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蚁人》看美国的“超人”类型片

时间:2022-09-02 06:01:51

[摘 要]美利坚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对英雄主义的信仰渗透在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电影领域,就表现为“超人”形成了经久不衰的类型片。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电影类型。2015年上映的《蚁人》(AntMan)也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影片根据漫画改编,是漫威漫画英雄系列电影之一。影片既有对好莱坞传统“超人”类型片的继承之处,也有一定的创新。文章从视觉奇观、人物建构、传奇叙事三方面,由《蚁人》看美国的“超人”类型片。

[关键词]《蚁人》;美国电影;“超人”类型片

美利坚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对英雄主义的信仰渗透在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电影领域,就表现为“超人”形成了经久不衰的类型片。所谓“超人”类型片,换个说法就是超级英雄电影,从1978年《超人》上映后,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就越来越多,影迷信手拈来,就可说出一大串名字,如蜘蛛侠、蝙蝠侠、金刚狼、绿灯侠、绿巨人、钢铁侠等。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电影类型,而超级英雄电影的全球化和广受关注也成为当前一种文化现象。[1]2015年上映的《蚁人》(AntMan)也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影片根据漫画改编,是漫威漫画英雄系列电影之一。影片既有对好莱坞传统“超人”类型片的继承之处,也有一定的创新。文章从视觉奇观、人物建构、传奇叙事三方面,由《蚁人》看美国的“超人”类型片。

一、视觉奇观

回顾“超人”类型片,其引发的全球观影热潮,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其源源不断提供的奇观复现与体验之上。[2]以《超人》为例,超人比子弹还快的速度,轻易就能将一辆汽车举过头顶的力量,而且可以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的能力,从其亮相开始就不断带给观众视觉奇观。而观众要做的,只是乐呵呵地欣赏超人利用超能力打败坏蛋就可以了,这无疑满足了他们试图通过观看电影来暂时逃离纷乱的现实世界的欲望。视觉奇观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不二法宝,作为“超人”类型片之一的《蚁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手段。

以往“超人”类型片中的视觉奇观,常常是以磅礴的气势来给观众带来震撼。如,《复仇者联盟》中排山倒海的战斗场景,各超级英雄大显神通,观众被各种银幕特效和特技包围,战斗场景的激烈让人应接不暇。相对来说,《蚁人》则要温柔得多。影片更倾向于表现微观世界,这是另一个角度的视觉奇观。与人们见惯的宏大场景不同,微观的奇观带给观众新奇的感受。片中的微观奇观,主要通过穿上蚁人战衣的斯科特・朗缩小后的视角来展现。如,斯科特在第一次穿上蚁人战衣后,他并不明白这套服装的作用,他躲在浴室中偷偷欣赏自己穿上战衣后的帅气造型,室友的突然进门使他感觉有些慌乱,于是他胡乱按了手上的按钮,于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他变成了如蚂蚁一般大小。观众的神奇视觉之旅由此开始。先是路易斯从浴缸龙头放出的水,对斯科特而言,这水如同海啸的滔天巨浪般汹涌而至,被水裹挟的他被抛出浴缸,狠狠地砸在地面上。而接下来斯科特从墙壁的缝隙掉到了楼下的舞厅里,落在CD唱盘上的他,仿佛掉到了游乐园中的神奇转轮上。观众也跟随斯科特的视角,穿越巨大的鞋子丛林,进入吸尘器,逃离老鼠的追捕,直到飞出窗子掉落在汽车顶棚上。优秀的视角选取,使观众充分体验了一次缩小后的奇幻冒险。

“超人”类型片中常常加入一定的科学幻想,并与当时的科技相关联,使影片充满科技感并符合人们的想象,而科学幻想也是提供视觉奇观的重要基础。如,《钢铁侠》中投影在空中的触摸屏,这是在投影技术、动作捕捉、红外遥感等技术基础上的技术融合,是基于当前科技的合理想象。而蚁人战衣则超出了人们合理想象的范畴,是属于纯幻想的领域。虽然影片的核心部分属于纯幻想,但斯科特对蚂蚁的控制却属于当代科技的想象范围。中国的上海交大研究组已经成功实现用人脑意念来控制蟑螂进行S形或Z形路线行走,因此,利用人脑对蚂蚁进行控制,也就具有成功的可能性。《蚁人》中的科学幻想,在带给观众惊奇的同时,也让观众领略了视觉奇观,尤其是微观领域的蚂蚁世界。

二、人物建构

传统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中,英雄的形象非常容易识别。最典型的莫过于超人,其红色披风、蓝色紧身衣、红色短裤、红色靴子以及胸口巨大的红黄相间的“S”构成了人尽皆知的超人符号,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后来的“超人”类型片对此多有效仿,《蚁人》也不例外。片中,斯科特的蚁人战衣是红色与铁青色相间的配色,既突出金属质感,又具有狂热的战斗精神。从蚁人的服装可以看出,其对超人服装具有继承性,如其对全身的包裹性,战衣的制服性质等。蚁人虽然没有超人形象简洁,但也增加了一些科技色彩,如衣服上的按钮和齿轮装置、包裹头部的头盔等,这与超级英雄的能力息息相关。超人的能力来源于自己的身体,他的那身服装主要是增加自己的辨识度,并没有太多的辅助能力。而蚁人战衣则不同,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穿着它,人类可以将自己的身体缩小到蚂蚁的大小,更有甚者,可以突破极限到达亚原子量级。因此,蚁人战衣的科技感十足是十分符合其定位的。片中与之相对的是黄蜂战衣,这套战衣是汉克・皮姆博士的学生达伦・克罗斯的杰作。黄蜂战衣非常扎眼,通体以亮黄和灰黑为主色调,且看起来比蚁人战衣更具科技感,其不但可以辅助飞行,而且战衣探出的触角可以放出猛烈的激光束。影片如此设置,也使身着蚁人战衣的斯科特处于不利的位置,这样更利于剧情的发展以及增加影片的情感张力。

影片在建构蚁人斯科特的英雄形象时,对传统好莱坞“超人”类型片中的“高大全”的超级英雄进行了策略式的调整,并利用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英雄形象的流变过程。第一代蚁人汉克・皮姆,可以说是一个“高大全”的形象。他不但具有聪明的头脑,发明了可以随意伸缩的科技,而且拥有一颗正义之心,为了国家利益出生入死毫不畏惧。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爱人,这使他自责于将伸缩科技用在了妻子的身上。汉克由此决定雪藏这一技术,其出于对家人的爱而拒绝女儿穿上蚁人战衣,并不损害他的英雄形象。而第二代蚁人斯科特,相比而言,则更像一个市井英雄。他盗贼出身且入狱的经历并不光彩,而且他成长为英雄的过程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被迫。很大程度上他答应成为蚁人,是汉克一手导演的。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斯科特的勇敢、机智、超强的理解力渐渐展露出来,他的英雄形象也慢慢走向丰满。影片最后,斯科特为了拯救女儿而缩小到亚原子量级,战胜黄蜂战士,使其英雄形象达到顶峰,观众对他的认同也因这份父女之爱而加分。从汉克・皮姆到斯科特・朗,两代蚁人呈现的是不同的英雄范式。这种英雄形象嬗变的背后,是电影创作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靠拢。[3]汉克的高大全使其更加具有神性的一面,这种英雄是用来崇拜的;而斯科特则更接地气,其形象更突出人性化的一面,这种英雄是普通人也可以尝试做的,因而更加亲民。

三、传奇叙事

在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中,除了超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其超能力来源于氪星的血统对恒星聚变能量的吸收),绝大多数英雄的能力都是后天获得的,其获得的过程不尽相同,如绿巨人是受到伽马射线的大量辐射导致身体变异,蜘蛛侠是被受过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伤,蝙蝠侠得益于对格斗术的学习以及高科技装备,美国队长的身体经过实验改造,等等。而超级英雄在身体上完成向英雄的转变后,通常心灵上也要经历磨炼,才能成长为真正的英雄。

传奇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传”有传说之意,而“奇”则指奇异之事,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即唐传奇。[4]后经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宽泛的小说体裁。套用中国的文论来分析好莱坞电影,并不是不合时宜的。从《蚁人》的叙事策略可以看出,其整体上就是一个小人物成长为超级英雄的市井传奇。斯科特的出身,可以说与中国的民间奇人有着类似的特质。他的入狱,是因一时义愤,入侵了远景公司的安保系统,而这套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系统之一。他偷窃蚁人战衣的过程,同样将其窃贼的矫健身手和专业知识展示得淋漓尽致。他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偷,可以归入神偷的行列。而且,影片将其偷窃的原因中加入众多无奈的因素,使其偷窃行为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进一步减少了笼罩在窃贼这一身份上的不光彩阴影。由此可见,市井小民出身的斯科特,有着如同中国传统手艺人一样对技艺的专精,这也是汉克博士将其作为蚁人人选的原因。

蚁人要成为市井传奇,不仅因为上文讨论的其有成为传奇的潜质,而且其市井的流气也是必不可少的。编剧将斯科特塑造成了一个性格饱满的小人物,并设定了一个“窃贼”的身份。这个人物相当接地气,把家庭关系搞得一团糟,却对女儿关爱有加,身上有一点“侠盗罗宾汉”的侠气。他本来想金盆洗手,但没有人会雇用这个有前科的不安分子,为了给女儿最好的生活,不得已之下他又选择了“盗窃”之路。这些人物命运的设计很容易让观众揪心,当然主角不负众望,精通鸡鸣狗盗之术,比得上职业特工。而且,斯科特的市井流气还要通过其身边的朋友来展现。斯科特的朋友是名副其实的狐朋狗友,这些朋友都没什么正当职业,但是却总是想着哪一天能大显身手大干一票,然后开始潇洒地生活,路易斯就是这些朋友中的典型。路易斯得来的可以让大家致富的门路,就是让斯科特去偷一个“老头的保险柜”,殊不知,他精心搜集的来自各方的消息,皆来自于汉克的安排。就这样,斯科特在路易斯的指引下,掉进了汉克的圈套。当然,斯科特的这些“猪一样”的队友,也并非完全是影片中插科打诨的角色,他们在关键时刻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斯科特偷盗黄蜂战衣的过程中,他们就派上了用场,虽然最终达伦・克罗斯技高一筹令斯科特没有得手,但其队友的贡献仍不可小视。

此外,斯科特要完成从小人物到传奇英雄的蜕变,成名一战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传奇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片中,为斯科特设定的任务是打败“超级恶棍”黄蜂战士。黄蜂战士相比蚁人而言,武器装备要先进得多,要击败黄蜂战士似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虽然斯科特绞尽脑汁、拼尽全力,仍无法取得进展。只有任务异常艰巨,完成任务才可被视作伟大,这也是影片将黄蜂战士设定得异常强大的原因。而斯科特要完成致命一击,以弱胜强,必须做出巨大的牺牲,而这一牺牲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解救女儿于水火,这凸显了父爱的强大。同时,影片之前对汉克的妻子缩小到亚原子量级而永远消失的情节铺垫,也为斯科特的举动增加了悲壮色彩。而斯科特不仅缩小到亚原子量级完成对黄蜂战衣的破坏,并且成功返回现实世界,完成了拯救世界和拯救自己的壮举,将这一战定为其成名一战,是实至名归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超人”类型片也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时期,单一的超级英雄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胃口,超级英雄联盟电影就此出现,如《X战警》系列、《复仇者联盟》系列等。在此情况下,《蚁人》仍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和口碑,这既得益于其对好莱坞传统“超人”类型元素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其对类型片的创新。《蚁人》取得的成功,为国产类型片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虽然中美两国文化不同,但对英雄的敬仰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共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产的超级英雄电影也会掀起票房的狂飙。

[参考文献]

[1]崔辰.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4.

[2]李刚.谱系化与升级重构: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概念设计与奇观复现[J].当代电影,2015(09).

[3]史莹娟.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J].艺术评论,2010(11).

[4]佟雪,张文东.试论冯骥才市井人生小说中的传奇叙事[J].当代文坛,2012(01).

[作者简介]臧桂营(1972― ),女,河北玉田人,硕士,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和外语教学。侯晓丹(1979― ),女,辽宁阜新人,硕士,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外语教育与教学。

上一篇:中外神话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情怀 下一篇:中央苏区股票及其他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