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轮驱动 打造信用工程

时间:2022-09-02 12:41:00

实施四轮驱动 打造信用工程

近年来,新野联社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以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搭建信用担保中心、各类信用担保协会、县乡两级信用示范村和评选信用农(商)户四大平台,精心打造“四位一体”的农村信用工程,为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信用新野”、加快自身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条农民富裕文明、信用社经营转优、县域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

一、以规范创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龙头,壮大涉农民营经济,加快农村产业升级

近年来,新野民营经济发展活跃,尤其是棉纺织产业快速膨胀,全县限额以上民营企业l48家,其中棉纺织企业l07家,纱锭总数突破100万锭,对资金需求和依赖较大,但又面临着担保融资难的突出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新野联社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议,组建由县财政出资、经贸委牵头、会员企业参加的社团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并果断决策,作为唯一一家金融单位与信保中心开展担保贷款业务,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信用社难放贷的“两难”问题。县联社与信保中心联手对会员企业按照审慎原则进行等级评定和合理授信,主要以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大小、入会基金多少、法人代表素质、信用记录等方面核定最高授信额,在运行中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通过年度信用等级评审,重新定级授信,完善优胜劣汰机制。至目前,已对那些经营效益好、信誉程度高、规模有增加的46家企业升档晋级,提高了授信额度;对4家因管理水平低下的企业由信保中心协调退出,3家因信用缺失、存在经营风险的企业被强制退出,并依法收回贷款。

建立信保中心营销贷款的模式运行两年来,已经走向成熟,取得实效,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优化和经营收入增加,推动了入会企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信保中心担保贷款业务具有“利率优惠、手续简化、结算简便”等优势而吸引了大批民营企业,入会企业由起初的4 9家增至102家,担保基金由900多万元增至1490万元,入股信用社资金由101万元增至135万元,派生存款2000多万元,累计发放贷款5.6亿元,余额达到9300万元,不仅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而且大大增强了民营企业的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推动了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发展壮大。2005年由于棉纺行业受到国际市场冲击,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并大量积压,入会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经营困难甚至停产的危险,是县联社及时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转入良性发展轨道。下一步,县联社将通过严格客户准入条件,适度控制入会企业数量,积极扶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管理优、信誉好的企业发展成为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育成为农村信用社的黄金客户和盈利纳税大户。

二、以探索建立各类信用担保协会为桥梁,大力推进城乡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当前,农民想致富无项目、有项目无资金、想贷款担保难的现象比较普遍,一直是制约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款难的瓶颈因素,尤其是介于一般信用户和信保中心企业之间的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等,更是面临着融资担保难问题,必须设法在信用社与这些潜质客户之间搭建对接的“桥梁”,实现借贷业务往来的畅通。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证明,这座“桥梁”就是信用担保组织。2005年以来,县联社通过认真研究,并借鉴信保中心运行模式,把建立各类信用担保组织工作当作解决贷款营销难问题的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并切实把信用农户(商户、个体种养经济户)评选与创建信用担保协会结合起来,使参会农户(商户、个体种养经济户)信用评选率达到100%,确保协会个体成份及整体结构信誉优良、吸引力强、发展健康,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辐射作用。实际操作中,根据“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在地处城区的信用社重点建立个体工商户信用担保协会,按照“细分区域对象,合理划分类别,严格准入条件,统一评级授信”的原则,采取资产抵押、交纳基金和信用联保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发展有资本积累、信誉良好、专业经营程度高的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组建专业担保协会,认真筛选,严格质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地处农村的信用社重点结合辖内产业发展优势,组建各类农产、种养大户信用担保协会。把支持有发展潜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特色项目作为突破口,坚持“农户自愿,信用社引导,大户牵头,村委协调”的原则,以交纳基金和信用联保为担保方式,形成互信、互助、互保和相互监督、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先后在条件成熟的乡镇组建了不同类型和行业的担保协会,如城关解放路的服装经营户担保协会、上港的家俱加工担保协会、前高庙的个体工商户担保协会、漂河铺王枣庄和新旬铺津湾村的养牛担保协会、上庄的奶牛养殖小区联保协会等担保组织。这些不同形式担保组织的建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用卡贷款不能满足农村种养大户、个体经营户的大额贷款需求问题。一年来利用各类担保协会平台累计发放贷款1200万元,没有形成一笔逾期和风险贷款,会员平均增加收入5万元。

三、以深入评选信用农(商)户活动为纽带,夯实信用基础,不断推进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今年,全县农村信用社继续开展以创建信用农户(个体工商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为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活动,把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作为农村信用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自身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增加小额信用贷款的覆盖面,力争信用户逐步达到辖区农产数的40%,信用村逐步达到辖区村数的20%。在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活动中,严格标准,规范操作,循序渐进,确保质量,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审核评定结果,有进有出,保优去劣。至目前共发放农产守信卡30018本,个体工商户守信卡6224本,持卡户贷款满足率100%,并切实根据农户经济状况和经营能力,适当提高授信额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设立小额信用贷款服务专柜,推行贷款上柜台,减少审批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并严格落实对守信卡贷款利率优惠等各项鼓励性措施,真正使守信卡成为农户与信用社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四、以积极支持信用示范村发展为重点,为促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为直接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新的历史性任务。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到了如何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即以筛选培育县乡两级信用示范村建设为目标,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城郊乡李湖村、上港乡果园村、新旬铺镇津湾村等20个县级示范村和上庄乡李庄村、前高庙乡下庙村等26个乡镇级示范村进行重点扶持,在确保示范村信用户评选面达到60%的基础上,通过分级包村、选择项目、资金倾斜、优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结合各村产业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养则养,一村一策,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联合体+市场+农产”,产、供、销一条龙,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示范村经济提速发展和农民多渠道增收。在农村信用社全方位的大力扶持下,上港乡的果园村依据民营经济优势,建立村级棉纺织工业园区,入驻棉纺织、棉花加工企业25家,年产值超亿元,带动从事棉花购销大户45户,安排农民800多人在本村务工就业,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890元,人均存款达到1.5万元;农民钱袋满了,文明守信意识显著提高,新增到期贷款收回率达到1O0%;集体积累多了,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高标准建立起运动、健身、游玩场所,组织举办了全县新农村运动会,成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基地和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信用村。

新野联社通过近年来的创建信用工程活动,在优化社会信用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自身的经营状况。2006年11月末,全县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5.9亿元,较上年末净增1.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2亿元,较上年末净增1.9亿元,累计投放各类贷款6.4亿元,到期收回率达到98%以上,实现利润8 9 8万元。实践证明:创建信用工程是农村文明工程、农民致富工程、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工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点工程,全县农村信用社将坚持不懈地抓成效,创特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患者满意树口碑,优质服务铸品牌 下一篇:不要再来伤害我