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笑话范文

时间:2023-10-22 13:37:26

方言笑话篇1

短信笑话又称幽默短信,可以视为短信文学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在手机这种移动网络上传输,同时也可在互联网上传送。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到2005年8月底,全国手机用户已超过3.7亿户,比上年底增长3795.2万户;手机普及率为每百人28部,手机短信发送量已达1906.2亿条,比上年同期增长39.8%[1]。如果以每个手机用户平均每周传播短信笑话2条(次)计算,他一年可以传播短信笑话104条(次),而全国手机用户一年传送短信笑话可达384.8亿条(次)。如果每个手机用户每周传送仅1条(次),则全国用户一年也可发收短信笑话192.4亿条(次)。但就这个数字看,短信笑话的影响面之广泛应是不言而喻的,其超过通常的杂志文学、报纸连载文学甚至影视文学的巨大传播力量就可想而知了。就我个人的有限观察和体会看,每到逢年过节时,短信笑话的收发数量可谓滔滔而来,应接不暇。

公众之所以喜欢发送和收看一些短信笑话,原因很多,探索途径也应多样,但从语言形式来看,语言的修辞性组合不能不引起重视。具体说来,短信笑话的感染效果是通过种种语言修辞手段实现的。下面不妨看看一些文本实例。大量的短信笑话是用来传达爱情、友情的。“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我傻跑,背着LOVE行囊把你追,直到天荒地老,灵魂出窍。看见你精神百倍,梦见你忘却疲惫,想你想得无法入睡,别说你还无所谓,收下我的红玫瑰,你不爱我是你不对!”“玫瑰开在九月里,我的心中只有你,好想和你在一起,没有什么送给你,只有一句我爱你!”轻松诙谐的语句传达出爱情的真挚。“夏日高温不退,生活枯橾无味,革命工作太累,个人身体宝贵,多吃瓜果才对。”这属于韵文达情,即以整齐的押韵文字传达夏日炎炎中的朋友关爱。“茶,要喝浓的,直到淡而无味。酒,要喝醉的,永远不想醒来。人,要深爱的,要下辈子还要接着爱的那种。朋友,要永远的,就是看手机的这个!”依次以“茶”、“酒”、“人”起兴,直到推出“看手机”的“朋友”体现了起兴赞友这一设计理念。“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相伴。感谢上帝把你带到我的身边,很高兴认识你!”这里通过列数不同侧面而赞美朋友的重要作用。

讽刺、调侃或针砭时弊在短信笑话中也不在少数。“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诗歌之美,在于煽动男女出轨;女人之美,在于蠢得无怨无悔;男人之美,在于说谎说得白日见鬼”,这显然是以整齐对称的语句讽刺或调侃当下一种时髦学问、诗歌、男女的品行。

去年传诵很广的《这年头》这样说:“这年头,警察横行乡里,参黑涉黄,越来越像流氓;流氓各霸一方,敢做敢当,越来越像警察。医生见死不救,草菅人命,越来越像杀手;杀手出手麻利,不留后患,越来越像医生。教授摇唇鼓舌,周游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频上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明星风情万种,给钱就上,越来越像;楚楚动人,明码标价,越来越像明星。谣言有根有据,基本属实,越来越像新闻;新闻捕风捉影,夸大其辞,越来越像谣言……”这则短信以角色对换的方式把当前社会中影响广泛的几个社会群体的一种遍恶习揭露了出来。警察与流氓、医生与杀手、教授与商人、明星与、谣言与新闻等,一股脑地成了嘲讽的对象。虽然有着把所涉人物都绝对化的偏颇,但毕竟对于当前的几种流弊给予了空前辛辣的讽刺。可以说,这则短信笑话具有不可多得的当代“经典”意义。

常常可见到以俗露真的手法。“我是一棵葱,站在风雨中,谁要拿我沾大酱,他老祖宗!走过南闯过北,厕所后面喝过水,火车道上压过腿,还和傻子亲过嘴。操!啥也不拒,就是想你!”粗鄙语言或脏话换个语境可能会有伤大雅,但在这里却颇为得体——不粗不足以显示亲密程度,不亲不粗,越亲越粗。正是这里的粗,也只能是粗,才可以更直接地袒露对话者之间的特殊亲密关系。“大海啊全他妈是水,蜘蛛啊全他妈是腿,辣椒啊辣嘴,认识你啊不后悔。祝快乐,天天开怀合不拢嘴!”“国骂”的运用同样拆散了朋友之间的社会礼仪屏障,造成了真情得以尽情流露的独特效果。

“了”字也可以显示其特殊的修辞力量:“恋爱了吧!高兴了吧!从此花钱大了吧!结婚了吧!爽了吧!从此有人管了吧!离婚了吧!自由了吧!要花钱了吧!艾滋了吧!傻了吧!躺在床上等死吧!”

正反同体也效果奇特:“祝身体健康,牙齿掉光;一路顺风,半路失踪;一路走好,半路摔倒;天天愉快,经常变态;笑口常开,笑死活该!”还有名人效应:“听说你最近很牛B,普京扶你下飞机,布什给你当司机,麦当娜陪你上楼梯,金喜善给你烤烧鸡,刘德华帮你倒垃圾,连我都要给你发短信息!”名烟缀联也得到应用:“祝愿你致富踏上万宝路,事业登上红塔山情人赛过阿诗玛,财源遍布大中华。”还有叠辞传情:“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万事圆圆。发一条短短的信息,祝你微笑甜甜。”

上面只是一些简要列举,目的是见出短信笑话的修辞状况之一斑。如何把握这些修辞状况?俄裔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逊(RomanJakobson,1896-1982)的言语沟通六要素模型可以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基础。他认为任何言语沟通行为(verbalcommunication)都有其基本的构成要素(theconstitutivefactors):发信人(theaddresser)发送一个信息(message)给收信人(theaddressee);这个信息有其据以解读的参照语境(context);为发信人和收信人都共通的代码(code);最后,使得发信人和收信人之间建立联系成为可能的物理渠道——触媒(contact)。这六要素确实是任何言语沟通都必不可少的,短信笑话也不例外。限于篇幅和论题,我这里只谈短信笑话中的“信息”要素,而且只是它的语言形式方面。

从语言形式看,短信笑话在实际的社会交际中往往体现出自身的特点。不妨看看这则短信笑话:“你被通缉了……以下是你的罪行……对朋友太好,又够义气,善良纯真贴心又可爱……本庭宣判……一辈子做我的好朋友。”先是以法律语言如“通缉”和“罪行”等造成“吓唬”效果,继而转说原因是一贯可亲可爱,最后回到法律语言,做出令人突兀而又兴奋的“一辈子做我的好朋友”这一庄严“宣判”。这则短信笑话显示出两个特点:一是短语性,即短信笑话的篇幅必须短小,通常不足百字,而这则短到只49字。这是要适应手机的屏幕尺寸,可以说是由手机媒体(触媒)的媒体特性所决定的。二是速笑性,即它必须在半分钟左右这个超短时间内迅速引起收看人发笑。具体到这则短信笑话,它引发的不是一般的大笑,而是好友之间的会心的微笑。这就是说,不短不足以成短信,而不笑不足以成短信笑话。由此可见短语和速笑对于短信笑话有多重要了。

不过,光凭这两个特点还不足以造成短信笑话的传播在社会公众中的具体实现。我凭什么要发送或收看这条短信?难道不是白白浪费时间、白花冤枉钱?这里肯定有送看的主体间条件和动机在。在这里不能只谈单一主体,而必须谈主体间,也就是必须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关联出发去谈。短信笑话总是发生在人群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不能脱离这种主体间去对单一主体做单方面考察。因此考虑短信笑话的主体间性是必要的。从主体间条件看,发送者和收看者必须相识或相熟,具有沟通的社群基础。“知道我在做什么吗?给你五个选择:A:想你B:很想你C:非常想你D:不想你不可能。”如果两人彼此不相识、甚至不熟悉,怎么可以随便送看这则情人间或好友间才可以发送的短信笑话?发送和收看上面的短信笑话的两个人之间,肯定有着情人或好友这一层特殊关系。从主体间动机看,发送者和收看者一个愿发、一个愿收,两厢情愿,导源于共同的社群沟通、同感、同情、关爱或传情等需要。如果缺乏这种社群需要,短信笑话的传播就可以免了。这种导致短信笑得以传播的主体间条件和动机可以合称为主体间社群同感性,简称同感性。同感性在这里是说,短信笑话必须依赖于主体间的社群沟通基础,并导源于其同感需要。在这里,同感性体现出短信笑话在语言形式上对于主体间社群生存的依存性:笑话总是对主体间的社群生活具有某种用途,而正是这种实际用途制约着笑话的语言组织方式。“我一直都守在你身边,也一再为你担心,今天你吃的饱吗?睡的好吗?深夜会冷吗?我向来都知道你就是不会照顾自己,每当我一走开,你就会从猪栏跳出去。”前面几句都是在描述人间温情,但最后一句中以“猪栏”形成突转,由人转向猪,从而引人发笑。这种笑声有助于让朋友、同事从轻快、幽默的语言游戏中获得一种日常解脱。可以说,笑话正是依据主体间的社群需要组织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在主体间造成实际感染效果,满足他们的社群生活需要。

综合上面的短语性、速笑性和同感性这三个特点看,短信笑话具有不容置疑的美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等丰富意义。也就是说,它所可能包含的意义往往可以超出我们的通常想象或者纠正我们的传统偏见。在这个意义上,短信笑话不能简单地从通常的语言学角度去理解,而应当更合理地从超语言学或修辞学的意义上去理解;同时,这种“修辞”又不能仅仅从传统修辞学意义上去领会,而应当同人的现实生活形式的调适紧密联系起来考虑。这样,短信笑话可以被约略地定义为一种在社会公众间展开的以笑去调节社群状况、主体间关系及个体生存方式的短语修辞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短信笑话具有短语博笑修辞的特点。

短语博笑修辞,是说短信笑话总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旨在传达日常生活同感和引发笑声的短语组织及行为。传达同感和博取笑声是短信笑话的两大最显著的社会功能。与传统和经典的文学文类如诗歌、小说、散文等悉心追求意义深度、历史关怀相比,短信笑话更多地关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同感的传递,把这种同感加以平面化,服务于有时十分廉价的笑声的激发。短信笑话当然也有其意义、有其历史感,这在上面列举的《这年头》这则短信笑话中有比较鲜明的展现,但是,它的短语性和速笑性限制了它,既使本来就有限的意义竟变得扁平,同时又使跳动的历感显得轻飘了。

我想追问的是,短信笑话凭借其短语博笑修辞已经和正在随处博取数量庞大的公众(手机用户)的群体笑声,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具体地说,当越来越多的公众或手机用户正满足于从短信笑话中阅读或谈论“文学”而对诗歌、小说和散文等经典文学文类不屑一顾时,一种怎样的新的文学现象正在兴起?我不禁联想到宋词、元曲先后在各自时代兴起及其对传统权威文类如诗歌构成冲击时的情形。短信笑话这一语言形式是否会对目前的现成主流文学语言形式构成强力挑战?公众对短语博笑修辞的重视和喜爱,是否会意味着淡化或者已经和正在淡化他们对主流文学语言形式的重视和喜爱?随着当今信息技术和媒介技术正努力把生活中的全能信息终端聚集到技术越来越复杂和精巧、功能越来越多而全的复合手机而不是人们原来设想的电脑系统上,那么,短信笑话的语言形式是在对目前及未来的文学语言形式的基本范型提供新的预设、启迪或感召,还是只是在构成昙花一现的无序的过渡式狂欢?谁也不能轻易否认信息技术和媒介技术在生活变化和文学变化中的巨大能量。需要辨明的只是,这种能量其实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与它们所身处于其中的特定社会情境整体一同发挥作用的。随着短信笑话的日渐深入人心,作家们或如今还不被看成是作家的年轻们是否会“穷则思变”地呕心沥血,认真研究短信笑话的奥秘,尤其是它的语言形式的奥秘及其启示,直到从中转化出一种专门适合于手机人群传播的语言短而新奇、表述面窄而又兴味深长的新的文学文类或样式来?手机短信笑话的兴盛(以及本文未及谈论的手机小说或手机诗歌的出现),使我不能不产生一种预感、期待或警惕。但这是否会出现,或者具体以何种方式出现,却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注释:

①news.hexuncom/detail.aspxlm=1748&id=349065

方言笑话篇2

响双方的谈话兴趣,甚至还会使对方产生反感情绪,使双方无法正常交流下去。考察发现,本研究中使用的谈话中出现的谈话技巧可分为“题外话”“重复”“随声附和”“视点的操作”“对听话者的

称赞”“开玩笑”“形式上同意”“通过笑声修复不一致”“提供提示”9种类型,在谈话中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具有“反复”和“表示同感”作用的“随声附和”。同时笔者发现

,谈话主体较多使用的“视点的操作’在体现谈话主体主导作用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谈话分析;谈话技巧;第三语言接触场面

中图分类号:G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1.前言

礼貌用语作为维系人际关系重要的社会语言行为,在日常交流会话中不可或缺。我们在日常交流会话中,常常通过对谈话技巧的合理使用,维系与周围人的和谐关系。然而,由于谈话技巧产生于统一的

“语言”及“规范”中,在异文化交流过程中,以往总结的谈话技巧便不能通用。特别是在谈话双方彼此不具备使用对方语言能力的情况下,双方只能借助第三方语言进行交流。本文试图分析在这样的

环境下,谈话技巧是如何出现的,以及谈话技巧在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

2.先行研究

Tannen(1984)中叙述到,“谈话双方共同掌握谈话形式时,会产生表达亲近感的rapport,此时谈话能够顺利进行,然而当谈话形式产生差异(异文化交流)时,谈话中则会产生大量阻碍谈话顺利进行的

问题。Fang(1999)认为,以语言管理的角度对第三方语言接触场面产生的语言问题进行讨论,体现出一下三个特征。①基地规范较弱②无法形成语言主体及语言客体的关系③无法解决全部脱离问题。

春口(2003)在考察第三方语言接触场面中,作为语言主体的高级水平学习者对自己谈话技巧调整的过程中,侧重于通过对谈话内容的调整,避免不必要的谈话影响整体谈话的进程。

本文将结合先行研究中进行的观察,探讨在第三方语言接触场面中,谈话双方如何使用谈话技巧来促使双方的谈话顺利进行。

3.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级水平学习者(英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2年日语学习经历、1年日本生活经历)及高级水平学习者(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5年日语学习经历,6个月日本生活经历)间进行的一段为时40

分钟的对话中抽取较具有代表性的8分钟对话进行分析。笔者事先将这段对话录音,并整理成文字版,为了了解说话者使用该谈话技巧时的心理状态,笔者以此为基础对所有语言资料提供者进行事后追踪

采访(时长60分钟/人)。本文着重研究为使谈话顺利进行,谈话双方使用了怎样的谈话技巧。

作为分析对象所使用的谈话技巧,本文参照 Penelope Brown and Stephen C. Levinson(2011)中提到的“语言中出现的礼貌用语・谈话技巧”。Penelope Brown and Stephen C. Levinson(2011)指出,

在on record的情况下,积极的谈话技巧可分为三种类型。关于谈话技巧的研究,目前为止大多停留在对第一种类型,即说话者(下文称S)及听话者(下文称H)具有“共同的基础”这一类型。相反,在

off record的情况下,则会产生两种谈话技巧,即“通过使用以对Grice的行动指针的违反为契机而产生的提示,对谈话内容进行促进”及“使用暧昧、多意义的语言”。本文将以Penelope Brown and

Stephen C. Levinson(2011)的分类为基准,进行数据的分析。

4.谈话技巧的出现

通过结合谈话数据中谈话技巧的出现情况及Penelope Brown and Stephen C. Levinson(2011)的结论,笔者对下列谈话策略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S1:“共同的基础”

SS1:“寻求一致”

SSS1:“题外话”

作为标书与听话者具有共同基础的手段之一,力求寻找与对方产生一致的话题。“题外话”能够强调听、说话者双方的一致,从而表达出H对S话题的肯定。

本文研究的数据中,由于语言级别较高的S提出的话题(“学了日语之后对母语产生什么了什么影响?”“学了日语之后,将来打算从事什么行业呢?”)均同日语学习有关,与S和H双方都有一定关系,

S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寻求与H的一致性。

SSS2:“重复”

在谈话中,通过对对方所说话题的全部或部分的重复,可以强调听话者赞同的态度。该谈话技巧在本文研究的谈话数据中较多出现。

(1)ENS(母语为英语的日语学习者):えいごがない

CNS (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ないですよね

(2)ENS:あせんせいはおこる{笑い}

CNS:あおこりますよね

ENS:はいおこります

SSS3:“随声附和”

Penelope Brown and Stephen C. Levinson(2011)中虽未曾提及该分类,但笔者认为,“随声附和”可有效表达心灵上的共鸣,因此可以划分在寻求统一的谈话技巧中。例如:

(3)ENS:えっとかららも+ていねいていねいにはなさない

CNS:そうですね

(4)CNS:そうですねどうしのちがいですね

ENS:うん

SS2:“主张・唤起・想定共同的基础”

SSS1:“视点的操作”

在对本文所使用的语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作为谈话主体的高水平日语学习者常常会使用一种“中心人物的转换――从S到H”的语言谈话策略。即谈话双方在谈话过程中,会产生这样一种情

况:S既充当S的角色也同时充当H的角色,而与此同时H所拥有的知识近乎等同于S所拥有的知识。例如:

(5)CNS:にほんごのなかではときどきあのしゅごしょうりゃくするばあいがおおいじゃないですか

ENS:うん

由此,CNS将ENS作为和自己同样拥有“日语中经常省略主语”知识的人来进行接下来的谈话。

SS3:“对听话者的称赞”

虽然Penelope Brown and Stephen C. Levinson(2011)也未有提及到此点,但笔者认为,“对听话者的称赞”这一点在满足H积极面子的欲求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应列入谈话技巧中。

(6)ENS:でもどうもわたしのにほんごも

{者、笑い}

CNS:いいえいいえいいえすごくじょうずですよ

SS4:“开玩笑”

由于玩笑是基于谈话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及价值观而产生的,因此玩笑可用于强调与H共同的背景知识及价值观。

(7)CNS:あせんせいはこわいですね

{者、笑い}

ENS:もちろん

CNS:それろくおんされたらちょっとまずいですよねせんせいがこわ

いってはなし

由此,通过“老师很恐怖”这一玩笑,可以强调出谈话双方的共通的地方,从而缓解紧张情绪,使谈话更加顺利进行。

SS5:“避免不一致”

SSS1:“形式上同意”

(8)CNS:にほんごをならったあとで()なんかともだちとはなすときともだちはあやたらにていねいだなと

ENS:はいでもそのときぜんぜんていねいにはなさない{笑い}

ENS首先在形式上通过“はい”这一肯定词对CNS所说的话进行肯定,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后,再通过“でも”一词,引出自己完全相反的意见。

SS6:“通过笑声修复不一致”

虽然Penelope Brown and Stephen C. Levinson(2011)也未有提及到此点,但通过语料的分析可以发现,中高级日语学习者在该技巧的使用上仍占有较高比例。在不同意H所提观点时,无法通过其他方法

避免不一致的情况下,中高级日语学习者通常会在提出反对意见之后,附加笑声,希望以此来缓解不一致所带来的紧张气氛,确保谈话能够顺利进行。

(9)CNS:でポルさんはそういうばあいとかないですか

ENS:うんないとおもいます

CNS:おすごいはあえいごいいですね

ENS:けどうん「#ないないとおもいますけどいまべつにかんがえない{笑い}

顺便提到,语料(8)中最后的笑声也属于该谈话技巧。也就是说,在未充分掌握第三方语言的谈话技巧的情况下,日语学习者会通过笑声来传达自己并未有意伤害对方积极的面子。借此寻求谈话能够顺

利进行。

接下来,笔者将对off record 情况下使用的谈话技巧进行简单分析。

S1:“谈话中引申含义的引出”

SS1:“提供提示”

假设S的谈话内容与现场状况的关联性不明确时,S会催促H寻找出可以与之产生某种联系的解释,此过程中,S也会给予相关提示。

(10)CNS:でえいごにえいきょうとかありますか

ENS:えいきょ

CNS:えいきょうなんかあのうぶんぽうてきなめんでもいいし

ENS:ああん「###うん「###({笑い}){笑い}

CNS:いや

ENS:むずかしい{笑い}

在off record 的情况下CNS没有掌握到ENS重复“えいきょ”的真实用意。ENS首先使用“ああん”“ うん”等来接续CNS的话题,随后使用了看似与话题毫无关系的“むずかしい”一词。ENS通过“

むずかしい”这个词向CNS表达出自己对于“えいきょう”的意义并不理解,希望寻求解释这一希望。

以上就是本文此次使用的语料中所出现的谈话技巧。同时,笔者对长达40分钟的谈话语料中出现的52处谈话技巧进行整理归纳,详见表1。表1各种谈话技巧出现的频率种类CNSENS合计题外话527重复8412

随声附和6612视点的操作10010对H的称赞202开玩笑314形式上的同意011通过笑声修复不一致022合计341852通过表1可以得出,在第三方语言接触场面下,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可表示“重复”和 “同感”

作用的“随声附和”。在谈话过程中,可以发现谈话双方处于对对方积极的面子的考虑,会更多地使用可以表示共同感受的谈话技巧,以保证谈话顺利进行。并且,虽然“视点的操作”这一技巧使用频

率较高,但其使用却基本局限于高水平日语学习者。作者认为,这也是高水平日语学习者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所起到主导地位的一种表现。

5.结语

本文参照 Penelope Brown and Stephen C. Levinson(2011)中提到的“语言中出现的礼貌用语・谈话技巧”,并结合其他先行研究就第三方语言接触场面中的所使用的谈话技巧进行简单探讨。考察发现

,本研究中使用的谈话中出现的谈话技巧可分为“题外话”“重复”“随声附和”“视点的操作”“对听话者的称赞”“开玩笑”“形式上同意”“通过笑声修复不一致”“提供提示”9种类型,在谈话

中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具有“反复”和“表示同感”作用的“随声附和”。同时笔者发现,谈话主体较多使用的“视点的操作’在体现谈话主体主导作用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

本文分析的语料数据的范围受到一定局限,且关于礼貌用语・谈话技巧方面的讨论还不甚完备。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完善这些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内武(1990)『ディスコス,のりなす世界くろしお出版

[2]春口淳一(2003)「言ポストとしての上学者の自己参加整ストラテジ第三者言接触面における会参加の一考察早田大学大学院,日本教育研究科修士文

[3]ファン.S.K.(1999)「非母者同士の日本会に置ける『社会言科学第2第1号,37-48,社会言科学会

[4]ファン.サウクエン(2006)「接触面のタイポロジと接触面の研究,国立国研究所『日本教育の新たな文120-141,アルク

[5]ペネロピ・ブラウン・ステイヴン・C・レヴインソン(2011)『ポライトネス,言使用における・ある普遍象研究社

方言笑话篇3

>> 批评性话语分析小议 批评性话语分析对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的启示 乳制品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 中美街头采访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对刑事诉讼法规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综述与前瞻 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方法框架探讨 新闻语篇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在化妆品广告中的应用 功能语法: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有效工具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纽约时报》上的中国形象 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解读英语新闻中的应用 美国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美国有关稀土问题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英语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这则网络笑话内容不长,却言简意赅地反映出了一种社会现象:在当今社会,有钱人的话语权比没钱人的话语权大,社会地位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此则笑话创作者对社会上这种以钱多少定话语权大小现象的嘲讽与反对。

(2)老公:“你整天这样骂人,我受够了!我要离婚!我要再找一个!”

老婆:“就你这样,再找就不会挨骂了?”老公:“挨骂就挨骂,至少能听点新鲜的。”

()

这是一则关于婚姻生活的网络笑话。创作者通过网络这一平台风趣地戏谑了当今社会部分人的婚姻状况,让人读后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发人深思。

(3)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觉得她身上有WiFi;暗恋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不知道WiFi密码是啥;失恋是什么感觉?本来能自动连上的WiFi突然连不上了;

暧昧是什么感觉?就是信号不稳定,时强时弱;爱的倦了是什么感觉?WiFi信号越来越弱了;异地恋什么感觉?就是知道密码,但离得太远,连不上。

()

WiFi对喜爱上网的现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此处,笑话创作者巧妙将爱情与其联系起来,以WiFi的连接情况来类比爱情的各种状况,可谓是独具匠心,比喻也更是唯妙唯俏,产生了风趣调侃的奇异效果,引人开怀大笑。此处语言的运用体现出了创作者对爱情本质的理解,读后让大众在深以为然的同时不禁拍案叫绝。

(4)和朋友一起逛街,忽然看到一个老太太摔倒在地上,我二话不说就要上去扶她,朋友一把拉住我的手说:“你家里可不富裕啊。”我挣脱了他的手,没想到又被他拉住:“你家里的老婆孩子还在等你吃饭呢。”我一脚踹在他身上,狠狠说道:“那是我妈。”

()

这是针对我国目前因怕讹诈而不敢扶摔倒老人这一现象而出现的一则短篇网络笑话。创作者采用调侃的手段,前面说得一本正经,最后一句点睛之笔却让人啼笑皆非,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不得不感叹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冷漠之情。与此同时,大家也能体会到创作者希望借此笑话来呼吁大家的社会同情心与责任感。

从以上示例中可以看出,在网络笑话中,创作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思想意识,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心理需要,有意识地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即有意地偏离或打破常规的、固有的语言表达习惯,颠覆传统语言,以获得语言的最大感染力。作为一种不受主流话语控制的语言文本,网络笑话反映出了普通大众的草根智慧,也表达出了民众的心声和普遍的社会情绪。人民群众借助网络笑话这一特殊语言来嘲讽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

五、结语

批评性话语分析强调语言与社会的不可分离性,揭示了意识形态和权力对语言应用的影响。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强调权力与阶级的消融。网络笑话幽默风趣,甚至充满调侃讽刺意味,很好地体现出了语言的张力。

参考文献:

[1]王继红.网络笑话初探[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Fowler,R.,Hodge,B.,et.al.Language and Control[M].

London:Routledge,1979.

[3]Fairclough,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New York:

Longman,1989.

[4]Van Dijk,T.Discourse,context and cognition[J].Discourse

Studies,2006,(1):159-177.

[5]Wodas,R.Mediation between discourse and society:Assessing

cognitive approaches in CAD[J].Discourse Studies,2006,(1):179-190.

[6]辛斌.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认知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4):1-5.

[7]胡壮麟.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互补性[J].当代外语研

究,2012,(7):3-8.

[8]陈永斌.中日撞船事件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武汉:华中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周静.对化妆品广告英语的批评话语分析[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0.

[10]张敏.用批评话语分析解读奥巴马的演讲[J].哈尔滨学院学

报,2012,(12):78-81.

[11]李发根,刘明.批评话语分析模式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8):18-20.

[12]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1,

(4):305-310.

[13]郑东升,刘晓杰.政治语篇的人际功能――关于布什话语的

个案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5-81.

[14]洪丹.手机幽默短信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

报,2012,(1):66-67.

方言笑话篇4

关键词:狂欢笑;谐辞观;为人民服务

巴赫金与刘勰对“笑文化”体裁及其语言风格的研究有裨于文艺普及与提高的平衡;对“笑文化”社会功用的认识则有助于从不同方面凸显人民的意志;对“笑文化”意义与形式特征的深度阐释则有利于适应新时期人民需要的文化观的更新与建构。

一、普及与提高:巴赫金对广场笑文化语言特征的研究同刘勰对谐辞语言风格的探查

巴赫金以狂化节的世界观透视民间笑文化中所运用的语言,高扬了其语言所具有的即颠覆又更新的正反同体性。但若将这些语言放在另一个世界观中来进行考量,它们无疑是粗鄙、浅陋、狭隘的,其特殊价值只有在同官方话语世界的交锋与对话才得以充分显现。

首先是对民间非标准语的吸纳。巴赫金指出在果戈里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作为官方书面用语的中古拉丁语已逐渐走向僵化。诸如脏话、吹嘘、诅咒等不登大雅之堂的语言的注入以及“奇特的鼻子”等不合语言规范的组合与变化的出现,在颠覆和破除官方的话语规范和表达陈规的同时使僵死的书面语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大地扩充了书面语的词汇量,革新了语言的内容。

其次是交往领域的更新。在日常的世界中,非标准化的语言一般只出现在非正式性的场合和非严肃的情景之中,是无法充当严肃的官方语言的代表的。官方语言和非标准语言之间是泾渭分明,不相融合的。而在拉伯雷和果戈里的小说中这种界限被打破了,其交往领域也得以更新拓展。为了适应表达的需求,背离语法规范的组合与不登大雅之堂的广场语言出现在了书面语言之中,导致了词语可笑的滑稽化。这种诙谐与官方语言的严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得官方语言在与民间非标准语的交锋中其权威性遭到了颠覆,其等级地位也被降格。但与此同时官方语言又得以在这个颠覆过程中和非标准语在新的交往领域中通过笑虐相互作用,展开对话。最终促使官方语言在对话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恢复生机与活力。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下,我们更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片面的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创作出低级的作品。所以我们在关注文学的普及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文学的提高,真正实现“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而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刘勰对古代谐辞“寓庄于谐”的深度阐释中得到启示,获取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而把握这一尺度的方法就在于借用隐言的表达方式,将所要表达的严肃正言以谐文的方式传达出来,寓庄于谐,让人在轻松愉快的语境氛围中透过谐文的表层结构去探索隐藏在深层结构中的言外之意。这样一来既可使“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不失儒家温柔敦厚之旨,又赋予谐文以文外之旨,使之含味无穷。从而使得谐文的创作不背于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诉求。

二、人民意志的凸显:巴赫金对狂欢笑是改正手段的论述与刘勰对谐辞振危释惫的解析

巴赫金指出果戈里作品中的笑之所以是崇高的、有意义的就在于它的本质是广泛而普遍的民间性。换言之民间性正是笑能够突破官方严肃的等级制度和言语规范的力量源泉。同时笑的这种非官方性也为“亲昵的节庆人群”的诞生营造了氛围创造了条件,而笑谐也正是这些节庆人群突破严肃的等级制用以表达意志的手段和方式。

1、亲昵的节庆人群

2、笑对严肃性的消解。

指出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所以我们文艺工作者必须学会从社会生活中吸取材料,反映人民的欢乐和忧愁,做人民的孺子牛。巴赫金继承了果戈里的诙谐理论,把笑视作人们心中崇高的,积极的东西,对其作为改正手段的积极一面予以肯定,为我们观察人民生活创作人民文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首先是他对民间性的重视,巴赫金将狂欢笑的本质特性民间性视作其突破等级制,更新文学内容的给养来源。即是从有补造化的角度强调了在不经意间,用迂回曲折的言说方式,化解世间的纷乱。

同志在《讲话》中强调要把握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与人民群众悲欢与共,做人民的孺子牛。而刘勰的“振危释惫”正是从人民的切实利益出发,发挥文艺作品挽救社会危机,抒导内心的负面情绪的功用。在看似不经意的谈笑之间,用诡谲假托之辞,寓庄于谐、正言若反这些人民乐于接受的形式将讽喻之旨委婉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解除危机,箴戒后人以及消除疲惫,愉悦身心的功效。做到了为人民的欢乐而欢乐,为人民的忧愁而忧愁。

三、文化观的更新与建构:巴赫金对笑自发辩证性的考察与刘勰对谐辞正言若反的探究

巴赫金认为狂欢笑的自发辩证性促进了文化观或世界观的更新与建构。所谓笑的自发辩证性是指的狂欢笑所包含的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不可分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很难在二者之间画出一条明确的界限,双方随时都有着向对立面转化的可能。而这种转换不仅是一种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观的交替转换。

谐文创作者在面对枯燥的“大道”和严肃的情境时,以一种悠然从容、玩世逍遥的处世态度和文化观念化解了情境的严肃和道理的枯燥,在不经意的说笑之间达到了传道解危的效果。让“言者无罪,而闻着足戒”。在谨慎严谨与玩世逍遥这两种处世态度和文化观念的自由转化中,诞生了一种更加包容并举的新文化观。

所以,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的条件下,我们应以古为鉴,在面对不同的价值观与文化观时则应采用一种更加从容的心态与之对话,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之上建构起一种更加兼收并蓄的新文化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俄]巴赫金、钱中文主编.《文本对话与人文》.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2006年版。

方言笑话篇5

〔关键词〕言语笑话;词汇语法歧义;及物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h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1-0028-05

一、引言

笑话作为一种典型的幽默现象,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外相关研究主要见于探讨笑话的产生和理解机制,代表性理论有raskin提出的幽默语义脚本理论(the semantic script theory of humor, 简称ssth)[1],attardo 和raskin对ssth修订后提出的言语幽默一般理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 简称gtvh)[2],康德、贝蒂、叔本华等提出的乖讹论(the incongruity theory,简称it),suls、heller等提出的乖讹-消解理论 (the 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简称irt)等[3]。国内学者有关笑话的语言学研究不多,相关研究仅见于刘承宇、李迎迎 [4],王文斌、林波[5],张海燕、范宏雅[6]等,但迄今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英语言语笑话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

歧义现象在笑话文本中普遍存在,是言语笑话产生的重要机制[3](39)。因此,分析歧义现象有助于解读由此生成的言语笑话。系统功能语法主要关注语义、词汇语法和音系(字系)之间的体现关系,强调语言成分的功能,主张以语言的使用来解释语言结构[7][8]。这一研究范式能够解释形式语法难以解释的歧义现象,为歧义分析开拓了一条新路[9](584)。鉴于学术界目前对歧义尚无一致的分类,本文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层次观,将歧义分为语义歧义、词汇语法歧义和语音歧义。但由于难以同时兼顾所有由歧义现象引起的言语笑话,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于由词汇语法歧义引起的英语言语笑话。由于小句被视为词汇语法的中心单位[10],对它的描述有助于解释由此生成的言语笑话。本文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在小句层面上对词汇语法歧义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源于词汇语法歧义的言语笑话的生成与理解,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此类言语笑话的语言学分析模式。

二、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

halliday认为,及物性是关于小句表述的过程类型以及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系统网络,是语言系统对外部经验的表述[7][8][11]。及物性由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构成。halliday指出,过程、参与者、环境成分是语义范畴,主要用来解释语言结构如何表述现实世界中的现象[12](109)。系统功能语法将人们的经验归纳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同时,不同的过程涉及到不同的参与者,如物质过程中的参与者有动作者(actor)与目标(goal),心理过程中的感知者(senser)与现象(phenomenon)等。环境成分是及物性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所有过程类型中,有延伸、位置、方式、原因、偶然性、伴随、角色、事件、角度等9种类型[12](151)。根据系统功能语法,英语及物性系统中的过程由小句中的动词词组体现,参与者由名词词组体现,环境成分由副词或介词短语体现[12](109)。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系统分析详见表1:

表中列举的是通常情况下各类过程涉及到的参与者,有时还会有其他的参与者出现,如物质过程中的“受益者”(beneficiary)[13](220),如小句“he gave the book to john”中的“john”;言语过程中的“目标”(target),如小句“former party officials criticized party leadership”中的“party leadership” [14](125)。

三、源于词汇语法歧义的

言语笑话的及物性分析

(一)源于动词不同功能的词汇语法歧义引起的言语笑话

a. 动词词性不确定引起的言语笑话

这类歧义现象较多发生在对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这三种主要过程的判定上。有时一个小句既可解读为物质过程又可解读为关系过程,或者既可解读为心理过程又可解读为关系过程[15]。例如:

(1)comedian a: my dog’s got no nose.

comedian b: your dog’s got no nose

? how does it smell?

comedian a: terrible. [14](130)

在“how does it smell?”这个小句中,“smell”可以理解为不及物动词或系动词,作不同的词性解读时,小句表达的语义不同:(a)当“smell”用作系动词时,小句语义为“狗闻起来怎么样”;(b)而当“smell”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小句语义为“狗如何闻东西”。及物性分析中,(a)和(b)表述的是两类不同的经验过程:(a)表述的是“关系过程”;(b)则属于“心理过程”。笑话也就由此生成。

及物性分析不仅能解读此类言语笑话的生成与理解,还能揭示参与者在其中所扮演的不同的语义角色。如在“how does it smell?”这个小句中,当谓语动词“smell”表示关系过程时,代词“it”在小句中扮演着“载体”这一语义角色;而当其表示心理过程时,代词“it”在小句中的语义角色是“感受者”。

b.体现不同过程类型的动词引起的言语笑话

在英语中,有些动词可以体现不同的经验过程。例如:

(2) professor: you missed my class yesterday, did not you?

student: not in the least, sir, not in the least. [16](182)

由于小句“you missed my class yesterday”中动词“miss”能体现不同的经验过程,而作不同经验过程理解时,小句语义差异明显。当动词“miss”体现(a)物质[1]raskin, v. semantic mechanism of humor [m]. dordrecht: reidel, 1985.

[2]attardo, s. linguistic theories of humor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4.

[3]ritchie, g. the linguistic analysis of jokes [m]. london: routledge, 2004.

[4]刘承宇, 李迎迎. 《笑话的语言学分析》述评[j]. 当代语言学,2006, (3):278-283.

王文斌, 林波. 英语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探究—兼论rt与cb的互补性[j]. 外国语, 2003, (4): 32-38.

[6]张海燕, 范宏雅. 英语笑话产生过程的语用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 (2): 124-128.

[7]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 [m]. london: arnold, 1994.

[8]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n.) [m]. london: arnold, 2004.

[9]邱述德.英语歧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10]halliday, m. a. k.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part1 [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67a, 3(1): 37-81.

[11]halliday, m. a. k.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part2 [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67b, 3(2): 199-244.

[12]halliday, m. a. k.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part3 [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68, 4(2): 179-215.

[13]eggins, s.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2nd edn) [m]. london: continuum, 2004.

[14]bloor, t. & bloor, m.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english: a hallidayan approach [m]. london: arnold, 1995.

[15]付晓丽. 英语结构歧义的功能语言学阐释[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2): 42-45.

[16]张伯香. 英语幽默赏析[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17]项成东. 歧义的语用研究[j]. 外语教学, 2002, (4): 35-40.

analyzing english verbally expressed jokes in the framework of transitivity

su hang, liu cheng-y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verbal joke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mbiguity, among which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is one of the major mechanis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verbally expressed jokes. i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sfg), transitivity is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realization between meaning and lexicogrammar. this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of interpretation for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which has not been well expou

nded in the framework of formalist grammar. this paper explores within the sfg theory of transitivity why a joke induced by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is funny and how it is funny, and then a linguistic model is suggested for the analysis of such verbally expressed jokes in english.

方言笑话篇6

对冯氏喜剧电影经典对白的语用分析 精品 源自地 理 科

冯小刚是我国着名的导演,他也是我国喜剧电影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有很多,其中喜剧电影最为独特,冯氏着名的影片主要有《没完没了》《甲方乙方》《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喜剧影片,并且每一部影片都取得很大的成功,特别是在影片中那些幽默风趣的经验对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以冯氏喜剧电影中人物经典对白为实例重点分析经典对白中的语用分析。

一、冯氏喜剧电影中语言的魅力

(一)思想的魅力

幽默的话语并不是指说话的内容引人发笑,而主要是指说话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深度,而人们只有真正领悟谈话的内容,并感悟到社会的错讹或者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才会展现快慰的笑容,发出灵智空明的笑声。这种说话方式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悟性中的快乐,而且也会表现出说话的深度以及内涵,这种悟性的快乐并具有内涵的话语才真正属于幽默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这种幽默才能使喜剧电影在各种形式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冯氏喜剧电影的幽默主要是来自将语言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不协调,其将移接、失重、倒反、婉曲、夸张、对照以及双关等巧妙结合起来,运用到各种电影人物的对话中,能够让观众通过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对白悟出一些深意、品味出一些风味。

在冯氏喜剧中很多幽默风趣的台词与先进的高科技有很大的联系;比如在《手机》中,有一段台词说什么农村社会交通通信技术不发达比通信技术发达还要好,很显然这样的台词主要采用错位的手段,与常识有很大的反差。并且在《不见不散》中通过说中国姓名与外国姓名的顺序不同竟然牵涉到人生态度不同,这很显然姓氏的差别和人生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更别说可比性,而冯氏喜剧中为了体现出语言的独特以及风趣,采用牵强附会的原则,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风趣幽默,这些思想内涵比较巧妙、含蓄地蕴涵在话语中需要观众体会才能明白蕴涵的真谛。

(二)情感魅力

幽默对于社会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对于自身或者别人的缺点带有嘲笑味道,这点与喜剧电影中的讽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幽默不等于讽刺,幽默具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在同情于所谑之对象。”幽默在嘲笑中是蕴涵着同情,而讽刺则在嘲笑中不近人情。

在冯氏喜剧电影中无论是嘲笑他人,还是嘲笑自己的语言对白,基本上都属于绵里藏针,这些语言中包含着理解、同情,并显得比较含蓄、委婉:

“IC、IP、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

“报告,我的IQ你用不了。”

在《天下无贼》中嘲笑毛贼的愚蠢和无知,他居然把IQ和IC、IP卡混为一谈。这些幽默诙谐嘲笑的语言中都具有含蓄委婉、“谑而不虐”,并且给观众的感觉也是温暖的,富有极大的同情心。冯氏喜剧电影中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以及人物台词充满了情感的魅力。

(三)人格的魅力

对于幽默的理解:幽默既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更加体现出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些事情的反应可以采用快乐、超然的态度进行面对。幽默有一般喜剧缺少的一种高尚以及庄严的内在物质。冯氏喜剧中主要的人物一般都是平平常常的一般人物,比如在《没完没了》中出租车司机,《不见不散》中的漂泊者刘元等,他们都是普通人,并且他们也有许多缺点以及不足之处,但是他们还有善良、有爱心以及乐于助人等优点。对于这些普通人,冯氏喜剧给予他们一种平民的性格,这种性格就是他们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一切事物,这种幽默是用语言无法表述的。

在冯氏喜剧中这种人格的魅力,不仅从他们的心理上战胜了一些不平凡不如意的事情,他们不但没有采用悲观的情绪进行怨恨,抱怨,而且采用积极乐观的心理对待,反而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因此这样的人物形象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冯氏喜剧电影中的经典对白

与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主要是指交际双方为了会话、合作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沟通的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某些原则。会话合作原则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主要是指谈话内容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证据,保证谈话内容的准确性。

2.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主要是指谈话的内容都是需要的信息,信息不能超出谈话内容。

3.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主要是指说话的内容应该简单明了,清楚明白;并且还应该具有条理,避免出现啰嗦、含蓄的话语。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主要是指所说的具体内容应该与话题相关。

如果在实际的交谈中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极大程度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但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情况,在冯氏喜剧电影中很多经典的对白,故意采用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从而使喜剧产生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

(一)违反质的准则

质的准则主要是保证会话内容的真实性,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往往人们故意违反质的准则,如果在特定的某种情境,故意违反质的准则,则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在冯氏喜剧电影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在喜剧《没完没了》中幽默风趣的话语不仅为电影平添了几分感情色彩,而且也让人们感觉到语言的独特性。比如在一段台词中人物甲和人物乙在门前聊天时的对白,在甲方夸完乙方这人不错后,而乙方对甲方夸奖时,观众会认为乙方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一定会夸甲方漂亮、善良、关心人、会照顾人等一些赞扬的话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乙方竟然把甲方夸成为女流氓恐怖组织,在平常的说话中如果这样说话别人肯定会说你是神经病,但是在冯氏喜剧中运用这样的台词却得到观众的赞赏,从这段对白中可以看出这种对白明显是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但是却产生极大的幽默感,得到观众的赞扬。

(二)违反量的准则

在实际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这种语言交际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正常的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极大产生幽默的效果,而在冯氏喜剧电影中经常运用这种故意违反量的准则,例如《非诚勿扰》中的一段经典对白:

甲:那你先走吧,我再坐会儿。

乙:行,那……再见。

甲:再见。

乙:哦,不对,咱俩不会再见了。那就……好像说永别了也不合适。

甲:你可真够烦人的。

乙:其实性质是,那就不见了。

这段语言对话中主要采用违法会话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谈话的内容已经超出会话中需要的信息,并且乙方不耐烦的说“再见”,还通过各种说法解释“再见”,让人感觉到啰嗦重复,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情节,乙说这段的前提是在相亲中得知自己被甲方欺骗后说出的愤愤不平的话语,通过这种违反量的准则来表达人物心中的愤怒,看似多余,但是却具有蕴涵着丰富的含义,引人深思,体会此种的韵味和含义,从而可以也体现出幽默的感情色彩。

(三)违反方式的准则

故意违反方式准则也可以使对话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在《大腕》中的一段对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甲:境界是什么意思?和尚总是说这个词,我不知道怎么样翻译给他听。

乙:能够达到的程度。

甲:可以说具体一点吗?

乙:这是你,这是我,这是泰勒,这是佛,你能看这么远,我能看这么远,泰勒能看这么远,佛能看无限远,这就是境界的不同。佛的境界最高,泰勒的境界比我高,我的境界比你高,你的境界最低,成语叫“鼠目寸光”。

在这段对白中主要是甲向乙进行询问“境界”的意思,而乙的回答出乎人们的意料——“能够达到的程度”。这种回答很明显违反方式的准则,并且这种回答很难让甲方理解,当甲方让乙方具体解释时,乙方却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最后还用“鼠目寸光”讽刺甲方,这种对话方式不仅不会影响语言交际,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语言的效果,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四)违反关系准则

在会话合作原则中,关系的准则主要规定在说话时,不要说与话题没有关系的话,但是在实际交流中,很多时候某一方提出的话题,对方不愿做出正面回答时,似乎答非所问,但这就是对方问题的回答,在冯氏喜剧电影《非诚勿扰》中有一段经典对白:

秦奋:梁笑笑,真是你啊。咱们真是冤家路窄。

梁笑笑:请你继续往前走,不要挡住后面的客人。

秦奋对梁笑笑打招呼,而梁笑笑以空姐身份提醒秦奋登机入座,这种回答好像与打招呼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却充分体现出梁笑笑对秦奋的调侃的不满。这种方式不仅使与对话没有任何关系的回答表达出更加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且也充分体现出语言的幽默。违反关系准则这种方式在本片中还有一段比较经典的对白:

范先生:二位都是风险投资的行家,个人对风险投资有个浅见。咱们共同探讨啊……我以人格担保,这个产品投资它,太有风险了,特别适合你们这些风投的口味,是高科技板块上市,是划时代的产品……

风险投资人:我就用它跟你猜拳,我要是赢了,麻烦你把它扔到海里去。

在这段对白中风险投资人打断没有具体说买或者不买这个产品,而是与范先生进行猜拳,这不仅违反了方式准则,而且也是为了让对方停止推销,这种拒绝方式更加彻底,而且还极大增加了对白的幽默风趣。

三、结语

方言笑话篇7

黄色笑话,又称成人笑话,荤笑话,是专门讲述男女性事的一种幽默形式。明人刊印的《笑林广记》中所载的《破雨伞》(女上位)和《张仁封》(长二寸)就是很典型的黄色笑话。中国历史上因为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黄色笑话流传下来的数量不多。但从理论上讲,性幽默是一种性文化,应该与人类的性关系同样古老。上面提到的《张仁封》,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属于贞操带观念的残余,其产生的历史应后于封建社会的初期,因为只有当贞操带这种两性习俗的存在不合理的时候,才会变成文化嘲笑的对象。这里我们能触及到黄色笑话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对传统道德(主要是性习俗和性观念)的否定性。一些讲述和尚尼姑不守清规的笑话是对宗教虚伪和人性禁锢的否定,如《黄瓜》讲老尼姑验尿后发觉怀孕(实际是拿错尿液),疑惑地说:"已经30年不近男色了,会不会是后山的黄瓜有问题呢?"一些笑话则嘲笑了对性科学的无知,如《配种》讲农技员给母猪人工授精,老太婆不懂以为是他干了,就说:"今后仔猪如果像它妈还能卖钱,如果像你可就惨了!"

就文化形态而言,黄色笑话属于文学至少是俗文学的范畴,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夸张、双关、暗示、歪曲、比拟等。黄色笑话大多口语流传,过去多在私下场合流传,比如潮汕至今尚存的"闲间"。近年传播场所越来越广泛公开,导游常将其做为旅途调动游客情绪的手段,去年我在云南丽江和越南都遇到这种情况,而且同车还有很多妇幼!黄色笑话一般没有固定形式的文本,比如《植手》,讲某男换植女人手后伸发自如,只是在小便时那只手老不愿放开。故事中换手的原因和肢体的来源说法不一,构成几个大同小异的笑话版本。这里我们又触及到黄色笑话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传播主体具有参与性,换句话说,几乎每位讲述者都既是传播者,又是创作者。这是因为黄色笑话在流传的过程中总是同人们的生活历史经验和语言习俗的交流传达联系在一起的。

在当代,黄色笑话借助改革开放的风气,日益发达的印刷出版业和资讯业,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融合,广传播的趋势。简而言之,古今中外的黄色笑话几乎都被挖掘,集成并加以传播。这是我对当前形势的估计,也是这篇文章的立足点。就我所知,不少网站专门辟了黄色笑话特区,地下书摊有光盘版《成人笑话1000则》,插图本《成人笑话》已出版至第四册,还有《成人幽默精选》等。

从影响力来看,黄色笑话比黄色小说、淫画或春宫画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黄色笑话与黄色小说的内容都"以淫奔无耻为逸闻,以私情苟合为风流",但黄色小说要受塑造人物和表现感情所限制,不像黄色笑话集中直言性事且毫无避忌。而且黄色小说要粗知文义者方能通晓,黄色笑话则不论男女老幼,不论知识高低,一点即通,犹如淫画之一目了。但淫画只宜置之卧室高柜,两情相悦时才取而观之;而黄色笑话的功能是引人发笑、不避人群,"甚至闺门秀媛,亦乐闻之,廉耻尽丧,而其害乃不可问矣。"(《中外禁书》,上海文化出版社,第98页。)

我之所以认为黄色笑话是当代文化中的反道德思潮,首先是因为黄色笑话做为当代文化中的一种思想方向,直接反映了当今社会某些阶层的利益和要求。这种思想倾向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倡性解放。长期以来,我们生活在谈性色变的年代,视性为不洁甚至是罪恶,以性冷漠为正道,以无性的生活为高尚品质。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提高,传统的文化道德价值开始贬值。这种贬值反映了当代文化的矛盾,同时揭示了新的道德价值的出现。换句话说,否定性禁锢与肯定性解放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黄色笑话中,这两方面的题材占了大多数。比如《卖哨子》,讲某甲得知某乙开了家,大为羡慕,说道:"好哇,卖哨子白吹!"以为某乙真的成了皇帝。《童稚》讲孩子对妈妈说知道爸爸的肚皮为何那样大,妈妈笑着问为什么,"因为昨天我看见保姆阿姨在吹肚皮下的那根管子。"二是表现轻视女性的性心理。把女性作为泄欲的工具,是剥削阶级轻视、贱视女性的道德观,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这种畸形的性心理在当代社会死灰复燃。《应聘》讲四位女性回答董事长关于"女人二个口,什么不同?"的提问,第一位说一个横一个竖,第二位说一个无毛一个有毛,第三位说一个会说话一个不会说话,第四位(故事说被录取)说一个自己使用,一个别人使用。三是关于性能力的神话。生殖器崇拜源于原始社会,中国的房中术也源远流长,在现代,对超常性能力的祈求和热望同样强烈,流传着很多现代版本。比如讲吃伟哥后站起来撞翻饭桌,坐下去又打晕桌下的小狗;又有什么伟哥使面条竖立起来,吃后又使人舌头变硬等天方夜谭式的故事。

其次,黄色笑话反映的利益要求必然与传统道德产生冲突,并且最终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层面。这里论及的道德,不仅是指社会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等范畴,而且包括了伦理学上最一般意义的道德--就我理解,这是指能增进某一社会或阶级利益的一切东西。问题在于,黄色笑话所反映的利益要求,即它蕴含的道德内容,是怎样影响传统道德和社会的呢?

前文谈及黄色笑话的参与性时指出,黄色笑话在流传过程中总是同人们的生活历史经验和语言习俗的交流传达联系在一起。我们假设主体(听者或读者)事先已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这种观念使他有可能对对象(黄色笑话)进行道德评价;这种评价会使他产生羞耻或满足之类的道德情感,同时带来赞同或反感之类的道德体验。对主体来说,重要的不是这些情感或体验,而是由此形成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意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改变主体的内心信念。按照伦理学的概念,内心信念即所谓道德感或良心,它是人们对自己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内在力量,又是人们对道德行为进行选择的内在动机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要素。这就是黄色笑话,也是文学艺术能够移风易俗的原因。

方言笑话篇8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让普通话之风吹遍校园》。

当人类的祖先用比比划划表达意思时,只能使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那么剩下一大半怎么通呢?于是人们学会了语言,学会了讲普通话。大家知道,我们在朗读课文时,回答老师的问题时,都要讲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讲普通话呢?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各个不同地区的语言或多或少有些差距。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不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而我们一旦出门,便会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不能与人沟通、交流。这时,如果我们都讲一种在我国通用的

语言,那么就不会与别人因语言不通而急得满头大汗。

讲普通话不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而且是当前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学普通话,讲普通话,我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我妈妈是大陆人,从小让我学普通话,而平时有些同学用海南话与我交流,我却听不懂,他们便嘲笑我,可我觉得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校园就是推广普通话的主战场。不错!我们学校很早就向师生们倡议,老师上课应讲普通话,师生间,学生间对话要讲普通话,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然而,普通话的推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并非以方言的消亡为前提,因为方言仍然,长期存在,加上有的学术还不够重视,所以由方言引起的普通话不准还很多,甚至会闹出许多笑话,记得上个学期,老师发现我班的王强同学的脸上有一道疤痕,就问他怎么回事,王强委屈地说:“是我妹妹在我脸上liao了一下。”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就哈哈大笑,老师也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

上一篇:光良约定范文 下一篇:五年级语文手抄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