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丝生长发育规律及花丝活力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9-03 05:46:38

玉米花丝生长发育规律及花丝活力的相关研究

摘 要:穗数、穗粒数、粒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三大因素。随着玉米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穗粒数对产量的决定作用更加显著,而玉米花丝能否正常受精直接影响果穗的结实潜力。该文通过对玉米花丝及茸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花丝活力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以期为玉米基础研究及制种等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玉米;花丝;生长规律;活力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16-02

1 玉米花丝和茸毛生长发育规律

1.1 玉米花丝生长发育规律 玉米花丝在雄穗开花后第2天到第8天抽出苞叶[1]。由于各小花着生部位和花丝生长速率存在差异,花丝抽出苞叶的时间一般可相差2~5d[2]。玉米中下部花丝发生发育最早,且伸长速率最快。其次是下部和上部,顶部花丝最后出现,且伸长速率也较慢。李金才等根据花丝结构解剖结果,将花丝的生长发育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花丝发育初期。此期玉米果穗中下部小花子房顶部出现0.1~0.2cm的突起,其他部位花丝并没有出现;第二个阶段是花丝发育中期。此期花丝长度约为0.3~16cm,是开始具备受精结实能力的最早时期,但结实能力比较低;第三个阶段是吐丝期。此期花丝刚刚抽出苞叶,长度达到20~30cm,为生长速率、花丝活力最旺盛的时期[3];第四个阶段为花丝衰亡期。此期花丝长度达到45~50cm,颜色由浅变褐,花丝基部与穗轴连接处变细。

花丝因为衰老作用,其寿命是有限的。玉米花丝的衰老最先开始于玉米果穗的中下部,当花丝基部2~3cm处的组织开始出现萎缩的时候,就认定为花丝衰老[4]。一般情况下,果穗中下部的花丝先衰老,之后向上、向下推移,顶部花丝最后衰老。即早出现的花丝早衰老,晚出现的花丝晚衰老。

1.2 花丝茸毛生长发育规律 成熟玉米花丝的各部位都着生茸毛,茸毛的作用是接受并粘着花粉以完成雌穗受精结实[1]。相关研究表明,花丝顶部茸毛出现最早、个体最大、数量最多;其次是中部;再次是基部。花丝茸毛的发生是由花丝顶部向基部进行。

在花丝发育初期,穗中下部花丝长度为0.1~0.2cm时,茸毛并未出现;当花丝长度达到0.3~0.6cm时,花丝顶部开始出现茸毛,并且在切面凸端分布密集;当花丝长度达到1~2cm时,花丝中部开始出现茸毛;当花丝达到2~3cm时,花丝基部开始出现茸毛;当花丝继续生长,长度达到3~16cm时,茸毛不断伸长,且顶部茸毛发育最好;当花丝长度达到16~30cm时,即刚刚抽出苞叶时,茸毛生长速率达到最大;随着花丝伸长,达到30~42cm,茸毛生长速率开始逐渐减慢,茸毛开始皱缩,最后缩成一团,花丝丧失功能[5]。

2 花丝活力

玉米花丝的各部位均能接受花粉而受精。在花丝仅为幼穗长度1/2时,果穗基部小花即可完成授粉,但由于此时胚囊的发育没有完全成熟,故结实率只有13%~15%;当花丝长度与幼穗长度相等时,基部小花能全部授粉结实[6]。在适宜的条件下,花丝活力可达到20~25d。果穗不同部位的花丝活力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果穗中下部花丝活力最强,而基部花丝和顶部花丝活力相对较弱。

根据李金才等的研究结果:花丝活力持续期受果穗穗型影响很大。一般短粗型果穗品种花丝活力持续期较短;细长型果穗品种的花丝活力持续期相对较长[7]。并且玉米花丝在受精前可持续生长,但受精之后即停止伸长,活力降低,颜色变褐,之后衰亡。

3 不同长度花丝授粉后,果穗穗部性状的表现差异

刘正理等通过对4个时期(即在花丝刚抽出苞叶、长度为3.0~3.5cm、长度为6.0~6.6cm、长度为9.0~9.5cm)不同花丝长度分别进行授粉,观察成熟果穗穗部性状差异,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授粉晚,穗长相对变长。在花丝刚抽出苞叶时扒叶进行授粉,对穗长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大,当花丝长度达到3.0~3.5cm以后再进行授粉,对果穗的穗长影响则不大;花丝长度达到6.0~6.5cm前进行授粉,对果穗穗行无影响,而当花丝长度达9.0~9.5cm后进行授粉,部分果穗的穗行数减少;花丝长在3.0~3.5cm时,果穗行粒数最多,秃尖也最短[8]。可见,花丝达到不同长度后授粉,会对果穗穗部性状产生一定的影响。

4 不同花丝活力条件下授粉,对玉米果穗结实率的影响

宋春英等以自交系178、黄C、综31、P138为试验材料,从花丝抽出苞叶的第1天开始,采集父本花粉分批进行授粉,连续授粉12d。得出结论:抽丝第1天至第12天进行授粉,玉米果穗结实率分别为:15.8%、43.8%、75.5%、100%、100%、100%、66.8%、23.4%、13.3%、13.3%、3.8%、0,即花丝抽出后的第1天到第3天授粉,果穗的结实率是逐渐上升的,第4天到第6天授粉,果穗的结实率最高,第7天至第11天授粉,果穗的结实率逐渐下降,第12天以后再授粉,果穗基本不能结实[9]。玉米果穗结实率与授粉时花丝活力息息相关。应尽量选择花丝活力较强的时期授粉,来提高果穗结实率,提高产量。

5 影响花丝活力的外界因素

花丝活力受温度、光周期、水势、pH值、矿质元素等影响较大。在吐丝期间,花丝的受精结实率与温度呈正相关。相关研究表明:花丝活力的持续时间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在20.4~26.7℃条件下,花丝寿命达168h,在24.3~37.8℃条件下,花丝寿命只有72h[7]。光周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尤其是散粉到乳熟初期,若光照不足,则导致花丝伸长延缓,未成熟小花和未受精小花数量增加。花丝的生长发育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势,其中孕穗期水分胁迫对花丝的伤害最为严重。花丝本身的pH值对花丝活力大小也有影响。随着花丝的生长发育,其pH值逐渐升高,pH值高,花丝活力强。缺N导致玉米抽出延迟[10],使顶部花丝接受不到新鲜花粉,影响植株受精结实。穗期缺P会导致穗部发育不良,推迟抽丝。抽丝期缺K,花丝不能正常受精结实。开花期缺B,导致雌穗不发育,小花过早枯萎。

参考文献

[1]赵可夫.玉米生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31-359.

[2]李纯,龙正荣.合肥地区玉米开花习性[J].安徽农业科学,1986(1):24-27.

[3]李金才,董海荣,王艳哲.夏玉米花丝解剖结构与受精结实能力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3,11(1):57-59.

[4]李金才,崔彦宏,董海荣.夏玉米花丝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2,10(4):45-49.

[5]汪茂华.玉米花粉、柱头生活力及其开花生物学的观察[J].农业学报,1959,1(2):121-128.

[6]宋凤斌,戴俊英,张烈,等.水分胁迫对玉米花粉活力和花丝受精能力的影响[J].作物学报,1998,24(3):368-373.

[7]李金才,崔彦宏,董海荣.玉米花丝茸毛形成与导管分化关系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2):13-16.

[8]刘正理,李素英,季志强.玉米自交系花丝不同长度授粉效果[J].天津农业科学,1993,3:28-29.

[9]宋春英,彭俊萍.玉米自交系花丝生命力的测定[J].种子科技,2001,6:350.

[10]Hout N M,Blackmer A M. Changes in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of corn leaves near silking time[J].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1990,21(2):169-178.

(责编:徐焕斗)

上一篇:做冬季里的温暖美人 下一篇:竹柳耐盐碱盆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