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临《集王圣教序》

时间:2022-09-02 07:11:31

《集王圣教序》,全称《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附心经)》,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太子李治(高宗)作记、玄奘译《心经》以及太宗答敕、皇太子笺答五者共刻一石,僧怀仁集东晋王羲之行书,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刻。碑现存西安碑林。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号秋明、瓠瓜,浙江吴兴人。曾留学日本,任《新青年》编委,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晚年主持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致力书法教育,有《沈尹默丛稿》、《沈尹默书法集》行世。

在现代书法史上,沈尹默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他在书坛碑学盛行、帖学衰落之际,毅然举起回归“二王”的大旗,向世人表明出入晋唐的学书之路。客观地评价沈尹默不能脱离他在现代书法转型中复兴帖学的历史贡献,尤其在当代。沈尹默在当下的意义更在于唤醒书坛对“法”的重铸。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书坛创新思潮涌动之际,批评家率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沈尹默,指斥他书法媚俗匠气,在现代书法史上算不得一流书家。而当今书法创作常因“法”的缺失而导致“品格”的低下,略能一观的,无非是在“技巧”上有较好的表现与把握的能力,因此,法的“缺失”是当今书法最为致命的问题。沈尹默先生临《集王圣教序》,对“法”做了非常好的注释。沈氏所临体现出《集王圣教序》挺拔俊秀、雄强遒美,且结体精严的形神风貌。由于《集王圣教序》为刻本,故而点画往往趋于硬挺,棱角也不免更为突出,字法的展示只在结构方面,笔触也很难表现出来。正如清梁山献 所说:“《圣教序》锋芒俱矣,看去反思嫩,今拓本模糊,锋芒俱无,看去反觉苍老。吾等临字,要锋尖写出,不可知今人,止学其秀耳。”初学者往往会表现得生硬,而无生机。《集王圣教序》虽是唐刻本,但字数较多,比较完整地保存了王羲之的字法特征(宋《阁帖》中也保存了王羲之的不少字形特征,但很多不可靠),间架结构清晰,它比《兰亭序》及其信札所反映的结构方面的情况更为详细,是学王羲之书法的“中心对象”。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一个“突破口”来把握《集王圣教序》的本质?这样的“切入口”所实践出来的笔墨效果,从笔迹的形状、线的性能、线的质量等方面,与王羲之的墨迹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对接”与“合龙”,乃至是否“一致”?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在临习《集王圣教序》时,应该从墨迹、摹本以及后人继承较好的墨迹等几个方面多元地看待并进行研究。沈尹默先生所临《集王圣教序》从模糊的刻痕中表现出清晰的笔法来,使得《集王圣教序》充满着鲜活的气息。行笔的过程引带的流变,将“二王”信札与《兰亭序》的气韵渗入到临习过程中,这样《集王圣教序》的笔法与气韵就显现出来,不会同刻板所表现的外象那样呆板、僵化。这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在临习刻本时,最好以书写墨迹为参照,这样便可事半功倍。

沈氏所临《集王圣教序》按照魏晋时期的审美与品藻习惯,即以“神”、“情”、“气”、“韵”四个方面来讲,沈先生只得“神”,所临帖神似。论功夫、技巧堪称一流,论性情,却过于贫瘠。所谓魏晋风骨,有风无骨则风流扫地,有骨无风则徒成鸡肋,“二王”书有锋棱、有色泽,虽冲和虚澹,但内含骨力。故而参照沈尹默临《集王圣教序》,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从中所要学习什么:是笔法、字法?还是神采风流?答案是笔法、字法。沈氏临《集王圣教序》从细致入微处显示了王羲之运笔的线路、笔法的隐现、用笔的起承转换等。而风骨气韵还是多读“二王”摹本墨迹为上,两者结合必能大进!

上一篇:“竞临”第三期:孙过庭《书谱》活动综述 下一篇:碑帖收藏 意与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