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之我见

时间:2022-07-21 09:35:59

“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之我见

新课改为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让每一堂课优质高效;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的才智在学生的成长中得到升华;让学校成为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绿洲。这是我校的办学方向,在这一方向的引领下,我校积极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出了以“讲学稿”为载体,以“五过程”为核心的“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它是在新课程理论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强化认知过程和学习体验,注重知识运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切实贯彻落实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呈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巩固训练”五个教学环节。

一、“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基本教学模式和操作策略

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它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应合理呈现以下五种学习形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自主探究(10分钟)

操作策略: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体现新课程“先学后教”的原则,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学习、思考和探究。

2.合作交流(时间随机而定)

操作策略:这一学习过程包括“自主探究”后的合作交流、重难点问题的小组讨论和邻桌间的随机交流与互助。

(1)“自主探究”后的小组合作交流。在组织学生独立自学后,应随即组织进行小组交流,小组长组织成员相互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2)重难点问题的小组讨论。这一学习过程,问题设置要有讨论价值,重在解决学生个人不易解决的问题。这种小组讨论一节课次数不宜过多,讨论方式应组织有序:小组长主持,轮流发言。教师重在指导组织以及台下监控,并注意落实检查学习的结果。

(3)同桌或小组间的随机交流互助。对一些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同桌或小组间进行随机的交流互助,这应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常态,穿插在各个学习环节中随机进行。

3.师生互动(10分钟)

操作策略: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师生间的质疑问答互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质疑活动,先让学生把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无法解决的疑难提出来,然后教师再“以学定教”。

4.精讲点拨(10分钟)

操作策略:教师的“讲”应重点放在学生学前的引导和学生学、练后的点拨、小结以及重难点的突破上。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解决的问题尽量引导组织学生自己完成。

5.巩固训练(5分钟)

操作策略:课堂所学知识要注重当堂训练巩固,并及时进行反馈。课堂上的练习结果应以学生间及时检查、交流、批改为主,教师要及时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绝不能上课不管学生的学习状态,下课不管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使用学案后的转变

1.学案的使用优化了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变,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学习能力和整体参与程度、学习活跃程度都有了明显提高。

2.学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做到了“三无”,即没有预习、没有作业、没有练习册,原来课下作业在课堂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3.在教学中,教师布置适量有梯度的巩固练习和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类型的问题,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要求”的分层教学思想。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及时发现和补救教学中的不足。

4.学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推动教学过程的互动、对话,培养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探究本能和个性,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高效课堂,体现了新课程的“先学后教的原则”。

5.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得到根本改变,树立起全新的教学责任意识,即“讲不讲在学生,学不学在教师”。“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遵循的是新课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教师的讲是放在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之后,所以“讲不讲在学生”;“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是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要精心组织督促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过程,因此“学不学在教师”。

6.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校进入“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后,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已连续三年获得全市中考均分和综合考评第一的好成绩。

7.学案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优势,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加强了教师的自我反思,将课堂变为研究的场所。

三、使用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一定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要个别辅导,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忘在角落里。

2.教师要注意学案中各个环节间的过渡语转换,设计过渡语进行转承连接,既增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又可调节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下去的强烈欲望。

3.实施过程中,教师绝不能放手,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做好导演的角色。

4.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案自主探究部分的处理,不能让学生完成之后就置之不理。而应适时进行必要的小组交流,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5.要指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和保存。精心设计的学案,既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总结反思,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要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并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案的价值,重视学案的保存与使用。

当然,我校的课改经验,只是千万所学校先进课改经验中的一个小小的亮点。教改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曾有过困惑,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可能还没有发现,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和广大同仁能够提出来,以谋求我们的共同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让我们携手共进,看得更高,做得更实,走得更远。

上一篇:笑对中学完形填空 下一篇:教育的灵魂是关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