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医患关系

时间:2022-09-03 10:10:58

论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医患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凸显很多的问题,如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患者对护理不满意等等,这也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各大医院的医患关系进行调查和全面了解,分析当前医患关系的状况,对如何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妥善处理医患关系提出对策。

关键词:医疗 体制改革 医患关系 处置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推动下,医患关系得到了医院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成为影响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

1.医患关系概念

医患关系其主要是指在社会的医疗活动中,医方和患方医疗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在医疗患者自己的选择与医患治疗之间形成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医患双方享有自身的权利,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在医患关系中,医主要指医生为主体的医院,包括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1]。

2.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整体医疗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人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日益提高,维护自身权利的认识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导致医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医患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患互不信任度增加;二是医疗纠纷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非医疗过失为主;三是纠纷处理方式以行政裁决为主体转变,转变为以法律为诉讼主体。相关研究学者指出,当前的医患关系还呈现暴力倾向严重、群体性、媒体舆论参与等新特点,将医患关系推到危险的地步[2]。

面对当前持续的医患关系问题,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已经积极介入和处理,但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显示警力保障意识较差,同时这种做法对遏制医患关系冲突的作用较小,同时,医生和医院的权益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3.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3.1 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公费医疗取消,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形势明显,医疗机构为了维持运营成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绩效考评制度,这种制度主要以经济利益考评为主导,从而导致医患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3]。促使医疗服务逐步向市场化转变。

市场经济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法制建设不够健全、人文教育滞后、盛行等问题,这些问题带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并将这种危机渗入到各个领域当中,如医疗服务行业,导致现行医疗模式下的医患之间信任基础的缺失。

3.2 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

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公费的医疗制度和医保制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衰落,从而出现了新兴的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体制已经商业化、市场化。这种医疗体制运行模式虽然在提高医疗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方面,表现得比较消极,很多满足多数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

医疗体制的市场化大大影响了医疗资源的分布,导致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匀。通过调查显示多数医务工作人员和设备均集中于大型的医院之中,相对于大型医院而言,基层的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和医疗器械的质量较差,高素质,高技术的医疗卫生人员非常匮乏。在有限的时间中,患者需要排队等待,且要付昂贵的医药费,导致患者逐步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越来越不满。

3.3 媒体舆论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媒体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同时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如出现了诚信危机、有偿新闻等等。通过对媒体舆论情况进行了解,还有少数媒体为了能够抢占先机,将没有调查清楚的事情报道出来,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很多对医患关系不良的负面报道。

3.4医务人员因素

在医务人员方面,医务人员主要从事高压力的职业,在通常情况下,医生的工作时间较长,且具有较大的工作强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通过对部分医务人员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查,显示80%的医务人员有睡眠障碍。同时,对于医学知识而言,其更新的速度较快,在进行医生职称晋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临床技能进行考核,还要考核教学和教研。

对于医院的医务人员,其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显然精力会不足,长此以往会产生职业怠倦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如果医院发生医闹等事件,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医生为了保护自己,很多医生在诊治患者时会将医疗风险最小化,以确保医疗安全为宗旨,显然这将严重挫伤了医生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对医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3.5患者方面的因素

患者往往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过高,潜意识里认为医生一定要治好生病的人,对于医疗失败几乎是零容忍的态度。如果医生治不好病人,或者手术失败,患者及家属容易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与医务人员直接进行正面冲突,或者采取消极的处理方式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活动。而实际上,医疗工作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和风险性,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甚至有些疾病的误诊率在世界范围内都很高。所以说,患者及家属不能对医务人员有过高的期望,而是要综合考虑疾病本身的难治愈性、复杂性、风险性。

4.改善医患关系的主要措施

4.1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强化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加强对医疗资源的协调和管理。政府加大对医疗机构资金的支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如:医院、患者、医师购买一定的保险,按签订的《医疗风险保险合约》来解决医疗纠纷的赔偿。大病救助制度,多渠道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对医疗行业事业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实施技术人才流动制度,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

4.2 完善各种医疗法律法规 规范患方投诉解决渠道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计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意见》通知 法发【2014】5号文,对涉医违法犯罪、维护医疗秩序行为作具体的规定。在医疗区域设置警务室,及时处理协调医患投诉和加强诉讼指导,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对医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严格界定和打击医闹现象,妥善处理医疗事故,制定完善的医疗法律法规,对可能出现的暴力倾向的患者,或者在医疗纠纷过程中可能出现矛盾激化的,及时上报公安机关介入处理和协调解决。对于医疗事故,明确诉讼程序,对其进行全面医疗鉴定和司法诉讼,政府、医疗部门制定公平、公正的程序。引入“院、患、医”三方投保机制,规范理赔请求及法规,拓展医疗纠纷解决渠道。

4.3 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

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在医疗临床诊治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首先做好事先防范,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医护质量保证;其二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行医的操作流程,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其三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疗具有救死扶伤的职能,又具有医学本身的致害性,再者受医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

4.4 媒体层面的管理

要求媒体对医患之间的正面事件进行积极报道,在对医务人员的不良事件进行报道时,需要从中立、理性的角度出发,并对相关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并呈现出良性的舆论氛围,促进医患关系归入和谐之路。

综上所述,在新医疗改革下,在缓和医患关系方面,主要调整各方的利益。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非常复杂,在不同的情况下,其法律性质存在着差异性,导致医患双方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不同。因此,在缓解医患关系方面,主要倡导和谐,提高医患双方的综合素质,加强依法治医,从多方面并举,来及时解决问题,共同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洁,唐家荣.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医学与社会,2014,27(10).

[2]吴任慰,杨玉珍.新型医患关系下的医院文化建设[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4).

[3]赵丽,陈晓彤,刘爽.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现状及深层原因剖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3,14(1).

上一篇:我们在改变中国 下一篇: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全真训练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