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校篮球选项教学质量的思考

时间:2022-09-03 03:23:36

有关高校篮球选项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 要: 本文根据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选项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提高选项教学中的篮球专项,指出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应从强化教师自身素质、优化学生自身素质、加强教学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篮球 专项教学思考

篮球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体育教学课时比例中占有较大比重,是一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具有较强健身作用和实用价值,深得广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高校体育篮球专项教学质量不仅仅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有技术特长学生。可见提高篮球专项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当前高校生篮球技术现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分析就不能进行正确的指导,只有了解学生的篮球技术现状,教师才好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其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直接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篮球技术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高中阶段没有开设篮球课,学生缺乏有关篮球方面的知识,主要原因是高中阶段学生注重高考率,忽视体育教学,另外,农村来的学生占49.88%,农村高中经济条件差,造成场地设施不足,学生接触过篮球的很少。

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占总人数的92.24%,不喜欢的占7.52%,由此得知,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不喜欢篮球运动。调查原因,这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好动。别的运动项目也不喜欢,所以对这部分学生要正确引导,加强教育,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3.从运动时间长短来看,有56.49%的学生未接触过篮球,接触过一年的学生占33.94%,一年以上的占9.57%。可见大部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基本素质很差,要重点加强基本功的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可让一部分篮球基础好的学生起到骨干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另外安排教材和训练课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二、在教学与训练中应结合学生实际

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只有好的“教”没有好的“学”教学质量同样难上去。“教”与“学”必须有机结合,除了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外,学生也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优化自身素质,教学质量才有保证。在课堂教学与训练中,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篮球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运动项目,同时观察学生的思想行为,鼓舞他们积极上进的斗志,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重视篮球课的学习。

2. 观察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不可能完全一样,如在身体素质方面,有的学生爆发力好,未必耐力就好;有的力量素质好,未必柔韧性就好。学生接受能力各有不同,掌握动作有快有慢。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进行教学指导。

3. 观察学生的技能技术水平,让技术差的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的内容,对其加强指导帮助;让技术掌握好的学生有进一步的提高,以激发其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实效,完成教学训练任务。

4. 观察学生的心理素质。篮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所以很容易出现怯场现象,但只要教师平时做好思想工作,多进行比赛练习,学生增强了自信心,一定克服畏惧心理。

三、观察指导上的具体做法及体会

1.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感情。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史,特别是篮球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人和事,篮球竞技场上的种种趣闻、秩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篮球运动。组织学生观看NBA精彩的比赛录像,以球星那出神入化的动作吸引学生,把学生的兴趣集中到篮球上来。

2. 学生掌握课堂所学内容有快慢与好坏之分,其原因有的是技术或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也有的是属于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分析清楚,明确要求,促使他们尽快地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3. 根据调查,现在入校生身体素质差,接触篮球少。因此,教师一定要有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师要多和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教师还必须精通业务,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做到反复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训练目的。

4. 教学与考试相结合,促进篮球水平的提高。考试对学生来说,心理压力较大,是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适当的考试能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的自觉性、自制性和坚持性等良好的品质得到培养。以考试促进练习,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篮球水平。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了解所教的对象,只有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调查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观察指导又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规律,研究观察与指导方法,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强化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心灵的塑造者和专业技术的传播者。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成长的重任,学生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为此,优化教师自身素质,使教师有较高的知识素养、良好的精神风貌、优秀的思想品德、高度的敬业精神很有必要。

1. 满足时展的需求

21世纪是知识急剧膨胀、增长的世纪。在篮球教学中有些旧思想观念、理论体系、训练方法已变得不再适用。为了满足时展的需求,体育教师一方面必须大胆扬弃旧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和训练方法;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探索新的理论,并将其融合于教学与训练中。

2. 认真钻研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篮球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方法的研究应根据教学原则、认识的一般规律,使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主次、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使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善于补充知识、增强能力,使用“融会贯通”的方法;根据篮球运动的教学特点讲解、示范和练习,使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在篮球教学中搞统一模式,按照事先制订好的教学进度上课,生搬硬套,学生处于被动,其结果无异于刻舟求剑。选择教法应该使教学有突出的目的性、教育性、科学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补充、安排和使用要符合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使教学体现双边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整体教学效果体现出来。“教法”能指导“学法”,“学法”能检验“教法”。

3. 适当安排教学比赛

将比赛科学合理地实施于教学中,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各项身体素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实战中的适应和竞争对抗能力,以及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都十分有益。比赛是检验一切训练成效的最有说服力的标准,它不仅仅是将学生的精神风貌、基本功、技战术水平及教师的指挥能力等表现出来,而且将学生运用技、战术时在场上的灵活应变能力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只有通过比赛才能实现。比赛最终有利于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利于改进和指导教学。可以说,在教学中适当安排教学比赛,使教学训练尽量为比赛“服务”,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国慰.提高篮球专业课教学质量浅析[J].体育高教研究,1997.

[2]李爱民.提高篮球普修课教学效果之探讨[J].体育高教研究,1997.

上一篇:羽毛球教学中学生“网球肘”形成原因与处理措... 下一篇:培养大学生体育舞蹈的表现力训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