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思路及方法探究

时间:2022-09-03 03:19:22

新课改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思路及方法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各类汽车的大量增加使得其售后服务人才缺口逐渐增大。根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汽修人才缺口达到一百万之多,同时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在吸引了众多国际大品牌的加入的同时,也加速了我国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汽车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汽修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部门已经将汽修人才确定为紧缺型人才,于这一背景下国内众多中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文章结合新课改大背景就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汽车运用与维修 ;教学思路;方法

一、当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使得汽车维修人才十分紧缺,许多中高职院校争相开办了汽修专业,但是因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多数院校在发展汽修专业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下面就汽修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学生个人素质分析

近十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这使得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可是在不同地方发展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地方甚至有“滑坡”现象。在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可是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素质培养与教学模式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同于普通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文化基础大都较为薄弱,其学习能动性与基本素养也相对较低,这些因素决定了针对他们开展的教学活动不能像普教那样利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他们进行的教学活动应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与个性特色,制定适合学生就业与社会发展的全新教育模式。

1、 学生的特点

(1)学习基础较差,没有毅力,缺乏学习兴趣。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而且十分容易受挫。

(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3)忽视了日常行为规范,未能养成较好的自身素养。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4)不关心任何事情,而且法制观念相对薄弱,因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以自我为中心。爱面子思想严重,经常会为小事而与同学发生摩擦。

(5)部分学生缺乏交流,常年沉迷网络游戏,沟通能力较差,对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较差,对课堂之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玩手机、上网、运动、音乐、游戏等。

2、解决方式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确立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创建一套规范、完整而且适合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德育体系。以军训为基础,开展具有特色的军训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军训、及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吃苦的关键途径。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或教师可以选择定期开展汽车维修竞赛与趣味运动会,这样可以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依据学生性格特点,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并掌握理论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小组学习法和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借此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与协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方法,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结合相关企业的管理理念、制度与员工的道德修养来制定合适的职业道德培养手段。进而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铸造高尚人格。以各种途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时刻关注职业发展,选择合适职业,并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观。这对往后学生职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学校将当前的德育课发展为德育实训课程,模拟相关企业的员工素质培养过程开展教学活动,并定期举行德育教学竞赛。

(4)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社会、了解职业,并依据自身能力、兴趣和个性,树立合理的职业观、择业观与创业观。引导学生建立竞争与合作意识,加强其职业挑战自信,提升其适应生活、社会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压力,并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二)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分析

1、教学观念落后

因受普通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学校只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全面性,未能形成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观念。作为新时代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主要以技能培训作为核,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大都没有开设文化课程,而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发展。而国内大多数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旧采用以文化课程作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专业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比重太小。所以,将有限的教学时间集中放在专业技术的培训上,可以大大提高职业课程教学质量。多数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课程要多于专业课程,这种现象便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两误”的现象,即文化课程没有学习好,专业技能也未能熟练掌握。因此,建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主要以专业技能课程作为教学核心,而文化课要围绕专业课来进行设计。

2、落后的黑板教学模式

教学设备、教学模式都十分落后,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大背景下还没能脱离黑板式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依旧在黑板上板书。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理论课程是十分抽象的,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较差,运用这一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结合多媒体、动画、课件等多种教学设施,运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脱离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与学生们一块动手开展教学活动。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有:

(1)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重应保持在1:3的比重。而专业的理论课应与实践课相融合进行无黑板化的一体化教学。与此同时,专业课与文化课程的设置都应突出实用性。

(2)基础教学设施应进一步完善,同时做到设备的分类化与型号的统一化能与企业接轨。

(3)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培训的内容与学校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

(4)利用“终生学习”的思想法,将训练基础技能作为基点。运用“行动导向”这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现场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思路与方法思考

(一)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与时展的车型接轨

当前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材内容不论是维修技术与车型等都远落后于当前的汽修企业。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当时因汽配物资的紧缺,汽车维修大部分都是以汽车修复为主,这样的形式效益差、耗时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配件的丰富,采购更加方便,因此汽车维修主要是以养护、调整与更换零部件为主,以前汽车电路简单、电子元件少,可是维修作业量大,现在汽车使用集成电路、电子元件以及电脑板等结构复杂的部件,反而使得维修作业量减少,诊断作业量多,以前的基础维修技能被逐渐淡化,经验判断与听诊也被仪器诊断代替。综合这一系列的因素,作者认为专业教学教师应基于教材作一系列调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融入新车型的理论知识,同时实训设备中应该配备新型的诊断设备。突出当前汽修行业是以“三分修理,七分诊断”的情况,只有这样方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会跟当前汽修知识出现脱节。

(二)实际教学活动中坚持理论够用、实用原则

目前的汽修教材在理论方面的知识都非常全面,同时非常细。但当前汽修作业中大都是以零部件替换修理为主,因此,大多的汽车部件只要了解其功能就可以。因汽车上主要使用的是电子元件,原理较为复杂,而学生在理解的时候相对困难。当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而且学习时间很短,要是一味追求高深、片面的原理,不仅会让学生学习起来吃力、困难,而教师也会浪费大量时间,这样必定会占用一定的实训时间,给整体教学工作造成影响,必然学习效果也将不尽人意,因此理论课程教学应该坚持理论够用、实用的原则。同时尽量结合实物开展教学活动,如有条件,可以在课堂上一边拆解一边讲解,让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会感觉抽象,汽车部件结构和种类非常复杂,依靠学生想象是难以理解的。哪怕是有图纸,刚开始学习的学生也会觉得晦涩难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依靠实物拆解、展示和组装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础技能。

(三)在实践课中要以技能训练为主开展教学活动

当前汽修作业过程中,都是不问过程只看结果,对从业人员经验的丰富与技能的熟练要求相当高。作为职业汽修教育,经验教学较难做到,经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实训课程相当有限,而且学习时间也很短,加之学校因条件限制,所以开设的实训课程便更加少了,进而出现在黑板上修汽车的情况出现。因当前社会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汽修业务也大量增加,汽修企业指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能够马上上岗操作。这一形势,就要求我们应加强学生基础技能训练,同时要做到“实车、实兵、实战”所谓实车就是指开展实训的车辆应接近当前的现代车型;而实兵所指的就是训练设备应是现代化的汽修装备;实战就是指应按照当前汽修企业的修理方式开展实训。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达到保量的效果,就是每个学生确保达到固定的汽车维修工时。只有这样方能确保学生技能的熟练度,而并非花拳绣腿。至于维修经验只能依靠往后在实习或是就业的时候进行积累。

(四)在教学课程中少不了汽修职业心理课

目前的汽修行业门槛较低,汽修从业人员进出较为容易而且较为频繁。但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修技术含量正在不断提高,这就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操技术要求逐渐提高。多数的从业人员因自身学习能力较差,从业多年达不到目标而改行,整个行业从设备到人员的竞争都十分激烈,这使得汽修行业人才结构金字塔现象十分严重,要想在市场人才竞争中取胜,就应做到下面几点。

1、全方位认识汽修行业现状

作为一线的汽修人员,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行业最新情况,从汽修企业的技术、设汽修备、人员配置等都应做到详细阐述,使学生能够了解汽修企业的实际状况。

2、培养学生良好职业心理

因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大都有脏、乱、累等情况,这给学生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许多学生都不愿到这些企业就业。如今的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都变得更整洁、而且技术和设备都变得更加先进、汽车维修作业已经实现了液动化、气动化以及机械化,跟以前传统汽修企业做比较具有非常大的改善,现今各大汽修企业都希望有技能过硬、素质较高的人才加入,其整体薪资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学校对学生要求应该是:在校学好理论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强化操作训练;实习的学生则应加强专项技能训练,例如汽车电子控制、机电一体化等,争取成为一个基础扎实的合格汽修人才。

结语:

总的来说,从我国汽修行业发展的势头以及这一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出发,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依据学生特点总结出合理的教学思路,积累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有效性同时,还应注重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学生职业心理是否良好。

参考文献:

[1] 黎清敏.《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2009,(14):47-49.

[2] 刘勇,姚青.中职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为例[J].大观周刊,2012,(12):80-80.

[3] 来君.项目教学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应用[J].教育界,2011,(19):39,38.

[4] 曲昌辉,孙连伟.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1):68-71.

上一篇: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下一篇:我对高三政治学科复习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