”的现象一旦发生,有偿新闻也就顺理成章地上了版面。这种行为影响新闻质量不说,还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编辑中心制实行编辑控制记者,而编辑不直接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则可以从机制上对有偿新闻有所遏止。

最后,记者中心制中生产关系不和谐,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记者中心制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形成的生产关系已与现在整个大环境不相适应,即在新闻采访、利益分配、信息交换等全过程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固定且滞后的人与人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已落后于时代,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地说,由于内部分工不合理,导致编辑、记者的发展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形成了不畅的部门关系,使编辑部的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不能达到最大化,甚至出现“集体磨洋工”现象。在新闻媒体中,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即指发稿数量和质量,采编人员协同作战、快速应变所具有的能力,以及获取受众认同的程度等。人员满意度则指记者和编辑通过工作获得的满足感,包括实现社会价值、个人价值、获得精神愉悦的程度等。实际情况是,记者工作主要实行“计件制”,对数量的要求超过对质量的要求,并且受到的关注程度要大得多,在“名”与“利”两方面均优于编辑;编辑工作则较难评判,功劳也常被忽视,获得的满足感要大大少于记者。所有这些极大地影响了新闻质量,使新闻产品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只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切实调整生产关系,才能适合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编辑中心制和记者中心制的不同

那么,什么是记者中心制?什么是编辑中心制?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

首先,记者中心制和编辑中心制是两种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分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在新闻领域的深层反映。

记者中心制是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新闻采编制度的结果。它以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为参照,在媒体内部设立了庞大的记者部。记者部下辖条线记者群,负责报道各条战线的工作和生产情况。记者不仅人数众多,在媒体中占绝对优势,而且是“第一线”人员,处于中心位置,为版面提供各条线的新闻;而编辑则主要负责编辑版面,按照条线的重要程度安排新闻稿件的顺序。在实际操作中,记者的作用大于编辑。一方面记者来稿决定着新闻来源,记者如果不提供稿件,编辑就束手无策;另一方面,记者的稿件又决定着新闻产品――版面、节目的内容甚至风格。编辑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新闻稿件文字加工,做标题,划版样,而不能策划报道、组织稿件。换句话说,编辑对记者选择新闻、判断新闻价值、采访的深度和广度无从把握。所以,记者稿件基本上是以“原装”状态出现在版面上。俗称“大记者部,小编辑部”就说明了这种采编机制的实质。

而编辑中心制则是国际上媒体通用的运作方式。这种采编机制的特点是,尽管记者在数量上占多数,但编辑却拥有很大的权力。编辑不是“等米下锅”,而是“找米下锅”,可以直接分派记者的采访任务,派遣记者补充采访,甚至分配记者的奖金。国外的编辑中心制中,只有少数编辑具有这种特殊地位,有资格被称为Editor。还有一些编辑仅仅作为编辑中的“技术员”,不具有安排版面、调遣记者的权力,而仅仅进行文字加工、做标题等,他们被称为Copyeditor。总之,编辑的功能就是直接规划、掌管版面,围绕版面组织记者采访。这种机制的好处在于,编辑与记者共同参与新闻策划,在一定的编辑思想指导下,组织记者实施各种报道计划;如果稿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还要组织记者进行补充采访,直到稿件合乎要求。这种采编机制是针对报纸版面和读者口味而设定的,建立在新闻规律和市场原则的基础上。

其次,记者中心制与编辑中心制具有不同的着眼点,记者中心制常常着眼于被采访对象,编辑中心制则着眼于读者;换句话说,记者中心制以稿件为中心,编辑中心制则以版面为中心;或者说,记者着眼于局部,编辑着眼于全局。

记者中心制把着眼点放在记者对各项工作和生产的宣传上,其实质就是强调被采访对象,即满足被采访对象的要求。有些稿件很可能是某个单位的日常事务、具体工作的报道,并不带有普遍性,但由于记者具有主导倾向,稿件仍然被编辑采用。这种机制下,记者提供的主要是自己所联络行业的新闻或生产信息,而对条线以外领域的新闻重视不够。它的版面特点是,行业性、工作性较强;版面的编辑思想不突出,内容较为零碎、散乱;读者兴趣体现得不够,社会性、趣味性、时效性较弱。

编辑中心制的着眼点则在于版面,在于强调版面的编辑思想与读者兴趣的结合。其实质是强调读者群体,在内容上满足读者兴趣;在编排上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以获得高额发行和广告。比如,美国著名的《华尔街日报》是一份商业与财经报纸,行业性很强。但它的一版却经常刊登具有社会共同兴趣的新闻作品,并摈弃传统新闻的五个W原则,采用解释性报道的形式吸引读者。他们投入的编辑力量很大,《华尔街日报》的200个新闻部门中需要600多编辑专门改写记者的稿件,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由此可以看出,在编辑中心制中,记者必须服从编辑思想,编辑则必须服从版面,服从读者需要。编辑是报纸产品的直接出品人,处于新闻信息、版面和读者的交汇点,完全可以担当一个重要的枢纽,建立一套符合媒体特点、行之有效的人员组织制度。

最后,记者中心制与编辑中心制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记者中心制中,记者与编辑的关系基本上是平行、分散的,交融性不强;在编辑中心制中,编辑与记者的关系是垂直、互动的,两者共处于一个系统,共同参与新闻策划,担负报道任务。

记者中心制的组织类型是协商式,即记者、编辑两大部门基本上是平行建立的,两大系统较为封闭,各有不同的系统目标。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反馈程度较弱,不容易真正形成合力,形成团队协作。

编辑中心制则是参与式组织类型,即采用编辑领导记者的架构,使编辑、记者共处于一个系统。具体地说,编辑负责版面,下辖为版面采写稿件的记者,编辑与记者的信息交流是多渠道、互动的;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反馈很容易到编辑那儿,形成新的意见。从人力资源学角度看,这种机制可以保证编辑和记者的力量不致相互销蚀、形成壁垒、产生惰性,从而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目前,建立编辑中心制是改革措施,也是一种趋势。那么,我们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编辑中心制呢?

依据国外通用的编辑中心制的内涵,结合国内已经实行的某些新机制的具体情况,我们作一粗略设计,以期抛砖引玉。

我们所说的编辑中心制,就是在科学地设计报纸全部版面基础上,构建以版面主编为骨干、主编下辖具体版面责任编辑、编辑再统辖记者这样一种编辑部体制。它以编辑系统为轴线,加大版面中编辑成分的含量,突出版面的统筹安排和深层思考,以求最大程度地适应宣传需要和读者要求。

具体说来,就是在编辑部门按需要设立若干主编,大致相当于兼管采访和编辑两项业务的部主任,让主编统管内容相近的几个版面。例如,有的主编可以管三四个经济新闻版;有的主编则可能只管一个版面。具体版面则由主编聘用责任编辑负责组稿、文字编辑等工作;责任编辑之下是围绕版面进行采访的记者,他们与主编、责任编辑形成直接的信息链,共同商量报道重点,并尽快地执行报道计划。

我们认为所要建立的主编制应该有以下特点:

首先,选拔合格的主编,形成对相近版面的统领格局,实现强势的新闻宣传和丰富的新闻信息传播,突出版面的独特风格。

所谓主编制,就是撤消传统的记者部,打乱按政府和企业划分行业条线的采编机制,根据报纸全部版面的科学安排,选取板块状结构,整合编辑部门。最主要的就是选拔主编。主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部主任,两者的指导思想、工作职责均有所不同。主编应该是新闻尖子人才,不仅熟悉采访业务,更要熟悉编辑业务。对报纸的编辑方针烂熟于心,对分管版面了如指掌,对版面涉及的领域和行业非常在行,尤其要善于宏观思维和组织领导。主编由总编辑直接任命并领导,他可以由总编辑授权,对下辖版面的责任编辑以及相关版面的记者进行任免聘用。主编上对总编辑负责,下对版面负责,把编辑与记者协调统一于一个部门之内,使之产生互动效应。

编辑部应该是一个富有层次的编辑系统。这个编辑系统的内在构成是这样的:

第一层次:总编辑、副总编辑,处于编辑系统的领导核心地位,接受党委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闻工作中得以贯彻;对重大的新闻报道具有决定权,确立报纸的指导思想,办报方针;直接领导各主编,协调人事及业务活动,负责处理整个编辑部事务。根据主编制的特点,报社副总编辑似乎不宜多设,不宜像过去那样各人分管一摊。

第二层次:主编。如上所说,设立统管编辑和采访业务的主编,分管多个内容与风格相近的版面或一个相对独立的版面,一手抓编辑,一手抓采访,是编辑部的“中坚”层次。

第三层次:版面责任编辑,负责具体版面编辑业务,下辖记者。

另外,设立几种相对独立、不直接负责编辑版面的编辑,如评论编辑、摄影编辑、美术编辑等;设立专业性的改稿编辑,他们无发稿权,专门负责修改文字,制作标题。

最后,建立为版面服务的记者系统,培养高级记者、名记者。

记者通常是处于编辑之下,为版面服务的。他们发现新闻,及时向编辑通报,并根据编辑的意见采写新闻。他们有义务分管自己片内的新闻,不致漏报。根据版面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新闻追踪,及时报道新闻事件的纵深发展。经过多年磨练,这些大部分由年轻人从事的记者行业将出现一批名记者、高级记者,他们有的可以晋升编辑,或者主编;有的可以开辟个人专栏,不受或者较少受编辑制约,因而在读者中具有更直接的、更大的影响。

建立编辑中心制涉及方方面面,难点很多。

首先,建立编辑中心制涉及宏观体制改革。

这些年,改革开放使人们对新闻宣传、信息传播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是我们进行机制改革的内在原因。但是,我们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仍然面临着很深的矛盾,这些都使我们的新闻体制改革包括采编机制改革困难重重。

不久前,中组部、人事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启动,正在朝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将与党政机关人事制度脱钩、逐步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的趋向发展。这一切为我们建立编辑中心制带来了契机。

实际上,建立编辑中心制就是建立符合新闻媒体特点的组织人事制度。通过实现编辑中心制,转变对媒体工作人员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实现新闻单位内部用人机制向专业人才、优秀人才倾斜;通过建立编辑中心制,辅以聘用制、灵活的激励机制,深化新闻媒体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采编机制改革受制于多样因素,既需要条件成熟,也需要创新勇气。

现行机制下,新闻媒体等同于党政机关,有些新闻工作者也习惯于把自己看作国家干部。从思想深处看,“官本位”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很深,并关系到新闻采访作风和新闻报道。一旦进行机制改革,可能会有一批人难以转弯,甚至影响工作。

建立编辑中心制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旧有观念,尤其是官本位思想,大胆探索适合新闻传播规律的采编人员机制,调节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长期实行的记者中心制已经奠定了编辑、记者的职责权力、活动范围和利益分配关系的固有基础。建立编辑中心制,则须完全打破其原有的内在规则,调整其原有的框架结构,这对现有机制必然带来极大冲击。

最深层的波动,源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建立新机制,利益受到最大冲击的应当是记者,记者将更多地受到编辑的制约。其次受到较大冲击的是部分中高层领导,他们有些人可能不再担任业务领导。相反,编辑的利益则得到了巩固,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带头人。如何对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调整,即保护什么样的利益最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认为“两利相较选其重”,应尽可能满足整体利益,满足事业发展的利益。只有事业发展了,才有个人利益、群体利益的满足。

最后,建立编辑中心制涉及建立新型编辑队伍。

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其实就是俗话说的“画版匠”,相当于美国某些媒体的Copy editor,距离新机制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只有提高编辑的自身素质,才能迎接挑战。编辑中心制下的编辑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编辑应是千里眼和顺风耳,掌握或知道到哪里迅速了解各种信息,需要多了解基层,多掌握报道线索,以加强与记者协调作战的能力;第二,编辑应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尤其是宏观思维能力。他们是策划者和组织者,需要加强新闻报道的策划和组织能力,及时组织稿件并布置追踪采访。第三,编辑应是全面人才,需要吃透中央政策,培养理论修养,掌握新闻业务知识、网络知识及其他新兴学科知识,以利于把方向出点子,搞好新闻报道。建立新型编辑队伍,不排斥淘汰某些原有编辑,提拔一些年轻编辑。

总之,建立编辑中心制与我们进行的整体改革是一致的。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以发展为主题”的精神,再次说明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就要进行深刻的变革,变革是必须的。

上一篇:报业集团的策略竞争、资源整合与簇群发展 下一篇:地方报在网络时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