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加工范文

时间:2023-03-19 20:59:33

玉米加工

玉米加工范文第1篇

1.玉米汁饮料加工

玉米汁饮料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饮料,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风味清香可口,适合于男女老少饮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1.1工艺流程

选料--去苞衣、去须--清洗--灭酶--冷却--刮粒、取粒--打浆--过滤--玉米汁--混合调配--均质--过滤--灌装--封罐--杀菌--冷却--成品

1.2操作要点

应选择鲜嫩饱满、呈金黄色、无病虫害、无腐烂的鲜玉米。将玉米苞衣、须剥干净,并用清水清洗,放入沸水中煮制5分钟,破坏氧化酶,有利稳定色泽、改善组织和风味。用自动刮粒机进行刮粒。将称好的玉米粒加入适量的水打浆,料液用离心机分离,去除残渣,然后用120目纱布过滤,澄清的液汁注入罐中备用。配方为玉米汁80%,白砂糖10%,柠檬酸0.2%,蜂蜜1.2%,羧甲基纤维素0.01%,蔗糖酯0.09%,明胶0.08%,琼脂0.24%,水8.18%。先将砂糖、羧甲基纤维素、蔗糖酯、明胶、琼脂热溶过滤,冷却后,与其它配料一同加入配料罐,搅拌均匀。将配制好、混匀的配料加入到高压均质机中均质,使其组织达到均一、细嫩,避免产生分层沉淀。将均质后的液汁装入洗净并消毒的玻璃瓶中并封盖。然后,采用高温瞬间杀菌,杀菌温度为121℃,时间30秒。将杀菌后的饮料分段冷却到40℃以下,在37℃保温库中存放一周后检验产品,然后包装出售。

2. 玉米片加工

玉米片是一种粗粮细做的新型方便食品,既可作食品小吃,又可蒸煮焖炒,具有酥、香、脆的特点。加工玉米片的副产品还是制作白酒、色酒、小香槟、饴糖和成型饲料的原料,可综合利用。

选用黄色或白色、发芽率不低于85%、不完善粒不超过5%、水分含量不超过14%的无霉变、无虫蚀、色泽气味正常的玉米,用振动筛和比重去石机清除杂质。 将清理后的玉米放入90℃热水锅中湿润3~5分钟,使其含水量达16%,以利脱皮。 采用330型碾米机、振动平筛、6FG-28型磨粉机,组成剥皮提胚工艺。用碾米机磨碾脱皮略碎提胚,再过筛磨,使玉米皮、胚和胚乳分离,然后经吸风分离过筛分级,去掉皮、胚芽和玉米粉,得到纯净玉米渣。

将玉米渣放入沸水中,同时加入食盐、花椒、大料(比例为玉米渣∶食盐∶花椒∶大料=150kg∶750g∶40g∶35g)等调味品,浸泡40~50分钟,锅内水温保持98℃~100℃,当玉米渣水分含量为30%~50%时捞出。 选用卧式方型高压消毒器,蒸煮90分钟,使玉米淀粉达到糊化、明胶化。蒸煮过的玉米渣有结成团块状的要破结,使其呈散粒状,以备压片。压片采用卧式两辊压片机,压成厚度为0.2~0.4mm的玉米片。

选用远红外线隧道式自动恒温食品烤炉,进口温度为120℃,中间温度160℃,出口温度200℃,烘烤2分钟,使其水分降到10%以下。 干燥冷却后的玉米片,一部分可直接装袋密封入成品库;一部分可在200℃的食油中油炸,达到膨胀,呈微褐色酥香片,食时酥香可口。

3.玉米粉皮加工技术

加工玉米粉皮的原料与玉米粉条基本相同,但制作方法简便一些。制作粉皮的工具是旋(吊粉皮的工具,直径40cm左右,高10cm,底部呈均匀慢凹状的铝质或铁质盘),也可用家庭中一般使用的铝盆。

3.1配方 玉米淀粉4.5kg,淀粉磷酸酯0.5kg,食盐75g,羧甲基纤维素钠10g,明矾5g。

3.2操作要点

3.2.1调浆 淀粉、淀粉磷酸酯混匀,放入调粉缸内;食盐、羧甲基纤维素钠、明矾分别用温水溶化,与温水一同倒入调粉缸,调成糊状。

3.2.2旋粉、冷却 在旋的底部擦一层食用油,将其浮在沸腾的水锅内。舀一勺淀粉糊放入旋内,用手捏住旋边,正反方向旋转数次,待淀粉糊甩成薄厚均匀的圆饼并成型后,连旋一起浸入开水锅内片刻,捞出置入冷水中,揭起粉皮,平摊在竹条帘上晾干。

玉米加工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玉米深加工;玉米产业;发展趋势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玉米产量占全球玉米总产量的40%,中国占20%。美国每年用于深加工的玉米量已超过5000万吨,占玉米产量的20%左右。美国的玉米经济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发达的玉米深加工业。美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由19世纪的淀粉、葡萄糖、饲料、玉米油,到20世纪的变性淀粉、淀粉糖和燃料酒精,尤其是目前作为玉米深加工的两大主导产品淀粉糖和燃料酒精,成为推动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美国玉米深加工现状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多样。美国玉米深加工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玉米深加工产品伴随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已制造出3500种以上的产品,由过去单纯的淀粉产品发展到淀粉糖、各种发酵产品、变性淀粉、玉米油和蛋白饲料等多门类的产品体系。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一是玉米淀粉。美国的玉米淀粉工业发展迅猛,是世界淀粉生产产量最大的国家,2003年美国淀粉产量占世界淀粉总产量为50.8%。由于美国淀粉原料基地连片集中,所以淀粉厂的规模大,一般年生产能力在数十万吨。二是玉米淀粉糖。与其它淀粉糖相比,玉米淀粉糖具有成本低、副产品多、效益高等优点。美国玉米原淀粉有70%左右被用作制糖原料,仅用于生产糖类的玉米就达3300多万吨。玉米淀粉糖除用于食品工业外,还应用于其它工业,如用于空气清洁剂和烟草的保湿剂,也用于砖瓦制造中,通过防止干燥过程中水分移动减少破裂和变形,还可用于水泥中延迟其凝固时间。三是酒精。美国酒精用玉米的消费增长近几年来非常强劲,酒精生产消费的玉米量已超过淀粉行业,成为美国工业用玉米消费的主体。2003年度燃料酒精生产消费玉米234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20万吨,增长幅度高达28.9%。在2005年,美国玉米产量的14.56%用于生产酒精,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20%以上。这主要是玉米燃料酒精迅猛发展所致,燃料酒精将成为未来玉米酒精加工的主要方向。四是赖氨酸。玉米深加工产品中,氨基酸类的产品主要是味精(谷氨酸钠)和赖氨酸。味精的生产主要在中国,赖氨酸的生产主要在美国和日本。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赖氨酸都作为饲料添加剂。随着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赖氨酸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世界赖氨酸生产规模最大的是美国ADM公司,约占全球赖氨酸总产量的一半。

(二)有专业的玉米深加工组织。为提高玉米生产贸易及加工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竞争力,美国成立了玉米生产者协会、玉米贮藏与加工协会和玉米精加工协会,且3个协会间长期保持稳定的协同关系,使美国玉米加工产业具有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现代化等特征。美国玉米精加工协会有9家公司,下属28家企业,年加工玉米3556万吨,平均每个企业日处理玉米3500吨以上。

(三)玉米深加工技术先进。美国在发展玉米精深加工业中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节能、节水、节约原料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费用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技术工艺。乳酸和琥珀酸等有机酸采用膜分离与细菌连续发酵生物反应器耦合技术和双极膜电渗析分离技术,赖氨酸生产采用连续离交法进行分离提纯。采用快脱纤维法和快脱胚芽法,提高了加工效率,提升了饲料副产品的价值。此外,经过改造的研磨技术有效提高了发酵罐的实际产量。

(四)政府对玉米深加工产业进行扶持。美国玉米深加工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取了财政补贴和金融扶持。财政补贴一种是政府直接补贴给加工企业,另一种是政府在农业政策中对种植玉米的农户提供直接补贴。采取这种补贴措施取决于玉米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量,农户的玉米出售量越大,自然得到的补贴款越多。政府对种植玉米的农民提供补贴后,降低了企业收购玉米的价格,相应降低了玉米加工企业的成本,有利于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美国对玉米资源开发提供金融扶持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业银行。许多玉米加工企业建厂的一半资金是从商业银行得到的贷款,政府给予一定扶持。另一种是农业合作发展服务机构,当地政府为农业合作社提供无息贷款。另外,美国对玉米资源深度开发关键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支持。

二、美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趋势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传统工业产品淀粉、糖、油和饲料中,淀粉已成为工业应用的龙头;在一些工业领域,淀粉已得到很好的应用。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不断开发新用途和扩展原有用途。除继续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在传统领域的应用,更注重开发和开拓以下三领域的产品和市场:建筑产品中的增稠剂、粘合剂喷涂剂;铸造和陶瓷中的脱膜剂、防裂剂,日用化工中的填充剂、粘合剂等;高档产品,如高档医药生化产品、功能性食品及添加剂、精细化工产品及用化学方法或很难生产的产品(微生物多糖、工业酶制剂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材料等)。

(二)玉米加工不断向精深发展。目前美国采用的玉米乙醇转化工艺分干磨和湿磨两种,前一种工艺投资成本相对较低,除生产乙醇外,其余产品都加工为动物饲料;后一种工艺则是把玉米籽粒分解成淀粉、麸质、胚芽和纤维。与干磨比较,湿磨具有延长产业链的重要优点:一方面,利用玉米的多价值属性分别加工出多种产品。诸如利用玉米胚芽生产高营养玉米油;利用玉米糠麸生产高蛋白饲料;纤维和液流混合干燥后也可当作低蛋白动物饲料出售。另一方面,利用湿磨工艺生产的纯淀粉通过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加工出多种下游产品。玉米淀粉除经过发酵制取乙醇外,还可制作变性淀粉用于食品业、纺织业、造纸业及粘合剂等。用酶法可以把淀粉转化为一系列高纯度的葡萄糖下游产品,然后再通过发酵制成各种不同的终端产品。

(三)玉米开发利用向综合方向发展。美国在玉米利用方面进一步实现了综合化,在产品开发方面,生产出更多种类的变性淀粉。21世纪以来,为应对石油危机,美国大力开发石油替代品玉米燃料乙醇。随着对玉米成分和价值属性认识的提高,加上加工技术的革新,玉米综合化开发利用路线完全改变了玉米单一化开发利用路线。采用玉米综合化开发利用路线,有效突破传统的只加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玉米初加工业的局限和束缚,开拓加工生产包括醇、氨基酸、微生物、低聚糖和多糖、酶制剂、单细胞蛋白、抗生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内的现代玉米产业,因而被提高到发展“玉米产业经济”的高度。(四)现代生物技术不断推动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生物技术的支撑。玉米深加工业未来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开拓依然要依赖于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现代生物酶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引用现代生物酶技术,色谱分离、膜分离技术,喷射、超微以及自动化微机控制等技术,使产业进入高科技、高产出的快速发展阶段。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方面的进步,导致了一系列酶产品方面的创新和酶产品成本的降低,极大提高了玉米深加工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借鉴

(一)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玉米综合利用。玉米综合利用是提高玉米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开发、引进玉米综合利用技术和联合生产方式,努力提高玉米加工的综合效益。适应市场需求、发挥现有优势和克服薄弱环节是确定玉米深加工业主导产品的决定因素。我国要在充分发挥味精、柠檬酸的生产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同时,加快酒精(尤其是燃料酒精)、淀粉糖和变性淀粉的发展速度。

(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玉米加工效益。在中国玉米深加工的过程中,技术是一个瓶颈,因此,中国要以实现“玉米的精深加工”为目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目前,在玉米加工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只是在模仿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始终得不到高额垄断利润。所以,中国玉米加工企业应加大技术的投入,尽快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同时国家应对玉米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支持的政策。

(三)加大生物研发力度,密切跟踪工业生物技术前沿。高度关注世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趋势,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生物技术研发与促进产业化领导小组”,明确未来20年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以化工醇、聚乳酸等新产品为代表的玉米化工转化产品已成为各企业开发的重点。据统计,全国约有政府资助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200个,拥有研发人员3万多人,现代生物技术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

(四)做大企业规模,发挥行业协会功能。要做大企业规模,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玉米加工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很难与国际性企业相提并论。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把企业规模做大,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在玉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玉米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的职能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会员单位提供培训、市场信息、产品开发、销售等服务,并代表会员单位向政府提出有利于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建议。中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实际,尽快成立并完善相应的玉米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引导、协调中国玉米的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发展,使我国玉米加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极大提高,并成为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

玉米加工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玉米秸秆;饲料

随着宁夏养殖业规模快速发展,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草食家畜迅猛发展,加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草食家畜已逐渐走向舍饲养殖,粗饲料需求量日益增长。玉米秸秆是宁夏当地的第一大生物资源,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营养丰富,总能量与牧草相当,是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如将其制成营养价值更高的商品饲料,应用前景广阔。为了探明青贮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更好地合理利用玉米秸秆,推动我区草食家畜养殖业的发展,进行了青贮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秆可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提高秸秆中的养分,并提高其消化率;用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和肉牛,其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增加。

粉状玉米秸秆微生物饲料是一种新型的节粮型饲料,是利用粉碎玉米秸秆经微生物发酵,使其蛋白质提高10.7%,纤维素降低14.2%,木质素降低10.2%,同时产生大量芳香族化合物,具有酸香味,从而提高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玉米秸秆饲料加工技术是采用机械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技术手段,完成从玉米秸秆的收获、饲料加工、贮藏、运输、饲喂等过程的技术。近年来玉米秸秆除了作为饲料直接饲喂外,现在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多种加工技术在实际中得以推广应用,实现了集中规模化加工,开拓了饲料利用的新途径。

1、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技术

属于生物处理技术,是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方式。该项技术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2cm长,使其含水量为67~75%,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贮藏,人为造就一个厌氧的环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以保持青秸秆的营养,并使得青贮饲料带有轻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较爱吃。

2、玉米秸秆微贮加工技术

属生物处理方法,把玉米秸秆切短,长度以养牛5~8cm,养羊3~5cm为宜,养猪需粉碎,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容器选用类似青贮或氨化的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小批量制作可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使玉米秸秆发酵后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饲料。利用微生物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的方法,是今后粗纤维利用的趋势。

3、玉米秸秆黄贮加工技术

这是利用微生物处理玉米干秸秆的方法。将玉米秸铡碎至2~4 cm,装入缸中,加适量温水闷2天,经黄贮后,酸、甜、酥、软,牲畜爱吃,利用率可提高到80~ 95%。

4、玉米秸秆氨化加工技术

氨化是最为实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先将秸秆切成2~3cm长,秸秆含水量调整在30%左右,按100kg秸秆用5~6kg尿素或10~15kg碳酸氢铵兑25~30kg水溶化搅拌均匀配制尿素或碳酸铵水溶液,或按每100kg粗饲料加上15%的氨水12~15kg。分层压实,逐层喷洒氨化剂,最后封严,在25℃~30℃下经7天氨化即可开封,使氨气挥发净后饲喂。氨化秸秆饲料常用堆垛法和氨化炉法制取。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可提高粗纤维消化率,增加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盐,胺盐是牛、羊反刍动物胃微生物的良好营养源。

5、玉米秸秆碱化加工技术

属于化学处理方法,用碱性化合物对玉米秸秆进行碱化处理,打开其细胞分子中对碱不稳定的酯键,并使纤维膨胀,便于牲畜胃液渗入,提高家畜对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碱化处理主要包括氢氧化钠处理、液氮处理、尿素处理和石灰处理等。以来源广、价格低的石灰处理为例,100kg水加1kg生石灰,不断搅拌待其澄清后,取上清液,按溶液与饲料1;3的比例在缸中搅拌均匀后稍压实。夏天温度高,一般30h即可喂饲,冬天一般需80h。

6、玉米秸秆酸贮加工技术

属于化学处理方法,在贮料上喷洒某种酸性物质,或用适量磷酸拌入青饲料贮藏后,再补充少许芒硝,使饲料增加含硫化合物,有助于增加乳酸菌的生命力,提高饲料营养,并抵抗杂菌侵害。适宜黄贮,使干秸秆适当软化,增加口感和提高消化率。

7、玉米秸秆压块加工技术

利用饲料压块机将秸秆压制成高密度饼块,减少运输与贮藏空间。秸秆氨化、碱化、熟化,提高其粗蛋白含量和消化率,经加工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便于运输贮存,适用于公司加农户模式,生产成本低。

8、玉米秸秆草粉加工技术

玉米秸秆粉碎成草粉,经发酵后饲喂肉牛,作为饲料代替青干草,调剂淡旺季余缺,且喂饲效果较好。制作时用锤式粉碎机将秸秆粉碎,草粉一般长10~20mm,宽1~3mm,过细不易反刍。将粉碎好的玉米秸秆草粉和豆科草粉按3:1的比例混合,整个发酵时间为1~1.5d,发酵好的草粉每100kg加入0.5~1kg骨粉,并配入25~30kg的玉米面、麦麸等,充分混合后,便制成草粉发酵混合饲料。

9、玉米秸秆膨化加工技术

属于物理生化复合处理方法,利用螺杆挤压方式把玉米秸秆送入膨化机中,螺杆螺旋推动物料形成轴向流动,同时由于螺旋与物料、物料与机筒以及物料内部的机械磨擦,物料被强烈挤压、搅拌、剪切,使物料被细化、均化。挤压膨化时最高温度可达130~160℃,杀灭病菌、微生物、虫卵,提高了饲料品质,排除促成物料变质的各种有害因素,延长保质期。

10、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

将玉米秸秆晒干后粉碎,随后加入添加剂拌匀,在颗粒饲料机中由磨板与压轮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在加工过程中磨擦加温,秸秆内部熟化程度深透,加工的饲料颗粒表面光洁,硬度适中,大小一致,其粒体直径3~12mm间调整。应用颗粒饲料成套设备,自动完成秸秆粉碎、提升、搅拌和进料功能,随时添加各种添加剂,全封闭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中小规模的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企业宜用这种技术,自动化控制水平高。

作者简介:

玉米加工范文第4篇

随着中国淀粉工业的发展,对淀粉的需求正在增长,而淀粉加工业中玉米淀粉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行业高层人士估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玉米淀粉产量料平均年增5-10%,因食品添加剂需求增加。

淀粉糖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是人们日常消费食糖的有益补充。进入2000年以来,淀粉糖发展形势看好,攀升很快。1999年蔗糖产量880万吨,而淀粉糖仅60多万吨。市场放开后,蔗糖连年亏损局面越来越重,全国糖业连续4年亏损累计人民币100亿元。

由此国家制定一些措施,促使淀粉糖大幅度增长,我国淀粉糖2000年度约67万吨,主要是液体葡萄糖浆和麦芽糖占到60%以上,果葡糖浆产量很少,实际产量不到1万吨,而且产品都为淀粉糖的初级产品。但是到了2005年,淀粉糖的产量达到了420万吨,而国家农业部预计2006年淀粉糖产量达到520万吨,将替代食糖消费量50万吨左右。目前淀粉糖甜度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其产能正不断扩大,低价淀粉糖产量不断增加。

变性淀粉是在淀粉具有的固有特性基础上,为改善其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而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酶法改变淀粉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性能或引进新的特性而制备的淀粉衍生物。

变性淀粉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产品,用途广泛,国外已开发出3000多个品种,而中国只开发出50多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

变性淀粉的最大用户是造纸,最有发展前途的是食品。美国是世界变性淀粉最大的生产国,年产约200万吨,主要用于造纸。美国年产纸及纸板7000万吨,使用150万吨的变性淀粉,占纸及纸板重量的2.1%,占美国变性淀粉总产量的3/4。

中国有丰富的淀粉原料资源,目前中国已有生产40余万吨变性淀粉的能力,但实际生产只有20余万吨,此外每年还从国外进口几千吨。国内迄今最大的用户是造纸行业,每年用8万多吨变性淀粉,1997年中国纸及纸板年产量已达2700万吨,变性淀粉用量只及纸及纸板的千分之3。

近几年,国家重点组织了多项玉米变性淀粉技术产业化开发,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逐步解决中国变性淀粉品种少、系列化程度低,部分产品还需进口的状况。部分产品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2004年,中国变性淀粉实际产量在50万吨左右。中国各业变性淀粉需求量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27%,远远高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玉米变性淀粉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使玉米生产变性淀粉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高,是玉米原值的几十倍,发展变性淀粉产业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创新,变性淀粉是淀粉深加工的必然趋势。

二、玉米化工醇

玉米化工醇的地位相当于石油化工中的乙烯。有了玉米化工醇,就能衍生出石油化工醇所能生产的一切产品,比如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特种树脂、聚氨酯,几乎无所不能。玉米化工醇与石油化工醇具有同样的分子式,同样的用途,唯一的差别就在于原料不同。

玉米化工醇用在纺织上,着色度更好。玉米化工醇的投产和应用,使玉米深加工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生产1吨化工醇,需要消耗石油8吨,如用玉米取代石油,仅消耗玉米1.76吨。用石油生产的吨成本是7000元左右,而用玉米生产的吨成本是4200元左右。玉米产业的资源和成本优势由此可见。玉米化工醇生产使玉米深加工科技含量提高,石油化工醇能够生产的产品,玉米化工醇同样能生产出来。

在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玉米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的属性更加突出,其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将非常广阔。

三、玉米深加工的其他产物

1、玉米油

玉米油是玉米深加工的产品之一,我国的玉米含油率一般在3.5%~4%左右,国外培育出的高含油玉米的含油率可达7.2%~7.5%,我国培育出的高油玉米可达8%~10%。在玉米深加工过程中生产的玉米油,可再进一步加工成玉米色拉油,可以使玉米增值。

玉米油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食用保健植物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以上,主要有油酸和亚油酸,吸收18达97%以上,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保健食品。长期食用不仅供给人体热量,也是人体营养所必需。玉米油中含有的谷固醇,具有抑制胆固醇增加,减轻动脉硬化,治疗冠心病,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油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2、玉米粕

玉米粕是玉米油生产的副产品,是一种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营养物质,是较好的营养强化剂。目前国内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高,有关方兴未艾的发展前途和远景。

3、玉米糖化、发酵

玉米糖化、发酵精馏后的废渣经脱水干燥得到的粉状或加工成颗粒状可制成DDGS蛋白饲料。玉米原料在发酵过程中只消耗淀粉,其它营养成分不仅未减少,而且相对增加,如增加蛋白质,使氨基酸的组成更加合理。DDGS产品经测试表明,它含有18种动物生长所需要的氨基酸,亦有作食品添加剂之用的。国内外大量实验和实际应用表明,DDGS作用牛、鸡、鱼的混配饲料,增重快、产出高、成本低、效益好。我国DDGS生产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其生产能力较小,据行业协会统计,DDGS年生产能力约25万吨,还没有形成大的生产能力,因此根本满足不了国内饲料业对蛋白饲料的需要。2001年,蛋白饲料的总需求量只满足了50%,市场潜力巨大。

4、水溶性蛋白

玉米等农作物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液性蛋白,是蛋白质的精华,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抗衰老作用,可直接被人体迅速吸收、参与调节新陈代谢过程,是护肤、美容化妆品和保健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货源紧缺,价格逐年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国际上更是供不应求。

玉米加工范文第5篇

一、精细玉米面的加工

首先,要将作为原料的玉米粒进行去杂工序。选用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优质黄玉米为原料,倒入干净的浅口大盆中,摊开,进行人工挑选。将脱落的玉米粒表皮、玉米芯、坚硬的玉米蒂和沙石、泥块等其他杂质都筛选出来,只留下干净的玉米粒备用。筛选后的玉米原料,其杂质含量不得超过3%。

将去杂后的玉米粒用清水淘洗3~5遍,反复清洗,但不要过度揉搓,以免玉米粒中的淀粉大量流失。清洗时若出现杂质要及时清除。洗至盆水透亮即可。将洗净的玉米粒放置于浅口容器内,平铺晾晒,晾至表面基本干燥即可。

将晒干的玉米粒送入烘干机内进行进一步的烘干。打开开关,将温度调至110℃,烘7~8分钟。烘干后的玉米粒要做到籽粒松散、不成团、不焦黄。

然后,将处理好的玉米粒送入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和磨粉。磨出的玉米粉细度为60~200目不等,面粉的水分含量为20%左右。玉米粉的细度要根据所制作的玉米食品的不同来调节,100目以下的适合做玉米粥、成人食用的玉米糊等; 200目及200目以上的超精细粉口感细腻,适合做婴幼儿营养糊;最常用的玉米粉细度为120~150目左右,可以用这样的粉制成粉丝、粉皮、锅巴、方便面等。

二、玉米糊的加工

制作玉米糊主要用精细度为150目的精细玉米面粉、熟制后的大豆蛋白粉、大米粉和胡萝卜粉等为原料,用这些原料制成的玉米糊口感细腻,香气浓郁。将20公斤精细玉米面粉内分别添加5公斤大豆蛋白粉、3公斤大米粉和2公斤胡萝卜粉,按比例配好后,一起倒入搅拌机内,打开开关,充分搅拌,使其在搅拌机内形成均匀混合的原料粉。大约搅拌10分钟即可。搅拌好的原料粉质地细腻均匀,无明显团块。将原料粉倒入原料筐内,送入微波杀菌和熟化生产线备用。

将原料粉放进一个浅平的盘子内,每盘大约放入500克左右。用手将粉平整铺开,遇有大块颗粒时要充分碾碎。装盘后,从微波杀菌机的进料口送入,进行杀菌和原料粉的进一步熟化。这一过程中机器内的温度要保持在90℃。每盘原料粉的微波杀菌和熟化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这一环节结束后,从出料口将盘子取出,倒出原料粉,即可进行小包装。

三、玉米锅巴

首先要配料。倒入15公斤玉米粉,再向其中加入7公斤小麦面粉和3公斤大豆蛋白粉,混合后倒入搅拌机内。再将500克食用油倒入盆中,兑入2公斤清水混合均匀,然后也倒入搅拌机内,和面粉一起进行搅拌。搅拌过程至少需要10分钟,以便使所有原料混合均匀。

搅拌好后,将原料粉倒出来,送入膨化机内进行膨化和成型。原料粉由送料口投入,经过120℃的高温处理后,形成了已经熟化的、约2厘米宽的粗条,由出料口成型,并挤压出来。成型后的粗面条直接送入干燥切割机的入口。入口处需要架设一台鼓风设备,用来给膨化后的粗面条降温。粗面条进入干燥切割机后,以160℃的高温进行瞬间干燥和脆化,并在出料口处进行压花和切割,将整根的粗条切成约2平方厘米的小块,形成锅巴胚。这时的锅巴胚至少已经有8成熟了,将其倒在冷却床上静置8小时以上,进行自然冷却和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可。

冷却好的锅巴胚还需要油炸。锅中加满棕榈油,将其溶化并烧至180~200℃,将锅巴的半成品倒入热油中炸2~3分钟。用棕榈油炸可使锅巴久置不坏,并保持新鲜的味道。炸好的锅巴还需要送入离心滤油机内将表面的油脂脱去,整个滤油过程需要2分钟。经棕榈油炸过的锅巴彻底熟化,并产生膨松酥脆的口感。

玉米加工范文第6篇

1.配方

玉米100kg,麦曲10kg,酒母10kg。

2.工艺流程

玉米去皮、去胚破碎淘洗浸米蒸饭淋饭拌料(加麦曲、酒母)入罐发酵压榨沉清灭菌贮存过滤成品。

3.操作要点

3.1糯玉米碴的制备 因玉米粒比较大,蒸煮难以使水分渗透到玉米粒内部,所以容易出生芯,在发酵后期也容易被许多致酸菌作为营养源而引起酸败。糯玉米富含油脂,是酿酒的有害成分,不仅影响发酵,还会使酒喝起来有不快之感,而且产生异味,影响黄酒的质量。因此,糯玉米在浸泡前必须除去玉米皮和胚。

要选择当年的新糯玉米为原料,经去皮、去胚后,根据玉米品种的特性和需要,粉碎成玉米碴,一般玉米碴的粒度约为大米粒度的一半。粒度太小,蒸煮时容易粘糊,影响发酵;粒度太大,玉米淀粉结构致密坚固不易糖化,并且遇冷后容易老化回生,蒸煮时间也长。

3.2浸米 浸米的目的是为了使玉米中的淀粉颗粒充分吸水膨胀,淀粉颗粒之间也逐渐疏松起来。如果玉米碴浸不透,蒸煮时容易出现生米;浸泡过度,玉米碴又容易变成粉末,会造成淀粉的损失,所以要根据浸泡的温度,确定浸泡的时间。玉米碴质地坚硬,不易吸水膨胀,可以适当提高浸米的温度,延长浸米时间,一般需要4天左右。

3.3蒸饭 对蒸饭的要求是,达到外硬内软、无生芯、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和均匀一致。玉米淀粉粒比较硬,不容易蒸透,所以蒸饭时间要比糯米适当延长,并在蒸饭过程中加一次水。若蒸得过于烂糊,不仅浪费燃料,而且米粒容易粘成饭团,降低酒质和出酒率,因此蒸好饭后应是熟而不粘,硬而不夹生。

3.4冷却 蒸熟后必须经过冷却,迅速地将温度降到适合于发酵微生物繁殖的温度。冷却要迅速而均匀,不产生热块。冷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摊饭冷却法,另一种是淋饭冷却法。对于糯玉米原料来说,采用淋饭法比较好,降温迅速,并能增加玉米饭的含水量,有利于发酵菌的繁殖。

3.5拌料 冷却后的玉米碴饭放入发酵罐内,再加入水、麦曲、酒母,总重量控制在320kg左右(按原料玉米碴100kg,麦曲、酒母各10kg为基准),混合均匀。

3.6发酵 发酵分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主发酵时,落罐时的温度为26℃~28℃,落罐12小时左右,温度开始升高,进入主发酵阶段,此时必须将发酵温度控制在30℃~31℃,主发酵一般需要5~8天的时间。经过主发酵后,发酵趋势减缓,此时可以把酒醪移入后发酵罐进行后发酵。温度控制在15℃~18℃,静止发酵30天左右,使残余的淀粉进一步糖化、发酵,并改善酒的风味。

3.7压榨、沉清、灭菌 后发酵结束,利用板框式压滤机把黄酒液体和酒醪分离开来,让酒液在低温下沉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并经棉饼过滤机过滤,然后送入热交换器灭菌,杀灭酒液中的酵母等细菌,并使酒液中的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使酒体成分得到固定。灭菌温度为70℃~75℃,时间为20分钟。

玉米加工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玉米;深加工;工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世界上玉米深加工工业正迅速发展,而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在蓬勃兴起。吉林省是玉米的主要产区,有着相当丰富的原料来源,有利于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工业。我们所熟悉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就有长春的“大成”、公产岭的“黄龙”、“吉安新能源”、“华润赛力事”等。

1 玉米原料及其加工工艺

原料玉米种子基本的构造分4部分:外皮,玉米的最外层是很好的表皮,它含有重要的纤维素;籽粒中的软淀粉;在软淀粉的两边是硬淀粉,硬淀粉中含大部分面筋;含油脂和少量面筋的胚。

玉米干物质的基本组成是:淀粉占72%、蛋白质占10%、油脂占4.5%、纤维素占3.5%、其他成分约占10%,这只是籽粒干物质中各组成的比率,而实际上湿的玉米颗粒尚含有16%左右的水分。

玉米深加工的产品有:玉米油、玉米面筋、普通酒精、玉米淀粉、葡萄糖糖浆、玉米高果糖糖浆、右旋糖等。

2 玉米深加工工艺

从加工主要目的上看,可分为互相衔接的4个工序。

2.1 浸泡

水温约52℃。循环浸泡24~48h,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稀硫酸,循环水可防止玉米发酵而促进淀粉和蛋白质分解。

2.2 制油工序

使用碾磨机把浸泡软了的玉米粒磨碎。用离心力把胚分离出来,进行干燥然后用机械榨取或使用溶剂提取粗油。粗油经过进一步的精炼,可生产出高质量的食用油或生拌凉菜油。胚粉可做动物饲料。

2.3 筛选工序

剩下来的淀粉和皮层的混合物经过一系列的研磨、筛选,筛选出较好的淀粉和蛋白质颗粒,像水粉浆一样流到下道工序。外皮进入饲料流里。

2.4 淀粉分离

由于淀粉和面筋的比重不同,几乎全部分离工作都可使用离心机进行。从粉浆中可提取99%以上的淀粉。进一步冲洗除掉可溶性废渣,使其进入3股产品料流之一。

第1股产品料流是干淀粉,产品是2种基本形态:粗糙的未进一步处理的淀粉,可适用于各种工业用途。可添加各种特制的化工原料来进一步处理这些淀粉,生产出具有各种特性的多种用途的精制淀粉。这类精制淀粉主要用于食品。

第2股产品料流是精制糖浆,通过筛选粉浆,可依次生产出3种不同的糖。第1种是葡萄糖浆,使用添加酶或酸做催化剂,利用水解作用生产。可依据含糖量,通过不完全转化,生产出具有不同性质的糖浆,称作玉米糖浆。

第3股产品料流使用发酵和蒸馏工艺,生产饲料用淀粉渣,并从中提取出普通酒精。

全部生产工艺要求原料配比十分准确,才能达到99%的玉米原料被利用。在重量上,成品与玉米原料之比可达到99%。

在玉米深加工整个过程中,酶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使用的酶基本有3种:α淀粉酶、糖化酶和同质异构酶。在加工中每种酶都起特定的作用。

3 玉米的产品及其用途

如前所述,主要7类产品:

3.1 玉米油

颜色金黄,是高质量的食用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加热时,不产生油烟。

3.2 玉米面筋

依据蛋白质含量,可分2种基本类型。其主要用途是作为动物饲料组分。具有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矿物质较多,可用于所有动物饲料。如:肉用牛、奶牛、家禽、肉用猪、鱼以及其他动物、役用牲畜等的饲料。

3.3 普通酒精或者酒精

依据酒精含量——180和200标准酒精度,可分为2种类型,主要用于汽油的填加剂或辛烷的增强剂,饮用酒类和工业用溶剂。

3.4 玉米淀粉

有3种基本型:未经处理的粗淀粉;经化学处理的变性淀粉和糊精。主要作为粘合剂、胶结料、增稠剂、撒粉膨胀剂和发酵材料等。可用于食品,包括烘焙制品、啤酒、酒曲、食用酵母、糖果、香肠等的原料,用于肉汁、汤等食品的粉面子。用于非食品方面,包括包装纸、波纹板的粘合剂。各类纺织品、药品酵母、建筑材料等。

3.5 葡萄糖糖浆

根据不同的含糖量和甜度可分为4种基本型。葡萄糖糖浆是呈半甜、粘性透明的液体,可作为糖料,膨胀剂、酵母和湿润剂。用于食品包含甜面包、甜的烘焙食品、冷冻果实、啤酒、果子露、蜜饯、果浆等原料。在工业上用于烟草调味品、医药、医用糖浆、酵母以及化工原料等。

3.6 玉米糖或称右旋糖

分2种型:含9%水的含水化合物和100%糖的无水化合物。玉米糖是仅有的可代替糖粉的右旋糖,一般认为甜度相当于蔗糖的80%。还可作为甜料、发泡剂、酵母、和用于其它干物质的吸湿剂或吸收剂。也可用于食品。包括烘焙食品、食品、干粉冲剂、饮料、糖果、水果或蔬菜的罐头制品、酒曲等原料。非食品中,主要用于静脉活射,也应用于医药和化工等。

3.7 高果浆

根据果糖含量——42%或55%分2种型。产品透明、半粘性、非常甜的液态糖浆。在大多数产品中,认为它的甜度和蔗糖一样或稍差些。由于在使用时不呈现干粉状,主要用于充碳酸气的饮料、烘焙食品、糖果、水果露、奶制品、蜜饯、果浆等的原料。

4 玉米深加工的意义

玉米深加工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重要的受益非常大的加工业。受益可分为6大范畴:

为玉米产区增加收入,为市场增加商品;提供大量的高质量蛋白质,提供高热能的饲料;可提供能代替昂贵的进口油脂的油料;可生产出多种食用油以供需求;生产出的淀粉可作为某些基础工业如造纸、化工、医药、酿造、制造波纹板等的重要材料;生产出价格低廉的糖类代替进口糖类。

玉米加工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玉米;玉米深加工业

玉米在世界的粮食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玉米年产量位于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作为健康食品概念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2006年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400万吨,设计能力达到3340万吨,较2005年增加400万吨,增幅在20%左右。国外加工业中已达数千个品种,加工回收率高达98%。我国玉米深加工工业比较落后,80%以上的玉米以原粮状态直接上市或者经过初级加工进入市场。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增值程度相比,我国的差距很大。

一、我国玉米深加工的现状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玉米是产业链最长的粮食品种,利用玉米可加工大约3500多种产品。我国的玉米主要用于以下几种产品的生产:一是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重要位置,玉米淀粉除直接用于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领域外,绝大多数用于深加工。淀粉工业是我国玉米使用量较大的一个行业,我国玉米淀粉的产量从1999年到2005年呈线性增长。2004年全国玉米淀粉量达862万吨,比2003年增加了36.09%。二是淀粉糖。淀粉糖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高级产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工、发酵等行业中。玉米淀粉制取的淀粉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玉米淀粉深加工制成的玉米糖浆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是制作糖果、糕点、饮料和罐头的优良甜味剂。山梨醇是淀粉糖的衍生物,主要用于生产维生素C,近年来国内需求旺盛。2004年我国淀粉糖产量为347万吨,到了2005年,淀粉糖的产量达到420万吨,2006年淀粉糖产量达到520万吨。三是变性淀粉。变性淀粉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产品,用途广泛,国外已开发出3000多个品种,而中国只开发出50多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2003、2004、2005年产量分别为45万吨、50万吨、60万吨,2006年近70万吨,生产企业基本都在几千吨左右。四是酒精。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酒精价格低廉且环保,而且燃料酒精绝不会引起汽车发动机的不良反应,市场潜力巨大。乙醇汽油的推广及使用,不仅可以缓解因石油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压力,还可以消化陈粮,为粮食解决相对过剩问题开辟一条新路。

(二)玉米深加工的规模。近年来,我国玉米加工转化能力增长迅速,年增长速度在20%左右。特别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山东等玉米主产区,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迅速。原有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建和拟建的深加工企业不断涌现。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玉米加工转化能力达到2350万吨,深加工数量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8%左右。玉米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山东、河北、安徽、广东等省。据黑龙江省农委统计,目前黑龙江省已建成各类玉米加工企业1326家,年玉米加工能力1417万吨,实际加工量在650万吨以上。其中,省级以上玉米加工龙头企业有12家,加工能力258万吨。正在建设的较大玉米加工企业有6家,加工能力245万吨。12家全省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大部分分布在绥化、大庆、牡丹江和齐齐哈尔等地。2001年吉林省玉米深加工能力为280万吨,2005年已达到600万吨左右,4年的时间扩大了一倍多。目前,吉林省玉米加工企业有580家左右,总加工能力达850万吨。长春大成公司有240万吨产能(长春60万吨淀粉、姚家一期120万吨淀粉糖、锦州60万吨淀粉),公主岭黄龙公司有60万吨产能,松原赛力事达有30万吨产能,华润生化30万吨产能,吉安生化酒精55万吨产能,吉林燃料乙醇160万吨能。辽宁省基本上是500多家左右,但其加工量比较低,在200万吨左右。玉米深加工企业15家左右,大型企业只有3家,正在筹建厂的企业有2家,目前年加工能力只有150万吨,辽宁每年的玉米调出量在300万吨左右。山东省加工能力也相当大。山东省年玉米深加工能力近2000万吨。山东省较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有:西王集团、诸城兴贸公司、诸城润生公司、鲁州公司、寿光巨能金玉米公司、莲花味精公司、德州华成公司、浮精集团公司、禹城富田公司、信乐味精公司、兖州雪花淀粉公司、滨州昌达淀粉公司、龙力生物公司、乐悟集团公司、潍坊英轩实业集团公司、莒南阜丰发酵公司、聊城莘县精细化工厂、山东柠檬生化公司、德州富源生物公司。另外,山东还有数十家中小玉米深加工企业。

二、玉米深加工存在的问题

我国玉米加工业虽然已在一些现代化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实现了较快发展,但若较之世界先进标准,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玉米深加工品种少,结构不合理。我国玉米加工业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的几十万吨消费量到90年代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今开发了上百个产品。美国玉米加工产品现在是3500多个品种,我们的加工水平和技术比较落后,国内的玉米加工只有200多个品种,且都把初加工的玉米、玉米面、方便食品、玉米饮料等等都统计进去。初加工所占的比例太大,食品的初加工占65%,工业原料的初加工占20%,深加工只占15%。主要集中于乙醇、淀粉及化工醇等相关领域。从工业意义上来讲,品种分布是不合理的,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较,结构不合理。

(二)企业规模小,资源综合利用差。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大型企业少,中小企业的加工能力较差,玉米产品种类少,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和提升产品档次。在全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中,真正的食品加工和工业原料加工基本在560~580家左右。玉米加工规模超过50万吨以上的全国只有60~70家。规模在30万吨以上的100家左右,剩下的20万吨以上的大约150家左右。剩下的绝大部分规模都很小。那些规模小的企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过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差、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品品种单一、收益率低、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很难与大规模的企业进行竞争。(三)科技开发投资少,加工技术落后。目前,国内效益较好的玉米加工企业基本上都采用进口设备,加工设备的国产化水平普遍较低。玉米深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成本高,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为维持生存,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放在生产当中去,从而导致科技开发投资少、技术水平低、开发能力有限,形成新产品种类少。美国是世界上玉米加工时间最早、加工能力最强的国家,仅深加工产品就有2100多个。相比之下,我国的玉米加工业总体落后、发展不平衡,在新产品开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综合加工能力弱,玉米附加值低。目前我国大多数玉米加工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停留在原始的初加工层面上。初加工产品的增值只是玉米原值的1~3倍,而精深加工产品的增值却能够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我国玉米淀粉加工厂实际的玉米综合利用率在92%左右,而发达国家在99%以上。玉米淀粉只有通用的工业淀粉、食用淀粉、医用淀粉等,特种淀粉很少。世界上以淀粉为原料的变性淀粉有200多个品种,而中国只有几十个。80%以上的玉米加工产品属于粗加工或一次加工品,基本上是淀粉、酒精、味精等。玉米加工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程度低,附加值低。

三、发展玉米深加工的对策

(一)提高对玉米战略资源的认识,发挥玉米资源效应。现在对玉米的认识已从传统的产品意识转变为系列化、深度化开发利用的现代资源理念。玉米不仅具有饲用、食用的价值属性,而且具有能源和精细化工价值属性。玉米在未来粮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日益突出。因此,以玉米为原料进行深加工,要提高效益意识。在燃料制造等方面,应把以玉米为原料转为以非粮产品为原料,发挥玉米特殊品质在深加工领域的作用。借鉴美国对玉米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转变对玉米资源粗放的、单一的利用,对玉米资源进行精深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利用其多种价值属性。

(二)加快现代技术转变,积极开发新品种。在玉米深加工与转化中,应大力应用以生物技术、电脑自动控制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在淀粉转化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中,以酶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发展酶制剂生产,筛选和培育具有新的转化功能的优良菌株,为研制新型淀粉转化产品创造条件。在淀粉以及淀粉转化产品的生产管理方面应利用先进设备,全面实行电脑自动控制,提高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要广泛利用生物、酶技术、膜分离技术等,使玉米加工进入高科技、高产出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要充分利用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不断研究开发新品种。

(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玉米加工效益。中国要以实现“玉米的精深加工”为目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应加大技术的投入,尽快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同时国家应对玉米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支持政策与措施。

(四)加快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建设,做大企业规模。从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玉米加工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政府和企业都应意识到这种危机,共同努力把企业规模做大,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应以玉米深加工产业链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实现玉米加工利用的系统化,发挥整体优势,实现玉米在加工转化过程中的大幅度增值。

玉米加工范文第9篇

煤球与混凝土里加淀粉

深入玉米深加工企业调研之后,笔者发现玉米产业的发展早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此之前,大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煤球与混凝土里会添加玉米淀粉,以及很多饮料与啤酒是用玉米下游产品作为主要生产原料。

“玉米价格下来后,市场需求空间一下子打开了,玉米产业突然间如雨后春笋般焕发出勃勃生机。”与笔者同行的一位“老玉米淀粉”说,当前国内玉米市场主要的表现特征就是需求增长快,并带动整个产业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需求是产业发展的龙头,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新的市场需求领域不断开拓,使得整个玉米产业攒足了发展的力量。4天时间里,笔者调研的8家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均为满负荷开机,部分企业甚至超负荷生产。

“自2015年年底开始市场需求加大,2016年全年玉米深加工业企业开机率都很高,今年以来各家企业更是开足马力生产。”辽宁省开原市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认为,玉米市场“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为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打造了公平竞争的平台,提高了我国玉米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分析玉米市场需求增长快的原因可以发现,一是近年来我国玉米下游产品出口数量增长明显,提振了国产玉米需求。二是玉米下游产品开拓了很多需求新领域,国产玉米的刚性需求数量增大。玉米价格的下滑使得下游产品获得了“物美价廉”的赞u,玉米淀粉、玉米淀粉糖等主打下游产品需求量增长迅猛,促使玉米需求好转。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我国玉米下游产品出口量增长较快,尤其是出口东南亚地区的数量较大。不过,需要玉米深加工企业重视的是,虽然我国玉米下游产品凭借质量好、品种多、价格低、服务好的优势获得不少市场份额,但由于出口增长较猛,部分国家的有关机构对此忧心忡忡,并针对我国玉米下游产品实施了一些限制进口的措施与政策,削弱了我国玉米下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其进入这些国家玉米市场的门槛。而随着竞争加剧,预计还会有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玉米下游产品出口实施限制措施,国内企业要加强风险控制意识。

“一些啤酒是由玉米淀粉糖等发酵生产的,香烟、火腿肠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十分紧密的商品中很多含有玉米下游产品的成分,当前玉米淀粉更是添加到了煤球、混凝土里,而玉米淀粉糖替代白砂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玉米淀粉大量替代与添加到面粉制品里已成为现实。”调研过程中,不断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据了解,由于价格优势明显,特别是在玉米下游产品开发越来越细化、专业化、高品质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了玉米的身影,如在食糖市场,玉米淀粉糖已形成了对白砂糖的全面挤压态势。而在食品与工业生产领域,玉米淀粉正在大量替代面粉、次粉、木薯粉等。此外,在水产饲料、能源化工等领域,玉米下游产品也正在全面介入。

公司总部设在哈尔滨的一家新建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受小麦粉与玉米淀粉价差较大的刺激,一些食品加工与工业企业正在加大使用玉米淀粉的数量,估计今年玉米淀粉替代小麦粉的数量会达到110万吨。由于现在很多造纸企业开始使用玉米淀粉作原料,加上废纸用量增加,玉米淀粉年用量将增加20-30万吨。当前进口木薯粉运至南方地区一些需求企业的到厂价在2700元/吨左右,玉米淀粉的到厂价在2300元/吨左右,这令玉米淀粉替代木薯粉的现象大量出现,初步估计年替代量有数十万吨。另外,估计今年我国玉米果葡糖浆的出口将增长20%,达到60万吨。

目前,很多玉米深加工企业正在根据玉米淀粉、玉米淀粉糖的市场需求、价格高低等情况灵活分配生产资源,开机率一直保持在高负荷状态,下游企业对玉米的需要保持着旺盛态势。

深加工企业供销两旺

笔者在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了解到,虽然当前玉米市场价格比较高,但很多玉米深加工企业根本不担心原料供应会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绝大部分企业的原料库存备得十分足,部分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周转库存甚至备到了7月底。

在辽宁省开原市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里,笔者看到企业采购的原料玉米堆积如山,11-12万吨的原料库存完全可以满足其一个半月的生产需要。四平市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业务负责人表示,该企业原料玉米库存有20万吨,在下游产品畅销的背景下,企业供销两旺的生产态势将得到维持。在公主岭与长春的两家玉米深加工企业里,笔者发现企业自备与代收代储的玉米库存高达上百万吨。

目前,东北地区绝大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生产周转库存备到了6月底,部分企业玉米库存可以满足生产需要至7月中旬和7月底。

“往年,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生产周转库存备到5月底,平常时间生产周转库存数量保持在10―20天的生产用量。”绥化市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笔者,今年企业原料库存之所以充足,原因有两点:一是东北三省地方政府对企业收购当地2016年产玉米有补贴,截止时间是今年6月底加工完毕的玉米,这使得绝大部分企业把库存备到了6月底。二是2016年产玉米上市后,市场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较低价区,而玉米下游产品却销售顺畅,企业利润可观,很多企业增加了原料库存,并根据下游产品订单情况,提前锁定了加工利润。

期货引力强产业企业参与积极性高

笔者调研的这些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大部分拥有大商所玉米淀粉交割库,个别企业还拥有玉米交割库,除了按照大连玉米、玉米淀粉期货交易规则为期货投资者做好服务以外,其还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平台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当前辽宁省开原市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已参与了玉米淀粉期货的交割业务,2016年与2017年已交割的玉米淀粉约2.5万吨,企业参与的套保交易量等逐步增加。与此同时,这家企业对参与玉米期货交易也很有兴趣。身处玉米主产区,加上近年来各类政策性库存玉米出库量较大,虽然企业不会直接从期货市场采购原料,但当原料库存较大、价格下行时,这家企业会对库存原料进行卖出套保操作,以规避风险。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对于很多玉米产业企业而言,期货是一个辅助工具,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实物交割,当盘面价格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就会平仓了结。主要交割月份为1、5、9合约,操作利润比较稳定,盈亏波动不大。

在吉林松原一家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笔者获悉,为了充分整合企业资源,系统化地利用期货工具抓住市场机会,这家企业成立了专业化的期货交易团队和事业部,并采取了极为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充分利用企业熟悉玉米产业的优势,以及拥有玉米上中下游广泛资源的特点,主要进行期现货结合的操作,一个由4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期货交易团队的稳定收益甚至抵得上一家大型工厂的年利润。

“玉米深加工行业越来越像大豆行业那样发展了,企业不能光指望进行玉米加工来挣钱,要把玉米加工这一领域看成一个可利用的资源来整合,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贸易和期现货结合的买入、卖出套保操作。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跟得上行业发展步伐,利用好市场不断涌现的新工具,打开企业增加收入的渠道。”地处松原的这家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

“我们公司十分注重用期货手段来规避经营风险等问题,当前正在与下游重点客户一起研究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点价销售的模式,同时公司还积极与大商所联系,争取早日拥有玉米与玉米淀粉交割库,未来会充分利用公司玉米深加工能力大的优势,积极与期货、保险等中介机构结合,服务好东北地区玉米产业的发展。”公司总部设在哈尔滨的一家新建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认为,东北地区玉米资源丰富,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可以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议作为实体企业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要主动接触期货市场,利用好期货市场的资金资源、场内外期权工具等。

从当前玉米深加工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很强,部分企业是集团统一操作,集团下属企业配合交易;一些企业则成立专业团队进行操作。从实际交易效果来看,企业期现货结合的操作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部分操作经验丰富的企业收益较好。值得注意的是,期货概念进入玉米深加工领域以后,很多企业在经营上有了新思维,部分企业已开始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产品的点价销售、基差交易等,一个传统的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充满了活力。

个体存差异深加工业景气指数上升

深入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调研,笔者一进入这些企业的厂区,良好的企业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人性化的管理处处可见。此外,无论是办公区还是生产区,处处如公园。玉米深加工企业良好的形象意味着整个行业的景气指数在上升,玉米市场“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使得玉米深加工企业脱离了亏损的泥潭。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五大因素促使企业发展良好:一是玉米市场“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让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有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内地与东北地区玉米市场价差回归到了合理水平。二是近年来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加大了对玉米深加工业的扶持力度,有利于玉米产业链的完善,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三是东北地区拥有原料资源优势,高品质玉米供应充足,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质量。四是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很多是新建的,这些企业普遍拥有生产技术优势、机制灵活优势、人才优势。五是东北地区能源丰富,很多企业拥有自备电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不过,东北地区运输能力不足使得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外运遭遇到了瓶颈问题,同时海运费等涨幅过大也削弱了东北地区企业的竞争能力。

据了解,自2008年玉米临储政策实施以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一路上行,不但让东北地区与山东等玉米市场正常的价差240-300元/吨消失,而且在2015年前后国内玉米市场还出现了“倒流”现象,导致东北地区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无法生存。自2016年“价补分离”政策实施后,东北地区玉米原料与煤炭等资源丰富的势得到显现,估计3-5年内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将持续增强。

“当初在开原建厂,主要是为了加工酒精。由于政策调整,企业只好转产玉米淀粉,但自开工以来,企业基本没有挣过多少钱,年亏损额在1.3亿元左右,主要原因是在临储政策的支持下,玉米原料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作为企业员工,大家都很上火。不过,自临储政策取消后,企业财务状况明显好转,企业开机率也达到了100%。而在往年,每年停机2-3个月很正常。今年如果再算上地方政府给予的补贴,企业加工玉米淀粉基本可以挣钱了。”开原市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笔者,当前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基本已挣脱了亏损泥潭,整个行业的景气指数不断上升。从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的整体情况分析,虽然由于各个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各个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等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但能挣钱的企业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件好事,对产业的发展很有利。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从东北三省玉米质量、产量、外运量等方面综合分析,辽宁、吉林产玉米外运量比较大,外运渠道也比较多,加上质量好,每年新产玉米上市后,当地市场价格往往高于其他地区。位于开原的这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在2016年当地产新玉米上市后,虽然加大了采购力度,但数量还是比较有限,为了满足生产需求,不得不从吉林等地采购玉米。与地处其他产区的企业相比,其采购成本偏高,同时也不能获得地方政府的大量补贴。

在公主岭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笔者了解到,2016年这家企业净挣2亿多元,今年年初至今又挣了近1亿元,企业已完全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据上述的“老玉米淀粉”介绍,2014、2015年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有亏有赚,随后由于有了地方政府“拍卖补贴”的扶持,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好转;2016年整个行业的情况更是明显好了起来;今年年初至今很多企业的利润状况特别好,企业对越来越市场化的玉米市场竞争充满了信心。

“信心来自于我们有资源。”东北地区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说,“8年临储”让很多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无法生存,而玉米市场完全市场化以后,东北产玉米在国内市场将占主导地区,加上现在两亿多吨的陈玉米库存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未来东北地区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强。

地处松原的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之所以发展得又好又稳健,关键在于风控严格、业务开拓超前、计划的前瞻性较强。例如,这家企业早在10年前就已开始了蜡质玉米的种子选择、“订单农业”模式种植、产品试验与产品研发等工作。

据笔者了解,松原这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各事业部分工明确,配合协作较好,很多产品可以内部消化,实现利润最大化。当前这家企业在尝试生产特种玉米淀粉。当前市场对蜡质玉米的需求增长较快,但蜡质玉米的质量需要从种子开始控制。这家企业就从选择种子公司做起,发展到与农民进行“订单农业”生产,最后到玉米生长管理、收获、运输等,严格对质量进行把控。

地租降幅大传统产区玉米面积稳定

5月是东北地区农民播种的旺季,此时穿行在东北广阔的黑土地上,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

笔者发现,受政策调整和玉米市场发生较大变化影响,东北地区农民适时调整了种植结构,主要表现为非传统产区玉米种植面积下滑,大豆、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面积增加。

在玉米传统产区,农民比较习惯于种植玉米,传统产区玉米面积较为稳定。据了解,今年东北地区包地费下滑明显,往年8000-10000元/垧的费用降到了2500-3500元/垧。而生产成本的下降不但为玉米价格下行打下了基础,而且有利于土地流D。

此外,由于企业生产原料备得充足,虽然近期临储玉米竞价销售遭“疯抢”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但东北地区很多玉米深加工企业“沉着稳定”,并没有积极参与交易。

据笔者了解,库存陈玉米的出粉率低、破碎率高,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较差,只有当库存陈玉米的价格低于新产玉米的价格时,深加工企业才有兴趣竞拍,但由于进入6月以后,市场供应主要依靠库存陈玉米的出库来保证,深加工企业对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情况特别重视,很多企业计划在价格合适时采购一些。

玉米加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玉米产业;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89-04

关于玉米深加工,国内外学者有许多研究和思考。围绕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对于玉米深加工的发展形成两种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玉米深加工业快速发展将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吴淑清等,2006),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玉米深加工业的良性发展不但拓宽玉米的用途,并且还能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还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王红,2007、刘丽影,200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确保饲料用玉米的供应,也为了有利于玉米深加工行业自身的发展,对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进行控制是必要的(王秀忠,2007)。而关于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观点相对一致,主要认为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可以延伸玉米产业链条,扩大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空间,为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收效创造机遇。推动玉米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王红等,2007)。

一、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的意义

1.实现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吉林省作为传统农业的代表,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缓慢,随着深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加工效益提高,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发展玉米深加工业,可以承接玉米种植业和现代物流业,促进农业(玉米种植业)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打通一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整体上实现了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区域集团化生产转变。玉米加工能力已经达到1 100万吨,位居全国首位[1]。在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上已经拥有了淀粉、变性淀粉、氨基酸、淀粉糖、酒精、化工醇六大系列,加工产品品种已达300多种。这种加工链条的系列化,不仅延长了玉米深加工业的产业链条,而且拓展了玉米深工业向其他与玉米相关的产业链条拓展,使得玉米产业化经营得到了快速而有效的发展。随着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工醇的深入开发,玉米精深加工转化增值方面将有更大的提高。

2.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吉林省实施“玉米经济”策略,上马了一大批玉米加工项目后,很快解决了玉米大量积压、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还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对玉米原料的需求,拉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从而扭转了过去几十年间价格持续低迷对农民收入的不利影响。2005年初,1吨玉米卖1 000元无人问津,可是仅仅三年之后,玉米收购价已经涨到了1 620元/吨。①据吉林粮食协会数据显示,2005年,吉林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实际消耗玉米487万吨,相对2002年增幅高达169%。根据吉林省内玉米加工企业开工和规划目标,预计2008年,玉米加工生产能力达1 600万吨,消耗玉米也将达到1 200万吨[2]。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兴起,扭转了吉林省玉米产业不景气的局面,提高了玉米的生产效益,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再加上玉米深加工行业对玉米的需求增加,种植玉米的农民收入增加比较明显。玉米精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还使玉米产业链条形成系列化发展,已经从简单的精加工口粮和饲料转变到深加工的精细产品、生物产品和有机产品,多元醇的发展已经与纺织、汽车、包装、电子、医药等产业相联合,极大了提高了玉米产品的增加值。

3.拓展了农民就业空间。玉米深加工和产业链条的有效发展,吉林省玉米产业为下岗职工和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具相关数据显示,吉林省2005年玉米及其关联产品加工业消耗玉米达1 100万吨,产值达到1 000亿元,安置下岗职工和富余劳动力20万人,辐射带动省内农户240万户。玉米产业链条的拓展关联,增加了很多新的相关联的产业。新的就业岗位随之产生,这些新的岗位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增加就业空间的同时,也使得农民的收入随之增加。并且使得农村整个社会分工增多,也使得专业化程度更加提高。

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由于玉米深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发展,促使玉米加工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已经从简单的精加工口粮和饲料转变到深加工的精细产品、生物产品和有机产品,同时,带动着玉米种子培植业、玉米种植业、畜产养殖业、玉米食品加工研制业、物流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吉林省玉米及其关联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很大程度满足中国人民对肉、蛋等畜产品的需求,而且已经可以大量提供国内外市场供应短缺的化纤、生态塑料及精细化工产品,满足汽车、医药、建筑和服饰等方面的需要。比如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种+养+加产业链中的下游企业,其年屠宰肉牛50万头、羊30万只、饲料产量30万吨、皮革加工20万标张、中式与欧式清真熟食制品10万吨、已研发生物制品73个品种[3]。其快速发展,带动全省45个县、(市)、区,210多个乡镇、带动10万农户、近70万农民从事养牛业,每年转化粮食秸秆300多万吨,农民养牛增收10亿元。

二、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现状

1.玉米深加工企业。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在吉林省“玉米经济”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带动下,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大成玉米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吉林吉安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黄龙食品有限公司、吉粮天裕为代表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设计产能超过5万吨的17家企业合计约需要玉米982万吨(如表1所示)。这些企业作为吉林省玉米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在高新科技的引领下,正将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推向新的规模和更加现代化的领域。并逐步实现吉林省“玉米经济”策略,将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

2.玉米深加工规模。

(1)全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

2006/07年中国工业用玉米量为3 550万吨,为玉米总消费量的24.4%(如图1)。虽然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仍然有很大差距,但近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令世界瞩目(如下页图2)。

图22006/07年度国内玉米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07。

中国玉米深加工主要有淀粉行业和酒精行业。2006/07年度3 550万吨工业用玉米中,淀粉行业消费玉米2 200万吨,占工业玉米消费的62%,酒精行业消费1 450万吨,占工业玉米消费的38%(如图3)。近几年淀粉行业和酒精行业消费玉米呈现同步增长态势。

图32003/04―2007/08中国工业消费玉米量

(2)吉林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2007年吉林省规模企业消费玉米量为655万吨,为玉米总产量的37.4%。与全国深加工量24.4%相比,吉林省的玉米深加工玉米消费量高出13个百分点。

3.玉米深加工效益。玉米深加工,尽管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已经充分显示出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生物燃料项目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涨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带来节能减排效果,形成循环经济模式。资料显示,吉林省玉米产业链条上已经消耗玉米1 100多万吨,并且还有几百万吨玉米产能没有开工。其产值已经超过1 000亿元;辐射带动省内农户240多万户。带动了农民一起致富。燃料乙醇的生产和使用,一是增加了财政收入;二是有效节约了石化能源的消费;三是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四是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五是带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三、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增值幅度小。在玉米加工大宗产品中,玉米淀粉占45%,相应的淀粉下游产品开发深度和精度滞后,只有少部分用于省内深加工,约有50%以上以原料形式销往省外,产品附加值低,未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项目布局过于集中,重复建设严重。玉米加工业涉及到诸多部门,而设置却按行政区划和部门进行布局和管理,这就造成了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产品品质雷同,在相同水平线上互相重复。例如,吉粮集团和中粮集团两个深加工企业间只相距30公里,松原的赛力事达和吉安生化两个企业只相距30米,企业相隔距离均未超过方圆150公里的半径。由于项目集中和重复建设,必然导致企业争原料、争市场,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3.加工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虽然形成了以长春大成公司、公主岭黄龙食品工业公司、吉粮赛力事达、乾安吉安生化酒精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玉米加工龙头型企业群,但整体上对全省经济具有强大拉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偏少,龙头企业仅占全部玉米加工企业的10%,多数是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对玉米的加工,既不能将玉米加工产业链条拉长,又对玉米资源利用不充分,造成玉米资源的浪费。还可能造成对环境污染。

4.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科技含量低。除长春大成集团自主研发技术多为国际首创外,其他玉米加工企业的技术和装备大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由于科研投入不足,使得吉林省各玉米加工企业技术与装备,特别是一些精深加工项目不能进行。这种低技术含量的初级加工产品,使得玉米产业增加值不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策略

吉林省玉米工业转化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其综合利用和增加值仍有待大幅度提高。根据国外玉米工业利用的发展趋势和国内需求及技术的开况,未来吉林省玉米工业发展策略主要是:

1.加强玉米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提升玉米加工业在整个玉米产业中的核心地位,依托吉林省丰富的玉米资源,特别2008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这标志着吉林省将成为首个突破六百亿斤粮食生产的省份。而其中规划中增产的100亿斤商品粮中玉米占60亿斤。拥有如此丰富的玉米资源,如果只靠玉米初加工,或者单一的深加工,是无法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为了将玉米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首先,加快玉米深加工高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玉米产业的附加值;其次,将玉米产业链条科学规划综合搭建,形成以玉米为核心的多链符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继续扶植一批龙头企业,加强带动效应。发挥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效应,可以将玉米产业真正做成吉林省的特色。龙头企业在世界范围站稳脚跟,才能真正将吉林省玉米产业做大做强,并将吉林省玉米加工小企业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优化,带动玉米产业按有效模式运转。如继续扶持皓月公司,加大其生产加工能力,开发新品种,这样可以带动养殖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种养加链条的带动作用,可以使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形成种植业的一个循环链条。

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玉米深加工特色产品。玉米蛋白主要为醇溶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等四种。其支链氨基酸和中性氨基酸含量均相当高,是植物蛋白中颇少见的特色组成。以前这是玉米蛋白利用的限制因素,但近年来却成为深层次加工的依据。玉米黄粉可以加工生产醇溶蛋白、玉米分离蛋白以及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玉米蛋白肽等通过对玉米蛋白改性,可以生产出多种功能食品。且玉米黄粉作为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下脚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但通过对玉米蛋白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为中国的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道路。并且增加玉米深加工产品在食品中的运用,既可以减少因为玉米深加工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争论,又提高了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充分发挥玉米的保健功能。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探索玉米精深加工产品,特别是在发展柠檬酸(无磷洗涤剂)、生态塑料的研制,这种百姓日常消费品对于治理“白色污染”和应对石油资源的短缺,建设生态省都有积极的意义。

4.发展玉米循环经济,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玉米作为可再生的工业原料和能源被誉为“软黄金”,随着现代加工科技的发展,玉米具有多次加工增值的潜力。要实现吉林省玉米产业大发展,就要让广大农民从中受益,增加收入,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玉米资源的永续利用。

五、结论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资源和农业发展分析,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精神,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又能有效提高玉米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既能促进粮食的有效生产,又能保证生态省的建设实现;既能保证吉林省“玉米经济”策略的有效达成,又能实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在玉米生产大省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经济是大有可为的。只是在发展玉米深加工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玉米精深加工的增值效用,形成玉米产业的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铁男.燃料乙醇与中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段秀萍.国家政策变化对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7,(6).

[3]姜长云.粮食加工业迅速发展对中长期粮食安全的影响――以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业为重点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7,(4).

[4]丁声俊.美国玉米深加工发展新趋势及其借鉴[J].粮食问题研究,2007,(6).

[5]张越杰.中国玉米产业链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

[6]蔡强.走玉米深加工之路,振兴吉林省经济[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报,2007,(6):12-15.

[7]王秀忠.严控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确保饲料用玉米供应[J].农产品加工・畜产品,2007,(6).

[8]刘丽影,刘国华,黄丙申.玉米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4).

[9]林峰,蔡木易,易维学.玉米蛋白深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11).

[10]吴淑清,崔凯.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J].农产品加工,2006,(8).

[11]王红,汤洁,王筠.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7,(6).

[12]张越杰.中国玉米产业链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

[13]齐聪,刘小和.加入WTO后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7).

[14]皓月集团网站,www.省略/hyjj/jianjie.htm.

Research about Development of Corn Processing in Jilin

LI En,LIU Xiao-tong

(College of Quartermaster Technology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62,China)

Abstract:Jilin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corn production,under production volume growth in a row circumstances,progress in farmers’income is slow.With rapid development about corn processing,the farmers have got more tangible benefits.The probem of increasing peasants’income is the focus all the time.cor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fine and further processing,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comprehensive links corn industry is the way to develop corn processing,is the effective shortcut of increasing peasants’incom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上一篇:投融资管理范文 下一篇:融资协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