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路上的拾荒者

时间:2022-09-03 04:36:42

数字化学习路上的拾荒者

寄语

Life will find a way!不言成败,永远寻找下去。

关 键 词

教育博客 微博 教育技术 数字化学习

生命就是寻找自己的道路。张渝江老师在译介MiniQuest探究式学习模式时还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而如今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这个名字,你会发现数千条结果都是关于他的,包括他撰写的论文、参与的活动和项目。张老师在用自己的方法寻找着成就数字化学习梦想的道路。

从教育掘客到教育中文翻译,再到教育大发现社区,我们都能看到张老师活跃的身影。但最让大家熟知的还是其“教育技术资讯”博客,这个博客上的内容沉淀积累了张老师多年的心血,现在也仍然是许多教育技术人士必看的博客之一。这里有一位教师在个人博客上这样描述张老师的教育技术资讯博客:“在他从2005年6月开始写作的这个专业网志中,张老师飞快地追踪着最新技术进展在教育中的应用,用中文译介着海外最新的技术发展应用。更加重要的是,张老师对国内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很了解,所以,他对海外信息的解读,与国内的教育应用就有了一个对比。这点,对国内读者尤其有价值。这个博客(Blog)适合国内对最新教育技术应用感兴趣的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商业服务人员阅读。”

博客:教育技术资讯(blog.省略/zhyujiang/)

微博:教育瘾科技(省略/etnews)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一个山区小镇的初级中学任教。那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电脑和网络还很遥远。一切都在混沌中度过,生活完全没有方向。直到有一天,我花了两年的积蓄买了一台586电脑,人生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不敢说技术改变命运,因为我一直是一名教师。但我能说技术让我生活充实,找到了自我,为我插上追寻梦想的翅膀。我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数字化学习路上的拾荒者,在互联网上不断寻找和拾起自己需要的东西……

从多媒体课件到网络主题探究

2001年,在制作了很多课件后,突然想歇一歇,停下来思考。一是制作课件太累了,二是觉得课件制作不是我个人的终极追求。我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寻找信息技术改变教育的新方法。在接触到WebQuest后,我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值得一试。但那时我国的授课体制和信息技术设备还不能满足WebQuest实施的条件,有没有变通的办法能让这种好的探究学习模式适应中国的教学环境呢?在查阅大量相关在线文档和网站资源后,我终于发现了MiniQuest模式。实际上,这种模式是WebQuest的简化版,但又保留了其精髓。MiniQuest实施起来更适合我国现行授课体制和技术环境,特别是能在非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于是,我把MiniQuest的相关文章翻译成中文,其间得到了上海柳栋老师的帮助,后来柳栋老师也成为MiniQuest的主要推广专家。2006年,因为译介MiniQuest的缘故,我应邀参加了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分会的年会,作为唯一的外省代表,我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翻译推广MiniQuest的故事,也见到了华南地区MiniQuest的热心推广者吴向东老师。此时,MiniQuest模式已经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也成为很多教育技术人士研究的主题,而如今在百度上可以检索到约38,900条相关结果。

不管WebQuest还是MiniQuest,都被划入网络主题探究,这类基于资源的探究式学习把资源的来源瞄准互联网,借互联网的力量解决学习资源不足的难题。但是在Web1.0时代资源不足,且网络中缺乏互动,信息的传播方式单一,主要是网站到用户模式。虽然网络主题探究目标之一是为让学生学会面对未组织的环境,但Web1.0的信息资源环境仍旧显得苍白,因为很多资源是网站经营方组织的内容。到了Web2.0时代,用户上网除了寻找内容还能生成内容,互联网信息资源大爆发,真正的未组织的信息资源环境这才呈现。这样基于网络的探究更接近真实,更便捷。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人与人在网络间的互动,交流也真正畅通。比起Web1.0时代,这样的技术环境,更符合网络主题探究背后的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

当有的专家说WebQuest和MiniQuest过时的时候,其实真正能实施这类探究学习模式的网络环境才刚刚开始。而个人电脑价格的走低和学校信息技术装备的增强也为开展这类教学夯实了硬件基础。要知道美国可是在生机比1:1的环境下提出这个理念的。当发现这一点时,我就义不容辞地投入了Web2.省略,命名自己的博客为“教育技术资讯”,并潜心经营。虽然近两年没更新它了,但是在搜索引擎上以教育技术资讯或education technology为关键字搜索,仍然排名榜首。

2009年,我停止更新博客,原因是发现自己走得太快了。整天为技术而忙,大脑中塞满了内容,我决定停下来整理消化一下。此时,我发现这么多新技术,而真正想在教育教学中实践的时候,却根本行不通,因为没有硬件基础,很多学校生机比很低,数字化学习最底层的基础没有。教育信息化近十余年,电脑、投影进入课堂却仅仅丰富了信息传输的方式,并没改变学习的方式。因此,教师会用技术教,学生却不会用技术学习,师生之间存在数字鸿沟,这就是“最后一米”现象。我开始反感技术,在停止追逐的两年时间内,很少写东西,也少碰电脑。直到2011年4月,我看到了低价平板电脑的报道,突然觉得在我国中小学实现1:1计算的机会来了,技术改变我国学生学习方式的时机也快到了,这一刻我决定我该停止休眠,重新上岗了。

荒芜了两年的“教育技术资讯”博客,密码早已忘记了。不过,我发现更好的工具――微博。相对于正经八百的长篇博客文章,现在我更喜欢短小的140字符的微博。分享内容和交流沟通更方便,更快捷。“@教育瘾科技”成为我专门分享教育技术资讯的新起点。

从独自精彩到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人设计制作精美的课件,一个人挑灯夜战书写博文,这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过去常有的经历,当然也包括我。在数字化的道路上,在各种故事场景中担任着主角,独自精彩着。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能学的学会了,能做的尽力完成了,能书写的也都发表在博客上了,可是还是缺少点什么。现实的工作平台中,注定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不可能有太多懂自己的人。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互联网平台,追踪我博客上的评论和反向链接,我结识了好些天南地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博客的评论到深度交流,我和朋友们开始了新的尝试。

2006年齐伟、余扬和我,开始策划教育掘客网站的搭建,并最终把这个挖掘教育智慧和资源的网站上线,成为当年第一个教育Web2.0网站。虽然这个网站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在持续了两年后萧然下线,但是我们都体会了团队合作共谋发展的畅快。

2007年,就在教育掘客遇到“瓶颈”时,一个新思路的启动让我又充满了活力,这就是“教育中文翻译”。这个项目有周白云、余扬和我发起,并很快得到了互联网上一些热爱教育的人士的支持。很多热情的大学生加入进来,开始把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翻译成中文,无偿提供给读者。教育中文翻译发展壮大,最终演变成为教育公益项目――益学会,并由一些得力的年轻人负责运营,现在仍然在坚持着。在益学会的经历让我感受到团队奋斗的快乐。

2008年,在淡出益学会项目后,我受到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老师的邀请加入了“教育大发现”社区的发起筹备中来。在教育大发现社区启动的第一个项目“好看簿教研”中,我结识了更多关注教育技术的朋友和专家,与他们一起开展活动,体验Web2.0为学习和教研带来的便捷。

从当初独自摸索信息化的教育实践,到现在参与到团队的学习交流和共同发展中,我不再甘做网络隐士独自前行。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发现只有在团队中才能发展得更快,才能找到更高的起点,也才能走得更远!

一路走来,在数字化学习这条路上,我捡到了许多宝贝,或许也收获了不少经验。我想,我还要继续下去,继续做数字化学习路上的拾荒者。

(作者单位:重庆江津聚奎中学)

上一篇:数字桥梁:数字时代教师的新角色 下一篇:实现从贴着地面行走到云端跳舞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