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妹妹范文

时间:2023-11-28 12:09:20

玉米妹妹

玉米妹妹篇1

昨天的一切,是那么令人怀念

明天

即将来临

明天的一切,是多么令人向往

玉米妹妹

我们的昨天

那美好快乐的昨天

你还记得吗

我们童年时

很幼稚

埋下一粒自己认为可以发芽的紫薇花心

天天去浇水

然而,却始终没有结果

我们没有泄气

我们又在植树节那天

埋下了一根认为可以长大的枯树枝取名为"乐艺"

对乐艺细心照顾

又是盖鸡蛋壳

又是撒橘子汁

可是,最终被人拔了当武器

顽强的我们依然没有泄气

我们拿下一个蝴蝶结

写上我们的名字

希望能够留下昨天的美好

忘记昨天的悲伤

让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当然,这一切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任然充满希望

希望能够实现

我已经不在是哪个幼稚的小玉米

我长大了

我绝对不回再对你斤斤计较

那些流言蜚语让它过去

玉米妹妹篇2

智哉和芙琳来到了一个青山上,那里的空气很新鲜,芙琳光着脚丫,在草地上走来走去,智哉还是那冷酷的表情在脸上,芙琳对智哉说:“你看看,又露出你这酸萝卜脸了,你知道吗?你这张臭脸真的很欠扁哦。”智哉说:“你扁也扁不过我,。”芙琳说:“什么?你说我,你…哼!”说完,芙琳捡起一个小石头向智哉扔去,智哉也意识到自己被小石头砸了,若无其事的走开了,芙琳看智哉那么嚣张,简直气炸了,但芙琳拿智哉没办法,只能乖乖的跟在后面,突然,芙琳感到身后有精灵的气味,就跟智哉说了这件事情,智哉以为芙琳在说谎,没有搭理她,突然,一个闪光从芙琳的身边经过,擦伤了芙琳的手臂,在前面,有个像精灵一样的东西,“它就是摩羯座精灵!”芙琳说道,摩羯座精灵的速度真快,让你摸不着北,速度像光一样快,智哉都打不过它,这时芙琳听见了一个声音,那个声音对芙琳说:“芙琳,你可以打得过摩羯座精灵的,因为你有着我们前所未有的魔法,试试看,闭上眼睛”芙琳小声的对自己说:“我能办得到吗?试试看吧”芙琳闭上眼睛,周围一切是黑的,她静静的想着想着,她看到一个东西要经过她的身边,马上睁开了眼睛,用手指住了摩羯座精灵,说了一声:“停”接着说道:“让爱充满整个世界吧~!”摩羯座精灵来到芙琳的面前说:“我会改过自新的。”芙琳说:“恩,快进来魔法球吧。”摩羯座精灵立刻进了魔法球,芙琳对智哉说:“耶!今天是我赢了哦,哈哈哈哈!”智哉说:“别笑啦,你这样很傻。”芙琳说:“你说我傻,我绝对不放过你。”就这样,芙琳跟智哉又打在一块了。

玉米妹妹篇3

透过星星,你可以看到我、妹妹和奶奶正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奶奶是个戏迷,听说村里来了戏班子搭台唱戏,就迫不及待的让姑姑送我们回老家。刚下车,还没喘口气,奶奶就拉着我和妹妹去戏场。到了那,奶奶听得津津有味,可我和妹妹一句也没听懂,所以就趁奶奶不注意溜出去。

溜出来后,也没什么好玩的,我们就打算到地里瞧瞧玉米熟没。哇!玉米都熟了,正是煮着吃的好时候,我心想:再不吃它们,它们就老了,老了就不好吃了,反正地里没人,不如掰几个回去煮着吃。我把这个主意告诉妹妹,妹妹举双手赞同。我们俩钻进地里,不急不忙的开始干活,不一会儿就掰了一堆,我们抱着玉米,准备满载而归时,一个陌生的面孔伸出来,把我们吓一跳,抱着玉米撒腿就跑,那人在后面边追边喊:“别跑,站住,站住!”见此情况,我们跑得更快,一路上,玉米受不了颠簸,掉了好多,我们也顾不了这么多,一脑门子想着逃跑,掉的,也没去捡,只回头不舍地看了看。

呼呼!我们得救了。到了二奶奶家,我们把玉米放在地上,就跑出去玩了。快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回到二奶奶家,二奶奶对我们说;“今天中午有两个小女孩到咱家地里掰了许多玉米棒子,我看啊!准是你们俩干的!”“啊?那是咱家的地呀?知道的话,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多掰些了,也不用狼狈逃跑。”我们满脸惊讶的说。“你们两个……”呵呵呵呵,我们沉静在笑声中。

这一天真是有惊无险,不过,我挺高兴的,因为吃到玉米了呗!

玉米妹妹篇4

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之中,你看旁边那热热闹闹的一家三口,强烈的阳光映照在了正站在树上的爸爸,只见他那宽大的肩膀,粗壮的手臂,就知道他是一位从小挑担、十分能干的人,再看看正站在树下的夫人,两只宽大的手正端着一盘脆脆的玉米,让丈夫把玉米拿上树,在一旁可爱的小娃娃正光着屁股看着树枝上的爸爸,心中想着要快快长大,帮爸爸的忙。

再看看西边那一对对兄妹,小哥哥正站在高高的屋檐上弯着腰从小妹妹手上接过玉米,而小妹妹则小心翼翼地站在小小的梯子上,一手抓住梯子,一手将装玉米的篮子递给哥哥,小巧玲珑,哥哥仿佛也心疼妹妹这么小就出来做粗活。

最后在看看院子中央的那一对母子,母亲一边剥着金黄的玉米一边为身边的小姑娘讲故事,小姑娘轻轻地躺在妈妈的大腿上,可妈妈的眼睛却望着这片果实累累。仿佛在回忆着春天他们是多么辛苦地顶烈日,满头大汗地跑到几十里远的小河边打水去吧小苗救活。

不知不觉中,晚霞映红了田野,秋姑姑带着凉爽的秋风离去了,但人们甜蜜的笑声却不时回荡在草原上。

玉米妹妹篇5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多年后,陈远新却持刀捅向了亲妹妹,上演了一出手足相残的人间惨剧。

兄妹之间,究竟发生了怎么样的纠葛?

亲情资助海外留学,多年打拼荣归故里

2012年11月27日晚上,陈远新的心情特别郁闷:借给妹妹陈玉的20万元一直要不回来,妻子王婷和他吵得不可开交。他再次拿起手机,拨通了妹妹的电话。

“我没钱。”接到哥哥的追债电话,陈玉一口回绝。

“明天上午我过来拿钱,你准备好。”陈远新在电话里下完“最后通牒”,把电话给挂了。

陈远新1979年出生于福建福清,比妹妹陈玉年长5岁,从小兄妹感情很好。1995年,陈远新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韩国红带着一双儿女相依为命。

韩国红是个要强女人。丈夫去世后,她从棉纺厂下岗,靠开杂货店抚养一双儿女。1998年,陈远新即将高中毕业,母亲拿出多年积蓄,又将家里的房子抵押,筹集40万元,将儿子送往意大利留学。

陈远新学的是外贸专业,他还兼修平面设计,又要苦学意大利语,学业很重。2000年,实在拿不出儿子的学费,韩国红只得把房子出售了。

不久,陈玉高中毕业,到一家酒店当服务员。陈玉从小不爱读书,原本以为上班有钱赚,比上学好玩多了。哪知,这么辛苦,每天都困在单位,一点也不自由。于是,她羡慕起读书的同学来,经常在母亲面前流露出不满:“我不读书是为了我哥,等我哥毕业了,可得补偿我。”

女儿的话,让韩国红的负疚感更为强烈,每次与陈远新通电话,她都会对儿子说:“以后你有出息,要多照顾妹妹。她为了你,牺牲不少。”

本科毕业后,陈远新在意大利一家商贸公司做业务。收入不错,为了能多赚钱,他还做兼职导游。陈远新只有一个目的,他要荣归故里,回报母亲和妹妹。

2006年春,陈远新带着在意大利积攒下来的100多万元回到了福州,应聘到福州一家贸易公司做了主管。回国后,陈远新在福清花了20多万元,给母亲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新房。装饰一新,让母亲搬了进去。

2007年春节,陈远新将母亲接到福州过年,陈玉已于半年前来福州一家酒店做服务员。一家人吃年夜饭时,陈玉笑嘻嘻地问哥哥:“哥,过完春节我想开个化妆品店。”

陈远新回国后,光礼物就给妹妹带了3万多元的,回馈这份亲情,他责无旁贷。2007年3月,由陈远新投资18万元,陈玉开起一间名为“美丽有约”的化妆品店。

然而,由于没有经验,每天销售额不到百元。勉强坚持了半年,不但把陈远新投资的18万元亏得一文不剩,她自己多年积累的几万元都搭了进去。

创业这么快就失败了,陈玉非常郁闷,经常跑到一位开花店的同学店里去玩。见同学的花店很赚钱,她又动起了心思,跟韩国红提出,让哥哥再投资自己开家花店。

2008年3月初的一天晚上,韩国红当着陈玉的面,对陈远新说:“小玉想开个花店,你觉得怎么样?”

“做生意风险大,不是谁都适合。”陈玉经商失败,陈远新没有过多责怪,但他觉得妹妹确实不是做生意的料,建议她找份工作,或者由自己出资,去读几年书。

前一次开店,亏了哥哥那么多资金,陈玉也曾对哥哥表示过歉意,但一听这次被哥哥拒绝,顿时就拉下了脸。

事后,陈玉更是在母亲面前多次表达对哥哥的不满:哥哥欠这个家的,欠我的,他有义务帮我。

其实,陈玉的抱怨,让韩国红的心里很不好受:“我再跟你哥说说。”

不堪回馈无休无止,“嫂子你是谁”

几天后,韩国红趁陈玉不在家,特意和儿子诚恳地谈了一次:“你还是帮帮你妹妹。她过不好,你将来也不省心,就算妈求你了。”

陈远新知道,自己出国留学,举全家之力促成,他有义务回报家里的每个人,母亲把话说到这种程度,他不能让她失望。

当时,陈远新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王婷都年龄不小了,早就计划买房结婚。王婷大学毕业,在福州做了公务员。这么多年,她一直苦等陈远新,两人感情不错。按照当时的房价,陈远新全款买一套婚房并不困难,考虑到帮衬妹妹,他提出暂不买房,就在王婷分的一套60平米老房子结婚。王婷非常体谅,同意了。

这次,帮妹妹开花店,陈远新煞费苦心,他亲自进行了考察,又安排妹妹去学插花技术。

就这样,经过半年的筹划,各项准备就绪后,陈远新终于为妹妹选定了一个店面,投资20万元,开起了一家高档花店。店铺开起来后,陈远新依旧不放心,怕妹妹经营不善又亏钱,工作之余,陈远新又天天守候在店里,帮妹妹打理。

在陈远新的苦心经营下,小店开业第一个月,就赚了4000多元。半年后,就赢利上万了。对男友的付出,王婷十分不解:“这个店是你投资的,但听你妈妈和你妹妹的意思,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你白天黑夜地搭在里面,连我都没时间陪!是想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哥哥吗?”女友的挖苦,陈远新只有苦笑:“亲爱的,他们是我的亲人呀!”

花店走上正轨,陈远新依旧不省心。期间,因为资金周转,他又在母亲的协调下,陆续以各种名目为妹妹投入了近10万元。

2008年底,陈远新与王婷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陈远新的钱都交给妻子管理,陈玉用起来没那么方便了。有几次,妹妹需要资金周转,去哥哥那里拿钱,王婷不出一周,就找理由把钱要回去。不久,陈远新和妻子全款买了一套130多平米的高层,王婷对钱管得更紧了,这让陈玉对嫂子十分不满。陈远新结婚后,母亲和陈玉租住在一起,陈玉经常对母亲抱怨:“我哥是好人!王婷,心眼太多。”

韩国红一直偏心女儿,但儿子的所作所为已无可挑剔,于是,她公道地劝女儿说:“做人不能太贪心,你开店的钱是你哥出的,他还免费为你打工,到哪里去找这种好事?你嫂子没要你分红就不错了。”

韩国红本来是为儿子说话,哪知,这些话,却提醒了陈玉。据案发后,陈玉开花店的同学讲:陈玉认为哥哥的两次投资,都是偿还他对她的亏欠。“我们家为了我哥,连房子都卖了。这房子是不是有我的份?我为了他,大学都没上,是不是也要补偿?”想来想去,陈玉决定要和哥哥说明:花店的所有资产和盈利都必须全部归她。

“这算是你对我的全部补偿,以后我不会再提要求了。”这是陈玉对哥哥当时说的话。事后,陈玉对开花店的同学解释了说这番话的理由:“我嫂子太精明了,必须划清界限,防着她。”她还对同学表达了另一层意思:以后嫂子在,想沾哥哥的光不可能了,逮住眼前的利益最靠谱。

“本来你就是花店的老板,当然归你。”这是陈远新给妹妹的答复,也是他和母亲商量后的结果。陈远新知道、也了解妹妹的性格,自私,霸道,凡事替自己考虑。作为哥哥,他服从母亲的意见。

“这样我谁也不欠了,以后,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陈远新这样说服了妻子。其实,尽管以前王婷就看不过眼,但真的确定花店和陈远新一点关系也没有,她还是非常生气:“你们家人也真是过分。亲兄弟明算账,怎么能这样处理家庭关系?”陈远新只有一再保证,再也不管妹妹的事,她才不吭声了。当时,陈远新一边工作,一边和意大利的朋友合伙做生意,年收入至少有20万。经济决定话语权,王婷认了。

2009年10月,陈玉与男友钟晓明结婚,花店由小两口打理。结婚后,陈玉拿出几年收入,按揭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还买了一辆丰田轿车。

2010年3月,陈玉想扩大经营,在花店隔壁开一家婚庆公司。因为婚庆公司需要高档摄像机、相机等设备,加上租店面,至少需要20万元。虽然陈玉当时的花店生意不错,但她买房买车都是贷款,小夫妻根本拿不出钱来。钟晓明老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更指望不上。

很自然地,陈玉想到了哥哥,她特意给哥哥打电话,咨询扩大经营的事,让他再帮帮自己。

“这事得问问你嫂子……即便有钱,她也拿去投资了。”陈远新说的是实话,自己带回的100多万元,早花光了。这几年,他虽然收入不错,但开销也大,积攒的钱被王婷拿去买了股票、基金。

陈玉根本不信。据案发后,韩国红对警方讲述,女儿一再对她抱怨:这都是嫂子使坏,我哥是个窝囊废,他怕老婆。韩国红和儿子关系很不错,但和儿媳处得很差,加上儿媳一直不生孩子,她更看不顺眼。现在,女儿骂王婷,她也帮着说话:“不怕,还有我呢。你哥说到底,还是听我的。”

母亲的态度,让陈玉更加有恃无恐。之后,韩国红几次找儿子,要求他帮妹妹。最终,陈远新对母亲屈服,答应再次给妹妹出资20万元。

王婷气得火冒三丈,态度强硬地说:“要我们出钱也行,但必须打欠条。”最后,陈玉没办法,只有按嫂子的要求打了一张20万元的借条,这才拿到了钱。

担不起的负累压垮了谁,兄妹相残一地血

有了这笔钱,陈玉的婚庆店如期开了,生意也不错。2011年底,她又买了一套房子,却不提还钱的事。

王婷几次追着要钱,陈玉总振振有词:“反正你的钱是存银行,就先让我周转,以后加利息就是。”王婷很不高兴,经常为此事和丈夫争吵。2012年元宵节,一家人一起过节,王婷再次提起了这笔钱。

“我哪有钱啊!”陈玉拉着脸回答。

“你买房有钱,没钱还我们?”看到小姑子不高兴,王婷更生气。“那是我跟我哥之间的事,当初……”陈玉话没说完,就被王婷打断了:“少提过去的事儿。欠你的,你哥都还清了。我是你嫂子,这笔钱有我的份儿。”“嫂子算什么?不对婆家人好就不配当嫂子。”两人互不相让,一家人不欢而散。之后,为了这笔钱,夫妻俩隔三差五就吵架,感情越吵越糟。

就在夫妻感情出现危机时,2012年6月,陈远新突然呼吸困难,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经过几个月治疗,身体一直不见好转, 2012年8月初,陈远新不得不辞职在家休养。

之后,陈远新奔赴全国各地求医,花费近20万元,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夫妻感情原本就出了问题,现在陈远新身体又不济,王婷更加不爽:“我为什么要跟你过?你现在一分钱不赚,你妹有钱都不还你,她有没有把你当亲人?我受够了!”她公然嫌弃他不赚钱,提出了离婚。

为急于挽救婚姻,陈远新想到了借给妹的那笔钱,他认为只要把这笔钱要回来,就能让濒危的婚姻峰回路转。于是,2012年11月初的一天,陈远新跑去花店跟妹妹讨要,还一再表示:“你嫂子整天在我面前唠叨,闹着要我和离婚。”

“你叫嫂子找我。”陈玉一听王婷就来气,拒绝还钱给哥哥。此后,陈远新几次索要不成,跟母亲倾诉自己的处境,想让她出面劝妹妹还钱。哪知,韩国红一听儿子要钱是为了挽救婚姻,更急了:“儿子,你真傻呀!那女人不打算和你过了,你怎么还跟妹妹要钱给她?”母亲这个态度,陈玉更没有还钱打算了。

陈远新苦不堪言,他和妻子感情基础不错,也真心想挽回这段感情,可母亲和妹妹根本不体谅他。他一遍遍对母亲和妹妹说:“就算你们看不上王婷,能不能看在我多年真心的份上,还钱给我,让我自己去解决问题?”可陈玉就是不肯:“你傻,我们不能做傻事。”

陈远新不死心,几天后又去找妹妹,结果陈玉告诉他:“我把钱还给咱妈了。”陈远新不信,去问母亲。韩国红回答说:“你妹妹确实给了我。我先替你保管。”

陈远新还是不信。2012年11月27日晚上,王婷又与陈远新发生争吵。陈远新越发焦虑,也更把那20万元当成了救命稻草。于是,当着王婷的面,他给妹妹陈玉打电话。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第二天上午10点多,陈远新打车来到陈玉的花店门口,一进门,就冲着陈玉要钱。当着员工的面,陈玉十分恼怒:“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再逼我,我也不可能还你。”说完,就要赶哥哥出去。

陈远新一下被激怒了,随手从旁边的桌上拿起一把剪裁刀,架在陈玉的脖子上。“哥,你别乱来。钱……我已经给咱妈了,不信你问她!”陈远新不理解自己对妹妹那么好,为什么自己遇到难处,妹妹却百般刁难,一时间他的血直往脑门上涌,用剪裁刀对着妹妹的脖子使劲一划……

陈远新吓傻了,店员拨打了120。当急救车赶来时,陈玉已因颈部大动脉被割断流血过多死亡。

2012年12月5日,陈远新涉嫌故意伤害(致死)罪被批准逮捕。案发后,王婷四处为陈远新奔走,而陈玉的丈夫要求严惩凶手。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儿子,韩国红痛苦不堪。此案历经数次审理,2014年9月,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陈远新被有期徒刑10年,陈远新提起上诉。2015年1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

该案给人留下了深刻启示:留学对普通百姓家庭来说,往往是举全家之力。一家人的厚望和回报,也从此寄予此,有的为此负累一生,还人情债,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小家。殊不知,留学并不意味着大富大贵,而且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起落,都有自己的空间。生活的苦涩和艰辛,往往担不起“还债”,势必压垮亲情。

玉米妹妹篇6

他11岁那年,父亲意外去世,弟弟6岁,妹妹3岁,那是1959年。父亲一走,家就塌了半边天。家里没有壮劳力,粮食更是少得可怜。他退了学跟着母亲下地干活,小大人一样照看弟弟妹妹。

刚开始,每顿还能吃上一个玉米面窝头,到后来,家里就真的揭不开锅了。弟弟妹妹饿得直哭,没多久,妹妹的小胳膊小腿,就“胖”了起来。村里的赤脚医生说,是营养不良导致的浮肿,得给孩子做点好吃的。可那年月,能有点吃的已是不易,哪里有好吃的呢?母亲抱着妹妹愁眉不展。

第二天,他不声不响地上山,上上下下爬了好多树,胳膊都划破了,才摸到5个鸟蛋。他高兴地回到家,小心翼翼地把鸟蛋放在粗瓷碗里。母亲看到碗里的鸟蛋,再看看他满头的汗水和胳膊上的伤,忽然抄起门后的笤帚,朝他打去:“谁让你去爬树的,摔下来咋办?还让不让我活了啊?”母亲边打边哭,他不躲闪,只是委屈地低着头。

晚上,母亲把5个鸟蛋煮熟,给妹妹剥了3个吃,剩下两个,一个给弟弟,一个递给他。弟弟接过去,剥掉蛋壳,一口便吞进嘴里。他轻轻地剥开蛋壳,白嫩嫩的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抬头,弟弟妹妹正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咽了一口唾沫,把鸟蛋慢慢掰开,一半给妹妹,另一半给弟弟。母亲看了,转过头,开始抹眼泪。

母亲拉着他问:“还疼吗?”他摇了摇头。“大壮,娘不该打你,可娘怕啊,你爹就是从山上摔下来的,他要是活着,一家人也能少挨点饿。”母亲说着,眼里的泪又像断了线的珠子流下来。

2

母亲想尽了办法找吃的,上山挖野菜、捉蚂蚱、剥榆树皮……可妹妹还是一天比一天虚弱。

村头的王婶来找母亲,带来几片地瓜干和一把玉米面。母亲把地瓜干放进水里,再掺上玉米面熬成汤,一缕久违的粮食的香味飘在小院里。母亲给他和弟弟妹妹一人一碗,只留了半碗给自己。他问:“娘,王婶为啥给咱地瓜干和玉米面啊?”母亲停了半晌,说:“别问了,喝吧。”他有些疑惑,可诱人的地瓜汤让他顾不得再多想。

王婶又来找过母亲几回。那段时间,家里经常可以喝到地瓜汤。有次,王婶和母亲关在屋里说话,临走时说:“你好好想想。”母亲没说话,脸上愁云密布。

那天,母亲变戏法般,拿出一些玉米面要包饺子吃。这把3个孩子高兴坏了,要知道饺子可是过年才能吃得上的好东西。母亲在玉米面里掺上榆皮面,榆皮面是他和母亲一起剥了榆树皮,在石碾上压碎,再用细箩筛出来的。玉米面没有黏性,只有掺上黏性大的榆皮面,才能擀成饺子皮。

饺子出锅,一共20个。母亲给弟弟妹妹一人6个,给他8个,他懂事地给妹妹两个,母亲不让。他又把两个饺子给母亲,母亲还是不让。那段时间,每次吃东西母亲都会多分一些给他,理由是他要下地干活。

他吃了整整8个饺子,吃到最后一个时,他细细地咀嚼着,久久不肯咽下去。饺子是野菜馅的,没有一点油水,可他却觉得那香味从口腔蔓延到胃里,再渗进骨头里。那是父亲去世后,他吃得最饱也是最好的一次。

母亲看着他吃完8个饺子,眼里的泪又汹涌而出,摸着他的脸说:“大壮,别怨娘,娘没本事,让你们挨饿,可我是真没法子。你是老大,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母亲没往下说,脸上的表情痛苦而凄楚。他安慰母亲说:“娘,别哭了,等我长大挣更多工分,咱们就不会挨饿了。”

3

那天晚上,他睡得特别沉,梦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每人一大碗,咬一口全是肉。

醒来时,窗外的阳光已经有些刺眼。他舍不得那个梦,闭上眼慢慢回味着。屋里出奇地安静,他奇怪,娘怎么没叫醒他下地干活?弟弟妹妹也不见了,他匆忙出门去找。找到村头,王婶告诉他,母亲带着弟弟妹妹改嫁走了,那是百里外每顿都能吃上地瓜干的村子。

“大壮,你妹妹眼看就要饿死了,那户人家只让带两个孩子。你娘怕你受不了,半夜走的,给你留了一坛玉米面,等你吃完了,你娘就来接你。”王婶的话,让他觉得恍惚,他疯了般沿着村头的小路去追,可哪里还追得上呢。

天黑时,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小院。抱着母亲留下的那坛玉米面,从天黑哭到了天明。他从没想过母亲会不要他,母亲怎会不要他呢?他那么懂事,那么听话,可母亲真的不要他了,母亲用一顿奢侈的饺子把他抛弃了。

他靠着那坛玉米面度日,坛子空了,母亲却没来接他。他离开家乡,去找那个盛产地瓜的村子。

他一路流浪乞讨,一路打听,找过许多有地瓜的村子,却始终没找到母亲。

那次,已经饿了两天的他摇晃着躲进一间破屋避雨。屋里还有一个女人和3个孩子,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也是要饭的。女人把讨来的窝头掰开,分给3个孩子,手心里只剩一点碎屑,女人捏起碎屑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此情此景让他泪流满面。

此后,他再也没找过母亲。他觉得,母亲如果要他,即使讨饭也会带着他,可母亲抛下了他,他成了一个没爹没娘的孤儿。

13岁那年,他饿晕在路上,被一位好心的木匠救起。木匠见他可怜,又看他勤快机灵,就收他当了徒弟。再后来,他凭着一手出色的木匠活,成了家具厂的工人。他娶妻生子,在异乡扎根落户,再也没回过以前的家。那段苦难的岁月,渐渐在记忆里尘封。

4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粮食特别珍惜,他不挑食,却唯独不吃饺子,无论什么馅的。每次看到饺子,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8个榆皮面饺子,曾经渗进骨子里的香味,如今变成了岁月深处的疼与伤。

时光如流水,转眼几十年过去了。退休后的他在家养鱼养花,照看孙子,日子过得平淡,但他内心深处并不平静,几十年来虽说对母亲有怨恨,却也有牵挂,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母亲和弟妹是怎么度过的,现在又过得如何。

没想到,这时弟弟找到了他。久别重逢,提及往事,他的心里全是苦楚与疼痛。想起儿时自己一个人坐在小院里的恐惧和无助,想起露宿街头时的凄风苦雨,还想起雨夜里那滂沱的泪……那些本已尘封的疼痛,随着弟弟的到来,像汹涌的潮水般又一次将他淹没。

弟弟希望他能去看看老母亲,他负气地低声回了一句:“我11岁那年,就没有家,也没有娘了。”弟弟含泪失望而归,他愣愣地坐着,心里有说不出的空虚。

弟弟第二次来,录了一段视频给他看,视频中一个干瘪瘦小的老太太,躬着腰反复揉着面,他一眼就认出那是母亲。忽然母亲号啕大哭起来:“大壮,你在哪里?娘想你啊,大壮,娘对不起你啊……”母亲的哭声悲痛而凄楚,布满皱褶的脸上满是泪水和面粉。那一刻,他心中所有的怨与恨轰然倒塌,猝不及防的泪,滚滚而落。

弟弟告诉他,母亲改嫁的男人有两个孩子,日子也难熬,但每顿勉强能喝上点地瓜汤。后来男人见母亲整日惦念他,就同意母亲来接他。可母亲回村时,他已经离开了。从此,他成了母亲最大的牵挂。

后来,母亲患了老年痴呆,清醒时,就到处托人找他,糊涂时,就一遍遍和面给他包饺子。母亲忘记了许多人和事,只记得他,只记得给他包饺子。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最苦的人,是被抛弃的那一个,却从没想到,在痛苦中挣扎的还有母亲。

他去看母亲,50年光阴流逝,只怕母亲早已认不出他。当他哽咽地喊:“娘,我回来了!”母亲先是一愣,继而抱住他失声痛哭。母亲一遍遍重复着:“大壮,娘天天盼啊等啊,总算见到你了……”母亲怎会不认识他呢,母亲还记得他胳膊上的伤疤,还记得分别那晚他吃了8个榆皮面饺子,那些烙印在生命里的点滴,母亲都一一记得。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哭得像个孩子。

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母亲把他面前的碗里堆成了山。饺子的香味与岁月里曾经的滋味一一串联,他知道,他又找回了那曾经渗进骨子里的香味,那是家的味道。

玉米妹妹篇7

摘要:毕飞宇塑造的玉米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不同的人曾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最多的是从女性和生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但从作家本人针对小说《玉米》所作的各种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本意并不是要塑造一个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坚强生存的农村女性,而是为了揭示为追逐权力不惜一切代价的人望,以及这种欲望所引起的恶质浮泛。

关键词:毕飞宇;玉米;权力

李敬泽曾这样评论毕飞宇的小说《玉米》:“毕飞宇广博地处理了诸如历史、政治、权力、伦理、性别与性、城镇与乡村等主题。所有这些主题,如同血管在人类生活的肌肤下运作。对我们来说,读《玉米》是经验的苏醒和整理。”[1]李敬泽点出了毕飞宇小说多主题的风格。为了不在面对多主题时误入分析的歧途,必须抓住“权力”这个关键词。

“权力”是解读毕飞宇“王家庄”系列小说的钥匙,在这一系列小说中,“权力”的在场感最明显的当数《玉米》。用“权力”结构《玉米》,起因于作者毕飞宇的经验、想象,与对文化的思考。《玉米》在被《小说选刊》选载时,作者曾以《我们身上的鬼》为题,在该刊“小说家说”栏目中说:“我们身上一直有一个鬼,这个鬼叫‘人在人上’,它成了我们最基本、最日常的梦,这个鬼不仅仅依附于权势,同样依附在平民、大众、下层大多数民间弱势群体乃至‘被侮辱被损害的’……”毕飞宇所说的这个“鬼”以“人在人上”为特征,其实质就是附着在我们身上的权力与等级的阴影。这个阴影不仅笼罩在权力场之中,更笼罩在权力辐射下的场域之中。小说《玉米》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权力与等级阴影笼罩之下的人性异化与扭曲的故事。

十四岁的农村少女玉米是王家庄村支部书记的女儿,自小在父亲王连方的权力庇荫下长大,享受着权力带来的“人在人上”的自尊与优越感。在父亲失势后,玉米所遭遇的变故与屈辱让她明白了权力带来的好处。前后处境的巨大落差所带来的切肤感受让玉米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做出了用身体换取权力的选择――嫁给了公社革委会主任,一个年龄可以做自己父亲的权力代表者。玉米不是被迫,而是主动、甘愿的将自己的身体献给了权力的祭坛。这说明权力对玉米内心的异化和扭曲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作者毕飞宇在“王家庄”给玉米设置了一个由男人组成的权力场,让女主人公在异化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因为权力,王连方在村里欺男霸女的行为不但不受丝毫影响,还连带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女儿玉米成为了“人上人”,享受着“皇帝的女儿”般的优越感。这些使玉米自小就认识到权力所带来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促成了她处处与人争强好胜的心理。因为自小对权力的强烈认同,所以她才为母亲“捏一把汗”,唯恐母亲生不下小支书――权力的延续者,这种由惶恐带来的隐痛甚至比母亲来得更为强烈。也正因为对权力的认同,玉米才不向父亲发难,反而去欺负被父亲霸占的女性同类。在利用权力与同村女人斗的同时,玉米也为了权力与自己的姐妹斗。玉米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烈的人。她很愿意帮母亲持家,除了积累经验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要满足自己掌权的欲望。妹妹们平时不服她管,玉米利用持家的机会周密谋划、步步为营,将几个妹妹,尤其是玉秀摆弄得服服帖帖。“一个在亲人身上满足自己权力欲望的人,已经彻底沦为权力的共谋。”[2]

权力异化了玉米的心灵,为她的人生选择打上了权力的烙印。在相亲这件事上,玉米倒是跟父亲王连方不谋而合。飞行员彭国梁的外貌并不出众,甚至说得上丑,但在飞机的衬托下,竟显得特别高大美好。实际上,高大美好的只是比村支书更高的权力而已。玉米对同村长相不错的青年不屑一顾,却对长相丑陋的飞行员彭国梁一见钟情,甚至有些自卑,这不能不说是村支书女儿在更高权力面前的渴望与自卑。

在父亲王连方因为破坏军婚而被之后,玉米曾寄希望于彭国梁提干,用权力来挽救自己濒于崩溃的家,所以殷切期望彭国梁在部队“好好听首长话,要求进步。”

因为家庭变故,玉米惨遭退婚,这场以爱情为名义的权力攀附计划失败了。彭国梁这架飞机飞走后,玉米对权力的欲望开始变得迫切。她让父亲王连方给自己“说个男人。”“不管什么样的,只有一条,手里要有权。要不我宁可不嫁!”在与革委会副主任郭家兴相亲这件事上,王连方还考虑过年龄的问题,玉米却看得非常透彻:

“刀子没有两面光,甘蔗没有两头甜,玉米无所谓。为了自己,玉米舍得。过日子不能没有权。只要男人有了权,她玉米的一家还可以从头再来,到了那个时候,王家庄的人谁也别想把屁往玉米的脸上放。在这一点上玉米表现得比王连方更为坚决。”

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没有对爱情的渴望,也没有对幸福婚姻的憧憬,有的只是对权力的追逐。玉米做这一切的时候是心甘情愿的,是主动寻求的。玉米认为自己为使王家能复兴、能从头再来而做的这笔权色交易是值得的,所以她忍受着扒开自己皮般的痛楚,让出自己的人格与幸福,以换取权力的庇护。

玉米对家庭的这种维护已经不能简单的看作是对尊严的捍卫。自小在权力笼罩下的玉米尝尽了权力的好处,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优越感。王家失势后,王家地位一落千丈,所以玉米不惜出卖自己,以换取权力带来的“人上人”的优越感。

权力对人的异化不仅仅表现在使其成为自己的共谋,更表现在将人异化为权力的帮凶。在权力得失的过程中,玉米终于由最初的共谋发展成了后来的帮凶,这一点最终表现在她对待妹妹玉秀的态度上。

在“王家庄”这个权力场中,玉秀是最没有权力意识的。即使在王连方被开除之后,“在这个问题上玉秀是和玉米反倒不一样的。漂亮的玉秀无意间成了权力的牺牲品,但她仍依着女人的本能去追求情爱。作为姐姐的玉米并没有想着去保护曾经受过伤害的妹妹,为了权力,她不惜使出最阴狠毒辣的手段破坏掉妹妹追求幸福的希望。此时的玉米已经被权力意识迷了心窍,成为了权力的维护者与帮凶。

毕飞宇说:“我希望当今的大学生们能读一读这样的作品。我想,这个作品对他们了解他们的父辈、了解父辈的精神屈辱、了解父辈内心的扭曲是有帮助的。我不希望在我很年轻的时候,那些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贴在我们皮肤上的东西,这么快就被忘掉。”[3]

联系上毕飞宇关于“人在人上”这个鬼的言说,我们可以看出毕飞宇真正想要表现的是在那个追逐权力的年代里,权力阴影笼罩之下的历史、政治与人性。

玉米是一株生活在权力场的“玉米”,作者赋予她的欲望、心计与思虑,早已超出了一个十四岁农村少女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成为了渴求权力的人的一种类型。“中国是政治化的国度,对权力的追求,是许多人追求幸福的前提,毕飞宇写出农村少女的权力欲,可以说是浓缩了许多人的人生追求。”[4]毕飞宇塑造“玉米”这一形象,正是为了揭示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了集体无意识的追逐权力的人望。如果从这一角度解读《玉米》,我们就能超越所谓的性别意识,从而发现《玉米》所具有的深层历史意蕴与悲剧内涵。(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参考文献:

[1] 李敬泽《玉米?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2] 凤群《评毕飞宇长篇小说》,文艺争鸣,2003.6。

[3] 毕飞宇《心中仍有痛》,北京青年报,2003.4.23。

玉米妹妹篇8

那年秋天,我是扳着手指一天天将月亮盼圆的,终于,中秋节到了。我仿佛一下子看见了外婆柜子里又大又红的枣子,苹果,石榴,还有香甜可口的月饼,罐头。因为每年中秋,我都和母亲去外婆家,我都能看见了这些我平时只有做梦才能吃到的水果食品。我都满足而幸福的认为,外婆,是天下最好的外婆。我耷拉着脑袋笑着望着,期待着母亲点头。

“今天你留下看门,我只带燕(妹的小名)去,听话。”

“不啊,我也要去。” 我没有想到母亲居然有了这样的决定。

“天气不好,下雨了,一院子的苞谷咋办,到时你要提回去放到门道。”母亲语气有些严厉。

“那会下雨,我也要去,我不管!”我急了,大喊。

“不行,要留下看门,等你长大了,你好带着燕去,妈来看门。”母亲提高了嗓音。

“我,我,”还没有等我说完,母亲已经走进了屋子。

我一屁股坐在了苞谷堆上,不敢和母亲争了。但是我实在想不通,过中秋天怎么会下雨,只是天阴着的,没有出太阳。

“哥,妈带我去呀。”妹妹从屋里跑了出来,一脸的坏笑。

“有啥好笑的,不就去躺舅家。”我没好声好气,一肚子的怨气,全冒了出来。

“哥,你别气呀,我会给你带吃的回来。”妹妹撇了撇嘴,没有了半点笑容。

“谁稀罕!”我大声的吼了一句,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你,你以前,也都是带回来,给我吃的呀。”妹妹几乎是哽咽着。

“还不回去换衣服,哭什么哭。”我顺手抓起了一个玉米棒子,摔到了墙角。

妹妹进屋不久,就听见了母亲抱怨我的声音,我摇头晃脑的看着刚才率出去的玉米棒子,甚是得意。

“看好门,下雨了,就把苞谷提到门道放好。剩饭在锅里,晌午好吃。”母亲交代完了,她们要出门了。我像一只没有抓住老鼠的猫,灰溜溜的跟着她们一直到街道上。出门的时候,我看见妹妹扭头偷看了我一眼,眼睛红红的,我没有客气,还了她一个白眼。她们真的要走了。

“燕,要给哥带吃的回来哦。”我低着头,这时我难过极了。

“当然啦!”妹妹突然笑容灿烂,那头上的蝴蝶结一闪一闪的,瞬间,就飞到了街口。

“回去啦,晌午记着吃饭,我会早早回来的。一院子的苞谷,不指望你指望谁,都那么大的人了,没有出息,还哭。”母亲看着我进了门,就走了。

那年,妹妹五岁,我十岁。

我迷迷糊糊的醒来,西方已经被染成一片桔红色了。晌午不但没有下雨,太阳反倒出来了,我气的没有吃饭,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肚子饿的呱呱叫了,我盼望着母亲和妹妹回家。

“哥,你看!”我一眼看见了门缝妹妹圆圆的脑袋,看着她吃力的从口袋里掏什么东西。

“都有什么吃的呀?”我跑了过去,开大了门。

我分明只看见妹妹讨出了半个苹果,口袋便干瘪了。

“啊?只有半个苹果,其它呢,你全吃啦!”

我怎么也不肯相信,母亲进来了,我看见母亲是摇着两只手走进来的,然后走进了院子,开始整理玉米。母亲什么也没有给我带。真的,只有妹妹的半个苹果。

“哥,给你吃吧。”妹妹给我递过来了那半个苹果。

“不要!要吃就吃完,还给我留半个干啥。”我看都没有看她,头迈向一边。

“除了这半个苹果,我真的啥也没有了,也没有吃,舅婆根本就没有给我。”

“不可能,以前每回去了,舅婆都会给很多的,不信问咱妈。”

妹妹真的走到了院子,我也冲了过去,我感到委屈,等了一天了,全被她吃光了,母亲也太偏心了,老向着她,还说什么我是个男孩,还说什么我比她大。

“妈,哥怪我全都给吃光了,你说啊。”妹妹好象比我还委屈,好象是我吃的多似的。

“就只有半个了,切开了每人吃一小半块。”母亲笑着说着,抬头看了妹妹和我一眼,继续整理着玉米棒。

“哥,全给你吃,我吃过了。”妹妹看着我,伸出了手。

“好啊,你真的吃过了,我不要吃!”我手一挥,无意中将妹妹手中的苹果打落在地。

“哇——”妹妹居然哭出了声。

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母亲顺手捞起了扫帚,向我怒气冲冲的走来。我赶快跑到了墙角,人还没有站稳,扫帚便劈头盖脸的向我打来。我双手举起抱住了头,弯着身子,我强忍着疼痛,没有吭声。妹妹的哭的更厉害了,简直是在嚎叫,也听见了母亲的喘息声,我继续用胳膊护着头,挣开了眼。母亲闭着眼,扫帚不停的来回在我的胳膊,头,肩膀上劈打着。我从来没有看见母亲发过这么大的火,也从来没有看见母亲这么样生气过,更没有看见母亲这样狠命的打过我。我紧咬着牙,一声都没有吭。

妹妹抱住了母亲的腿,我看见母亲仍然闭着眼,胳膊开始胡乱的在空中轮着,有时扫帚甚至打到了墙上。我看见母亲脸上流下两行泪珠。母亲终于停了,扫帚随便的丢到了地上,母亲居然也哭出了声。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流泪。

我冲出了家门,撒腿就跑。

田野里不停的传来蟋蟀的叫声,苞谷叶子在风中瑟瑟抖动。凉风习习,吹的我胳膊和肩膀烧辣辣的痛。我蹲在了田边。

“哥,”不知什么时候,妹妹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咱妈洗过了,给你吃吧。”

秋天的夜晚好静,蟋蟀的叫声真好听。天空中,金黄的月亮好大好圆。远处,有街上的点点灯光,偶尔从屋子里传来别人家孩子的笑声。我没有理她。

“哥,我们回去吧,今天过八月十五,妈在家里等我们。”我还是没有理她,头都没有抬。

“舅婆感冒几天了,今个还发着烧,在打针。舅婆还怪咱妈没带你,咱妈说害怕下雨,一院子的苞谷没人看。”妹妹停了停,继续慢慢的说着,“咱舅说婆病了,屋人没有心思,不像往年那样给娃们准备吃的。手上只有别人送他的两个苹果,一个切了四块,分给月月和毛毛(舅舅的孩子)他们几个吃了,另一个切了两半,一半让姨妈带给丽姐(姨妈的女儿),另一半在这,给你吃吧,哥,我今天是真的没有吃啊。”

我猛的转过了头,抓起了妹妹手手中的半个苹果,狠狠的咬了一口,把剩下来的塞到了妹妹的嘴里。妹妹向后退了几步:“哥,我不吃,全给你的。”

上一篇:最是寻常梦范文 下一篇:功夫奇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