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报告

时间:2022-09-03 04:22:29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报告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自身的形象和影响力,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的民主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与慢、文化建设的兴与衰、社会秩序的稳与乱、基层组织建设的强与弱。

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干部结构面临巨大变化的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加快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而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结构正经历着年轻化结构---知识化结构---能力型结构的演变过程,队伍建设正由“四化”建设向“五能”建设拓展、深化,它需要突出专业能力的针对性、实际能力的效能性。就昌吉市而言,目前中心工作已由过去的以农村经济为主,转向以城市经济为主。区、州党委对昌吉市的发展寄予厚望,要求昌吉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9%,实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争当西部大开发的排头兵,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实现。要完成这一重要历史使命,就必须优化干部结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驾驭能力面临复杂多变的新局面。由于经济的转轨,我国的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呈现出人民内部矛盾多样性、突发事件增多等新情况,而我们干部队伍驾驭复杂多变局面的能力还不相适当,克服各种困难的方法少,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公共应急机制不健全,使一些苗头转化为危机;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一些非对抗性矛盾化转成了对抗性矛盾。三是传统领导方式面临政治文明建设的新考验。我国目前正处于党的执政方式转变、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新阶段、党的意志向国家意志转化、公共权力运行趋向宏观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大等这样的趋势对传统领导机制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四是世情和国情的重大转变,给党面临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带来双重考验。怎样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止权力对党的侵蚀;怎样通过制度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工作部署,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

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不善于学习,缺乏理论素养。有些干部把党、干校调训,当作休息调理身体的好机会,学与不学无多大变化;有些干部不愿认真听报告、听讲话,不愿认真看文件和重要报纸。久而久之,理论政策水平必然下降。有的怕动脑筋,不愿意思考研究。有些干部学历教育参加了、调训到位了,督查调研参与了,但作业、论文、报告是干事、秘书代劳的。对工作、事物不研究、不思考,将自己陷于具体而繁琐的业务之中,抓不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导致领导工作缺乏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怕学习、不动脑筋,这是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最大的障碍。

(二)思想不解放,缺乏创新意识。有些干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喊在嘴上,深化不到思想上,落实不到具体行动上。不太愿意推进改革,也懒得去创新,导致自己用老观念、老眼光、老办法对待新事物,不会按执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会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办法不多。

(三)党性不强,缺乏事业心。有的领导干部政治上不强,思想政治素质与提高执政能力不相适应,思想作风与组织纪律薄弱,不注重政治、不顾全大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必然导致政令不畅通;有的在重大政治问题面前政治敏感性不强,态度暖昧;有的宗旨意识淡薄,甚至。

(四)实践能力差,缺乏开拓创新能力。有些领导干部把实践理解为简单地干,以会议来落实会议精神,以文件来落实文件精神,会来会去,文来文往,认为会开了,文件发了,就落实了,达到了实践的目的。这种简单的应付,必须导致工作低层次重复,缺乏创新。部分领导干部工作不结合实际,不具体、不深入,思想认识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升化,能力也就难以提高。

(五)领导机制不健全,缺乏监督约束。当前,在党的具体领导和执政活动中,还存在,党内外相互不协调,班子内部的不团结,工作中的推诿扯皮、、无人负责等现象,不同程度影响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执政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理论学习,联系实际,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首先,要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特别是在当前,要突出对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切实把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重点把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结合起来,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不断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自身工作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具体行动上。

其次,要坚持做到紧紧扭住“第一要务”,牢牢铭记“两个务必”,深刻理解“三个代表”,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收获转变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良策,把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做好领导工作的智慧和能力,把党对领导干部的党性要求转化为率先垂范的优良品德和作风。

第三,要培育“世界眼光”,注重对“当今世界经济”、“当今世界科技”、“当今世界法制”、“当今世界军事”和“当今世界思潮”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深化对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将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与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联系本人的思想实际,善于解剖自己,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认真反思、查找本人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处处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强化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素质,优化结构,解决执政效能不优问题。

一是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坚持急需、实用的原则,根据其实际工作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开展分层、分类教育培训,使之尽快熟悉掌握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外经外贸、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不断加强实践锻炼,增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新才干。要把优秀年轻干部送到一线基层,推向经济主战场,外派沿海发达地区,挂职上级机关,参与中心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轮岗交流,采取多岗快跑办法,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有计划地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跨部门竞岗交流、机关与基层双向交流、重要岗位定期交流等,使干部丰富阅历、积累经验。二是着力解决执政效能不优的问题。坚持能与职结合,注重在选配中发挥效能。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换届契机,按照梯次配备、专业配套、气质互补、男女搭配、能职相称的整体要求,突出重点,大力选拔那些实绩突出、潜能明显、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和高学历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尤其配优配强“一把手”,努力实现班子效能最优。坚持上与下相结合,在激励中发挥效能。建立用实绩说话、凭能力上岗的主流导向,探索干部定期分类资格考试,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公选等新方法,让有能力的干部在平等竞争中得到检验。完善干部“下”的认定体系,建立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部分职务聘任制,试行干部待岗、离职学习制度、末位淘汰制,激励干部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努力保持能力状态最佳。同时,坚持近与远相结合,在备用中发挥效能,与领导班子建设的近期和中远期需要相衔接,制定规划,严格筛选,跟踪培养,加强考核,择优输送,动态建立多层次的后备干部人才库,探索最长备用期制度,确保源头活力。三是完善选拔任用、民主运行机制,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选拔任用机制,推行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任免干部票决制;强化责任,建立健全干部推荐责任制、用人失误追究制、考察责任制;界定标准,探索建立以能力认证为重点的考核考察指标体系,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完善民主议事机制,规范决策。健全各级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加强集体领导程序化建设,拓宽民主渠道,广泛推行“党员议事会”、重大事项公示、社会听证和党代表常任制,探索领导、专家和群众三结合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办法。

(三)健全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提高领导干部社会群众的公认度。

一是突出干部监督重点。根据新时期干部监督工作特点,重点加强对党政一把手、关键部门、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定期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组织民主评议、用人情况监督检查、干部任前公示、参加基层单位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发现苗头及时给予处理。同时,通过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组织考试等形式,强化正面典型激励和反面案件警示教育,逐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干部监督工作的支持,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实行党风廉政建设报告会制度和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述职报告、外出请销假、重大生活事项报告、礼品登记、公车使用缴费登记、子女从业规定等相关制度。二是健全监督责任体系。成立干部监督机构,与纪检、督查、审计等部门定期联系,通过召开联席会、交流文件、通报情况等形式,搞好各级干部的日常监督,以及采取从社会各界选聘干部工作监督员,不定期向上级部门反馈信息,做好日常群众监督。三是拓宽干部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同级班子及成员相互监督责任制,对监督不力的,追究连带责任。在选拔任用干部时,重视民主评议和民意测评,推行考察预告制和任前公示制,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举报,认真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确保群众公认度。同时,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任时,广泛征求人大、政协和群团组织的意见,充分发挥其民主监督作用。四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管理。加强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两圈”监督,尝试监督性考察。结合深化机构改革,积极探索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公共化管理水平。

(四)开展“三观”教育,强化发展能力及公仆意识。

一是开展发展观教育,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强国的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采取突出主题学、到经济发达或对口援疆地区学习考察、在本地区开展“互观、互学、互查”活动等多种形式,教育各级领导干部保持清醒头脑,明确发展方向,拓展发展途径,切实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对发展定位不准、思路不活、办法不多的问题。二是开展群众观教育,增强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紧紧围绕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采取结对帮扶、定点联系、“三包一挂钩”活动(包企业、包社区、包村组,与干部考评挂钩)、调查研究、基层评议等有效方式,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两个务必”,做到“四个牢记”,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一些干部与群众联系不紧、不为群众谋利、在群众中形象不佳的问题。三是开展时代观教育,增强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紧紧围绕抓住西部大开发,争当天山北坡经济带排头兵机遇,采取形势任务报告会、讨论会、科技论坛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强化对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意识,切实解决一些干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意识。

(五)加强和改进作风,提高自身活力,树立好形象。

第一,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经济能否发展起来,工作能否开展起来,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精神状态良好的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具有一种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难题,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并以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第二,要有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仅有新思路,更要有良好的作风。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转变作风,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常怀为民之心,常听忧民之言,常思益民之策,常兴富民之举,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和衡量是与非、得与失、苦与乐、荣与辱的根本标准,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要广泛深入基层,做好调研,在每一项重点工作开展之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考察论证,使之符合客观实际。第三,要模范地树立廉明公正的形象。一是品行端正,堂堂正正做人,任何时候都刚正不阿,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襟怀坦白,表里如一,敢于负责,敢于触及矛盾,解决矛盾,同各种不良风气作斗争,以共产党员的凛然正气维护党的形象,捍卫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二是处事公正。坚持公道正派,凡事坚持原则,不拿原则作交易;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听取群众意见,做到不专断,不武断;凡事出以公心,不计恩怨,抛弃成见,做到办事公道、公正、公平,使老百姓话有处说、理有处评、苦有处诉、冤有处申、问题有地方解决。三是为官清正。要严格自律,清正廉洁,防止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六)强化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引入公平竞争用人机制,激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活力。

一是以人民群众拥护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依据,建立和完善依靠人民群众来发现人才、推荐干部、选拔公仆的有效机制;二是正确处理党管干部和民主选举、依法任免干部的关系。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凡是明确规定由党员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一律采取选举的办法产生,并逐步扩大党内直接选举的范围和层次。把通过民主推荐、考试、聘用等公开选拔干部工作引向深入,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用机制保证干部能上能下。三是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严格按照选举制度实行民主选举,完善选举程序,把对干部的任命建立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对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形成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和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上一篇:树立行政成本意识营造一流政务环境 下一篇:提高妇女干部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