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剧《唐璜》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作品分析及舞台表演

时间:2022-09-02 04:47:46

浅谈歌剧《唐璜》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作品分析及舞台表演

【摘 要】歌剧重唱是歌剧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作为音乐戏剧的歌剧中,重唱是最能体现音乐性因素和戏剧性因素的声乐形式。莫扎特是将重唱作品的创作发挥到极致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重唱作品的特点值得深入探究。此外,重唱作品的完整呈现除具有完备的演唱技巧外,舞台表演的分析研究和展现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以莫扎特歌剧《唐璜》中极具代表性的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为例,具体通过音乐分析,演唱分析及舞台表演分析,进一步挖掘《唐璜》中的重唱特点以及对舞台表演的要求。

【关键词】重唱;《唐璜》;舞台表演

一、作品简介

《让我们携手同行》是歌剧《唐璜》中的一首重要的二重唱作品,在全剧中犹如一颗绚亮的星,点缀着整个歌剧。它是一首男中音与女高音的最出色的二重唱,由剧中唐璜(男中音)与采琳娜(女高音)共同演绎。作为《唐璜》中26首声乐作品之一的这首《让我们携手同行》是被称为歌剧重唱的神来一笔。该作品的旋律使每个声部声音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且舒适的发挥,和声运用也不同一般,并充分展示了两声部的声音特点,使各自声音特色和优势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更使声乐与器乐水融、相形得益,充分显示出了莫扎特作曲技巧与非常的音乐修养。这首作品也是至今为止声乐歌唱家们在音乐会上非常钟爱的一首重唱作品。

二、音乐分析及演唱技巧分析

1.音乐分析

这首二重唱,行板,A大调,2/4拍转为6/8拍,单二部曲式结构。前半部分为2/4拍,后半部分是6/8拍,圆舞曲曲风。A部,唐璜在未经任何前奏引入便唱出求爱的名句:“让我们携手同行,对我说你愿意……”。柔美的声音宛转并恰如其分地唱出了男主人公的角色魅力,用温柔的语气和连贯的声音表达刻画了这一点。采琳娜接着演唱了和唐璜旋律几乎相同的乐句:“要问我愿不愿意,我犹豫心战栗……”这是采琳娜的第一句唱词,鲜明且迅速的将人物性格中单纯的一面,和心理活动忐忑的一面表现了出来。她被唐璜所迷惑,但又心生恐惧与疑虑。由于犹豫、忐忑,采琳娜的歌唱语气上并不是那么连贯。

接着,唐璜再次请求,语气更为迫切“快来吧,亲爱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完整的四分休止符,钢琴伴奏在这里也极其安静,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停顿的时刻就是留给唐璜来进一步措辞欺骗采琳娜而留出的空白时间。接着,从戏剧表现的角度来探究,唐璜强调出个人优越地位来加强了对采琳娜潜移默化的攻击和诱惑:“我会改变你的命运!”,“我几乎无力抗拒,无力抗拒”,半音下滑、继而归位(属音)加上重复三次的旋律淋漓尽致刻画出了采琳娜柔弱矛盾和犹豫的角色性格。在此,采琳娜角色内心自我防线进一步的产生了瓦解。

旋律进入再现部分之后,完整乐句被截至两半,前后两个半句部分分别由唐璜和采琳娜来演唱,接洽的也十分到位,这一点的设计是十分巧妙的。唐璜此时又一次唱起来:“让我们携手同行”,这种重复的处理又强烈地暗示了采琳娜和唐璜的进一步靠近。之后,唐璜又继续猛烈地进攻“请跟随着我前去吧”,这句语气速度应处理为稍放慢并且要饱含深情的演唱,接着采琳娜表达“怕你是假情假意”,此处需要的一定是饱满的音量,从而可以表达人物内心的强烈矛盾和冲突。唐璜担心计划失败,进而环环相扣,步步逼近,在采琳娜上一乐句未结束时就又紧跟着重复唱到“让我们快点走吧!”同时,采琳娜稍显慌张的声音和唐璜的表达构成了一个稳固的双声部,旋律衔接非常紧密,正如两人最激动时刻的对话。最终唐璜再次用甜蜜的声音对采琳娜说倒:“宝贝,走吧!”,采琳娜被完全瓦解,出现了另一个延展的高音,同时重复且肯定了唐璜的话语:“走吧”,最终瓦解了内心,向唐璜投降。

B部因情节发展到两人已达成共识,所以要求声音和音色非常融合,两声部时值和节奏要唱到完全吻合才能够表现出两人当时的心情。此首二重唱作品,是一首比一般抒情性重唱的戏剧显得更为典型的重唱作品。它所产生的戏剧和戏剧性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2、演唱技巧分析

首先,此首二重唱作品中两人的声音特征也是值得探究的一点。《让我们携手同行》的唱词“让我们携手同行,对我说你愿意?”这部分是男中声部最舒适,最具表现力的中声部分。此部分的声音富有男性的磁性,需要用一种说话的方式将内心的感受展示出来。莫扎特创作的此唱段将男中音温和、抒情的告白和女高音明快且害羞的互动紧密结合。采琳娜是一个非常淳朴的农家妇女,善良朴实。因此她的声音应该是甜美的,单纯的,并要抓住其声音的变化――由最初的忐忑,犹豫,害怕和迷离到充满爱情的甜蜜,充满温柔和蠢蠢欲动的心理。

其次,在演唱技巧方面这首作品虽不是那种非常大型的咏叹调,并不需要用很强很有力的声音,在音高方面也没有过多的苛求,但对声音的技巧有要求,要歌唱的细腻,恰到好处才是关键。作品的第九小节,旋律是带附点的八分音符和一个十六分音符。在搜集的众多版本中,演唱者大多是按谱子的意思和标注演唱的,而此处我认为,为了表现采琳娜的犹豫,矜持,害羞和游移,可以尝试着加入语气歌唱,在附点处(歌词的逗号处)作气息的停顿,加入一个缓慢而柔和的暂停,由此一来,便将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更深刻的刻画出来,显得更加到位。

在作品第38小节和48、49小节,出现了整首作品里两个女高音的长音展现。在演唱时,演唱者要注意将这两处声音唱的饱满、圆润,声音应当发自肺腑,演唱技法上要注意将咽腔充分打开,鼻腔和头声充分利用,使得声音有足够的空间。另外,在展现声线的过程中,要有强弱变化,38小节处的高音即将结束时要有一个推动的感觉,七度跳跃后,首先保证声音的位置不能有丝毫变动,才可使情绪进一步推动下去。这对于发挥女高音音色特点提供了机会,也使得情感在此刻凝固,并将女主人公采琳娜的心理矛盾冲突推到顶峰,使得这首作品更加迷人。

三、舞台表演分析

作品对演员角色把握的要求。第一,要有完备的演唱技巧。这是歌剧舞台表演的起码要求,歌剧主要还是用“歌”的形式来创造角色。声区,音色,语言吐字等等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另外,即使具备良好优越的音色,语言功夫不达标也是很难征服听众的。在演唱莫扎特作品时,细致精巧的乐句处理就显得颇为重要了。第二,要具备深入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作为演唱者一定要深入了解透析作品所处的文化时代背景。从理性角度拿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只有通过深入理解,才可能真正掌握作品的音乐语言与节奏,准确敏锐的感受到作品创作的意图,从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不能准确透析剧情的演绎是不能恰到好处表达歌曲内涵的,尤其在中国演唱意大利歌剧。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3.

[3]王湖泉.导演:把握歌剧的戏脉[J].歌剧,2008(09):62-64.

[4](苏)斯特罗莫夫.演员创造再体现的途径[M].姜丽,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上一篇:商业全面数字化:影响企业发展的七大技术趋势 下一篇:辽宁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