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时间:2022-09-03 09:19:35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笔者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从诸方面能让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这几种能力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就能提高,那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将这几种能力结合起来呢?

一、利用教材,创设情境。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新取向,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自我教育已逐渐被确立为当代教育的中心或主题。现在语文课本的选文,不论是哪种版本,在反映客观的同时都强烈地体现自我。其中包括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和创造新的自我。青少年对世界的认识带有浓厚的感彩,他们乐于接受在感性的基础上悟出的道理。“情必依于理,理得然后情真”,我们应利用这一点,改变那直白的、空洞的说教,利用文本,加强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让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在感受形象和产生情感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能力,进而形成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课外拓展,潜移默化。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应充分利用这丰富的资源。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效的学者,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感慨于早年的古诗文诵读。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影响了他们的修身和治学。由此可见,古诗文的诵读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古诗文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首先要通过反复诵读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然后才能领悟诗文的理。这是学生在不断地激励自我、控制自我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一目标如能顺利达成,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因此,我在教学别重视古诗文的诵读。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带头背,带头欣赏。课余,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诗文接龙游戏、古诗鉴赏、古诗之新解、我唱古诗(为古诗词配乐)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锻炼了他们的意志。

除了古诗文,还应推荐各种美文给学生阅读、欣赏,让他们在感情的调节和启发中阅读美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追求真理的情感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三、自我反思,作文实践。

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产生了自我认识的浓厚兴趣,主动性提高了,但学生的自我评价因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往往不够客观、准确。现行课本的选材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可以通过与作品中人物的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

青少年处于心理成长期,他们想独立,却又不成熟,常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语文教师应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可以让学生写随笔,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与家长或老师交流,解除心中的疑惑。平时的作文训练,也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说心中的话,说想说的话。有一次,我给学生看了一个《苹果树的故事》,它借助苹果树与一个小男孩相处的情节,歌颂了母爱、父爱。悠扬的音乐打开了学生的心扉,现场写作没有一位学生无话可说,很多学生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样的写作,学生有话说,他们也爱写,质量也就提高了。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反思自己,反思过程中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激励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指导学生养成随时记下自己思想的习惯,既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还提高了他们思考的能力,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引导学生,优化智力结构。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应是在有限的一堂课中把方方面面的知识讲到、讲通、讲透。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学。因为这种独立探索、独立归纳的学习行为,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符合自己水平和智力结构的有效知识体系。如我在讲《翠鸟》一课前,提出自学要求:①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②标:标出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和不懂的字词及课文内容;③想: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翠鸟的特点。待学生自学完毕后,我再逐一检查。稍加点拨并配以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从“外形”、“行动”和“住处”三方面介绍翠鸟,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这样,学习的效果显然比教师单一的分析概括来得强。

我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这几种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与语文教学紧密相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健康发展,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

上一篇:立足文本 用美读引领语文课堂 下一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