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3 06:14:41

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70例已合理使用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积极纠正心衰力竭诱因及吸氧治疗基础上加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从0.1~0.3ug/kg.min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维持量≤3ug/kg.min。结果 心功能改善显效36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5.71%。用药前后对比,用药后心率、心胸比率、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期内经有明显改善(P

【关键词】心力衰竭 硝普钠 微量泵 持续静脉注射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10-02

1 资料与方法

我科收治心衰的患者7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26~28岁,平均54岁。按NYHA标准心功能Ⅲ级22例,心功能Ⅳ级48例。其中。原发病为冠心病22例,高血压心脏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脏病6例、肺源性心脏病20例。

1.1 选例标准 已经给予足量洋地黄、利尿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硝酸盐类药物,纠正病因、吸氧仍无效或加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者不作入选对象。

1.2 疗效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症状、体征减轻;无效:临床表现及心功能无改善[1]。有效加显效为总有效率。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治疗,将硝普钠25mg加入0.9%氯化钠液50ml中,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硝普钠从0.1~0.3ug/kg.min开始,10分钟后增加一次剂量,维持量≤3ug/kg.min,血压低于12/8kpa者同时静脉泵入多巴胺,以维持收缩压≥12kp,直到症状改善到最大程度后,连续静滴注射3~7天后,减量后停药转为硝酸甘油静滴或加用某些血管扩张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前后做体征、X线、胸片、超声心电图检查,观察对比疗效。

统计系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临床效果:70例治疗后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5.71%。

治疗后心率、心胸比率、左室收缩期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

治疗中不良反应:(1)头晕、头痛、心悸10例;(2)恶心和(或)呕吐2例,手足震颤2例,这些症状经数日适应或减量后缓解。

3 讨论

硝普钠的扩血管作用非常强,对动静脉均有舒张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心室的前、后负荷,通过增加静脉的顺应性,使心室的充盈压快速下降;引起血容量从中心向外周静脉分布,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主动脉壁顺应性,因此间接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肌的收缩功能,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神经内分泌组织作用[2],能够延缓心室重构的发展。为了控制剂量,以往我们常将50~100mg硝普钠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通过调节静滴的滴数用输液泵来控制速度,但此法对剂量的控制准确性较差且调节困难,且输入量较多,而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上要控制出入量。采用微量泵持续静滴注射硝普钠的治疗方法可以克服以上不足[3]。因硝普钠在治疗时易致低血压和氰化物中毒,所以我们在治疗时,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硝普钠的药物作用和用法,注意事项及危险性,得到他们的配合,在静滴硝普钠过程中避免起立,同时严密监测血压,以免低血压晕厥,如血压下降太明显致心悸时,经合用多巴胺可缓解,在临床中,没有一例因静滴硝普钠致低血压而死亡的。关于氰化物中毒,一般认为是由于硝普钠在体内分解出CN-,而CN-抑制细胞线粒体中呼吸链,抑制ATP产生,造成细胞死亡,生命终结即氰化物中毒[4]。但CN-产生后很快在肝内被代谢成毒性低的SCN-,此结构结合牢固,一般不会再分解成CN-,因而不易造成氰化物中毒。

总之,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强心、利尿等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硝普钠会取得较好的疗效,只要我们在应用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其毒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陈国伟 郑宗锷 现代心脏内科学[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604.

[2]卢永昕 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治疗的现代观念 中国医刊 2006 ,41(1):16.

[3]张明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9):52.

[4]Grenger MA,Quigg RJ RencJ, etal・Limb vascnlar responsiveness to beta-adrergic receptor stimulation in patit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ircnlation,199,83(6):1873.

上一篇:β-内酰胺类与喹诺酮类联合使用国内现状 下一篇: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对心力衰竭伴永久性房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