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句默写错误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09-03 12:49:53

高考名句默写错误成因及对策

摘 要:名句默写是高考必考题型,难度系数较低。但从得分情况来看,却并不尽如人意。拟探究学生默写错误成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考;名句默写;错误成因;对策

综观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名句默写部分的分值不一,从5分到8分不等。在高考的各项考查内容中,名句默写可以说是其中难度系数最低的一项,也是最易拿分的一项。按理来说,名句默写情况应该总体良好,然而从各地高考这一项的得分率来看,结果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十分令人满意。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下面谨以江苏高考名句名篇考查内容为例,试对学生默写中常出错的几种情况予以归纳:

一、因无中生有而误

在字的笔画、笔形或结构上写错,结果似字非字。如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染”字右上角的“九”写成“丸”,将“金就砺则利”中的“砺”的右半边写成“历”。

二、因添字漏字而误

在名句名篇的默写中,因为粗心,要么增加一些原句中所没有的字要么漏掉原句中所该有的字,造成失分,兹不举例。

三、因虚词写错而误

虚词误用的情况十分常见,像“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不少学生在默写时把“矣”默写成了“也”,又如“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中把“可至”默写成“乃至”。

四、因通假字而误

通假字是古代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在默写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把通假字写成本字因而出错的情况。如“君子生非异同,善假于物也”中把“生”写成“性”,“来吾道夫先路”中把“道”写成“导”。

五、因多音字而误

名篇中,有一些字是多音字,这些多音字的一些读音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后来由于学生记忆不牢,往往对这些并不常见的读音所指向的字记忆模糊,造成错误。如“冯虚御风”中的“冯”,“佛狸祠下”中的“佛”等。

六、因字词本身难写而误

有些字不仅生僻,而且笔画繁多,学生在书写时往往出现错误,如“泣孤舟之嫠妇”中的“嫠”,“畏途岩不可攀”中的“”,“树林阴翳”中的“翳”等。

七、因字词形近致误

因字词形近而写错的情况十分常见,如把“忧谗畏讥”中的“讥”写成“饥”,“无案牍之劳形”中的“牍”写作“椟”,“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炙”写成“灸”,“侣鱼虾而友麋鹿”中“麋”写成“糜”,“转轴拨弦三两声”中“拨”写成“拔”等。

八、因字词音近致误

因字词音近而写错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如把“山肴野蔌”中的“蔌”写成“蔬”,“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写作“临”,“挟飞仙以遨游”中的“挟”写作“携”,“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写作“忧”等。

九、单独的某字加上偏旁构成另一合体字,该字与合体字学生常常搞混

像“青”与“清”,“阴”与“荫”,“萧”与“潇”,“坐”与“座”等,学生常写错,而如果该字和合体字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运用,就更易出错了,如“一尊还酹江月”中用的是“尊”,“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用的是“樽”,学生很容易因写成另外的一个字而错。

十、写不出上一句而误

名句默写考查的形式之一是给出下一句,让写出上一句,许多学生往往因一时“思维短路”而造成失分。

十一、因写不出课外名句而误

一些地方的高考,往往会增加一些课外的名句,如果复习不到位,也会造成失分。

从深层来看,名句默写致误原因从客观上来说是高考对其要求十分严格,增、删、易、改一字,全句皆错。还有难度的加大,近些年来,高考对名篇中名句的考查越来越细,已不再仅仅局限于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内容,一些较偏的课内课外的句子也开始成为考查的内容。从主观上来看,在于学生因粗心、记忆不牢、背诵不够;对课外的名句掌握得不全面;或是不理解字词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在名句默写这一块的复习中,教师要把工作做细做实,要让学生知晓默写中常见的致误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句的含义,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再默写;要立足平时,严格要求,加强督查;要紧扣考纲规定的具体篇目,全力抓好默写工作,每节课都要抽出专门时间用于默写,指定篇目无论长短要篇篇过,句句过,字字过,而且要反复默写,常抓不懈,直至高考前;要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默写易错字档案并及时复习;要兼顾课内课外,向学生补充介绍一些重要的名句;要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总之,教师要力争做到把名句默写中的各种错误消弭于平时,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上一篇:如何更好地提高中学政治课的课堂效率 下一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