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发展探析

时间:2022-09-03 06:46:38

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发展探析

目前,许多电视台开设了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如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宁波电视台的《阿拉讲大道》、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重庆卫视的《生活麻辣烫》等,节目名称和当地文化息息相关。

桂柳方言是桂柳地区官话的起源,是在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由北方方言和东北地区语言相结合的产物。桂林电视台资讯频道有一档用桂林话主持播报的新闻栏目,名叫《板路》。

《板路》节目特点解析

《板路》是桂林地区唯一一档方言节目,从2008年3月3日起每晚18:30播出,每期时长20分钟。它一经推出便独占鳌头,一跃成为该频道的品牌栏目。这档栏目以百姓关注的社会新闻为主,以讲故事的方式制作贴近百姓的“民生新闻”。草根主持人文哥、老胡,用桂林特有的方言文化讲述发生在中国各地的百姓生活大小事,这种角色化的方言新闻播报方式在桂林本地电视媒体中尚属首创。

1.栏目包装特色化

为争取当地市民阶层,栏目包装对栏目本身有着重要的意义。宣传片、片头、片尾、口播背景、字体字号等都是栏目包装的重要元素。《板路》的宣传片拍得很有新意:小女孩跳石板回来,看见爷爷在城墙根下用毛笔写“板路”二字,就问爷爷:“爷爷,什么是板路啊?板路是不是用石板铺的路啊?”身着唐装的爷爷回答:“板路啊,桂林话就是讲故事的意思。”“那爷爷你也讲点板路给我听嘛。”短短几句话,点明该栏目用意,也通过宣传片透出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栏目片头运用桂林传统戏剧彩调的节奏念白:“象鼻山下漓江边,街头巷尾板路鲜,亦庄亦谐任评说,酸甜苦辣入心间。”配上快板节奏,画面是各种字体的开篇词配上一张张老桂林的剪影,带有浓郁的桂林地方特色,让人过目不忘。

2.新闻叙事方言化

方言新闻在叙事的过程中大多采用平民化、口语化的方式,把原本枯燥的新闻稿件以情景化、细节化的语言讲述,提高了新闻的可看性和趣味性。《板路》在新闻节目正式开始时用卖关子、提问题的方式讲述新闻,融合进大量桂林当地词汇和语气助词,使受众看得有滋有味。比如2011年3月7日播出的首条新闻《给春天穿上美衣》中,口播时主持人老胡在配画外音时说“文哥昨天也蛮积极啵,到了现场就开始夜屎人家了”,“夜屎”类似多管闲事的意思,有调侃的意味,方言在这里的使用,不仅完整地传递出新闻所要表达的含义,又让受众备感亲切。

3.主持人平民化

方言新闻的定位是走小众化路线,强调平民精神,新闻的主角、视点是平民,因此,主持人也必须平民化。《板路》主持人文哥、老胡,一位是中国银行退休员工,一位是自由职业者,两位都长相平平、名字普通、四五十岁的年纪,“平凡”得一塌糊涂,就像多年的街坊邻居。主持人身着唐装手拿折扇,很有说故事的架势。他们都谙熟桂林文化的精髓,有极强的驾驭地方语言的能力。同时,主持人基本上是站着说新闻,抛弃了以往正襟危坐播新闻的方式,显得更自然、随和。

4.贴近当地民生

方言民生新闻在播出之前必须对当地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了解本地居民特有的语言构成、思维方式和偏好,使节目更符合本地受众的口味和要求,形成独特的乡土风格。内容上, 方言民生新闻主要是将老百姓柴米油盐之事变成电视荧屏关注的重点,受众沉浸于自己熟悉的现实, 了解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人情世故, 在别人的悲欢离合中得到启发和引导。在《板路》的网上论坛里,有一位热心的观众曾经说过这么一件事:一天,他的小区来了两个骗子,一个骗子专门把一包假钱扔在路边,被骗子身后的一位大婶看见了并捡起钱,另外一个骗子随即走上去说要跟大婶平分这包钱。此时另一位90岁的大娘出来倒垃圾,看见后立马说要报警,戳穿了骗局。90岁老人为何如此精明?原来,这位老大娘天天都收看《板路》,恰好前一天的《板路》节目揭露了这种骗术。从此,那个小区的居民很多成了《板路》节目的忠实观众。

《板路》节目的不足之处

1.《板路》应以本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出发点,发挥地方电视的区域传播优势,树立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良好形象,以便更好地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板路》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笔者对2011年1月1日至10日的《板路》节目内容做分析后发现,外地新闻占了每期节目内容的70%以上,报道本地新闻的篇幅太少,关于桂林12个县以及农村的新闻更是为零!这没有起到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对本地新闻的沟通、告知、传递作用。

《板路》在桂林电视台资讯频道播出,仅覆盖所在地区的城市以及下面的乡镇, 所以其目标受众主要是当地(包括县区)的中年和老年观众, 尤其是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民众。绝大部分观众生活在农村, 他们的日常语言是本地方言, 他们对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有着潜在的依恋和认同。因此,制作者应多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寻找有意义、有深度、有价值的事情进行报道。

2.由于节目内容大多发生在外地,无法获得第一手资讯,采编组的人只是在二手影像资料基础上进行方言配音,并没有消化吸收新闻后,用桂林话的思维和用语习惯对稿件进行二次创作,听起来比较生硬。

3.制作不够精细。字幕的字体、大小有改进的必要,并且配上同期声字幕。在同一方言区也会有用词的不同以及口音的差别,配上字幕可以有效拓展方言节目的覆盖面,增强新闻的本土兼容性,实现传播的最大化。

4.主持人身上亮点不多,语句单调重复。文哥和老胡在串联新闻时,通常只是简单重复上一条新闻,或者用“下面再听我扯这么一条板路”生硬地带过,忽视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主持人点评新闻的功力不够深厚,没有与众不同的观点与开阔的视野,目光始终停留在事情的表面,“就事论事”,评论不痛不痒,应及时提高业务水平。

实际上,我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播音有严格要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对方言节目的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比例也都有相应要求。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以方言形式播出的民生新闻节目有好几十档,收视率在当地都名列前茅,显然方言民生新闻有市场需求。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大致从2004年开始兴起,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播报的方式都已显露疲态,效仿跟风现象严重,难有创新。

方言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多数是有浓重乡音情结的老年人。他们选择看方言民生新闻节目,不仅是想知道身边发生的事情,更多的是出于文化认同和民俗认同。因此,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方言民生新闻节目要注意挖掘独特的视角,言人之所未言,品牌化、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受众。

【本文为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青年课题《国际化背景下的广州政府形象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0Q13】

参考文献:

①李新民:《中国电视大趋势》[M],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微博:影响舆论的新力量 下一篇:寻求电视传播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